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之行后的思索

2016-11-07 13:44宗煜新
语文世界(初中版) 2016年10期
关键词:禁酒令醉汉爱丁堡

宗煜新

在国内的社交网站上,我经常会看到一些批评中国人素质有多么低下的文章,并且这些文章经常会拿英国、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的公民素质与中国人作比较。最终,这些所谓的文明国家理所当然地成为了我们中国人学习的榜样……

受这些文章的影响,今年暑假我去英国旅游之前就想着“大开眼界”地看看当地的人们是怎样的遵纪守法、品行兼优,而到了英国首都伦敦后,令我大跌眼镜的事情发生了。

过马路不看红绿灯在国内被称为“中国式过马路”,而在英国过马路时,我原先认为他们一定是“红灯停,绿灯行”的,事实却不然。据我观察,当地大多数人都会在马路上没车的时候不管红灯停还是绿灯行就往前走,看来,以后管不看灯就过马路的行为叫作“伦敦式过马路”也不为过啊。

爱丁堡是著名的威士忌产地,当地的酒吧也是出奇的多,可见当地人是十分爱喝酒的。在爱丁堡夜晚的大街上,经常可以看见有醉汉在大喊大叫,甚至还有醉汉已经喝得站不起来了,被两个人拖着走,当地的酒吧因为会担心不同球队的球迷在里面斗殴,通常都要在门上写上“No soccer color(不许谈论足球,不许穿俱乐部球衣进入)”。因此,当地政府对未成年人的禁酒令也是十分严格的,所有的商店都写着严禁向25岁以下的青年售酒,买酒必须出示身份证,但尽管法令规定如此之严,也依然有媒体报道当地还是有未成年人酗酒的。如此看来,欧洲一些国家曾经实行全民禁酒令也是有一定道理的。据我所见,相比于爱丁堡夜晚的街道,北京还是相当安静与文明的。

在中国,商人没有商德的事例不胜枚举,因此这些年来在国内进口商品的销量也是日渐上升,而我本认为这是由于发达国家的资源十分丰富,使其公民都知道按规矩办事也能得到可观的经济收益而形成的。但在伦敦经历的一件事却改变了我的看法。

在伦敦,从大英博物馆出来后的一条街上几乎都是卖各种旅游纪念品的商店,我走进一家店,看中了一个印有米字旗、很有英国特色的手机壳。这时,店主走过来看起来友好地对我说:“你为什么不试试它呢?”出于礼貌,我拿起那个手机壳看了看,虽然做工比较粗糙,但是买一个带回国做纪念也是挺不错的,于是我就把它套在了手机上。而让我没有想到的是,这一套竟然无论如何都取不下来了,我连忙问那个店主如何取下它,这时那个店主就“原形毕露”了,直截了当地对我说:“如果你取不下来它,就必须要买了。”我无奈,因为下面还有其他的行程,没时间叫警察来解决,就只好“破财免灾”了……我认为,这个店主商德的低下虽然代表不了全部的英国商人,但也由此可见一斑,此事令我至今难以忘怀。

通过这次英国之行,我感到今后一定要懂得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的道理。不能对事情听风就是雨,这样才能变得稳重,走向成熟。

猜你喜欢
禁酒令醉汉爱丁堡
爱丁堡水仙
爱丁堡水仙
醉汉
“禁酒令”正当其时
越来越严的“禁酒令”
以为他是我
英国 爱丁堡军乐节
美国禁酒令入宪与废止的历史
以为他是我
这里最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