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畅销书排行榜”到“好书榜”

2016-11-11 15:46王楠
人间 2016年27期

摘要:从“畅销书排行榜”到“好书榜”的变化,反映了媒体的内容提供从面向大众到面向“小众”的转变,读者的地位变得越来越重要,媒体角色由教化变为服务。

关键词:畅销书排行榜;好书榜;图书推荐

中图分类号:G811.3-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9-0062-01

打开微博微信我们会看到各种各样的好书榜和好书推荐栏目,这些榜单推荐的书单大相径庭,很少有重复的现象。如今,“好书榜”已经取代了“畅销书排行榜”成了推书的一种主要方式。那么“好书榜”为什么会取代“畅销书排行榜”,“好书榜”的“好”字又是如何定义呢?

一、畅销书排行榜的起源

“畅销书排行榜”起源于美国的《书商》杂志,1895年,它开启了“按需求数量排序的图书目录”这是畅销书排行榜的最早形式。随后各大杂志和网站也开始发布不同的“畅销书排行榜”,其中以《出版商周刊》和《纽约时报》的“畅销书排行榜”最具权威性和代表性。19世纪末是美国廉价报纸时期的最后几年,这一时期,美国报纸从精英化阅读开始走向大众,报纸价格大幅度降价,内容也从多政党、财经新闻转变为多社会新闻。同时,报纸的发行量也大幅度增加,完全不依靠政党资助的商业报纸因其有趣的内容和低廉的价格成为广大读者的首选。

这一时期的报纸,已经具备了现代报纸的基本特点,即面向大众,商业化。也正是因为现代报纸的受众定位是大众,它的内容选择上也要更符合大众口味,在图书推荐上也是如此。而畅销书是指在一个时代,或者时间段内非常受欢迎的书。将符合特定条件的书籍按照销售册数排列的榜单,就是畅销书排行榜。畅销书内容上不一定会是经典,但它却可以反映出特定时代大部分人的阅读需求和喜好。因此,以图书销售数量为基准来排列的畅销书排行榜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反映书籍在大众中的受欢迎程度的。面向大众化的报纸、杂志选择以畅销书排行榜来推荐图书也是其基于普遍的读者适用性下的最佳选择。

二、我国的畅销书排行榜

我国的畅销书排行榜最早出现在1994年左右,最早刊登畅销书排行榜的杂志是《中国图书评论》,随后各大报纸杂志都推出了以自己分类为依据的畅销书排行榜。畅销书排行榜也渐渐成为是人们分析图书销售情况和进行性图书选择的主要方式之一,经过二十几年的发展,“开卷数据”以其专业性和权威性成为了业内畅销书排行榜的风向标,许多报纸和杂志在发布畅销书排行榜时都以开卷数据作为依据。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随着网络的普及和新媒体的兴起,报纸和杂志的发行量开始下降,以微博和微信为代表的新媒体渐渐成为人们接受信息的主要方式之一。在微博上受众可以通过关注自己喜欢的媒体或个人的账号来接受信息,在微信上受众可以通过订阅自己喜欢的个人或者媒体的公众账号来接受它所推送的内容。这和传统媒体就有很大的不同点,以往购买报纸,也许有的人喜欢看社会新闻,不喜欢体育新闻,有一些人正好悄悄相反,众口难调。面向大众的综合性报纸都会有几十甚至上百个版面,其中政治、社会、财经、体育、娱乐、教育等新闻无所不包,购买报纸的受众也只能够被动接受购买,同样的,综合性报纸的图书推荐也只是以大众为对象,因此,它的图书排行榜会以销量为依据,即所谓的畅销书排行榜。

茫茫人海,受众需求多种多样,在这么多的受众之中,如何找到自己的潜在客户是许多营销主体困扰的问题。微博微信的这种功能及时的帮助他们解决了这一问题。大部分的受众因为喜欢和有需求才会关注相关账号,这也就相当于受众自动将人群进行了细分,关注相同内容的受众群体在需求和喜好上会有一定的相似性。面对这种精准的人群定位,面向大众的普遍化内容的推送显然已经不符合受众的需求。同理,“畅销书排行榜”这种针对于普遍受众的图书推荐方式显然也已经不再适用,而好书榜的出现似乎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而想出的一个办法。

三、好书榜的“好”如何定义

不同的人对于“好”的定义不同,那么,“好书榜”应该以什么为标准呢?这要取决于受众的喜好。鉴于微博和微信的受众精准定位的特点,其受众的兴趣、爱好和需求上也会呈一定的相关性。在进行书籍推荐的时候,也应该考虑这种特定人群的喜好问题。粉丝关注是因为他们希望从公众账号那里这里得到自己想要的内容,如果内容只能离开。如果面向小学生的账号如果一直推荐《乌合之众》这样的专业书显然是不合适的,虽然这也是一本好书。但是这本书并不是它的受众所需求的。

好书千千万万,但并不是每本好书都适合去推荐给自己的读者,因此,因此书籍是需要挑选的。以公众号“读书杂志”为例,这是杂志《读书》的公众微信号,《读书》是一本以书为中心的文化评论杂志。《读书》关注书里书外的人和事,探讨大书小书涉及的社会文化问题,推介不同知识领域的独立思考,展示各种声音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向以引领思潮为己任。其前主编汪晖说希望读书成为知识分子讨论问题的论坛,成为一个宽广的开放的自由的平台,由此可以看出,它的目标受众是知识分子。再看“读书杂志”公众号推荐的“好书”,在内容上它囊括了文学、历史、哲学、宗教、经济学、艺术、考古等领域;在作者选择上既有庄子、孟子这样的经典作家,也有李敖这样的现代作家,既有梁启超这样的中国作家,也有雨果、石黑一雄这样的外国作家;在语言上既有文言文,也有白话文,还有英文、法语、日语等多国语言作品。而这条内容下的评论,也都是表达自己对于某一本或者几本书的观点,或者推荐其他书籍,或者表达感谢。由此可见这样的图书推荐,是关注这一公众号的读者们所喜闻乐见的。

从“畅销书排行榜”到“好书榜”的变化,反映了媒体的内容提供从面向大众到面向“小众”的转变,在这个过程中读者的地位变得越来越重要,媒体的角色也由教化型向服务型转变,受众的地位则由以前的被动接受变为现在的主动选择。这种转变也展现了我国图书消费市场化发展的更加成熟化,图书推荐方式也更加多元化。

参考文献:

[1]吴怿.畅销书排行榜:文化表象下的商业产物[J].新闻界.2009,(2).

[2]刘业伟.《读书》杂志研究[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38,(1).

作者简介:王楠(1991-),女,汉族,河南安阳人,硕士研究生,现就读于青岛科技大学出版学专业,研究方向:数字出版和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