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型电视情感节目这观察

2016-11-10 22:32周品涵
声屏世界 2016年9期
关键词:观察

周品涵

摘 要:情感节目已成为主打电视栏目,本文以湖南都市频道《寻情记》节目为例,分析了帮助型电视情感节目内涵,并对提升这类节目的方法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帮助型电视情感节目 《寻情记》 观察

电视节目的创新发展使节目内容和类型不断丰富,除新闻、综艺、电视剧三大主力节目外,电视情感类节目日益受到重视,并迅速成为引人注目的节目形态。湖南都市频道全力打造的情感节目《寻情记》可谓独树一帜。该栏目已开办十多年,以普通人的情感经历给观众带来感动,开播以来收视率持久不衰,一路高扬。

从《寻情记》看帮助型情感节目内涵

一档好的情感节目既要有精彩的故事,又要有打动人的情感内涵,编导不仅要记录当事人与命运抗争的坎坷经历、不屈的人生,更要挖掘出人物身上的闪光点,给观众带来正能量的情感体验。湖南都市频道的《寻情记》通过对委托人委托事件全程平实的记录,立足为委托人提供心理疏导、公益帮助、民事调解、法律援助和社会救助等服务,给委托人以人文关怀。

一、真实是帮助型情感节目的生命。帮助型情感节目要吸引观众的关注和引发共鸣,首先是人物要真实。《寻情记》十多年来所选择的每一个委托人、当事人都是真实可靠有据可查的,绝不允许凭空捏造。《8岁女孩生死竞速,谁能与她同肝共苦》记录的是湖北女孩换肝的事件。活泼可爱的养女突然咳血不止,后被武汉协和医院诊断为肝硬化,远在天津打工的养父母火速赶回老家寻找肝源。这时不得不揭开孩子被送养的身世,通过孩子出生的医院查找亲生父母的信息,最终在当地派出所的帮助下找到了亲生父亲,为换肝带来了希望。贫困的亲生父亲一度拿不定主意,但最终还是亲情战胜了犹豫,让女孩顺利完成了手术。这是一个真实感人的故事,活泼的孩子、艰难的孩子父母完全是真实可信的。①

《寻情记》不仅人物真实而且事件也是真实,不因为追求“故事生动”,在情节上加以虚构或者拔高。《17岁小妈妈的最后心愿》《子女为何不救92岁母亲》《母亲临终遗言引爆40年秘密》《佳人嫁教授,幸福的距离有多远》《10年不孕生下双胞胎》《黑户女孩20年艰难回家路》《大难临头谁先飞,二婚生死考》等这些春节前后播出的节目,件件以事实为根据,人物、事件、原因、时间、地点、结果交待十分清楚,真实可信,入情入理。

纪录片是电影诞生后产生的一种艺术形态,随着电视技术的发展又被广泛运用到电视节目当中。《寻情记》借鉴了纪录片纪实的拍摄方法。据了解,他们在拍摄过程中一般都没有脚本,也没有设计场景、语言。编导通过纪实跟拍,大量采用长镜头拍摄,记录下每一个委托对象求助事件的点点滴滴,然后加工播出。《寻情记》强调人物、事件记录的真实,当然不是“自然主义”的“真”,不是人物原生态的不加提炼的所谓纯客观记录,对无序杂乱的生活进行加工、改造,实现“生活真实”到“电视真实”的升华。

二、关怀是帮助型情感节目的责任。帮助型情感节目作为一类深受观众认可和喜爱的节目形态,不仅要遵循人真、事真和情真的三“真”事实,更要倡导人文关怀,探索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观。湖南平江的一个13岁小女孩,本来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孩子,9岁时不幸患上癫痫,患病后小孩读不了书,而且性格大变,成了村里谈之色变的“神偷手”。被迫无奈的养父母不得不将小女孩用铁链锁起来,防止小孩逃出去偷盗。养父母为了救治孩子承受巨大的压力,多方想尽办法,然而已经离异的亲生母亲避而不见,亲生父亲强调孩子已经送出拒不承担责任。三个家庭的纠葛就像一团乱麻,理也理不清楚。但是治好孩子的病、抢救孩子的生命以及养父母的不放弃精神令观众动容。《寻情记》编导倾注了极大的投入和关怀。为了让麻木的亲生父母承担应有的责任,编导于情于理于法,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利用一切机会开展劝导和说服工作,最终在镇司法所的调解下,三家达成了共同出钱送孩子治疗的协议。无论是在纠纷调解中还是在寻找亲情中,节目团队都没有简单地充当裁判,对任何一方进行道德审判。编导对“神偷”小女孩没有岐视,也没有对其亲生父母行为进行指责,而是处处以劝导、沟通的方式化解双方的不和。通过全过程的情感呈现,给观众带来不断起伏的情感体验。

帮助型情感节目的理性思考

毋容置疑,多年来大量帮助型情感节目坚持以普通人的情感诉求和情感服务为宗旨,用平民化的视角,讲述普通人的情感故事,解读普通人的情感传奇,为众多家庭和个人化解了情感纠葛,发挥了大众媒体的影响力和服务功能。但不少电视媒体情感节目也存在一些问题,迫切需要加以规范,确保栏目良性运行。

一、在定位宗旨上情感节目必须品位高雅,弘扬核心价值观。情感节目在服务观众情感需求,满足观众欣赏需要的同时,重视人的生存与发展,推崇和谐的人际关系,坚守道德底线,维护法律尊严,引导情感受困者面对困难,从坎坷不幸的逆境中走出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近年来,不少情感节目以收视率为指挥捧,追求另类、畸形、猎奇的灰色情感,以千奇百怪的非主流情感故事制造泪点,吸引观点眼球;热衷炒作家庭矛盾,专注于展示极端冲突过程,充斥荧屏的是婚外情、兄弟恩怨、婆媳纠纷等,大量展示消极负面的情感,展示人性的丑恶。这样的情感栏目以低俗、媚俗博得了一些观众的动情,甚至泪水,也获得了不错的收视率,实际上已经引起很多观众的反感和不满,其带来的不良负面效应值得警惕。要消除这种倾向,必须提高情感节目制作团队的文化品位,力求造就政治素质、文化素质和专业素质过硬,有责任担当的电视人。

二、在题材选择上情感节目必须健康向上,传递真善美。情感节目选题反映出该节目在艺术品格、风格上的综合追求。判断一档节目格调高低、健康与否,要看它题材选择是雅是俗、是美是丑;是否维护了人的尊严和价值,是否维护了他人的利益,是否违背了现行法律,是否影响了社会的和谐稳定,是否有碍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等。情感节目选题要坚守伦理道德底线,凸现伦理道德亮点,拓宽丰富报道面。一是表现真情大爱。立意高远,把真情大爱作为重点选题,这里有家国情怀、军民团结、民族和谐,也有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奉献社会等,各行各业的人们饱含对国家、社会和工作的真情大爱,充满对美好道德的期盼和追求。二是展示亲情友情爱情。勤俭持家、尊老爱幼、夫妻和睦、关心他人,这些都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在亲情、友情、爱情旗帜的感召下,每天都在上演多少惊天地、泣鬼神的感人故事。看了央视《等着你》、湖南卫视《爸爸去哪儿》,虽然节目风格不同,但让观众对家有了更深的理解,对亲情、友情、爱情有了更透彻的感悟。三是帮助情感受困者。立足服务,把帮助情感受困者作为特别职责;在情感纠纷中,通过编导反复的劝说和耐心的调解,最终促进了问题的解决。但个别情感节目编导费尽心思把过程展示得很充分,而纠葛、矛盾没有得到缓解,“失望的结果”使观众感到不是滋味甚至揪心,也感觉媒体的作用还没发挥好。所以情感节目中编导要立足于为情感受困者解困,真心给以人文关怀,努力帮助他们修复情感创伤,促进情感问题解决。对那些不惜镜头专注展示矛盾冲突而找不到缓解突破口的选题应该放弃。

三、在内容表达上情感节目必须遵循真实性,确保公信力。有的人认为情感节目并非新闻,完全可以凭想象创作,因而公开弄虚作假,从题材到人物纯粹胡编,欺骗观众。有的为了达到煽情效果,增加故事的悬念,不惜编造情节。其实观众是欺骗不了的,一看就“假得很”,不仅不会受欢迎,还会引起反感。这种造假行为,误导观众,混淆是听,社会效果恶劣。

四、在拍摄制作上情感节目必须得当精良,体现舒适性。纪实是情感节目的主要手法。但纪实不是自然主义记录,原生态赤裸裸的展示。观察现有的大量情感节目,拍摄制作上取舍不当的现象还比较突出,原生态的表达方式给观众带来不适之感。比如,有的节目多处展示父母与子女对骂的场面,还有的多次出现少女被铁链锁住的画面。当街吵架、恶语相骂、撕扯扭打、拳脚棒棍威胁的场面和撕心嚎哭、呼天抢地的悲惨情景经常出现在节目中。这种自然主义原生态的展示,已经成为情感节目的一大顽疾。有些情感节目为了拉伸时长,不断添油加醋,制造高潮。基于真实纪实的情感节目,也许画面不像某些专题片、纪录片那样讲究,但必须祛除让观众不适的镜头,做到干净、舒适和健康。

(作者单位:南昌大学)栏目责编:吉 庆

注释:①王燕:《寻情记——寻找真实的人性》,《新闻天地》,2010(8)。

猜你喜欢
观察
让信任住进你的家
小学作文教学写作浅谈
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渗透
沙画活动中幼儿创造能力的培养
小班游戏活动观察和评价的研究
思维绘画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立足生活,挖掘习作的丰富素材
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研究
提升学生数学审题能力的研究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