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青年必读书”事件浅析鲁迅的传统文化批判立场

2016-11-10 15:56何敏
北方文学·中旬 2016年8期
关键词:鲁迅

何敏

摘要:1925年《京报副刊》的引发的“青年必读书”事件中,文化界各方思想百家争鸣。其中鲁迅的回答格外引人注目。鲁迅关注到文化接受中的受众、影响等因素,同时对传统文化也提出了理性的见解。

关键词:“青年必读书”;鲁迅;传统文化批判

1925年由孙伏园主持的《京报副刊》向当时的社会文化名流征求“青年必读书目”:即“青年爱读书十部”和“青年必读书十部”,意在于加强文化界和青年群体的联系,同时客观上也为当时的各派学者提供了一个各抒己见、思想争鸣的平台。一时间围绕“青年”、“必读”、“书”的讨论在文化界、学术界搞得沸沸扬扬。胡适、梁启超、周作人、徐志摩等文化知名人士纷纷在《京报副刊》上开出了自己的“青年必读书目”清单,其中胡适一共推荐十本书,中西各五本,其中既有约翰.密尔的《论自由》,也有孔子的《论语》,表明了他中西合璧的学理态度;徐志摩推荐的十本书中,八本是国外书目,并干脆用英文来记名。

鲁迅是第十位推荐的,他只写了一句话“从来没有留心过,所以现在说不出。”但是鲁迅后面有一个附注:

“但我要趁这机会,略说自己的经验,以供若干读者的参考——我看中国书时,总觉得就沉静下去,与现实人生离开;读外国书——但除了印度——时,往往就与人生接触,想做点事。

中国书虽有劝人入世的话,也多是僵尸的乐观;外国书即使是颓唐和厌世的,但却是活人的颓唐和厌世。我以为要少——或者竟不——看中国书,多看外国书。

少看中国书,其结果不过不能作文而已。但现在的青年最要紧的是“行”,不是“言”。只要是活人,不能作文算什么大不了的事。”

实际,这里的中国书和外国书都变成了一种借代修辞,其含义不言而喻,鲁迅的决绝表示着他对中国书所代表的封建思想、体制的厌恶和抛弃。一直到三十年代,鲁迅看到施蛰存推荐青年读《庄子》和《文选》,还认定是“复古”“倒退”,一批再批,寸步不饶,竟至于骂的地步。

但是反观鲁迅自身,却深受传统文化的给养,他的《古小说钩沉》、《嵇康集》、《中国小说史略》、《小说旧闻钞》、《唐宋传奇集》《汉文学史纲要》都表现了良好的汉学研究基础。在1930年,许寿裳的长子许世瑛考取清华大学国文系,鲁迅为他开列了一份应读书目,其中包括《唐诗纪事》、《唐才子传》、《全上古.隋文》、《全上古.隋诗》、《世说新语》、《论衡》、《四库全书简明目录》、《少室山房笔丛》、《今世说》等。可见对于1925年的“青年必读书”事件来说,鲁迅的对“中国书”的批判,有其特殊的思考。

一是文化接受的对象:“青年”。鲁迅对传统文化的“破”是与他的民主现代国家理想的“立”并向而行的,而他更确信国家与民族的希望在于青年。“青年”的发现,“新青年”的培养也是新文化运动先驱们思想启蒙运动的重要内容。所以在鲁迅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中,“救救孩子”成为了批判封建礼教“吃人”制度后的第一声呐喊。鲁迅是极为善待青年的,但是历经了被误解、被欺骗;也看到了青年们热情、激进后的盲动、轻信和怯懦。鲁迅对“青年”的认识也更为深刻了。年轻的另一面,是缺乏经验和辨识,很容易受到误导,面对这样的普遍性群体,没有专门引导和专业基础,外国书知识的正确性要比中国书多。

二是文化批判也是一种政治问题。书目推荐是面向青年群体,而《京报副刊》是面向整个社会。“五四”新文化运动实际是以“五四运动”的政治意义推到高潮,使得20年代的中国社会中,学生、青年、知识分子获得了先锋者的特殊位置。但是随着“五四”的落潮,文学革命和社会革命局面的逐步变化,以胡适为代表的温和改良派同时提出了对传统文化的重审。1919年12月,胡适在《新青年》第7卷第1号上发表《"新思潮"的意义》一文,用"研究问题,输入学理,整理国故,再造文明"16个字概括"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他认为,只有通过科学的整理和鉴别,才能区别"国故"中的"国粹"和"国渣",才有利于批判"国渣"和继承"国粹"。他自己也开始整理文学遗产先后发表了《〈水浒传〉考证》、《〈红楼梦〉考证》等有学术价值的文章。从西学向中学的转向,配合着当时新文化、新思想尚未站稳脚跟,军阀政府极端恐惧青年学生接受新思想、参预政治活动的特殊的历史时期,就不仅表明了一种文化理念,更被看成代表了一种妥协于旧制度的保守政治立场。鲁迅在社会范围内对“中国书”的抛弃,是一种宣言,也是他对推动整个社会进程的文化性质的思考判断结果。1934年,鲁迅做了另一篇文章《拿来主义》,应和着30年代左翼文学的大众化使命,对传统文化更强调了“扬弃”的公允姿态。

三是就中国书而言。如果抛开“中国书”的借代意义而言,鲁迅自己读了不少中国书,也推荐许世瑛读中国书。但是他所推荐的书中,以小说、杂史、笔记为主,非古书之正统。这表明对于传统文化,鲁迅实是认为其精华在于民间江湖而非庙堂,他所反对的中国书,其实还是有所限定的。鲁迅的声明发表后,许多攻击文章也纷纷见诸报端。有人说鲁迅这是“偏见的经验”,也有说鲁迅的话“浅薄无知识”,“大胆武断”,还有说:鲁迅先生“读中国书非常的多。……如今偏不让人家读……这是什么意思呢?”鲁迅也做文加以解释和辩驳。

鲁迅的回应还涉及到一个问题:西学(“外国书”)引入之始,一定会面临着一个位置的抉择,即它如何与中学相处:是对立的、矫正的还是交融、补充的。在五四时期,因着特殊的文化语境和政治需要,两者关系无疑更多趋于前者。

猜你喜欢
鲁迅
孔乙己
鲁迅虚拟(外一首)
鲁迅《自嘲》句
鲁迅的真诚
阿迅一族
鲁迅与西方现代主义
她曾经来到鲁迅身边
解读鲁迅《呐喊》内部的思想
早期受控之鲁迅的翻译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