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入职地理教师教学反思调查及改进策略

2016-11-11 00:24王珍珠李俊峰
地理教学 2016年6期
关键词:教龄新入效果

王珍珠 李俊峰

(安徽师范大学 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 安徽 芜湖 241000)

新入职地理教师教学反思调查及改进策略

王珍珠李俊峰

(安徽师范大学 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 安徽 芜湖 241000)

新入职教师是教师队伍的新生力量,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等手段,对新入职地理教师教学反思行为进行分析和探讨。研究发现,大部分新入职教师存在对教学反思认识不清,反思形式单一,反思效果较差及缺乏有效教学反思跟进行为等问题。其主要原因是反思意识薄弱、教学任务繁重、理论知识缺乏及反思氛围不足等,并从教师专业发展角度提出转变观念、理论结合实践、打造学习共同体等策略提升新入职教师教学反思能力。

高中地理;新入职教师;教学反思;改进策略

一、调查方法及对象

1.调查方法

问卷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高中地理教师对教学反思的总体认知,其中包括教师对教学反思的了解程度、对教学反思能否改进教学认知、教学反思动因;第二部分是当前高中地理教师教学反思特征,问卷围绕教师教学反思频率与时间、教学反思角度与形式、教学反思自觉性等方面进行设计;第三部分是当前高中地理教师教学反思的效果与跟进情况。

问卷采取电子邮件形式发送至各老师,一共发放问卷110份,收回107份,剔除无效问卷5份,最终共有102份问卷符合本调查的要求,有效率为93%。根据获得的数据,借助Excel统计方法输出表格。

表1 教学反思内容

2.调查对象

以安徽省高中地理教师为主体,主要分布在合肥、阜阳、亳州、安庆、滁州、淮南、六安、芜湖等市;私立学校教师63人,公立学校教师39人;男性教师46人,女性教师56人;特级教师1人,高级教师14人;涵盖不同教龄高中地理教师,以新入职教师为主,具体教龄分布状况如表2。

表2 调查对象教龄统计表

二、调查结果

1.反思认知状况

(1))反思了解

从教师对教学反思了解程度来看,新入职教师中,1.5%教师非常了解教学反思,78.8%教师了解教学反思,19.7%教师对教学反思呈一般了解态度。从教3年以上教师中,以从教10-20年为转折点,从教3-10年教师对教学反思非常了解的比例呈增长态势,在10-20年处于低谷期,从教20年之后,教师对教学反思非常了解比例又开始呈增长趋势,其中以从教5-10年教师非常了解教学反思比例最多。可见,新入职教师还需加强对教学反思的理解。

从教师对教学反思能否改进教学认知来看,新入职教师中,认为教学反思对教学没有改进、改进作用很小的比例为6.1%、4.5%,认为教学反思对教学改进作用不大占10.6%,78.8%新入职教师认为教学反思是能够改进教学的。从教超过3年后,随着教龄的增长,越来越多的教师对教学反思能改进教学持认可态度,可见,与教龄丰富教师相比,新入职教师缺乏对教学反思的认知。

表3 不同教龄高中地理教师对教学反思认知

(2))反思动因

调查发现,教师进行教学反思的动因是多方面的,新入职教师中,69.7%的教师教学反思的动因是想总结经验教训,66.7%的教师是因为想改进教学提高成绩,作为新课改的一项要求,31.8%的教师受到学校或上级规定,54.5%的进行教学反思的动因是想促进专业成长。可见,新入职教师进行教学反思的动因比较实际——总结经验教训,这与职初时教师多注重“生存”有关。从教3年以上教师中,教师进行教学反思的动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总结自身教学中的经验,二是促进教学提高成绩。在私立学校,学生成绩直接与教师绩效挂钩,从表3可以看出,新入职教师进行教学反思时受到学校或上级规定比例较高,从教20年以上教师更关注自身专业成长。由此可见,总结经验教训、改进教学提高成绩,是高中地理教师进行教学反思的主要动因。

表4 不同教龄高中地理教师反思动因

2.教学反思特征

(1)反思频率与时间

从教师进行教学反思频率来看,新入职教师中,22.7%的教师每节课后都会写教学反思,39.4%的教师每周写一两次教学反思,22.7%的教师一个月写一两次教学反思,7.6%的教师一个学期写一两次,7.6%的教师几乎没写过教学反思。从教3年以上教师中,以从教20年以上教师几乎没写过教学反思的比例最多,占22.2%。调查发现,从教3-10年的教师每节课后都写教学反思比例呈增长趋势。从教10年后,教师记录教学反思频率多为每周写一两次,每节课都写教学反思的教师在减少。

从教师进行教学反思时间来看,新入职教师中,30.2%的教师进行教学反思时间不到15分钟,45.6%的教师教学反思时间需要15-30分钟,仅有1.5%的教师进行教学反思需要30-60分钟,22.7%的教师进行教学反思所需时间不定,可见新入职教师进行教学反思所需时间大都在30分钟内。从教3年以上教师中,反思时间在30-60分钟的教师比例较新入职教师多,从教20年以后,教师不进行教学反思的比例也开始增多。

(2)反思角度与形式

从教师进行教学反思角度与形式来看,新入职教师中,从教学重难点、课堂氛围、学情了解状况角度进行教学反思教师的比例较多,分别为69.7%、62.1%、60.6%,18.2%的教师从教学模式角度进行教学反思。从教3-5年的教师主要从教学重难点、教学模式角度进行教学反思;从教5-10年的教师主要从教学重难点、学情了解状况角度进行教学反思;从教10-20年的教师主要从学情了解状况、教学重难点、教学方式角度进行教学反思;从教20年以上的教师主要从学情了解状况、教学重难点角度进行教学反思。可见高中地理教师进行教学反思共同的角度为——教学重难点。

从教师进行教师反思的形式来看,新入职教师中,24.2%的教师写反思日记,59.1%的教师会与同事或专家进行交流,36.4%的教师会通过向学生征询意见,59.1%的教师会写教学总结,25.8%的教师会写教后感,34.8%的教师一般做内省式反思。从教3-5年的教师进行教学反思的形式主要为:写反思日记、与同事或专家交流、向学生征询意见。从教5-10年的教师进行教学反思形式为:与同事或专家交流、写教学总结。从教10-20年的教师进行教学反思主要形式为:写教学反思、写教后感。从教20年以上的教师进行教学反思主要形式为:写教学总结、与同事或专家交流。可见,新入职教师愿意将零零散散的思绪转化为文字,都愿意打开心扉与同事、专家进行交流,这两种方式既能快速学习其他教师的先进经验,又能更深层次总结教训得失,虽然新入职教师会倾向写教学总结,但写反思日记与教后感的教师比从教3年以上教师少,且记录教学总结更多受到学校硬性要求。

表5 不同教龄高中地理教师反思频率与时间

表6 不同教龄高中地理教师反思角度与形式

(3)反思自觉性

从新入职教师进行教学反思的自觉性来看,4.5%的教师进行教学反思基本不是自觉自愿,28.8%的教师处于不太自觉自愿状态,66.7%的教师是自觉自愿进行教学反思的。从教3年以上的教师中,自觉自愿进行教学反思的教师人数在减少。可见,相较于老教师,新入职教师进行教学反思时自觉性较好。

表7 不同教龄高中地理教师反思自觉性

3.教学反思效果及跟进

从教师对教学反思效果来看,新入职教师中,3.0%的教师认为反思效果不太好,42.5%的教师认为反思效果一般,51.5%的教师认为反思效果比较好,3.0%的教师认为反思效果非常好。可见,新入职教师整体对教学反思效果持较积极态度。从教3年以上的教师中,没有教师认为教学反思效果不太好,其中从教10-20年的教师中,14.3%的教师认为教学反思效果非常好。可见,高中地理教师整体上认为教学反思效果较好,新入职教师相较于从教20年以上的老教师,教学反思效果相对不理想。

从教师对教学反思的跟进情况来看,新入职教师中,3.0%的教师几乎没有跟进教学反思,31.8%的教师较少跟进教学反思,60.7%的教师较多跟进教学反思,4.5%的教师经常跟进教学反思。从教3年以上教师中,最多有20.0%的教师经常对教学反思进行跟进,最少也有11.1%的教师进行跟进。可见,在对教学反思跟进方面,从教3年以上的教师更为积极,新入职教师对教学反思缺乏跟进。

表8 不同教龄高中地理教师反思效果与跟进

三、新入职教师教学反思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1.存在问题

(1)缺乏教学反思意识、认知薄弱

大部分高中新入职地理教师在教学时会进行教学反思,但仍有7.6%的新入职教师表示从未写过教学反思;4.5%的新入职教师基本不是自觉自愿进行教学反思的;超过七成以上新入职教师教学反思时间在30分钟以内。由此可见,新入职教师普遍对教学反思了解程度偏低,且缺乏对教学反思作用的认知,反思意识薄弱。

(2)教学反思效果不理想

仅有3.0%的新入职教师表示教学反思效果非常好,从教10-20的教师中有14.3%的教师认为教学反思效果非常好。与此同时,3.0%的新入职教师反应教学反思效果不太好,教龄3年以上教师中,认为教学反思效果不太好的比例为零。可见,与教龄丰富教师相比,新入职教师教学反思效果不理想。

(3)缺乏有效教学反思跟进行为

仅有4.5%的新入职教师表示对自身教学反思有跟进行为,从教3年以上经常对教学反思进行跟进的教师比例都超过10%;3.0%的新入职教师对自身教学反思是没有跟进行为的,从教3年以上教师中,不跟进教学反思的教师比例为零。可见,新入职教师对教学反思缺乏有效的行为跟进。

2.原因分析

(1)教学经验缺乏,反思意识不足

高中地理新课程改革已超过10年,新课程理念注重培养反思型、学习型、研究型教师。调查显示,新入职教师对教学反思的了解程度、对教学反思作用的认知情况明显不如从教3年以上的教师。新入职教师刚刚步入社会、走进学校系统,主要目标是在教学中求生存,对教学反思的作用缺乏认知,导致他们容易忽视教学反思,在实际教学中表现为对教学反思跟进不够积极;但新入职教师对教学是充满激情与热情的,充分响应学校学校开展的各类教学活动,大部分新入职教师会自觉自愿地进行教学反思。

(2)理论知识缺乏,反思动力弱

新入职教师普遍缺乏对教学反思的理解,总结经验教训、改进教学提高成绩是他们进行教学反思的两大动因。新课程倡导合作学习、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不再单纯以成绩衡量学生,但在实践教学中,新入职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精髓没有体会,容易忽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3)教学压力大,任务繁重

调查显示,高中地理教师教学反思大都没有超过半小时,其中新入职教师的主要精力投在改进教学工作,研读课程文本、寻找相关资料、制作教学课件、策划学生活动等已经占据新入职教师大量时间,加上上课、批改作业、学生工作、学校工作等事项,新入职教师普遍反映教学任务繁重,压力太大。

四、新入职教师教学反思改进策略

1.转变观念,提升教学反思意识

人的行为是由其主观意识来支配与控制的,要想改变新入职教师教学反思的自觉性与积极性,首先需要新入职教师加强对教学反思的理解。新入职教师会将工作重心放在教学上,须知教师工作除了传统的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辅导外,还应认识到教学反思是促进自身成长的有效手段之一,是自身教学工作的一部分。只有在观念上认知到教学反思的重要性,新入职教师才会自觉自愿、积极地进行教学反思,新入职教师要克服教学中的困难,哪怕教学任务繁重,将教学反思视为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勤于反思教学[1],这样教学反思才能发挥真正的效果。

2.理论结合实践,提高教学反思水平

我们看到,新入职教师对教学反思的理解是不够的,专业理论水平低下也会制约着新入职教师的教学反思行为[2]。新入职教师只有将实际教学中不断发现的问题提升到理论层面进行分析,寻求问题的根源,理性思维水平与实践能力才能得到提升[3]。一些偏远、农村学校,本来教师外出学习机会少之又少,加之教育教学理论的缺乏,导致一些教师进行教学反思时只能看到表面问题而不能做深层次的剖析,从而专业水平提升较慢。学校要创建公共平台,把专家、学者请进来,加强新入职教师的理论培训,帮助其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有机融合,针对新入职教师教学反思出现的问题,举办讲座、研讨会,针对教学反思理论、内容、形式、策略、技巧等对新入职教师进行系统培训,从学校层面上为地理新入职教师理论学习提供政策保障。

3.打造学习共同体,提升教学反思能力

学校可以定期组织教师观摩优质课。通过观摩优质课,可以使新入职教师发现授课者的亮点,从而反思自身教学的不足;优质课一般体现最新教学理念、教学模式,从优质课中新入职教师可以反思自身较落后的教学观念;地理优质课中注重学生探究的深度、合作的效度,体现地理学科的综合性,借鉴优质课成功的经验,用理论知识理性分析教学过程,从而提升教师反思水平,提升新入职教师教学反思能力。

[1] 王雪竹,吕立杰.初任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困境及改进策略[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9,(9):43.

[2] 邵光华,顾泠沅.中学教师教学反思现状的调查分析与研究[J].教师教育研究,2010,22(2):66-70.

[3] 姚继琴.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培养方式研究[J].教学与管理,2014,(33):129-131.

[4] 沈兰,郑润洲.变革的见证——顾泠沅与青浦教学实验30年[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

猜你喜欢
教龄新入效果
新入职幼儿教师安全素养提升途径研究
按摩效果确有理论依据
新入职辅导员角色适应之管见
湖南省孤独症康复教师培训需求的调查与分析
新入园幼儿适应问题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迅速制造慢门虚化效果
提高教师教龄津贴,激励教师终身从教
抓住“瞬间性”效果
中学数学教师的继续教育研究
模拟百种唇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