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巨贾米恩华

2016-11-10 12:53
名人传记·财富人物 2016年9期
关键词:博览会民营企业新疆

米恩华操办的华凌建材博览会已成为新疆“乌洽会”后又一国际性经贸盛会; 2012年,他收购了格鲁吉亚一家银行,成为中国民营企业首个收购境外银行的案例。

米恩华1958年4月生于山东泰安,回族人,4岁时随家人从山东老家进疆,像动荡岁月的许多人一样,米恩华连初中也没有好好读完。14岁进入社会,米恩华上山采石、到建筑工地搬砖运沙,到餐馆当伙计,为了多挣钱,曾经一个人干过3份工作。他说:“什么样的脏活累活我都干过。”这些磨炼给了他一个好体格,更给了他在普通学校里学不到的坚韧和勇气。

上世纪90年代初,他抓住西部和中亚地区建筑业发展的契机,使企业得到了迅速发展,目前旗下员工有数千人之多。2015年他的个人资产达到85亿多元,位居新疆第三。他还曾经入选过福布斯中国百富排行榜的第37号人物。

辞去铁饭碗,借3万元下海

放着皇粮不吃,米恩华情愿“买卖很小,一切从零做起”。和许多人一样,米恩华也是白手起家。

待业了8年之后,1980年,米恩华终于等来了他的第一份“正式”工作——在乌鲁木齐市城管办当市场检查员,这期间,他既学到了市场管理经验,也揣摩了个体业主和客户的心理。8年之后,他几经考虑,决定“下海”。

可是,亲朋对他有“皇粮”不吃却下海当个体户的行为非常不解,父亲出于情面也才给了他700元,费尽周折,米恩华一共筹措到3万元。他的华凌工贸公司在一片质疑的目光中开张了。他说:“买卖很小,一切从零做起,摆地摊、开小商店,卖童鞋、卖玩具,什么都干。” 可是,小买卖能吃饱饭,但发不了大财,米恩华一直在琢磨发大财的门道。

1988年的一天,米恩华看到地处黄金地段的一个露天电影院利用率非常低,后来几乎不放电影,仅靠在门口租几个柜台收点钱。亲眼目睹了乌鲁木齐商品市场迅速发展的过程,米恩华心里盘算:何不自己来办市场,招纳客户,从事商铺租赁生意。而且,当时乌鲁木齐的市场基本处于有市无潮的状况,硬件条件都不好,如果能提供场地、服务、管理的一条龙服务,应该能吸引和留住客户。说干就干,米恩华以年租金8万元租下了该地,全面改造后办起了“红十月”市场,设立了200个摊位,吸引了服装、饮食、日用品在内的各类商户,由于经营得法,市场的顺利超乎想象,当年他就赚了几十万元。

随后的两年中,米恩华滚雪球似的开展了早期的市场开拓战:红十月超级市场华凌餐厅、五金汽车修理厂等5个企业全面开张,在乌鲁木齐市市场经济并不发达的时期,米恩华以其独到的商业头脑完成了原始积累。

两次搬迁化险为夷,成为了他事业的转折点。回首过去,米恩华深有感触:“创业中最关键的几个转折还是市场的两次搬迁和建设,真是生死攸关。”1992年,正当红十月市场发育到红火时期,米恩华信心十足地开始对市场进行改造扩建时,一纸红头文件飞到他的桌前:政府决定在市场所在位置修建公园,要求他10日内搬出。消息来得很突然,当他看到划拨的那块空地时,一时间心里没了底:长年失修的两条臭水沟横贯南北,垃圾遍地,臭气熏天,完全是一片“生土”。

回家闷头睡了一觉,米恩华清醒了:周边汽车的轰隆声提示他,便捷的交通和足够的面积将是商业贸易最重要的条件。于是,在红十月市场投资尚未全部收回的情况下,米恩华没向政府要一分钱,无偿将市场迁到了西大桥北侧。事实证明米恩华的见识是正确的:新市场由于交通位置便利,场地较大,年成交量很快达到亿元以上,房屋、场地租赁收入达600万元的规模。

1994年,同样的难题降临了,由于城市规划建设的需要,华凌市场面临二次搬迁。此时,市场建设的资金还未收回,这对他来说,又是当头一棒。米恩华说:“我很明白,经营市场,最忌讳频繁搬迁,商户肯定会流失,风险肯定不小。”政府指定的搬迁地在红山北侧,等米恩华赶到时,当地的农民已在一夜之间把一株株小树密密麻麻地插满了田野,地价上涨了数百万元。米恩华接受了事实,同时,为了能够留住商户,米恩华宣布:凡是迁到新市场的客户,8个月不交租金。短短4个月内,吸引近千家商户搬进了新市场。经过这两次搬迁,华凌集团从经营百货为主的小市场演变为以建材为主的大商场;从简易的平房式商场变成现代化的商业城。

赔本赚吆喝,大打新疆牌

事实上,尽管10多年来米恩华的市场在当地名声很大,但是,他本人并不被外人所熟悉,他在华凌市场内走一遭,认识他的商户也没几个。后来真正让米恩华名声大振的是华凌集团以民营企业身份运作的“中国西部(新疆·华凌)国际建材博览会”。 在市场经营逐渐稳定之后,如何拓展新的发展空间,曾经一度成为米恩华的“七年之痒”。

几经调研,米恩华大胆涉猎了一个当时国内民营企业很少参与的领域来延伸他的商贸产业。他说:“作为市场的建设者和管理者,要想保持住市场旺盛的人气和商气,必须有具体的、有特色的对策和措施。新疆与周边8国接壤,历史上就有着贸易往来的传统。我们可以以此为契机,用展会做文章,以会促商,让华凌市场的生意做大,让华凌的名气叫响。”虽然由民营企业承办大型博览会的并不多,但米恩华相信,华凌市场有着多年的建材特色,还有多年的客户资源和产品品牌的积累,这些都是成功的基础。

从1998年至今,华凌集团连续举办了10届“中国西部(新疆华凌)国际建材博览会”。“第一、二届我们都赔了,第三届开始略有盈余,到第四届已经开始赢利了。但是,即使在赔钱的情况下,办建材博览会也比1000万元的广告费还管用,华凌的品牌叫响了。”米恩华说。如今,华凌的建材博览会已经成为新疆继“乌洽会”后又一国际性经贸盛会,吸引了中外数千家企业参展。

米恩华用四个字概括自己的思路:“以会促商”。他又一鼓作气举办了房交会、国际工程苗木博览会、汽车展、各省名优产品展、私营企业展示会等,仅房交会一项就举办过十几届。1998年,华凌国际二类口岸正式批准开关运行,更助长了米恩华“以会促商”的发展,华凌市场辐射中西亚各国市场大流通的格局已初步形成。

华凌集团拥有以商品批发市场为龙头,集对外贸易、建筑工程、酒店旅游等10余种产业为一体的多元化格局。对于一些人关于多元化是企业发展陷阱的疑问,米恩华爽快地笑了:“有钱为什么自己不赚呢?比如市场做大了,商户需要住宿、娱乐、招待宾朋,我们就建了五星级的大饭店。我们自己的队伍来设计、建筑、装修,华凌大饭店内所有的家具也都是自己的木业公司设计制作,比外请的要减少30%的费用,而且工期、资金和质量上都能保证,还减少了扯皮现象,减少了商业风险,这也是多元化的好处。”

2002年,华凌集团投资13亿元开始实施的现代化肉类联合加工生产综合项目开始运作。米恩华说:“新疆的杏子几毛钱一公斤,但做成罐头升值几倍——更赚钱的在深加工部分。暴利时代已经结束,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有些项目即使当时不赚钱,但也得干,重要的是项目的长远性和可发展性。”

在境外建特区,收购银行

作为中国西北部批发市场中无可争议的领军企业,华凌集团已经逐步将其市场建到哈萨克斯坦和库尔勒,并有一家五星级酒店。米恩华是回族人,收养了当地150名孤儿。他是乌鲁木齐工商联主席,这对于一个民营企业家是一种不寻常的荣誉。

米恩华说,他自己也没有想到,东拼西凑3万元开始的市场贸易,竟然是自己亿万富翁的开始,“当时也很担心,收不回来可怎么还给人家。”

他的集团公司现已发展成为拥有四大批发市场和二十多家实体企业,集商业地产开发、商业服务、对外贸易、畜牧产业、金融业、资源类项目开发等为一体的民营企业集团。

仅华凌综合市场、华凌南疆综合批发市场、华凌国际珠宝玉器城和华凌市场建材出口基地四大批发市场,总建筑面积220多万平方米,厂商22000余家。

2007年华凌集团到格鲁吉亚投资发展,先后在格鲁吉亚建立两个木材加工厂,取得多个金属矿、石材矿等资源类项目的勘探开发权;还建设了占地上千亩的免税自由工业园。2012年,在格鲁吉亚收购了Basis银行,成为中国民营企业境外收购商业银行的第一个真实案例。随后,又在格鲁吉亚首都第比利斯市投建了“华凌国际经济特区”。该项目是中国民营企业在格鲁吉亚投资额最大的项目。

身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工商业联合会副会长,并且担任过乌鲁木齐市政协副主席的米恩华说:“作为在新疆本土成长起来的民营企业之一,愿为新疆长期的安定、繁荣、和谐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希望商会成为新疆经济发展的推进器,丝路建设的凝结剂,和谐稳定的润滑剂。”

猜你喜欢
博览会民营企业新疆
2018上海民营企业100强
2016上海民营企业100强排行榜
关于我国民营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现状与对策的思考
新疆多怪
2014上海民营企业100强
东京眼镜博览会憧憬“2010”
莫斯科举行百万富翁博览会
新疆对外开放山峰
新疆对外开放一类口岸
新疆小巴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