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居即事

2016-11-07 12:02郑朝晖
语文世界(初中版) 2016年10期
关键词:不系小童小船

郑朝晖

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

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

以上是晚唐诗人崔道融的《溪居即事》。

这种诗歌真的很有趣啊,唐人的诗歌就是会有这样的勃勃童趣,充沛的生命力。

这首诗最有意思的是“情节”:一阵春风,将一艘不系之舟吹进了钓鱼湾,家中的童仆隔着篱墙看到河埠头的小船,以为有客人来了,急着奔向柴门去打开门栓——说的是一个冒冒失失的童仆的趣事。

我们不妨先来看看作者在叙述这个“情节”时候的“视角”。在这首诗里,作者是站在自己的草堂前,看到一艘不知谁家的小船,被春风吹入了钓鱼湾,又看见自家的童仆看到一艘小船,以为有朋友来访而急急忙忙去开门,我们仿佛还能够听见,在诗句之外,诗人哈哈的笑声。好玩,有趣。

童仆为什么急急忙忙去开门呢?因为小孩子是厌烦宁静的,最喜欢有什么事情可以打破这日常的宁静。而作为类似“全能视角”的作者为什么不阻止自己的童仆呢?因为那样就不好玩了,这是作者自己的童趣的表现,作者在用怂恿童仆打破宁静的方式来打破自己生活的静谧,从而得到生活中的快乐。

这首诗歌的戏剧性就在于作者和读者都知道这艘小船的来龙去脉,唯一蒙在鼓里的是小童,所以小童稀里糊涂甚至有点冒冒失失的行为就显得格外的可爱了。这种富有喜剧感的“情节”是这首诗审美特性的第一层次。

第二层次则是我们在读的时候,除了觉得好笑之外,还会产生一种恬静悠然的逸趣。那么,这又是怎样做到的呢?那天一定是春风骀荡的一天,否则怎么能够将小船吹入钓鱼湾呢?春风本身所传递的那种情绪又使得首联有了一种欢快的情绪底色。而“不系船”所传递的信息其实也很多,停泊的一艘船却没有系上,船主人的漫不经心可以想见,而之所以能够这样做,岂不是因为这样的人们都是那样的淳朴、亲热所致吗?——一个充满安全感的世外桃源,是否也是“不系船”中的应有之意呢?

而且,我们不能忘了,小童因为忽然发现一艘小船,以为有客人来,于是欢天喜地地去开门,是在作者的关注之下进行的,而作者有足够的时间看着这出喜剧的发生,可以想见作者的悠闲。所以后一联的白描,有意思的地方就在于虽说的是小童,表现的却是作者自己的闲适安逸。

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静”是一种隐逸的静气,小童急急忙忙的动作本身不会增加这种隐逸的静气,而我们能够想到作者那副抽身事外的样子,以及诗歌描述之外的哈哈大笑,才能够体现这种悠闲之气——这种静逸,是我们从整体的诗歌氛围里得到的。

第三个层次则有些玄虚了。那就是关于寂寞无事的看法了。有人会说,是不是作者表达自己的无所事事,隐含着一种“怀才不遇”的伤感呢?这是全然没有的事情。有没有这样的情绪,不是通过逻辑推理来获得的,而是要通过整首诗歌的意境来把握。我们在这首诗歌里面只看到了他的安适悠闲,并没有一些些的对这样的生活状态的埋怨。这是一首单纯而有趣的诗歌。以为寂寞无事是应该伤感的,那是积极用世的人的人生观念。设若是一个道家人物,那么安闲无事,在生活里面因为一点“小确幸”而欢喜,实际是他们所追求的生活态度罢了。

一个经历了战乱、能够得到一点安适的生活的人,是将这种平淡当作至上的生活享受的。

猜你喜欢
不系小童小船
歌颂伟大的新时代
小船
小船摇啊摇
顽皮小童
有他在的小船,一辈子都不会翻
不放刺
点绛唇 次韵晓雨《答苏友岚烟》
溪居即事
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人钓鱼湾
小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