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2016-11-07 07:40钟源
文教资料 2016年19期
关键词:人才培养体系

钟源

摘    要: 作为一所石化特色鲜明的应用型工科高校,广东石油化工学院探索出符合学校类型和社会需求的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模式,通过建立课内课外课堂互相渗透的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和搭建“大学—政府—企业”的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网等举措,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升学生的创业素质,为各行各业尤其是石化行业培养大批创新创业能力强的人才,对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和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和应用价值,可供同类型的地方工科高校借鉴。

关键词: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    人才培养体系    创新创业学分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始建于1954年,是广东省人民政府与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共建的公办普通本科高校,华南地区唯一一所石油化工特色高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作为一所“油味”特色浓郁的工科院校,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学校贯彻落实教育部和广东省教育厅的文件精神,重视和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在学校形成一股“创新创业教育热”,探索出符合学校类型和社会需求的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模式,对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和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和应用价值。

一、指导思想

政府近年来实施了多项举措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以2010年5月教育部下发《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和2012年教育部印发《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为标志,我国大学创新创业教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1]。2015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就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中存在的问题,从“完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健全创新创业课程教育体系”、“改革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强化创新创业实践”“改革教学和学籍管理制度”、“加强教师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能力建设”、“改进学生创业指导服务”、“完善创新创业资金支持和政策保障体系”这九大方面提出具体的实施意见。2015年10月,广东省教育厅印发了《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粤教高〔2015〕16号),文件中对全面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制定更具体的措施。这一系列文件,为学校实施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指明方向。

二、体系建设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设的总体思路,即紧密结合社会发展和国家的战略规划需要,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省教育厅文件精神,围绕学校培养“人格健全,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定位,充分认识到创新创业教育必须贯穿在专业教育、素质教育和就业教育过程中。创新创业教育只有从人才培养模式的顶层设计入手,方能有效发挥作用。

1.建立课内课外课堂互相渗透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

图1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

这一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图1)中,对原有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全面修订,以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大学生素质拓展学分计划和第二课堂等为抓手,不仅有创新创业类必修课程,而且加强了实习环节的建设,从第3学期开始,每学期均安排相应的课外创新实践活动任务(合2周时间),持续至第8学期毕业前。将创新、创业拓展活动纳入《人才培养方案》,规定了4个必修学分,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可以认证创新创业学分,逐步使创新创业教育贯穿本科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2.搭建“大学—政府—企业”的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网。

“大学—政府—企业”生态网是指大学、政府和企业三者之中的任一类组织为了自身的生存和持续健康发展,通过信息、人才、资金、政策等资源的充分流动及举办研讨会、商务洽谈等网络交流方式与其余两类组织及利益相关的组织和个体共同构成的相互作用、相互吸引的社会系统[2]。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充分把握学校的“油味”特色,在已有的协同育人平台的基础上,整合提升,搭建符合自身定位的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网(如图2所示)。

图2  “大学—政府—企业”的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网

在这个“大学—政府—企业”的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网中,广东石油化工学院与茂名石化、广州石化、湛江东兴石化合作申报了“石油化工类应用型人才培养协同育人中心”,成为广东省首批40个省级协同育人平台之一;与130多家省内外企业建立了教学实习基地,与160多家知名企业和事业单位建立了毕业就业见习基地,其中包括茂名石化、中海油惠州基地公司。中海油男孩西部公司和中国石化湛江东兴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全校43个专业都与相关企(事)业单位进行不同程度的校企协同育人,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动手能力得到明显提高,提升创新创业能力,确实深化校企协同育人。

三、具体实践与成效

1.统一认识,明确责任,制定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保障措施是实施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基础,而制度保障确保了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能长期有效的实施。学校在政策制定和机构配套上全面创新,出台保障创新创业环境长效机制,解决根本问题。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由校长亲自挂帅,分管教学工作的副校长具体负责,各部门协调配合,二级院(系)和全校师生积极参与。

2.建立创新创业学院。

工作思路为:以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作为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突破口,以深入落实“广东省人民政府与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共建我校协议”及以强化“三个国家级工程教育中心”和“两个广东省协同育人中心”的建设、使用和管理为抓手,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促进师生、产教、双创深度融合,将创新创业教育深度溶入专业教育,全面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创新创业学院的主要任务负责组织、协调和指导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制定相关的管理办法和制度,筹措创新创业经费,聘用校内外创新创业专家(团队),培训教师创新创业教育能力和技能;拓展创新创业实践示范基地,筹建创新创业孵化园,组织学生申报各类创新创业项目,各类创新创业类项目的立项与管理,统筹创新创业学院各项工作等。创新创业学院,设院长1名,由分管教学副校长兼任;常务副院长2名,1名由教务处处长兼任,另1名为专职常务副院长;专职副院长1名。创新创业学院下设办公室,设主任1名。每个岗位均制定详细的岗位职责,明确各个岗位的任务。

3.建立创新创业学分制度。

创新创业学分制度由三大块构成:(1)《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规划》、《大学生就业指导》、《创业基础》等全校性公共选修课学分,以及各专业领域的创新创业类课程学分,如《SYB创业培训》、《KAB创业培训》、《创新实践》课程,逐步构建并完善创新创业基础课程群、导向课程群、实务课程群、对接特色学科(或专业群)的创新创业“专业”(技能和实训)课程群,构建并完善富有我校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并争取试点开出创新创业学辅修专业。(2)大学生素质拓展学分:设置“学术科技与专业技能”、“文化艺术与体育竞技”、“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三个模块六个方面内容,规定4个必修学分,学生学科竞赛、科学研究、发明创造、技术开发、发明专利、社会实践、发表论文等可认证素质拓展学分旨在开发大学生人力资源,整合深化教学主渠道外有助于学生提高综合素质的各种活动和项目,引导学生完善智能结构,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3)创新创业选修课及“慕课”选修学分:包括财税、金融、法规、企业管理、风险控制、知识产权保护等创新创业实务课程,和100多门内容涵盖人文、自然科学、艺术体育等的全校性公选课,通过调研、采用引进或联合编写等方式建设包括国外有关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在内的优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库,打造学校“慕课”平台,吸纳社会和国外优质创新创业教育资源,遴选优秀课程制作成“慕课”,并逐步建立在线开放课程学习认证和成绩认定制度,将学生参与课题研究、项目实验等活动也可认定学分。

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迫切需要,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促进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重要举措[3]。广东石油化工学院作为一所应用型本科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道路上积极探索,提升了学生创新能力,激发了学生创业素质,提高了学校的综合办学实力,“创新强校工程”考核成绩名列广东省同类高校前列,内涵建设提升显著,为各行各业尤其是石化行业培养大批创新创业能力强的人才,受到社会的好评。其各项措施对同类型的地方工科高校具有普遍指导意义,为继续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积累经验。

参考文献:

[1]刘伟,邓志超.我国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调查与政策建议——基于8所大学的抽样分析[J].教育科学,2014(06):79-84.

[2]马永斌,柏喆.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模式研究与探索[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5(06):99-103.

[3]章刘成.普通本科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探索与实践——以哈尔滨商业大学为例[J].新经济,2015(14):36-37.

猜你喜欢
人才培养体系
创新创业教育视阈下的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应用
基于执业能力基准的工程管理专业“三型”人才培养
深化改革 激发活力 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