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Quest”在高职项目化教学中的应用

2016-11-11 06:17王杨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6年5期
关键词:高职探究教学模式

王杨

(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太仓 215411)

“WebQuest”在高职项目化教学中的应用

王杨

(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太仓 215411)

作为基于网络技术的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WebQuest(网络探究)”具有模拟企业工作情境,丰富学习资源、延伸课堂教学和实现个性化教学等优点,能够解决项目化教学中面临的教学资源缺乏、生源类型复杂、知识不成体系等问题。从教学内容的开发、教学过程的设计与网络平台的构建等方面,探讨了“WebQuest”在项目化教学中的应用。

WebQuest(网络探究);项目化教学;教学模式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技术迅速渗透到人们的生产、生活和学习中。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随着教育信息化的逐步推进和课程改革的实施,“WebQuest”(网络探究),利用网络资源来进行的探究式学习活动在教育教学改革中得到了广泛的研究与应用。[1]

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课程改革是高职院校课程改革的总体思路和基本走向。项目化教学是以项目任务为核心、以行动导向为原则的教学过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获得了专业知识与技能,更重要的是增强了职业岗位意识和责任意识,实现了职业综合能力的提高。[2]尽管项目化教学在职业教育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推动了高职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实践。然而,项目化教学在教学资源、教学实施、知识的系统性以及教学考核等方面也面临一系列现实问题。[3]

一、项目化课程的教学现状

(一)学习资源缺乏

目前,高职院校的教学场地大多仍采用“教室+实训室”形式,理论教学在教室中进行,技能训练在实训室内完成。理论知识教学资源大多来源于教材和多媒体技术,实践教学资源为常见的实验实训设备。然而,很多院校缺乏有效的项目化教学资源,多媒体技术仅限于PPT和视频,用于技能训练的实验实训设备单一、匮乏,因此无法满足项目化教学的需要。[3]

(二)高职生源多元化,素质呈现多样化

在高校扩招的大背景下,高职生源类型多样化,除了统招,还有对口单招、注册入学等生源类型;而且对于同一类型生源,入学基础和素质也相差悬殊。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的总体基础相对较弱且个体差异大,具有学习动力不足、学习兴趣缺乏以及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较弱等特点。这些增加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选择教学内容和方法的难度,使得基础好的学生无法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水平,进而降低了其学习情趣,而基础差的学生往往抱着“学也不懂”的心态,出现“浑水摸鱼”和“原地踏步或下降”的学习状态,这些问题均影响了项目化课程实施的教学效果。[4]

(三)小组内分工不明、自主协作学习能力薄弱

在项目化课程教学中,教师往往对学生进行分组教学,由每个小组成员共同完成一项任务。然而,在项目任务完成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小组间差异性较大、小组内分工不明等问题,导致任务不能顺利完成、学生无法有效地掌握相应的知识和提升自己的能力,进而影响教学效果。

(四)学生对知识的系统性把握较困难

与传统教学相比,项目化教学往往基于工作过程来设计项目,并按工作过程重新建构知识体系的教学,因此学生对知识很难系统地把握,从整体上理清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在教学实践中发现,有时尽管学生已经完成了项目,但仍然对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项目化教学的效果。[3]

(五)考核缺乏真实性和全面性

项目化课程教学虽然采用自我评价、小组互评、教师评价以及项目答辩等多种考核方式,但考核主要以团队的形式进行,小组内分工不明,部分学生“搭便车”,认真的学生感到不公平;且每门课程往往只有一名教师开展教学,无法全程跟踪学生完成项目任务的整个过程。因此,项目化课程考核缺乏对学生考核的真实性和全面性,无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5]

二、“WebQuest”的优势

(一)丰富学习资源

“WebQuest”是基于网络的一种教学模式。一方面,教师可以充分地利用网络、微视频、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基于工作过程灵活地设计课程项目和任务,更有利于课程项目的实施;另一方面,学生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平台获取大量的知识信息和学习资源进行探究性学习,进而顺利地完成项目任务,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二)延伸课堂教学

在“WebQuest”教学模式中,教师根据高职学生的特点,结合项目设计“WebQuest”主题,并且结合“探究式教学法”和“翻转课堂”等多种教学方法,不仅使学生在课上能够顺利地完成学习任务,还能够在课下进行针对性的巩固和拓展。在课下探究学习过程中,一方面,学生形成学习小组,利用网络资源通过分工协作完成项目任务;另一方面,对于课内无法及时掌握和梳理的知识,学生可通过微课、视频、多媒体课件和习题测试等学习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和巩固,使学生的探究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6]

(三)实现个性化教学

“WebQuest”教学模式是一种在先进信息技术环境下开展教学的模式,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创建能够形成合作的学习小组,并根据学生的特点,设计合适的评价体系。学生可以利用慕课、微课、视频和多媒体课件等网络学习资源,根据自己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和理解情况来调整、安排学习进度,按照自己的状态灵活安排学习地点和分配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四)实现即时交流

一方面,学生可借助网络平台对课程学习进行组内和组间的交流和讨论,不仅在课上还可以在课后。另一方面,学生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时,可以在线与老师和企业专家交流,保证了学习任务的顺利完成,很大程度上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教师和企业专家的在线解答为学生深入掌握课程内容和提高学习兴趣提供了保障。

三、“WebQuest”在项目化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一)基于“WebQuest”的项目化课程教学内容的开发

项目化教学中项目化课程教学内容的选择与设计直接影响着项目化教学的效果。项目的选择与设计应以工作过程为主线进行项目设计,综合考虑学生、企业以及工作岗位的需求,并遵循以学生为本、实践性、真实性、互动性、系统性以及开放性等原则。[7]大量文献调研与研究发现,尽管“WebQuest”教学模式在国内进行了广泛的探索与研究,但针对项目化课程教学的研究并不多。基于“WebQuest”的项目化课程教学内容基于工作岗位,往往由企业、行业专家和校内外教学专家共同研讨、开发设计,并充分应用网络平台实现知识、能力和素质目标。如图1所示,具体的研究内容包括:(1)邀请本专业领域的企业、行业专家和校内外专业教学专家,通过研讨会的形式,探讨专业面向的核心岗位所对应的课程的教学内容;(2)基于工作过程将课程内容转化成相对独立的工作项目,并分解和细化到每个工作任务;(3)探讨项目和任务中所对应的教学内容,形成相应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4)基于课程项目以及任务,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设计“WebQuest”课程平台,探索教学组织形式,设计教学内容对应的学习任务、学习方法、学习资源、考核与评价方式等内容。

图1 基于“WebQuest”的项目化课程教学内容的开发模式

(二)基于“WebQuest”的项目化课程的教学过程设计结合项目课程,将“WebQuest”的教学过程主要设计为问题与情境、目标与任务、资源与过程、评价与结论四个模块(图2)。问题与情境提供背景信息并创设项目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目标与任务是教师对学生需要完成的项目任务正式详细描述,学生分工协作、明确任务与目标,确定探究方法;资源与过程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利用网上各种信息资源收集资料、确定解决方案,进而实施方案完成任务;评价与结论是指通过小组互评和教师评价等方式对完成的任务成果进行评估,并对项目课程的探究学习进行总结。

图2 基于“WebQuest”的项目化课程的教学过程

(三)基于“WebQuest”的项目化课程网络学习平台的构建

基于“WebQuest”的项目化课程网络学习平台的构建需遵循以下原则:(1)以工作过程为索引,以项目任务为载体;(2)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3)以质量为中心,重点建设精品资源,提供优质服务;(4)交互式自主学习;如图3所示,基于“WebQuest”的项目化课程网络学习平台包括课程简介、课程动态、课程内容、学习资源、学习工具、讨论交流、作业系统、考试系统、考核评价和成果展示等十大版块。课程组教师、信息技术人员组建教学团队,调研专业的核心岗位和相关工作任务,与企业实践专家共同开发相应的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项目,设计开发微课、课件以及试题库等相关学习资源,借助于网络技术的支持,形成网络学习平台的学习资源、学习工具、课程内容和考试系统等版块。任务准备阶段,学生或协作学习小组根据网络平台的课程内容版块学习任务的要求和学习计划安排,通过翻转课堂模式利用网络学习资源进行相关知识的理论学习并进行网上测试,协作小组可通过组内、组间以及师生之间的讨论交流进行解惑;任务实施阶段,协作小组通过提供的协作环境进行分工、协作、探究等过程完成项目任务,实现知识内化、实践技能的提升;完成项目任务后,通过网上测试评价学习效果,并与教师进行反馈交流,进一步提高知识、技能水平。在上述过程中,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教师之间既可以在课上面对面地交流,也可以在课下通过网络平台进行交流。在网络平台中,每个项目均根据项目实施过程和项目成果进行考核,并根据网络各种形式和功能的协作工具及产生的自动记录进行评价管理,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合作者、倡导者”的思想,形成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探索创新的基于网络的项目化教学模式。

图3 项目化课程“WebQuest”学习平台

四、结论

“WebQuest”是应用网络技术的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学生在基于网络技术的学习环境中学会探究、独立思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WebQuest”教学模式在项目化教学中的应用体现在:教学内容的开发,教学过程设计以及网络学习平台的构建。在项目化教学中应用“WebQuest”教学模式能够模拟企业工作情境,丰富学习资源、延伸课堂教学、实现个性化教学和即时交流,提高了教学效果。当然,如何更好地将“WebQuest”与项目化教学相结合,还需要进一步深入实践去验证。

[1]魏立荣.WebQuest-网络环境下的探究性教学模式研究[J].软件导刊,2010,9(9):192-193.

[2]徐锋.高职项目化教学模式要素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1(8):16-17.

[3]戴月.项目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12,17(4):38-40.

[4]陈莉.浅谈高职高专大学英语分层教学[J].科技信息,2012(25):24-25.

[5]钱存阳.项目化教学培养大学生系统实践能力[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2):187-192.

[6]汤俊梅.“翻转课堂”在高职项目化课程中的应用[J].职业技术,2016,15(4):51-54.

[7]蒋柏明,季正红,陶丽萍.高职商务英语写作项目化教学的设计原则[J].科教导刊,2015(12):101-102.Application of“WebQuest”to Project-Oriented Teaching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Wang Yang

(Suzhou Chien-Shiu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Taicang,Jiangsu 215411,China)

As a new teaching mode based on network technology,“WebQuest(network inquiry)”has such advantages as simulation of enterprise work situation,enrichment of learning resources,extension of classroom teaching and realization of personalized teaching,so it can resolve the problems in project-oriented teaching,such as the deficient teaching resources,complex of student types,non-system knowledge and so on.In the paper the application of“WebQuest”to project-oriented teaching is discussed from the exploitation of teaching content,design of teaching process and construction of network platform.

“WebQuest(network inquiry)”;project-oriented teaching;teaching mode

G718.5

A

1001-7070(2016)05-0142-03

(责任编辑:杨建香)

2016-08-15

2016年度江苏省现代教育技术研究课题“基于“WebQuest”的协作学习模式在项目化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项目编号:2016-R-49746);2015年度江苏省现代教育技术研究课题“互联网视角下基于项目化课程的翻转课堂实践研究”(项目编号:2015-R-43285)。

王杨(1979-),女,江苏连云港人,博士,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讲师,主要从事生物高分子功能材料和高职教育教学。

猜你喜欢
高职探究教学模式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