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生与20世纪30年代专门科学社团的成立及发展

2016-11-07 16:05张林
学会 2016年9期

张林

[摘 要]20世纪30年代,中国出现了一批专门科学社团,在这些社团的组建和发展过程中,归国留学生一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以1932年成立的中国物理学会为例,从发起过程、领导机构、具体工作三个方面分析归国留学生在物理学会的不同发展阶段、不同机构的历史作用。

[关键词]专门科学社团 归国留学生 中国物理学会

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崛起了一批专门科学社团[1],1932年成立的中国物理学会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无论是组建过程,还是成立后的主要活动,或是早期发展轨迹,同时期的其他专门科学社团都与之有很多相似处。本文通过分析留学生在中国物理学会的成立和早期发展过程(以1951年物理学会第一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的召开为时间下限)中的作用,阐述这一时期专门科学社团的历史轨迹。

一、留学生是物理学会的主要发起人

1931年,国联派朗之万(Langevin)等4位专家来华考察教育。在欢迎宴会上,朗之万建议中国物理学者联合起来组建自己的学术组织。当时,各地物理教学和科研力量薄弱、分散,亟需成立一个全国性组织,以加强交流。因此,这一建议得到了在场中国物理学家的强烈反响,他们随即准备组建物理学会。

(一)留学生率先倡议组织学会

当年11月,北平13位物理学家向各地物理学者发邀请函,并请收函者作为学会的发起人参与学会筹建,复函者共54人[2]。根据查阅的资料,已获知姓名47人,其中43人曾留学海外(以入会时为准,入会后留学者不计),占总数的79.6%,而联名发函的13位物理学家,都是留学生出身。

作为学会的最早发起人,留学生们组织成立筹备委员会,并确定了学会的首个“章程”。“章程”制定过程十分严谨,首先由这13位专家拟定12条基本条款,分别寄送各地物理学者,学者们经过仔细考虑后,对草案提出意见,并复函北平,北平再根据意见对章程进行修改。章程规定了学会的宗旨(“谋中国物理学之进步及其普及”[3]),明确了入会的条件,标志着中国物理学会雏形的形成。作为发起人,这些留学生出身的物理学家还选举产生了临时执行委员会。在第二次寄给各地物理学者的信函中,附有选举执行委员的选票。经过筹备委员会的选举,产生了7名临时执行委员,他们是夏元瑮、叶企孙、王守竞、严济慈、胡刚复、吴有训和文元模。以留学生为主体的筹备委员会是学会孕育阶段的重要组织,没有它,物理学会的组建也就无从谈起。

(二)留学生负责筹备成立大会

由筹备委员会选举的7名执行委员负责确定成立大会的具体细节,包括成立大会召开的地点和时间,以及各地代表来北平之后的住宿和饮食,这7位执行委员都是留学生出身。

由留学生组成的执行委员会,先后于1932年3月和7月两次召开会议,讨论成立大会的时间及地点,最终将成立大会的时间定在当年8月23日,地点定于清华大学的科学馆。8月22日,当各地代表陆续抵达北平后,临时执行委员会又负责接待各地代表,安排代表们的住宿及饮食,并布置会场,从而确保了成立大会的胜利召开。在第一届理事会产生之前,临时执行委员会是负责学会具体事宜的机构,它的使命就是使物理学会得以顺利诞生。由留学生组成的临时执行委员会是学会诞生的助产士,是学会成立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机构。

(三)留学生是学会会员的主体

1932年8月,在成立大会之后几天,物理学会召开了第一次年会,出席年会的有19名代表。1933年3月,物理学会首次发布会员录,其中普通会员88人[4],这88名会员不仅是学会的创始力量,也是后来学会发展的主体力量。

无论是出席第一次年会的19名代表,还是首次公布的88名普通会员,留学生的比重都非常大。据现有资料统计,在19位代表中,有17位留学生,比例为89.5%;在88名普通会员中,有66位留学生(不包括入会后再留学者),比例为75%。

以留学生为主体的年会代表和首批会员影响着学会之后的历史进程。19位年会代表选举产生了物理学会的5名理事和9名评议员,由此产生了学会第一届理事会,即常务领导机构,这对刚刚成立的物理学会来说至关重要。正是在理事会的领导下,学会才在之后的岁月中发展壮大。首批会员则是组成4个委员会(学报编辑委员会、物理名词审查委员会、物理学教学委员会、应用物理学汇刊委员会)的主要力量。在后来的发展历程中,这批会员中的许多人都成为学会的领导者,带领着学会继续前进。

综上可知,在物理学会的孕育和诞生阶段,留学生一直扮演着先驱者的角色。学会正是在留学生的积极组织和运作下才得以走到历史前台,发挥其历史作用。

二、留学生是物理学会的主要领导者

留学生不仅是筹划、创建物理学会的主要力量,还是学会发展的领导者,他们在不同的机构,作为代表(常务理事会理事、分会的主要负责人、历届年会的会议主席),领导和处理物理学会的不同事务,推动着学会的快速发展。

(一)留学生组成常务理事会

根据章程,物理学会由理事会领导,理事会每年互选会长、副会长(1943年后改称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以及会计各1人为常务理事会。1932—1950年,有17人入选常务理事会,他们是李书华、叶企孙、吴有训、萨本栋、严济慈、梅贻琦、丁燮林、赵忠尧、周培源、张绍忠、钱临照、任之恭、朱物华、饶毓泰、施汝为、钱三强、霍秉权等,这17位理事都是归国留学生。

由留学生组成的常务理事会在物理学会早期发展史上地位极其重要,其贡献归纳起来主要分为三点:其一,处理学会日常事务,保证学会正常运作。由于学会是一个全国性组织,许多会员平时不在北平,因此学会的日常事务都是由理事会负责,理事会每年都会组织召开年会,以促进国内物理学界的交流;其二,筹划发展学会,决策建立各地分会。抗战爆发后,各地学术交流被阻断,理事会根据这一情况,决定在各地组建分会,分会的组建在物理学会的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其三,参与国际交流,推动学会走向世界。学会成立后不久,即在理事会的积极谋划及朗之万等人的帮助下,成为国际纯粹物理和应用物理联盟(IUPAP)的成员之一,后来理事会还推举代表参加联盟召开的学术会议,这些举措对于扩大中国物理学会在国际上的影响具有积极意义。

(二)留学生负责组建各地分会

抗战爆发后,物理学会南迁,会员因战乱流散全国各地,交流被阻断,一时间学会的日常活动也陷入了停滞。为了继续工作,学会决定例行年会在各地分别举行。抗战胜利后,各地的会员在理事会的帮助下开始组建分会。

截至1950年,全国共组建了9处分会,各地分会的主要负责人分别是杨肇燫(北京)、周同庆(上海)、桂质廷(武汉)、岳劼恒(西安)、冯秉铨(广州)、苟清泉(西川)、丁绪宝(杭州)、葛正权(南京)、郭贻诚(青岛)[3]。这9名分会主要负责人中,有8人是留学生,占总人数的88.9%。

以留学生为主体的分会主要负责人是践行物理学会“谋中国物理学之进步及其普及”的代表性人物。在留学生的主导下组建的各地分会,不仅扩大了物理学会在各地的影响力,扩大了学会会员队伍,推动了学会的快速发展,更重要的是分会的建立对于消除区域物理学发展不平衡起到了重要作用。早期物理学会的主要会员及其活动范围大多局限在东部地区,而忽略了西部、西南部地区的物理学进步。后来在留学生物理学家岳劼恒的积极策划和领导下,西安分会以及西北大学物理系得以组建,这就极大地促进了陕西地区,乃至整个西部地区的物理学发展,有助于消除国内物理学发展的不平衡。

(三)留学生主持召开历年年会

物理学会成立之初即规定每年召开年会,宣读论文,汇报工作,以促进各地的学术交流。1932—1950年,学会共举办年会16次,其中3次记录缺失。13次年会的主席分别是为梅贻琦、王恒守、吴有训、郑衍芬、李珩、岳劼恒、何增禄、丁燮林、张文渊、张绍忠、胡刚复、萨本栋、陆学善等[3],其中有12位都是留学生出身,占总人数的92.3%。

学会的历年年会不仅是物理学会内部的学术交流,也是当时中国物理学界学术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留学生的主持下,物理学会每次会议都会将最新的研究成果以论文的方式在大会上宣读,并由相关专家进行点评,通过讨论,彼此得以进步。年会为当时国内的物理学者提供了一个重要的交流平台,举办学会年会也由此成为促进国内物理学术交流的重要方式之一。此外,根据现有资料可知,在1932—1936年间,年会所报告的论文作者也都是以留学生为主体的[5],这充分显现了留学生在年会举办过程中的作用。

在留学生的带领下,物理学会不断发展,普通会员从1933年的88人增加至1950年的736人[3],学会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也日渐突出,许多世界著名的物理学家,如拉曼、密立根、康普顿兄弟、狄拉克、布拉凯特、布拉格等都成为了学会的名誉会员;学会的一些会员,如吴有训、萨本栋、严济慈、周培源等,也都成为世界知名组织的成员或高校的教授。

三、留学生是开展具体工作的骨干力量

物理学会成立之后,创办了《中国物理学报》,审定统一了物理学名词,为中国物理学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而在学会开展其具体工作的过程中,归国留学生始终是骨干力量。

(一)留学生是学报编委会的骨干

《中国物理学报》是早期物理学会主要的成果之一。1933—1950年间,先后在学报编辑委员会担任编委的会员共计35人,分别是严济慈、丁燮林、张贻惠、张绍忠、周培源、胡刚复、王守竞、饶毓泰、何育杰、魏学仁、施汝为、谢玉铭、吴大猷、赵忠尧、施士元、任之恭、钟盛标、杨肇燫、岳劼恒、陈宗器、陈尚义、戴运轨、江仁寿、钱临照、王竹溪、王淦昌、李珩、萨本栋、余瑞璜、张文裕、周同庆、顾功叙、彭桓武、桂质廷、吴有训等[6]。这35位编委全都有海外留学经历。

限于资料,笔者未能统计出物理学报在1933—1950年刊载的121篇论文作者的人数及留学生所占的比例,但是可以通过1933—1960年在学报上发表力学文章的作者中的留学生比例,以及戴念祖先生主编的《20世纪上半叶中国物理学论文集粹》一书收录的作者中的留学生比例进行推测。1933—1960年,在学报上发表力学文章的作者中,留学生的比例为70.2%[7],而戴念祖先生收录的105位作者留学生所占的比例也高达99%[8],由此可以推知,早期在《中国物理学报》上发表文章的作者中,留学生的比例应占绝对优势。

在留学生的主导下,《中国物理学报》迅速成为中国学者展示自己研究成果的平台之一。学报所载论文均采用英、法、德文发表,并附中文摘要,其内容不但包括物理学史、物理学家传、物理教学方法以及国外物理发展的介绍,而且还包括力学、电学、磁学、光学、核物理学等高新领域的研究,专业性很强。1936年,学报被英国 《Science Abstracts》和美国《Chemical Abstracts》收录,成为国外学者了解中国物理学最新发展的重要窗口。

留学生一直为《中国物理学报》的编辑、出版费尽心思,呕心沥血。在抗战期间,由于物资极度匮乏,学报停刊长达4年。留学生出身的编辑李珩,为继续出版学报,联系到成都一家小印刷厂,并独自承担定稿、校对、出版、发行等工作,使用极为粗糙的土纸,出版了学报的第五卷1、2期。

(二)留学生是名词审委会的骨干

物理学会的另外一个重要贡献是审查统一物理学名词。根据现有资料,笔者统计了1932—1950年学会名词审查委员会的26位委员,他们是萨本栋、严济慈、王守竞、饶毓泰、张贻惠、吴有训、周昌寿、何育杰、裘维裕、杨肇燫、钱临照、叶企孙、吴有训、霍秉权、沙玉彦、桂质廷、王竹溪、王淦昌、方嗣欔、朱物华、周培源、孙念台、陆学善、曹粱夏、葛廷燧、钟间等。在已统计的26位名词审查委员中,有海外留学背景的23人,占总人数的88.5%。

在学会最早的一次(1934年)名词审查工作中,7位审查委员(杨肇燫、王守竞、吴有训、何育杰、裘维裕、周昌寿、严济慈)都是留学生出身。这批留学生利用1933年的暑假进行审查工作,他们逐词、逐字进行商定,先后经过9次会议讨论,并在征询其他专家的意见后,于当年9月完成审定本,后经修改呈交教育部。次年1月,由教育部核准出版,即第一部《物理学名词》,其中收录名词8206条,除重复外,共计5147条。之后不久,以留学生为骨干的名词审查委员会接受国立编译馆的委托,主持了德、法、日物理名词的审查,至1937年前后基本完成工作。这几次名词审查活动,基本上改变了物理学名词自晚清时期就混乱不一的现象,为国内物理学教材的编写和物理学的普及扫除了一个巨大的障碍。

此外,在留学生的主导下,名词审查委员会还积极参与“度量衡”的审查和改革,并出席度量衡法第一次、第二次审查会,为度量衡的改革提出了具有重要价值的意见。

四、结语

综合以上史实与论述,留学生在中国物理学会(1932—1950)的建立与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些留学生以极高的专业素养与组织经验,为中国物理学会的建立、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与物理学会同时代的一批专门科学社团,如中国化学会(1932年成立)、中国植物学会(1933年成立)、中国动物学会(1934年成立)、中国地理学会(1934年成立)、中国数学会(1935年成立)在组建和发展过程中都与物理学会十分相似。因此通过以上分析,我们也可以推定,留学生在20世纪30年代专门科学社团的组建和发展中同样是发起人、主导者和骨干力量,这些怀揣“科学救国”梦想的新型知识分子,为近代中国科学的普及和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袁振东. 20世纪30年代中国专门科学团体的崛起——以中国化学会为例[J].自然科学史研究,2009(3):341-362.

[2] 王士平,杨国桢. 中国物理学会80年[J].物理,2012(8):506-512.

[3]《中国物理学会六十年》编写组.中国物理学会六十年1932-1992[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

[4]中国科协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近代中国科技社团[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

[5]吴翠苹.中国物理学会研究(1932-1936)[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5.

[6]刘大乾.《物理学报》创刊70周年(1933—2002年)大事记[J].物理,2003(12):827-839.

[7]刘俊丽,白欣. 1933~1960年《中国物理学报》发表力学类文章的统计分析[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4(3):435-441.

[8]吴自勤. 珍贵的中国物理学史资料——《20世纪上半叶中国物理学论文集粹》简介[J]. 物理,1994(11):702-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