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配合电磁波疗法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21例临床研究

2016-11-11 03:40尤传静吴强王光铭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6年8期
关键词:电磁波变异性酸性

尤传静 吴强 王光铭

(1江苏省沭阳县中医院 沭阳 223600;2江苏省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南京 210014)

针刺配合电磁波疗法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21例临床研究

尤传静1吴强1王光铭2#

(1江苏省沭阳县中医院 沭阳 223600;2江苏省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南京 210014)

目的:观察中医针刺联合电磁波疗法综合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2例已确诊为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住院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1例,对照组仅给予常规药物口服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医针刺联合电磁波疗法综合治疗,均以15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愈显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嗜酸性粒细胞计数较治疗前均有明显降低,但治疗组降低更加明显(P<0.05)。治疗组患者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针刺联合电磁波疗法综合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能显著提高其临床疗效,同时降低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改善细胞免疫,值得临床、特别是广大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咳嗽变异性哮喘;针刺;电磁波

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CVA)是目前一种临床常见的呼吸系统疾患,特别是在季节更替、气温变化较大时易发。它是以慢性咳嗽经长期治疗后未能痊愈、甚则治愈后由于饮食失节、情志失调、过度劳累等因素再次发作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特殊类型的哮喘,不论任何年龄皆可发病,尤以青少年及儿童多见,在慢性咳嗽患者中占有很高的比例[1]。目前有相关国内外科学研究已证实,CVA的已知发病因素及具体相关机制与哮喘病基本类似,其生理性、病理性变化特点均表现为不间断性的、连续性的呼吸道慢性广泛性炎症及呼吸道的高反应性应激变化,但就目前临床医学及科研的水平,其具体发病原因目前尚不完全明了[2]。门诊就诊的患者往往多因症状不够典型,而极易被缺乏临床工作经验的医生误诊为上呼吸道的感染、急慢性支气管炎发作、甚至支气管哮喘等其他肺系疾患,很多患者直到进入住院后的治疗过程中才能明确诊断。目前西医无针对此疾患的特效药物,仅能给予止咳化痰平喘等对症治疗,疗效往往不尽人意,既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又易耽误病情,造成不良结果。使患者失去治疗疾病的信心,部分患者甚至认为“简单的咳嗽”都无法康复,对医院及医护失去信任,进而造成医患矛盾加剧,医患关系紧张。本研究在对住院患者的治疗中采用中医针刺联合电磁波综合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并观察综合治疗对患者嗜酸性粒细胞的影响,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42例病例均为我院2014年3~12月确诊住院并愿意按照临床实验需要接受治疗的CVA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1例。治疗组男12例,女9例;年龄为18~52岁,平均年龄(36.8±5.7)岁;病程为2个月~9年,平均(3.1±4.7)年。对照组男11例,女10例;年龄为21~56岁,平均年龄(39.5±5.9)岁;病程为3个月~8年,平均年龄(3.9±4.9)年。两组年龄、性别、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根据《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2009版)》[3]制定标准:(1)患者在门诊就诊时诉已有夜间刺激性咳嗽症状明显且呈持久性发作;(2)符合以下三种情况的任何一种:支气管激发试验症状阳性特征明显,或为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症状明显,或为最大呼出气体流量(PEF)日夜间变异率大于20%;(3)临床对患者给予支气管扩张剂治疗有效果。

1.3 纳入标准明确符合咳嗽变异性哮喘临床诊断标准者;病情反复间断或不间断发作达4周以上者;在充分和患者及家属沟通后,家属及患者本人均表示详细了解后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1.4 排除标准近期自行或在医师指导下服用其他相关或类似的药物治疗;伴有心、肝、肾及其他脏器功能的严重不全;伴有严重且难以治愈的免疫系统疾病;妊娠或哺乳期的女性;有急性咽炎、慢性咽炎急性发作、肺气肿、肺栓塞、急性及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支原体肺炎等相关症状类似可能存在误诊的疾病。

1.5 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抗过敏药西替利嗪片,每次10 mg,1次/d,睡前2 h温水送服;孟鲁司特钠咀嚼片,每次4 mg,1次/d,睡前15 min嚼服。连续服用15 d为1个疗程,从住院期间服用这两种药物开始,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医针灸联合电磁波治疗。嘱患者在温度适宜的治疗室中先脱去上衣,保持俯卧位姿势,全身呈放松状态,裸露其背部,在足太阳膀胱经及督脉等穴位(风门、大椎、肺俞、脾俞、肾俞)施术部位使用碘伏消毒,消毒直径约5 cm。采用规格40 mm毫针施平补平泻法,胸背部腧穴采用斜刺法,入针10 mm左右,防止发生气胸,其余部位腧穴采用垂直进针法,入针15 mm左右,留针约15 min,约每3分钟行捻转提插1次。同时使用电磁波微波治疗,由大连奥瑞医疗器械厂提供,型号WE2102-I型,功率为40单位,距离皮肤20 cm处,部位为膀胱经及督脉所经颈项至腰骶部,亦治疗15 min。15 min后取针,如有出血,使用棉签按压止血,再嘱患者呈仰卧位姿势,在手太阴肺、足少阴肾经及任脉等穴位(列缺、太渊、太溪、尺泽、天突、膻中、足三里)施术部位消毒,方法同上。电磁波微波治疗部位为任脉所经胸部膻中穴,亦治疗15 min。中医综合治疗结束后,先嘱患者保持原姿势休息3 min后再缓慢起身,同时询问患者有无头晕、心慌等不适症状。1次/d,15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观察疗效。

1.6 观察指标所有住院患者在接受西药常规治疗及中医针刺、电磁波微波治疗前后均填写咳嗽症状评分表进行评分的测定。痊愈:患者临床基本症状经治疗后缓解明显,咳嗽症状评分≤1分;显效:治疗后咳嗽症状评分较治疗前减少达到3分及以上;有效:治疗后咳嗽症状评分较治疗前减少为1~2分;无效:治疗后咳嗽症状评分较治疗前无降低或反而上升。愈显率=(痊愈+显效)/总例数×100%。同时通过使用我院检验科的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器检测计算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

表1 咳嗽症状评分表

1.7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统计学分析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在检验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基础上,采用配对、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1表示显著差异明显,而P<0.05表示差异较显著,P>0.05表示差异不显著。

2 治疗效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愈显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2.2 两组患者的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比较两组嗜酸性粒细胞计数较治疗前均有明显降低,但治疗组降低更加明显(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的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比较(×109/L,±s)

表3 两组患者的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比较(×109/L,±s)

2.3 两组复发率比较对两组患者均进行3~6个月的电话随访(出院时确保患者留下的联系电话可以接通)。对照组患者有6例再次发病,复发率28.57%。治疗组患者有2例再次发病,复发率9.5%。治疗组患者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目前广大科研学者及一线临床医生共同认为,咳嗽变异性哮喘的发病机理为细胞因子参与调控,同时以肥大细胞、嗜酸性细胞等多种细胞相互的广泛性浸润为主要生理病理表现的慢性气道炎症性反应。同时临床研究表明,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为前炎症性细胞因子,并在咳嗽变异性哮喘整个病变过程及变化中扮演重要角色,为其重要因素和关键环节。同时嗜酸细胞又具有诱导血管内皮细胞表达黏附因子的多重功能,并可以促进炎症细胞活化和广泛浸润,进而导致气道始终保持高反应性状态,致使病情进一步加重。因此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时,必须注意对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的检测,使其尽可能的趋于正常,才能有效控制病情,这也是目前基层医院可以做到的有效手段。

中医学认为咳嗽变异性哮喘属于“咳嗽、喘证”等范畴,本病临床表现为顽固易复发性咳嗽,病位在肺脏,同时又与脾脏、肾脏密切相关,病理因素为痰邪。传统治疗上给予补肺健脾益气、强肾化痰止咳,提高机体的正气及免疫力,古文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从而阻止疾病的发生发展。中医针灸学认为,针刺可以全方位整体调整脏腑及经脉机能,提高脏腑间新陈代谢的速度及效率,增强调节免疫功能,特别在治疗慢性疾患、各种疑难杂症及预防保健、强身健体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4]。督脉总督诸阳之脉及气血,乃为“阳脉之海”,使用针刺及电磁波治疗则可以振奋机体阳气,达到“阳气足则顽疾去”的效果。膀胱经腧穴调节各脏腑机能,效果显著。风门、大椎、肺俞、脾俞、肾俞,诸穴刺之,加以电磁波治疗,可以化痰祛邪、宣肺止咳,且改善通气功能,达到治疗顽固性咳嗽效果[5]。任脉总督诸阴,乃为“阴脉之海”,肺经乃为专治肺科疾病之专经,配合胃经足三里穴可以达到化痰祛湿,止咳平喘的双重作用。电磁波治疗即可起到艾灸温热之效,亦可透过肌肤直达病灶之处,缓解症状明显。综上所述,西药配合中医传统治疗手段综合治疗[6~7],见效快,缓解不适症状明显,可有效降低患者的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同时具有治疗效果好、患者依从性高、复发率低的特点,值得广大基层医院一线临床推广使用。

[1]陈伦,祁佳,张宇锋.黄芪颗粒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临床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4(15):1597-1599

[2]李君,李慧,冯莉.铺灸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50例临床研究[J]河南中医,2015,35(1):150-152

[3]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2009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9,57(6):407-413

[4]兰蕾,常小荣,石佳,等.艾灸的作用机理研究进展[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1,29(12):2616-2620

[5]杨玉霞,刘丽华,张风敏.针刺背俞穴配合穴位埋线治疗慢性咳嗽49例疗效观察[J].河北中医,2012,34(7):1039-1040

[6]韩淑慧.苏黄止咳胶囊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观察[J].临床肺科杂志,2013,18(7):1254-1255

[7]庞祥源.中西医结合治疗对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肺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J].临床肺科杂志,2013,18(9):1601-1602

Observation of Effect of Acupuncture Therapy Combined with Electromagnetic Wave Therapeutic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Cough Variation Asthma

YOU Chuan-jing1,WU Qiang1,WANG Guang-ming2#
(1Shuyang Hospital of TCM,Jiangsu,Shuyang223600;2Nanjing Integrated Tradition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Hospital,Jiangsu,Nan jing210014)

Objective:To observe the influence of acupuncture combined with electromagnetic wave 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cough variation asthma(CVA).Methods:42 cases with CVA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21 case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by cetirizine hydrochloride combined with montelukast,and 21 cases in the treatment group by cetirizine hydrochloride combined with montelukast and acupuncture combined with electromagnetic wave therapy.The total treatment course was 6 weeks. Results:The effective rate of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superior to the control group(P<0.05).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EO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treating(P>0.05).The expression of EOS decreased more significantly in the treatment group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 after the treating(P<0.01).Conclusion:Acupuncture combined with electromagnetic wave therapy can improv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CVA,and reducing the peripheral blood eosinophils count,improving cellular immunity,is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Cough variation asthma;Acupuncture therapy;Electromagnetic wave therapy

R259

B

10.13638/j.issn.1671-4040.2016.08.006

2016-07-05)

#通讯作者:王光铭,E-mail:529470696@qq.com

猜你喜欢
电磁波变异性酸性
聚焦电磁波和相对论简介
电磁波和相对论简介考点解读
论证NO3-在酸性条件下的氧化性
柠檬是酸性食物吗
运动、健康与心率变异性的研究进展
嗜酸性脂膜炎1例与相关文献浅析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的治疗进展
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中医治疗近况
清肺止咳汤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40例
平行透刺联合电磁波治疗肩周炎3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