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居深化美丽乡村建设的思考

2016-11-11 09:30浙江省仙居县农村工作办公室317300李建群徐梓辉
新农村(浙江) 2016年10期
关键词:仙居杨梅精品

浙江省仙居县农村工作办公室(317300)李建群 徐梓辉

仙居深化美丽乡村建设的思考

浙江省仙居县农村工作办公室(317300)李建群徐梓辉

近年来,浙江省仙居县以建设“中国山水画城市”为目标,以打造“和美乡村”新名片为抓手,不断深化美丽乡村建设水平,在探索仙居模式上取得了较大的成效。仙居被认定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水稻)标准化生产基地,被评为“2014最佳乡村旅游度假目的地”,杨梅栽培系统成功入选第三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全国唯一的中国孝文化研究中心实践基地落户仙居。白塔镇高迁村成功入选全国最美休闲乡村,下各镇和埠头大庄村分别获得“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示范镇”“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荣誉称号。

1.主要特色

(1)仙居模式特色明显根据县域特征、产业特色和人文特点,创建了接地气、“本土化”的充满诗意的“人间仙居·美丽乡村”地域品牌,初步探索出了一条符合仙居县域实情的“绿水青山、粉墙黛瓦、小桥流水人家”的建设模式。同时,根据仙居财力实际,做到“花小钱办大事”,充分发动农民群众主体作用,开展“清、拆、改、建、绿”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成为打造美丽乡村建设的“必修课”。目前,在创建成为全省首批美丽乡村先进县后,全县有3个村被列为省级历史文化古村落保护利用重点村,有12个村被列为省级保护利用一般村,创建台州市级美丽乡村精品村12个村,有490个项目村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新增受益农户7.2万多户。

(2)农旅融合更加美丽在深化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更加注重美丽经济发展和乡村休闲旅游发展对农民增收作用的带动。主导特色产业13.8万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的杨梅给仙居农民带来了5亿多元的收入。每年的杨梅节、油菜花节、荷花节、牡丹花节、马鞭草节等农事节庆举办,吸引了周边地区大量人气,带旺了农家乐乡村休闲旅游。2016年上半年全县农家乐直接营业收入就达到6 112万元。“仙居火红杨梅采摘生态日游”“仙居亲子踏春二日游”两条线路成功入选全省30条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四季花海”景观品牌逐渐形成。

(3)慈孝之风盛行乡村为提升乡风文明和农村人文精神,把传承和发展慈孝文化作为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抓手,在全县范围大力推进“慈孝仙居”建设,挖掘慈孝文化,树立慈孝典型,践行慈孝行为,探索慈孝保障,“慈爱、孝敬、为善、有信”精神在广大农村蔚然成风。如在全县开展“寻找最美仙居人·首届慈孝之星”和慈孝家庭、十大孝村等评选表彰活动。

(4)消除贫困促进发展为解决美丽建设发展中的短腿问题,通过实施“增收”“保障”“救助”“督孝”四大帮扶行动,开展“百日攻坚竞赛”等措施,全面消除和巩固全县4 719户10 997人“4 600”以下低收入群体。涌现出了“帮扶明白卡”“帮扶工作手册”“五步十法”“三个回头看”等诸多亮点做法。

(5)改革探索激发活力县域绿色化改革、“三位一体”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体系改革试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确权、农村集体经济股份权确权等稳步推进,使得美丽乡村建设和农村发展的活力得到充分激发。

2.存在问题

(1)建设提升制约短板一方面,地方财政收入总量偏低,农民富裕程度低、村级集体经济薄弱、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能力弱。县里对每个美丽乡村精品村的最高补助不超过200万元,投入十分有限,只能起到引导、鼓励和示范作用。另一方面,农村基础条件薄弱。目前行政村虽已作较大幅度调整,但村庄布局依然散、小、乱,农村基础设施落后,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的成本高。美丽乡村建设的深化,包括精品村建设、历史文化古村落保护利用、清洁家园长效保洁等,建设资金投入需求大,因此整体档次水平的提升受到较大制约。

(2)美丽经济发展短板仙居县域现有的农业特色主导产业中,除杨梅、油茶、仙居鸡等产业形成一定规模、拥有一定知名度外,其它产业尽管产品种类比较多,但成规模的、有品牌的比较少。农产品粗加工的企业多,精深加工的企业少,占比不到10%,加工企业与生产基地的联结机制比较松散。

(3)改革发展困难制约短板“三位一体”改革农合联的性质与定位问题导致人员及职能整合困难,农村宅基地确权登记发证中的历史遗留问题较多,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农户确认工作推进难度较大,这些困难严重制约了改革发展的推进。

3.对策建议

(1)着力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加速美丽经济发展在稳定粮食生产播种面积,提高种粮效益、粮食单产,推进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保障粮食生产安全,确保粮食等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基础上,主要做精杨梅产业。一是抓好品质的提升。以全国绿色食品杨梅(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创建为抓手,加强标准化生产技术推广,改进种植方式,提高品质档次。二是加强产业链的延伸。依托仙居现有的杨梅专业加工企业,加强研发杨梅产品,抓好产品精深加工。并加强与科研单位合作,加强杨梅贮运保鲜技术开发,延长杨梅贮运保鲜期。三是加强市场对接和推介。在各地杨梅种植规模不断发展的大环境下,积极创新销售方式,加强与快递公司合作,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进入现代流通与营销业,培育发展连锁经营、直销配送、电子商务等新型流通业务,积极搭建产品线上线下营销平台,发挥现代互联网营销功能,拓宽杨梅销售渠道,不断提高仙居杨梅知名度与市场占有率。

(2)着力打造全域景点村居,提升美丽乡村建设水平一是坚持以“全域景区化”的理念、“单体景点村”的要求来推进建设,从“一处美”向“一片美”“全域美”转变,努力实现“点上出彩,线上成景,面上美丽”。一方面,每年有计划有重点打造精品线、精品村,做到稳步有序推进。另一方面,鼓励乡镇(街道)面上开展精品村创建,力争每个乡镇(街道)都有自己的精品线、精品村。二是突出“仙”“居”个性特色。加强与中国美院等战略合作,强化规划设计,积极探索特色江南民居创建,凸显仙居自身风格。三是将“秀美田园”融入美丽乡村。坚持以油菜花节、荷花节、牡丹花节、马鞭草节、向日葵节等农事节庆为载体,大力发展农家乐乡村休闲旅游,把打造“秀美田园”与美丽乡村协同发展。四是统筹推进各个专项工作。结合“美丽公路”建设,重点抓好高速公路、省道县道与通往主要景区道路和沿线可视范围村庄的美化提升,全面完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继续巩固深化“清洁家园”活动,抓好农村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分类处理,积极抓好村庄历史文化古村落的保护利用等专项工作,加快绿色发展步伐。

(3)着力拓宽增收渠道,加快农民富裕步伐一是加快“一村一品”“一村一业”的形成。通过发展更多“杨梅村”“水蜜桃村”“樱桃村”等,促进农民“业内”增收。二是鼓励或吸引更多的工商资本、更多的知识青年、更多的农民依托景区资源优势和仙居山水优势,发展民宿型农家乐,提升经营水平,拓宽增收渠道。三是抓好低收入农户增收。深化结对帮扶,突出精准扶贫,加强扶贫重点村特色产业发展带动、扶持培育,稳定推进异地搬迁,通过各种途径,采取各种措施,进一步巩固消除“4600”贫困工作成果,加快低收入群体增收。四是加强农民素质提升培训增收。结合美丽乡村、农家乐发展、特色产业发展等重点工作,通过开展主题精品班次培训、扶贫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和农民大学生培养,进一步提升农民创业就业水平。五是进一步推进农村确权赋权改革。在全面完成土地确权颁证试点基础上,加速推进全县农村土地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农村宅基地确权和农村经济合作社股份合作制改革工作,赋予农民更多的权益。

(本栏编辑:张竹叶潮)

猜你喜欢
仙居杨梅精品
仙居杨梅卖迪拜 每颗售价60元
清欢杨梅酸
杜光庭《題仙居觀》所咏地理位置考
杨梅
腊月杨梅红
杨梅
心经精品
心经精品
杨余龙
心经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