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国企管理年会在京举行

2016-11-08 11:27
国企管理 2016年11期
关键词:国有企业改革管理

2016国企管理年会在京举行

为深入贯彻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推动国有企业深化改革,促进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和相关领域专家学者的交流,10月14日至16日,由《国企管理》杂志和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共同主办,以“新国企·新动力·新增长”为主题的2016国企管理年会在京举行。

来自财政部、国务院国资委、国家税务总局、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和全国各省市国资国企监管部门、中央企业、地方国企以及部分大专院校、研究机构的200多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国务院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主席季晓南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黄群慧致开幕辞并做主旨演讲,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副理事长、《国企管理》杂志总编辑孙明华致欢迎辞。

季晓南在讲话中,结合国务院国资委的工作,阐述了中央企业在深化改革中的主要路径,并将其归纳为“加减乘除”四类。其中,“加法”和“减法”重在调整结构,优化布局,加快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乘法”和“除法”重在深化改革和创新发展,增强经济发展的要素活力和内在动力。他指出,要综合运用“加减乘除”法,积极做好“加法”,主动做好“减法”,努力做好“乘法”,全力做好“除法”。

季晓南强调,应发挥中央企业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带头作用,为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做出表率。面对国内经济下行的巨大压力与挑战,只要认真贯彻中央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总体部署,通过综合运用“加减乘除”法,中央企业的活力、竞争力一定会有明显提高,质量效益一定会有明显改善。

《国企管理》杂志总编辑 孙明华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 黄群慧

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会长 黄速建

国务院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主席 季晓南

季晓南强调,应发挥中央企业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带头作用,为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做出表率。

黄群慧在主旨演讲中提出,国企管理创新要考虑四个大背景:第一,市场化的背景。推动国企改革的本质是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结合;第二,工业化的背景。一个国家经济的现代化就是工业化;第三,国际化的背景。国有企业应该积极响应“一带一路”战略;第四,信息化的趋势。在新的经济趋势下,管理如何创新是国企应该关注的一个主题。他进一步指出中国企业的管理模式有待创新,只有管理创新不断获得突破,企业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孙明华在致辞中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特别强调,“要大力宣传优秀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的先进事迹和突出贡献”。作为以专注国资国企管理的中央财经媒体,《国企管理》一直致力于对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先进事迹及国企管理创新成就的宣传,对树立国企良好形象、改善国资国企舆论环境,发挥了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面对新的使命,新的任务,《国企管理》有责任与义务和国资国企界的同仁一起,站在国际国内的新高度,以全新的视角去研究、去推动、去解决国企改革发展中遇到的一个个难点和问题。

在主题报告环节,围绕“打好国企提质增效攻坚战”这一主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企业研究所原所长陈小洪、天津财经大学校长李维安、中国国际税收研究会副秘书长靳东升、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研究员胡迟分别从不同的视角做了报告。

陈小洪提出,国企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做好改革必须抓住关键和重点,否则无法推进、突破。改革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是企业制度改革;第二是国资监管体制改革;第三是市场化竞争改革。

李维安就“供给侧改革与国企做强做优做大”做主题报告。他认为国有企业是国家治理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国企改革涉及到政府治理、社会治理、市场治理,这三类治理要协同推进。他进一步指出,做强做优做大国企需深化自身治理与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政府治理与社会治理需协同与配套。

靳东升在发言中提出了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背景下,税收政策和落实所面临的问题。他从税收政策与供应学派税收政策异同的角度分析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的税收政策的系统性、针对性、复杂性,提出了税收政策适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思路。

胡迟表示,国有企业提质增效是一个复杂、系统的工程,实施见效需要一个过程,不能太急躁。国有企业既有维护社会稳定的社会性功能,也有实现经济效益的市场性功能,所以国有企业不能单纯用经济效益多少来考核与评价。

围绕“国企改革如何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公共资产研究中心主任文宗瑜、中电建路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汤明、中央财经大学教授祁怀锦分别从国企改革发展的理论与实践角度展开了阐释。

文宗瑜认为,现在国有企业面临两个现实问题:一是国有资本的权益价值减少;二是国有企业的财务指标恶化。针对国有企业的现实问题,国企如何转型?他指出利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两个新的增长点:消费品工业制造和通过与互联网对接,依托互联网化满足个性化需求。

汤明做了题为“中央企业的起源成长及走向浅析”的报告,详细论述了中央企业的演变,发展轨迹及中央企业存在的问题与机遇、未来走向。

祁怀锦就国企管理创新与财务改革做了主题报告,从国有企业监督与激励机制、大数据时代下国企管理与财务管理创新等角度进行了讲解。

本次会议还围绕不同主题开展了三场高峰对话。近二十名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和专家学者分别就“国企价值的重塑与再造”“细节决定成败”“新国企需要怎样的企业领袖”三个论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在第一场以“国企价值的重塑与再造”为主题的高峰对话中,中国建材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北新建材董事长王兵、中航工业昌河飞机工业集团党委副书记胡世伟、中交二公局第四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刘宏伟、中国电建集团海外投资有限公司企业发展部主任丁新举、延长石油股份有限公司定边采油厂厂长张斌、清华大学经管学院教授、中国经济技术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杨德林、中国黄金集团内蒙古矿业有限公司企业管理部经理朱永坤展开讨论。嘉宾提出国有企业要迎面困难,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担当起社会责任和时代责任。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所原所长研究员 陈小洪

天津财经大学校长 李维安

中国国际税收研究会副秘书长 靳东升

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研究员 胡迟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公共资产研究中心主任 文宗瑜

中电建路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汤明

中央财经大学教授 祁怀锦

国资国企管理干部、政府官员、企业高管、学术专家精彩互动。

在第二场以“细节决定成败”为主题的高峰对话中,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十二所总会计师刘靖、西藏华泰龙矿业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子龙、陕西延长石油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雷鸣章、陕煤集团神南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乔少波、广西北部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审计部副总经理何鸿雁、财政部《财政科学》《财政研究》副主编邢丽展开激烈讨论。嘉宾认为2016年是国企改革的落实年,改革最关键的是要落实到细节。同时,嘉宾也指出了细节在整个公司治理的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在第三场以“新国企需要怎样的企业领袖”为主题的高峰对话中,山西建筑工程集团副总经理杜怀文、延长油田股份有限公司吴起采油厂党委书记马涛、珠海港控股集团助理总经理黄文峰、中煤北京煤矿机械有限公司规划管理部部长王冠杰、陕西延长石油(集团)企管部长王晓兵、中央财经大学教授祁怀锦、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宣传部副部长闫建文就新国企需要怎样的企业领袖进行讨论。嘉宾认为,新形势下,面对国企改革创新新的框架、新的思路,国企管理需要新的视角、新的逻辑,认为新国企的企业领袖,应该具备六种意识:责任意识、使命意识、战略意识、合作意识、创新意识、风险意识。

本次会议官、产、学、研齐聚。国资国企管理干部、政府官员、企业高管、学术专家精彩互动,共同探讨了面对多变复杂的经济环境,如何紧跟国家政策和改革步伐,为全面深化国企改革、推动企业战略转型、打好提质增效攻坚战提供有力支撑,保障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

会议还举行了“2016全国国有企业管理创新成果与优秀论文”发布仪式,30篇成果和27篇优秀论文获得表彰。

10月14日,参加2016国企管理年会的代表陆续抵达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会场。由《国企管理》记者、编辑客串的会务秘书组全程负责会议接待、咨询、服务,他们用热心和细心展现出靓丽的另一面。

摄影师用镜头定格了一个个难忘的瞬间。

猜你喜欢
国有企业改革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新时期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
国有企业加强预算管理探讨
如何做好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引领工作
改革之路
改革备忘
改革创新(二)
完善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思考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人本管理在我国国企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