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礼

2016-11-08 06:40作者季斌焱
创作 2016年5期
关键词:韩江副校长二中

作者:季斌焱

学校:山东省烟台第一中学

谢礼

作者:季斌焱

学校:山东省烟台第一中学

夏末秋初,海市的天气依旧炎热如往。

星期六上午,省属重点高中海市第二中学新生报到的日子。

韩晓凭着《入学通知书》,与新同学们一起鱼贯式地步入渴望已久的学校,而她的父亲韩江、母亲李宇却被挡在了学校大门外。望着女儿渐行渐远的背影,韩江、李宇并没有急着离去,而是同其他学生家长一样,聚集在学校门口两边,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女儿韩晓的到来。

此时,韩江、李宇与其他等待的新生家长们一样,心里无不感到忐忑和焦虑。自己的儿女分在哪个班,班主任是谁,家长们对此一无所知。

这样的等待,让韩晓父母的心里不仅无所适从,更是烦躁不安。尽管中考之后韩江托人找过关系,但对方回复的一句“尽全力给予关注”那不确定的话,让韩江、李宇心里一点底气都没有。几次想上门拜访都被对方婉拒了,说什么,事情还没有一撇,根本就没那个必要,等等。

等待,特别是长时间的等待,无形中拉近了素不相识又同病相怜家长们彼此间的距离。学校门口相识或者不相识,知悉或者不知悉孩子分班消息的家长们不约而同地聚首在一起,谈论着,交流着自己所知道的有关分班信息、二中佚事。

看着眼前这一幕,李宇更加焦虑不安起来。于是,她撇开韩江凑到了家长群里,听其他家长们谈论二中哪个班主任带的班今年考了多少“985”,考了多少“211”,高一班主任排名谁先谁后……每隔一会,她总要扭过头来张望一下不远处的学校大门口,期盼女儿熟悉的身影快点出现在放学的人群中。而韩江则依在路边一棵法国梧桐树上,若有所思地望着马路上穿梭而过的汽车,时不时从兜里掏出手机,查看有无女儿发来的有关分班信息。

“放学了——放学了——”突然间,一个声音从等待的人群中传来。

顷刻间,等待已久的家长们迅速拥向缓缓开启的学校大门两侧。韩江仗着个子高和李宇站在了拥挤队伍的后面。

“韩晓来了!”韩江举起右手在空中不停地挥舞着,直到他与韩晓四目相望时,韩江这才把手放了下来。

一见到女儿韩晓,韩江便立马接过女儿双肩上那沉重的书包,李宇则顺势搂着韩晓的肩膀,然后轻声地问道:“闺女,你分在几班?你们班主任叫什么名字?”

女儿满意的回答,顷刻间吹开了堆积在李宇眉间的那片愁云,脸上取而代之的是那一抹灿烂的笑容。她庆幸自己的女儿如愿地进入到了贾老师所在的班。坐在回家的车上,平时一向少言寡语的李宇给女儿只说了一句话:珍惜好的学习机会,争取将来有所成就。而韩晓只是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韩江、李宇和女儿韩晓还未到家,韩江的手机就响起了两声信息铃声,李宇马上从正在驾车的韩江手中接过手机,两条短信的内容几乎雷同:你女儿分在八班,班主任贾菲菲。尽管短信落款只有姓没署名,但却让李宇马上想到韩江经常提起的两个人物:一个是市教育局的邢副局长,另一个是海市第二中学的潘副校长。李宇刚看完韩江手机上的信息,手机的电话铃声又响了起来,李宇点开接通键并迅速地抬起右手把手机递到韩江的右耳边。电话是与韩江同一个小区的退休马老师打来的,也是告之女儿韩晓分班的情况。尽管是姗姗来迟的消息,但韩江在电话中仍然用极温和的口气回复道:“谢谢马老师!谢谢马老师!”

“老公,你说该怎么办呀?”一回家,李宇就迫不及待地把韩江叫到了书房。李宇只要遇到自己拿不准的事,她都要请毕业于人大新闻专业的丈夫来参谋定夺。走进书房,韩江坐在电脑前的椅子上,右手不停地挠着后脑勺,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想当初,为确保女儿进入贾老师所在班的保险系数,韩江在李宇的示意下才托了这三个关系,现在尽管无从知晓到底是谁鼎力相助帮的忙,但女儿最终的分班结果足以让他心生感激。

“别犯愁了!欠人家的情总是要还的。”韩江抬起头望着身边内心十分纠结的李宇说,“这事你就甭管了!交给我处理。”韩江的回答给了李宇莫大的安慰,这也是她所期盼的结果,她觉得这份情不还对她来说简直就是一种煎熬。于是,她如释重负般地抵近韩江的额头,献上了一个深深的热吻。这是结婚以来李宇感谢丈夫的习惯性动作。

韩江是个立说立行、有诺必践的人。第二天,恰好是个星期天,他推辞掉所有的应酬和活动,开始筹划答谢为女儿分班帮助过的人。韩江首先想到应该感谢的是邻居退休的马老师。五年前,爱好摄影的马老师退休闲暇在家,他每次外出旅游采风都要将自己拍摄的风光图片请在报社当编辑的韩江进行点评。就这样,共同的兴趣爱好超越了年龄的差距、穿越时空的隧道,拉近了韩江与马老师彼此间的距离,俩人渐渐地成为了至交。于是,闲暇时,经常能够见到俩人切磋的身影,马老师的摄影作品也时常见诸于报端。

这年春节,韩江夫妇去马老师家拜年,马老师当着自己在海二中担任教导主任的女儿面说,韩编辑的女儿考上二中后要当成自己的孩子给予关照!马老师的女儿忙站起身给韩编辑点头道:“我会尽全力给予关照的!”

是年六月末,海市教育局发布了中考成绩。这一天,韩江特地来到了马老师家,将女儿的有关信息及分班要求告之了马老师。可不成想在聊天中,马老师夫人一句“我的外孙今年也报考海二中”的话语,让韩江顿感如芒在背、如鲠在喉。他知道这等于是委婉地回绝了他的请托之意。马老师见韩江面有不豫之色,立刻走上前去,边给韩江沏茶边接过夫人的话题说:“咱们共同努力努力,争取让两个孩子分到一个班去。”临走时,韩江还是握着马老师的手不无感激地说:“谢谢!女儿的事给你们添了不少麻烦!”言外之意韩江是想再另托他人办理女儿分班的事宜,毕竟这样能够办成的概率不是很大。

傍晚时分,韩江驱车到附近超市买了两条马老师爱抽的名烟和一箱马老师夫人爱喝的进口蜂蜜。咚咚咚……听到敲门声,马老师应声开门,见韩江手上提着东西,马老师便嗔怪道:“韩编辑,你这是干什么?我们之间还需要这样吗?”韩江没有理会马老师,径直把东西放在了客厅。马夫人走过来一边倒茶一边说:“韩主任祝贺你闺女啊!我外孙也没能有这样的机遇啊!我之前就跟女儿讲,宁愿自己的孩子不进,也要把韩编辑孩子的事办好。”韩江被马夫人的这番话语感动得连忙从沙发上站了起来,一连说了三声“谢谢”。韩江没想到马老师一家对自己的爱女分班之事竟如此重视,这是他始料未及的。此时,他从内心觉得这次登门感谢太有必要了,否则真要让他背负忘恩负义的罪名。一离开马老师的家,韩江便开始联系海二中的潘副校长。韩江认识潘副校长是在海二中举行的一次招生说明会上。那天,一袭职业套裙打扮的潘副校长介绍完学校有关概况,回答了部分家长的提问后,便走下主席台与家长们交流相动。韩江与李宇主动走到潘副校长跟前,询问女儿报考海二中及有关分班事宜,潘副校长知悉韩晓考试成绩后很坚定地说:“依你女儿的考试成绩和排名,报考我们海二中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如果分班也应能分个好班。有什么问题你可以跟我联系。”韩江迅速地记下了潘副校长手机号的同时,在心里自言自语地说:“这真是一个豪爽的女人。”回到家,韩江把分班要求通过短信发给了潘副校长,潘副校长短信回复说:“分到贾老师所在的班有希望!”然而就是这句不确定的话,让韩江一直处于忐忑之中。电话联系潘副校长,潘副校长的手机一直处于关机状态。好在第二天与潘副校长取得了联系,韩江在约定的地点将两盒黄山毛峰茶外加一盒胶原蛋白硬是塞进了潘副校长的轿车内,潘副校长嗔怒地说:“这么优秀的孩子谁不喜欢!你们真是太客气了!”临走时,韩江一边给潘副校长开车门一边感激地说:“潘校长,孩子入学后还承蒙你多关照啊!”“我们海二中就是学子们自己的家!你们家长尽管放心好了!”车开动了,韩江仍在原地深深地回味着潘副校长这段温暖的话语。

联系答谢教育局邢副局长让韩江颇费周折。邢副局长是韩江在一次参加同学聚会时相识的。自从得知马老师的外孙也报考海二中后,韩江就开始联系邢副局长。好几次让同学邀约邢副局长出来聚聚,邢副局长概以工作忙为由婉言谢绝,但是对韩晓分班的事他并没有推脱,他态度倒也很明确:“只要不违反政策规定,将全力给予协调办理。”如今女儿分班的事办成了,韩江多次电话联系欲登门拜访或宴请邢副局长,邢副局长总是说:“这点事不足挂齿,心意领了,登门拜访和宴请就免了!毕竟我跟你同学是同学吗!”就这样,韩江经常跟同学道谢意、赔不是,心里一直感到很是内疚。

新生报到一周后,海二中正式开学了。晚上女儿上完自习回到家,将一张瑸海二中《新生入学须知》摆在了韩江和李宇的面前,当他俩看到“今年新生分班是按照考生考分由计算机采取循环制而进行的”录取方式时,韩江看着妻子李宇,李宇看着丈夫韩江,四目相对,哑然无声,都在心里默念着那句亘古不变的谚语:礼多人不怪啊!

点评:写实的手法,贴近真实的故事,看是巧合的小说,却是足够得家长们的共鸣,还可见“可怜天下父母心”。读者无需为俗世的礼节和用心去纠结了,且从作者的文章架构,叙事手法来欣赏,且由此体会父母的良苦,懂得要兢兢业业好好学习,有阳光健康幸福的前程,圆了家和国的美好未来吧。

猜你喜欢
韩江副校长二中
奇奇怪怪儿童乐园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霍邱县教师书画作品选登
高中计算机学习中的数列求解办法
来宾市忻城县聘任70名法制副校长
《副校长》
副校长
温暖流年的一句话
自卑的窗外也可以开出繁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