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通们会成为时代孤本么?

2016-11-10 17:58陈洋
南方人物周刊 2016年33期
关键词:雕刻师申通圆通

陈洋

喻渭蛟无疑打造了一个商业神话,也成为左右中国互联网面貌和文化的雕刻师之一

经过8个月的借壳重组筹划,圆通速递股份有限公司在2016年10月20日正式登陆A股,拔得头筹,成为中国快递行业首家上市公司。“大杨创世”也正式更名为“圆通速递”。截止到10月24日,第一财经A股个人财富榜的数据显示,喻渭蛟夫妇在A股的实际总身家达到629.72亿元,一举超越美的集团实际控制人何享健父子,荣居榜首。

继去年10月圆通以21%的市场份额取代申通,坐上“三通一达”头把交椅后,喻渭蛟再度抢占先机,在“双十一”大战开幕前,完成了一次高调的“加冕”。

故事始于1992年,桐庐县夏塘村村民聂腾飞和朋友开办了一家私人快递公司,取名盛彤,即申通的前身。当时公司的主业就是帮杭州的客户把报关急件送到上海报关,用的是自行车加火车的方式。后来通过加盟和承包,申通的业务不断扩张。在桐庐,这种模式开始被复制,有资本的照样学样,开起了自己的快递公司,资本不够的就去加盟或承包,发展起了带有浓郁地域特色的快递产业。

2015年年底风靡朋友圈的一张图解释了“三通一达”纵横交错的复杂关系。那时,中国的民营快递尚无合法地位,民营快递公司面临着严苛的监管,三天两头要么被扣车,要么被罚款,直到电商爆发,市场需求倒逼政策放宽,民营快递的合法地位才慢慢奠定。

喻渭蛟2000年创立的圆通并非桐庐的第一家民营快递,申通比它早了近8年。之所以能够在15年后从“桐庐帮”脱颖而出,并一举超越“老大”申通,跟喻渭蛟的几个关键决定不无关系。

比如他在2002年提出的“24小时不间断,一周7天不休息”,率先书写了行业标准;比如2005年网购爆发增长期,他首先展开与淘宝的全面合作,把价格降低三分之一,大幅提高了订单量;比如与IBM合作投资数亿打造信息化的快递处理平台,迅速提升了服务效率和品质;比如首次融资没有选择风投或央企,而是瞄准阿里巴巴,成为淘宝唯一注资的快递公司,斩获了资源壁垒;比如大刀阔斧推行加盟网点的削权缩编,面对利益博弈和社会力量恐吓,“一手立威,一手招安”,完善整治了管理体系;比如获得阿里及云锋注资后,大手笔买下15架波音飞机,创下民营快递史上最大规模飞机“团购”,布局国际……

从最初17个伙计起家的夫妻店,到现在拥有30万员工的上市公司,从最初东拼西凑5万元启动资金,到如今百亿身家,喻渭蛟无疑打造了一个商业神话,也成为左右中国互联网面貌和文化的雕刻师之一。

有人将民营快递的故事描述为:一群没有受过良好教育,也没有经营管理经验、政府背景和资金优势的年轻人,各自建立起了数十亿产值的商业帝国。

反观当下,十几年前的创业场景依然,但多少能让人感觉到,聚光灯下的双创故事似乎都带着些许精英崇拜的思想,对草根创业的包容度在降低。

你很难想象一个接连创业失败的装修工匠,会打造出一个覆盖全国的商业网络,一个起步晚于先行者8年之久的“后生”,能够后来居上,建立起一个足以塑造广大用户生活形态的产业帝国;另一方面,因为信息无边际地迅速传播,“桐庐帮”这种并非仰仗地理性资源优势的乡党创业文化似乎很难再现,一个好的想法一旦面世,不仅会在全国范围,甚至会在全球范围大量复制,在更加广阔的领域相互竞争,也许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莆田系这样的反面案例。

这样看来,圆通们似乎可以理解为某种时代的孤本,但每一个细节又足以拆解出新的时代之光,值得借鉴和学习。

猜你喜欢
雕刻师申通圆通
月季叶片“雕刻师”
圆通赏樱好时节
申通快递:业绩精准达标后变脸不寻常
鬼斧神工!日本雕刻师化果蔬为艺术品
阿里巴巴入股申通快递
写作议论文,思维贵圆通
申通加快直营步伐
圆通上市 赵薇将获利数千万
圆通上市 赵薇将获利数千万
高明雕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