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走进了电影里

2016-11-10 02:39王坤
中国德育 2016年16期
关键词:中文系同学老师

1981年12月30日,三班以小组为单位迎接元旦,我们三组包饺子吃。一组上次元旦包过饺子,这次便换了一样:杀鸡吃。头天就买了几只鸡放在宿舍里。没成想,到了五更天鸡就开始报晓了,把宿舍的人吵得睡不着。不知是谁终于忍不住,悄悄把鸡笼拎到门外来……

报晓家伙是公鸡里面的战斗鸡,报晓声时而高亢嘹亮、时而低回婉转,在楼道里无休无止。大家都被吵醒了,又气又恼,但在那个喜庆的日子里,气也气不得,恼也恼不得,于是几乎所有人都一致作出了最不应该的反应,像奥布浪斯基那样:《安娜·卡列尼娜》中安娜的哥哥奥布浪斯基,当他妻子杜丽手拿透露他与家庭女教师有暧昧关系的信件,当面质问他的时候,他做出了一个最不应该的反应——笑了。也就是在那时,我真切地体验到了托尔斯泰的高超与精妙!开始大家都还只是捂在被子里笑,不知是谁没忍住,掀开了被子,立马引发了一场“大合笑”。那只战斗鸡以为听众在鼓掌呢,更来劲了。于是人鸡互动,共同演绎了一场“鸡鸣人笑震壁板”的戏。

这是入学后最靠近电影的经验之一,但与入学时的情景相比,就逊色多了。

当我从北师大的南门进来,脚一踏进院内,之前那种神往已久的感觉突然就成真了。我屏住气,一边抬头向上张望:我到电影里面来了!对面是图书馆,主楼与图书馆之间是好大的一个广场,广场里的花儿长得整整齐齐,鲜红得耀眼无比!跟《海港》里面的景色几乎一模一样!

我居然走进电影里面来了!这就是我上大学第一天的第一印象。

从电影里出来之后,我来到中文系办公室报到,辅导员是骆增秀老师,她带着我走了几个地方,三五下就办好了手续,直到我住进西南楼(现为学7楼)宿舍,她才离开。

当时的感觉特别棒,现在说出来有点特没出息的味儿:骆老师带我到食堂领了整个9月份的餐券:整整一大版,花花绿绿的,标明了日期和早餐、中餐、晚餐,一次撕下一小张,到食堂递给窗口里面的师傅,就能吃到热腾腾的饭菜了,菜里还有肉,真是吃个饱、吃个好。在农村,这就是神仙过的日子了。

除此之外,大学师生间的温暖更令人印象深刻。

同宿舍的张旭,他爸在故宫工作,开学的第一个周末,张旭拿来故宫参观券,全宿舍逛故宫,好不开心。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前,骆老师宣布了考试时间,交代了考试纪律,让我们复习期间要注意锻炼身体,最后还特别强调了一句:伙食不能节约,不能节约用来买书,要把十八元的生活费全用在吃上。直到现在,一想起那句强调,心里就涌起一股暖意。

翻开大学时的日记本,我发现里面记载了这样一段话:

“今天班长张文澍把补助的十元钱又送给我了。上次是寒衣费十五元,加上这次生活费,共补了二十五元了。班长还从女生那里拿了四斤粮票给我。在这里生活,时时处处都令人真心感动。要是不用心学习,不学出名堂来,真是问心有愧。努力!”

张文澍学习十分优秀,为大家服务十分真诚,像亲兄长那样关照同学。因此直到现在,同学聚会时大家都无一例外地称他为老班长。

当时,业余创作的风气比较盛行。非常难得的是:大家都很真诚地请同学批评自己的作品或应邀批评别人的作品。记得我有一篇小说曾“发表”在我们班的墙报上,没想到有一天老蔡很正式地对我说,你的小说语言要加强提炼,写生活不等于把农村那些粗俗的语言照搬到作品里来。他居然认认真真地看完了墙报上我的作品。

写小说毕竟是业余之事,专业学习才是正业。我们79级赶上了好时机:第一学期刚过,中文系的教学改革就正式启动了。

当时在讲台上讲话的老师,给我们的印象是数学不太好。因为专业基础课的课时和专业选修课的课时,都是两位数,那么全部培养方案一共是多少课时呢?“两个数字相加就是……”,他迟疑了一会儿,“就是两个数字之和吧”。下面顿时一片笑声:原来中文系学生的数学不好其来有自呀。会后才知道,那是童庆炳老师。后来我硕士论文答辩,童老师是主席;博士论文答辩,童老师是论文评审专家。

说到英语,这是我的软肋。1979年的高考,开始增设外语科目,但是成绩只按10%计入总分,像我这样压根不懂也没考过英语的人,班上不止一个。我与韦云翔就是难兄难弟,进的是慢班,从26个字母开始。我俩还找教英语的檀峥老师在周末补课,她非常耐心地为我们补发音、补语法。那时的老师,补课、辅导、布置作业、批改作业、讲评作业是常态。我在武大时,开过一门全校公选课,批改作业后,一位图书馆系的学生十分激动地说,“谢谢老师!我在高中时老师都没有像您这样给我批改作业”。其实,这只是延续了老师的做法而已。

启功先生特别注重授课问题,“凡是告诉人而人听不懂的,那就是自己也没有搞懂”。他并不认可苏联专家的“教学法”,“任何课都没有单纯的,不能把课分成什么‘分析课‘组织课‘提问课等什么的”。先生特地讲到苏联专家如何示范上提问课:整整一堂课,专家都在那儿不断地、反复地用稍微变化的句式质疑小英雄雨来死了没有。把大家笑得个不亦乐乎。

除了课程设置本身,中文系对学生的要求,真正体现了爱之深、责之切。

给我们上元明清文学的李修生老师讲考试复习的问题,最后专门针对个别同学不学习光瞎玩的现象予以严厉的批评:“寄生虫哪朝哪代都有,在北京更有。我们今天的生活条件,不是那些人创造的。同样,无论哪朝哪代,都有奋斗的人。只剩下最后一年了,如果努力,有前三年的经验、基础,可以取得长足的进步;如果混,这一年也非常容易过去。总之,最后的一年是关键的一年,只要努力就能够夺魁!”

李老师还根据上次课堂作业情况,对全年级同学的水平下了一个评判:“最好的比头两届中最好的要差,最差的比头两届中最差的要好。”说得同学们都笑起来了。“只要努力,差的可以赶上好的;如不努力,好的可以落伍。关键就在于谁能下决心努力”。李老师的讲话,充满激情和号召力,在同学当中产生了相当大的震动,尤其是在女生中间,据说课后有人回到宿舍哭起来了。

毕业后再次见到李修生老师,是在2006年中大中文系举办的“纪念王季思、董每戡百年诞辰暨中国传统戏曲国际研讨会”上,李老师小声对我说:“还是要抓紧时间,做好学问。”我一直把李老师的这句话当作对我的鞭策。

上大学不仅走进了电影,更真刀真枪地参与过拍电影,回想起来,真是过瘾。

1981年,中文系79、80两个年级全体出动,扮演《知音》中反袁游行的大学生。到了国子监那里,先换装,穿上民国时的长袍后,大家彼此对视:换了模样,都认不出来了!一个个除了笑还是笑,然后我们拍了很多照片。以后的聚会,拿出来把玩的照片,肯定少不了那次的拍摄,它已然成为我们大学生活中的经典记忆了。

骑马赶来镇压学生的警察,是换了装的解放军战士。前几次试拍,马上马下的战士与学生都忍不住乐,导演急坏了,嗓子几乎喊破了。后来就越拍越像,个别学生用手上的小旗杆戳警察的力道大了一些,挨上的马棒也有比较实在的。

大学期间的班级活动,印象最深的首推1980年全班游览八达岭的情形。听说班长张文澍很早就计划搞一次春游,联系专车,一天跑两个地方:八达岭和十三陵;后来变了,因为专车不愿去八达岭,担心翻车。于是就决定去西直门坐火车上八达岭,十三陵先放一放。全班44人,去了30人,除了后来拍毕业照,这是人数最整齐的一次班级活动了。说印象深,除了因为“不到长城非好汉”,还有一层意思:那些天,每到周六下午,都是漫天风沙,可到了周日,就只有风而无沙了,真是天公作美啊,那天的照片也成了日后的经典记忆。

四年间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很多,1982年有个全校“青春诗歌朗诵会”。开场第一个节目,是外语系79级俄语专业的集体朗诵,那个男领诵的声音,厚实、雄壮、圆润,简直就是一级播音员,他一开口就把全场震住了。

获得全场最热烈掌声的节目,是教育系朗诵屠格涅夫的《门槛》。当时全校78级都在等待分配方案的出台,79级一年后也会如此。大家的激情、勇气与豪气,在那一刻全被激发出来了。他俩的朗诵结束时,掌声持续了很长时间。

毕业离校那天,我与二班的老乡李道荣,同坐从北京开往武汉的37次特快,前往现在的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报到。在站台上与送行的同学话别时,大家都显得很平静,其实感伤远远超过了即将跨越“门槛”的兴奋,迎接人生新历程的第一道“坎”,竟是面对告别,内心涩涩的。此后的一切,都是从北师大开始的,那里的同学和老师,那里的一切,都是生命中的一部分:好好珍惜。

列车开动的时刻——1983年7月16日18点15分。

【王坤,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责任编辑/李 诗

猜你喜欢
中文系同学老师
中文系何为?
读中文系的人
读中文系的人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黄振东作品
老师,节日快乐!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
应接不暇 骑虎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