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悟精神在艺术中的力量

2016-11-09 10:41张晓寒
戏剧之家 2016年20期

【摘 要】通过研读康定斯基《艺术中的精神》,探索“金字塔”理论,总结书中有代表性的文段加以自己的理解进行进一步的阐释,获得关于艺术创作新的精神食粮,便于在日后的戏剧舞台设计研究中加以运用。

【关键词】金字塔理论;艺术批评;绘画色彩

中图分类号:J110.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10-0293-01

艺术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它不是从生活中分离出来的,相反地,艺术是人类一种极其根本的欲求,它不依附其他任何事物,而艺术创作是人类活动的一种独特形式,艺术作品是这种活动的特殊产物。对艺术作品的见解和看法则是伴随着艺术作品应运而生的,最终这些见解及看法被统称为艺术批评。艺术批评是在艺术实践的基础上产生的,它虽然有相对独立的历史,却不能离开艺术这种社会现象而孤立发展。

单就绘画这一门视觉艺术来说,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所看到艺术作品的所呈现出的世界和我们所熟知的现实世界是有很大不同的,除了表现的不确定性,还有许多耐人寻味的“空白”(与中国画中的“留白”有异曲同工之处),我们只有掌握了有关的艺术理论知识,了解艺术作品产生的背景,透过对艺术作品本身的赏析,体会到艺术家对其艺术作品所寄予的精神和情感,我们才能够得出较为准确的对作品的见解和看法,即所谓的艺术批评。很多时候我们用眼睛去观察、用心灵去感受一幅绘画作品的时候,我们似乎找不到语言来形容自己的感受,特别是欣赏一幅抽象的绘画作品时,很多人表示根本看不明白这是“一团什么”。是康定斯基这本《艺术中的精神》彻底颠覆了我对之前所不能理解的抽象艺术的看法,理解了艺术作品中所包含的艺术家的精神。在《艺术中的精神》中,康定斯基不仅描述了艺术的精神的实质,还探索了绘画与音乐的联系,从艺术的抽象性上为现代艺术的创作提供了精神画笔。

我所研读的《艺术的精神》,在开篇的概论中康定斯基就开门见山地提到“所以一件艺术作品的形式有不可抗拒的内在力量,这是艺术中唯一不变的法则。一件优美的作品是内涵和外表统一和谐的结果:换句话说,一幅画是个精神有机体,它像一切物质有机体一样,是由很多部分组成的。”康定斯基的《艺术的精神》开篇点出他的理论着眼点——“以人为本”,对人类自身认知的研究是作者的出发点和立足点。

在《艺术中的精神》中,康定斯基提出了“金字塔”、“内在需要”和“通感”三大理论。其中金字塔理论在书中有专门大篇幅的阐释,“内在需要”理论和“通感”理论则是穿插在书中的部分章节里,康定斯基首先提到的理论是“金字塔”理论:“一个巨大的锐角三角形分割成彼此不等的几部分,其顶点和最小的部分朝上——这就是对精神生活的总括和准确的描画。越靠下的部分越阔、越宽、面积越大,靠上面的则成为三角形的一部分。三角形缓慢且几乎不为人察觉地向前向上缓慢运动;‘今天位置最高的角,其位置上‘明天[这些‘今天和‘明天,其内涵相当于《圣经》中的‘创世日]将会是后面的部分,亦即今天只有顶点方能理解,对于三角形所有其余部分只是不可理喻的谬说的部分——明天对第二部分来说,它会以生命的内容充满内涵和感情。”①在康定斯基的著作中字里行间都流露着精神至尚的信念——被艺术家所创作出的艺术作品,其形式应该是“内在的,所以它孕育着希望和未来”。艺术作品中蕴含着艺术家的精神和灵魂,在康定斯基的眼中,艺术家是“能够描绘一切事物的人”,但“在上部的最顶端,有时只有一个人。”②高处不胜寒,艺术家所创作出的艺术作品的内在精神有时令人费解,甚至于被误解的时候,是最孤独寂寞的,是一种找不到对手的独孤求败的心态,而我们也不知道三角形中的较大部分需要多少时间才能到达艺术家孤独地伫立的顶端。

康定斯基曾在“朝向精神的转折”这一部分中生动形象地描述了处于金字塔顶端部分的人的心理活动:“尽管事情都在情理之中,道理冠冕堂皇,在这些最高部分之中还是可以发现隐含的恐惧、躁动、动摇和犹疑,这就好比一艘坚固的远洋巨轮上的旅客的内心所感:在一望无际的海面上,陆地被浓雾隐盖,黑色的乌云麇集,怒号的海风掀起黑色的海浪咄咄逼人。”③艺术家应具备不畏牺牲的胆色,冲锋在金字塔顶端,为后来者开辟新的顶点而不是怕被后浪淹没。

精神的三角形不断地做向上向前运动,今天作为三角形的顶端的部分,明天就可能由于三角形的向上向前运动而位于了三角形的中部或下部,即今天所不能被大多数人所理解的艺术,随着时代的进步,明天可能就会被理解,但我们又不得不意识到金字塔的顶端永远是极少数人所能到达的,所以我们对当下所不能理解的艺术也要怀着谦卑的心态和无限的求知欲去欣赏,慢慢地,时间总会赐予我们读懂艺术的心灵和眼睛。

注释:

①②③康定斯基,李政文:《艺术中的精神》,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0页,第11页,第18页。

参考文献:

[1]康定斯基.李政文:《艺术中的精神》[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作者简介:

张晓寒,山东艺术学院戏剧影视学院2014级硕士研究生,专业:戏剧影视学,研究方向:舞台设计与理论(化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