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优秀女子乒乓球运动员丁宁技战术特征的分析

2016-11-09 01:20阿尼莎王艳
当代体育科技 2016年28期
关键词:李晓霞刘诗雯丁宁

阿尼莎 王艳

(上海体育学院中国乒乓球学院 上海 200438)

对中国优秀女子乒乓球运动员丁宁技战术特征的分析

阿尼莎 王艳

(上海体育学院中国乒乓球学院 上海 200438)

该文通过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中国优秀女子乒乓球运动员丁宁三场比赛的发球抢攻段、接发球抢攻段和相持段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表明:丁宁“前三板”衔接较紧凑,进攻意识强,控制和防御技术使用较多,使比赛更多地进入了多板数的相持竞争阶段,与此同时,在机会不好时多采用回摆短球等手段严密控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丁宁 乒乓球 技战术分析

丁宁是左手横拍两面反胶,弧圈结合快攻打法的女子优秀乒乓球运动员。她的技术全面,下蹲砍式发球其中尤其出众,相似的动作,却能发出旋转变化多、落点不一的球,极具迷惑性,常常能在比赛关键时,起到最有效的作用,给予对手非常大的困难。她正反手均具备了较强的实力,中远台对拉对攻能力强,被动防御下的周旋与反攻能力出色。由于占据了左手的优势,她的进攻角度大,落点刁钻,在比赛中占据了一定的主动性,她属于最典型的特长突出而无明显漏洞的高水平选手。该文通过对丁宁技战术的分析,总结出丁宁的技战术特点,为进一步提高女子乒乓球运动员的技术水平提供科学理论和参考依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该文以丁宁参加2014年的三场乒乓球比赛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该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对该数据进行分析。

表1 丁宁对李晓霞发抢段得失分的统计

表2 丁宁对李晓霞接抢段得失分的统计

表3 丁宁对李晓霞相持段得失分的统计

表4 丁宁对于梦雨发抢段得失分统计

表5 丁宁对于梦雨接抢段得失分的统计

表6 丁宁对于梦雨相持段得失分的统计

2 结果与分析

2.1 丁宁对李晓霞三段技战术的分析

2.1.1 丁宁对李晓霞发抢段技战术的分析

由表1中看,丁宁在这场比赛中发抢段得分率62.50%。第一局比赛,发抢段得分4分,失分1分,在这一局中发抢段得分率为80.00%。丁宁以发正手的下旋球和侧下旋短球为主,偶尔会下蹲砍式发几个落点不一的长球,是以中路偏反手位为主,第三局和第四局发球直接得分3分;前三板相对保守,能一板直接上手的球不多,发过去的长出台球被李晓霞直接抢攻。开局丁宁正手高抛发短球,转与不转相结合,反手位短球和中路偏左的落点变化,效果较好。在这场比赛中发抢段共得10分,共失6分,在这场比赛中发抢段得分率为62.50%,使用率为48.48%。得分率还是较高的,但使用率不够多。丁宁在这场比赛中打得不够凶狠,但发挥还算稳定,发抢段占有较大的优势。

表7 丁宁对刘诗雯发抢段得失分的统计

表8 丁宁对刘诗雯接发抢段得失分的统计

表9 丁宁对刘诗雯相持段得失分的统计

2.1.2 丁宁对李晓霞接抢段技战术的分析

从表2中看,接抢段占有很大优势,在这三局比赛中丁宁的接抢段分数分别为5和7。接抢段得分率为41.67%,处于良好水平,使用率除第一局较低外,其他两局都较高,总的使用率达到了36.36%,其中第一局9.09%,第二局54.55%,第三局45.45%,在第一局比赛中丁宁在相持阶段不占优势,在第二局时及时调整战术,使用发球抢攻来压住李晓霞。在这场比赛中丁宁接发球的手段过于单一,几乎所有的球都是以搓和摆短,拉和挑打等技术在这场比赛中运用较少。

2.1.3 丁宁对李晓霞相持段技战术的分析

从表3中看,相持段总得分率为23.08%,使用率为78.79%。在第一局相持中处于弱势,失分严重。第二局中得分率为33.33%,使用率较低为54.55%,丁宁相持能力处于弱势,在这一局中她改变技战术,多使用发球抢攻,摆脱相持弱势。在该场比赛中正反手主动进攻和防御能力都较差,主要是步法不到位,造成击球失误。

2.2 丁宁对于梦雨比赛技战术的分析

2.2.1 丁宁发抢段技战术的分析

从表4中看,发抢段得分为56.25%,使用率为72.73%,发抢使用率较高,但得分率一般。下蹲式发球的速度快,旋转强,在砍球的一瞬间会变换不同的拍面摩擦球,发出来的旋转方向不一样,对手很难判断。对于对手轻拉起来的球,丁宁第三板能直接反拉,并且能较好地控制球的落点和线路。发半出台球技术对落点的准确性要求较高,以至于给对手在接发球判断上制造了一定干扰,增加了对手接发球的难度,丁宁在发球技战术使用与后续的技战术衔接上占据较大主动。

2.2.2 丁宁对于梦雨接发抢段技战术的分析

从表5中看,接抢段得分率为53.85%,使用率为70.91%。使用率也非常高,得分率处于优秀的位置,在比赛中对于梦雨发球接的比较好,特别是于梦雨发到丁宁正手位的短球,她敢于用正手直接摆短,效果不错。第一局与第五局使用率最高,均达到了81.82%,而第四局的得分率只有28.57%,这也是造成丁宁第四局比赛失利的主要原因。

2.2.3丁宁对于梦雨相持段技战术的分析

从表6中看,相持得分率为59.09%,使用率为40.00%。第二局的相持段使用率较高,在前两个段于梦雨的发抢与接发都处于比较好的状态,并没让丁宁占到便宜,有7个球都进入到相持段。第四局比赛丁宁在相持段也不甚理想,相持段的使用率较低,对第四局失利的影响没有前两个段大。

2.3 丁宁对刘诗雯比赛技战术的分析

2.3.1 丁宁对刘诗雯发抢段技战术的分析

从表7中看,第一局比赛中丁宁在发抢段占到绝对的优势,得分率为100%,她开始进入状态很快,发球抢攻有很高的质量。在第六、七局比赛中,发球抢攻使用率仅为36.36%,刘诗雯对丁宁的发球很熟悉,控制球能力较强,使其抢攻的机会大大减少,丁宁需要变换发球种类以增加发球抢攻的使用率。她的下蹲砍式发球对中国队员没有威胁,丁宁所发的中路短球中,对中国运动员时采用立式正手发中路短球相对较多。

2.3.2 丁宁对刘诗雯接抢段技战术的分析

从表8中看,接发抢段得分率与使用率都很高,接发抢段得分率为66.67%,为优秀。使用率为54.55%,丁宁对刘诗雯的球路很熟悉,抢攻意识也强,尤其是关键的最后一局,丁宁的接发抢段给了对手很好的压制,最终赢得了比赛,接发抢攻是丁宁本场比赛的主要得分手段,丁宁接抢时采用连续进攻,由于进攻质量下降,容易被对手反攻,丁宁积极控制线路和落点,对击球的轻重把握比较合理,这是她取得比赛胜利的原因之一。

2.3.3 丁宁对刘诗雯相持段技战术分析

从表9中看,在相持段里可以看出丁宁得分率为48.21%,使用率为72.73%。在相持段得分的使用率为63.64%。相持使用率较高,但得分率一般,表现并不突出。相持段的得分率仅为及格,使用率却达到了70%以上,在第三、四局,相持段的使用率为100%。丁宁总的得分小于刘诗雯,在第五、六局,相持段的得分处于劣势,两局共输掉8个球,丁宁能调整状态,发挥出自己的水平,最终赢得本场比赛。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丁宁在比赛中发抢段的发球突出。主要以下蹲砍式发球,相似的动作,却能发出旋转变化多、落点刁的球,极具迷惑性,常常能在比赛关键时,起到最有效的作用;在接抢段,得分大都靠拉和挑打等技术,摆短效果不是太好,偶尔反手的劈长球、快速变化落点反而会更有效;在相持阶段较为有优势,进攻意识较强,控制和防御技术使用较多,使比赛更多地进入了多板数的相持竞争阶段,但正反手主动进攻和防御能力稍弱,主要是步法不到位,造成击球失误。

3.2 建议

丁宁的发抢段的变化上还是不够,在第三拍上多几种方式抢攻,避免让对手适应;接抢段优势不够,主要在意识和手段上要加强,要注重被动时的衔接球;保持相持段的优势,并且更加注重相持段连续拉球的能力。

[1]郑海波,杨忠华,郭琴.第51届世乒赛丁宁技战术特点分析与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1(8):79-81.

[2]乔红.对国家乒乓球女队重点主力队员的技战术跟踪分析[J].北京体育人学学报,2008(4):471-476.

[3]张红玲.对2010年伦敦奥会我国乒乓球女队后备人才的技战术分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0(4):44-48.

G80

A

2095-2813(2016)10(a)-0185-03

10.16655/j.cnki.2095-2813.2016.28.185

猜你喜欢
李晓霞刘诗雯丁宁
夏日郊游
乐于助人的朵朵猪
不畏失败
眼 睛
优秀女子乒乓球运动员刘诗雯比赛技战术与比分走势相关性分析
刘诗雯5冠王 超越王楠、张怡宁成为世界杯“历史第一人”
天津全运会乒乓球比赛中丁宁的技战术分析
刘诗雯 从乒乓世家到世界冠军的
刘诗雯 从乒乓世家到世界冠军的
有友谊,才会有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