我院开展药学监护促进中风类中成药合理应用的研究

2016-11-06 07:10刘丽华
中国药业 2016年16期
关键词:中成药不合理监护

刘丽华

(江苏省如东县人民医院,江苏南通226400)

我院开展药学监护促进中风类中成药合理应用的研究

刘丽华

(江苏省如东县人民医院,江苏南通226400)

目的探讨中风类中成药合理应用的有效途径,以及药学监护对其是否有促进作用。方法选取医院开展药学监护前(2014年)中风类中成药处方566份(A组)及开展药学监护后(2015年)的同类处方547份(B组),比较不合理应用的处方数,并从选用药物、给药剂量、给药方式及药物配伍4个方面分析不合理用药情况,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结果中风类中成药注射剂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为活血化瘀类,口服剂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为活血通络类,与辨证情况相符。药学监护开展后,医院中风类中成药的不合理应用处方数、4种不合理应用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减少(P<0.05),且在患者住院时间相当的情况下,平均住院总费用下降(P<0.05)。结论开展药学监护可促进中风类中成药的合理应用,值得进一步完善。

药学监护;中风;中成药;合理用药

中风为中医病名,又称脑卒中、卒中等,多因气血逆乱、脑脉痹阻或血溢于脑所致[1],在各类疾病中致死率仅次于心脏病[2]。中风的病因病理及临床表现复杂多样,西医治疗有一定局限性,加用中成药辅助治疗在临床应用广泛[3]。随之而来的不合理应用也逐渐增多,药品不良反应(ADR)较常见[4-5],故如何合理应用中成药是一个重要问题。近年来,我院通过科学开展药学监护,减少了药品的不合理应用。笔者对比了我院开展药学监护前后中风类中成药的应用情况,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开展药学监护前(2014年)的中风患者中成药治疗处方566份作为A组,开展药学监护后(2015年)同类处方547份作为B组。两组处方涉及患者的性别、年龄、合并症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详见表1。

1.2方法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药学监护药师参与临床治疗,主要工作包括建立与患者的联系,收集患者资料,分析其疾病类型、身体状况,明确治疗目标;与医师一起决定治疗方案,并根据患者情况做出个体化调整,建立患者用药档案;判断药物的选择与用药指征是否适宜,剂型、给药途径、剂量、疗程是否妥当,配伍是否正确,患者依从性是否良好等;并对患者用药的全过程进行药学监护,及时发现、解决与用药有关的问题,保证中风类中成药的合理使用,并对患者生活质量作出客观评价。

1.3观察指标

统计药学监护开展前后中风类中成药使用情况;分析中成药处方不合理应用情况,包括选用药物不合理、给药剂量不合理、给药方式不合理,以及药物配伍不合理;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

1.4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基本用药情况

恒丰银行昆明分行成立八周年以来,始终心系百姓日常金融所需,并在坚持发展的同时,致力于慈善公益事业的开展,用实际行动回馈社会。

我院应用的中风类中成药,按功效分类,注射剂可分为4类,口服剂可分为3类。药学监护开展前后各类药物基本应用情况见表2。可见,与A组相比,B组注射剂(活血化瘀类及益气活血类)的使用次数明显下降,口服剂(活血通络类)使用次数明显上升(P<0.05)。

表2 药学监护开展前后中风类中成药基本使用情况[份(%)]

2.2不合理用药情况

开展药学监护后,中风类中成药的不合理应用处方数明显减少,药物合理应用率显著提高(P<0.05),详见表3。同时,中风类中成药的4种不合理应用情况均减少,其中选用药物不合理、给药剂量不合理、给药方式不合理3项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4。

表3 药学监护开展前后中风类中成药不合理处方应用情况比较[份(%)]

2.3不良反应

临床观察到的中风类中成药不良反应主要有皮疹、瘙痒、发热、发绀、消化道症状、血小板升高等,一般症状均较轻微;个别患者出现3级以上严重不良反应,如过敏性休克、消化道出血等,经及时、正确处理后均好转。A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44.82%,明显高于B组的35.16%(P<0.05)。

表4 中风类中成药的不合理应用具体项目比较[份(%)]

2.4住院时间及平均费用

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平均住院总费用及西药费用均少于A组,中药费用多于A组(P<0.05)。详见表5。

表5 药学监护开展前后住院时间及平均费用比较(±s)

表5 药学监护开展前后住院时间及平均费用比较(±s)

组别A组(n = 5 6 6)B组(n = 5 4 7)平均住院时间(d)1 7 . 9 ± 1 0 . 6 1 7 . 3 ± 1 0 . 2住院总费用(元)6 2 6 2 . 6 1 ± 6 2 2 9 . 3 8 5 7 7 6 . 4 2 ± 5 4 0 9 . 1 7西药费用(元)3 7 7 6 . 0 8 ± 3 2 5 8 . 2 8 3 2 3 6 . 7 7 ± 3 0 1 8 . 0 9中药费用(元)7 3 1 . 8 0 ± 6 0 1 . 0 7 6 7 3 . 6 4 ± 6 3 1 . 4 6

3 讨论

3.1不合理用药原因分析

本研究结果显示,中风类中成药注射剂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为活血化瘀类,口服剂使用频率最高的为活血通络类,这与辨证分型风痰瘀阻证最多相吻合。药学监护开展后我院中风类中成药的不合理应用处方数、4种不合理应用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减少(P<0.05);且在患者住院时间相当的情况下,平均住院总费用下降(P<0.05)。分析不合理用药原因如下。

药品说明书标注问题:许多中成药说明书过于简略,成分不详,功能、主治表达过于含糊;药理学、毒理学研究较少,缺乏试验证据;不良反应不明确,缺乏长期数据。

医生认识不足:西医医师对中医辨证缺乏认识,对中医专业术语理解困难,不易把握适应证及给药时机;或凭经验习惯用药,甚至仅根据药名望文生义地选择药物,导致重复使用功效相似的同类药。

用药剂量和疗程控制不严格:中药、中成药多是由天然植物、动物、矿物制备而成,部分患者甚至医生都认为无毒副作用,故在临床应用时存在超出规定剂量和疗程的情况。但许多中成药超剂量使用均会因药力太猛而克伐人体正气[7]。如复方丹参片,由于疗效确切又不像硝酸酯类西药可引发头痛等不良反应,患者常不经医生指导、擅自在疗程结束后继续服用。但该药中含有冰片,长期使用会伤及人体正气,令患者气血受损。

中成药配伍不当:中成药配伍分为2种,一是中成药之间的配伍,讲究较多,西医师较难把握;二是中西药配伍,由于中药注射剂成分复杂,与西药配伍有可能发生化学反应,导致成分变化,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8]。

3.2药学监护措施

药学监护是一种负责任的药物治疗方式和过程[9]。药师通过与其他专业人员进行密切合作,共同设计治疗计划,监督患者的用药情况,可尽早发现用药过程中潜在的或实际存在的问题并随时解决[10]。针对上述不合理应用情形,临床药师开展药学监护时可根据《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11],有针对性地采取以下措施。

辨证施治:中医将中风分为风痰火亢证、风火上扰证、风痰瘀阻证、痰湿蒙神证、痰热腑实证、气虚血瘀证、阴虚风动证7种证型,临床药师应遵循中医基础理论辨证辨病施治[12],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在明确中成药使用指征的情况下选用适宜的药物。

注意剂量:活血化瘀药中含毒性药材的为数不少[13-14],如通心络胶囊含土鳖虫、小金丸含木鳖子,大剂量或长时期使用可能造成肝、肾功能的损害。临床药师应根据患者的年龄、体质特征、病程等给予不同剂量的中成药,并根据病情的改善情况随时调整。

选择合适剂型:中成药的给药途径包括口服、静脉注射、肌肉注射、皮下注射等,药师应秉持“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静注”的原则选用合适剂型。注射剂型起效较快,多用于急性期患者,如血塞通注射液;口服剂型起效相对较慢,多用于恢复期和后遗症期患者。

正确配伍:含钙离子的药物与酸性的阿司匹林、胃蛋白酶同服可产生络合物,影响药物在人体内的吸收而降低药效;含洋金花的中成药与强心苷类药物合用,会增加强心苷类药物的吸收和蓄积,易引起中毒反应,需加强监测。中药注射剂引起过敏性休克死亡的事件也时有发生[15],但多发生于注射后1 h之内,故应做好有效预防及用药监护,防止意外发生。

推广中药以降低患者负担:中风病治疗费用昂贵,而中成药相对便宜,在保证安全有效的前提下,可适当增加其临床应用以降低患者经济负担。

3.3药学监护工作的不足

我院药学监护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临床药师数量不足,药学专业技能不完善,不能全面给出合理的用药方案与指导;个别医师不接受药师参与临床指导治疗,对药学监护工作的配合度较低;工作场所的限制导致药学监护工作不能跨科室开展。要解决上述问题,药师及医师均应加强中医基础理论学习,多组织业务交流,共同提高临床用药水平并增强配合度;医院则应加强制度建设,以支持临床药师开展工作。

综上所述,开展药学监护后我院中风类中成药不合理应用情况减少,不良反应和住院平均费用均减少,但药学监护工作需进一步完善,以促进药物的合理应用。

[1]刘亚琼,朱陵群,王硕仁,等.中风病“毒损脑络”病机假说研究进展[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32(2):98-100.

[2]Mathers CD,Boerma T,Ma Fat D.Global and regional causes of death[J].British Medical Bulletin,2009,92:7-32.

[3]董美楠.关于中药在脑中风患者中的医疗进展的探究[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3(16):473.

[4]冯变玲,杨世民,张抗怀,等.心脑血管疾病用药与药物不良反应间的关联关系[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11,30(1):75-78.

[5]何霖,何金,曾琼瑶,等.我院中成药致不良反应158例分析[J].中国药房,2015,26(26):3 672-3 674.

[6]关玉琴,周彩虹,刘建宁.西医开具中成药处方存在的问题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0,3(13):61.

[7]李文杰,尹晓飞,范雪亮,等.超剂量使用中药注射剂应引起高度重视[J].中国药业,2011,20(15):65-66.

[8]李成,吴俊芳.中药注射剂配伍的安全用药措施[J].中国药业,2010,19(16):6-7.

[9]秦红梅,宋怡.药学监护中的人文关怀对推动合理用药的影响与思考[J].医学与哲学,2012,33(6):76-77.

[10]李映辉,杜憬生,徐婷,等.基于中西药相互作用探讨中医院临床药学药学监护要点[J].中成药,2016,38(1):222-226.

[1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0:6.

[12]王兆麟,李敏,卢晓清.辨病辨证相结合应用中成药之原则解析[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12,35(5):17.

[13]白宇明,魏国义.活血化瘀中药的不良反应分析[J].中国医药,2013,8(4):561-563.

[14]黄慧,谌剑飞.丹红注射液临床治疗的安全性评价——附中药注射剂对心脑血管病病人ADR的对策[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1,9(4):416-418.

[15]刘玲,殷建峰.浅谈中药注射液的不良反应与合理使用[J].西部中医药,2014,14(8):16-18.

PromotingEffectofPharmaceuticalCareonReasonableApplicationofChinesePatent M edicines for Stroke in the Hospital

Liu Lihua
(Rudong County People′s Hospital,Nantong,Jiangsu,China226400)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ective way of rational use of Chinese patent medicines for stroke,and to study on the effect of pharmaceutical care in reasonable application of Chinese patent medicines for stroke.M ethods566 pieces of stroke medicine prescription(group A)in 2014(before the implementation of pharmaceutical care in the hospital)and 547 pieces of prescription(group B)in 2015(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pharmaceutical care in the hospital)were chosen and the pieces of irrational drug use in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The irrational drug use was analyzed through the following 4 aspects:selection of drugs,dosage,administration methods,and drug compatibility.The incidence rate of adverse reactions,hospitalization time,hospitalization expenses in the two groups were also compared.ResultsThe highest usage frequenc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injections for stroke was Huoxue Huayu type;the highest usage frequenc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oral liquid for stroke was Huoxue Tongluo type,which were both suitable for the TCM syndrome.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pharmaceutical care in the hospital,the number of unreasonable application of prescription,4 kinds of unreasonable application,and the occurrence rate of the adverse reactions all significantly decreased(P<0.05);the average hospitalization cost also decreased during the same hospitalization time(P<0.05).ConclusionPharmaceutical care has played an active role in promoting the rational use of Chinese traditional patent medicine in the hospital,which is worthy of further development and improvement.

pharmaceutical care;stroke;Chinese patent medicines;rational drug use

R288;R952

A

1006-4931(2016)16-0080-03

(2016-05-13)

猜你喜欢
中成药不合理监护
老年人便秘,中成药如何选择
护娃成长尽责监护 有法相伴安全为重
骨质疏松怎样选择中成药
我院2018年抗生素不合理处方分析
儿童监护机器人设计
我国成年监护制度之探讨与展望
骨质疏松怎样选择中成药
神奇的太阳
向“不合理用药”宣战
一张图揭发公务员工资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