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旅游类图书出版现状分析

2016-11-11 15:50徐辛
人间 2016年27期

摘要:随着生活水平的发展以及国人消费能力的增强,旅游已经越来越不局限于景点的观光游览,消费者对于旅游类图书的需求也不仅限于提供游览资料。在当今消费娱乐环境多元的情况下,影响旅游类图书出版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旅游图书的市场也从之前单一的工具书发展为咨询指南类、摄影展示类和人文游记类等多种形式。通过分析国内旅游类图书的出版现状,有利于解决目前旅游图书出版市场的弊端和问题,为今后同类图书的出版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旅游图书;出版市场;自助游

中图分类号:G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9-0071-01

目前国内对于旅游类图书的定义较广泛,凡与旅游六大要素食、住、行、游、购、娱相对应的书,都可以界定为旅游图书。据统计旅游类图书占生活图书门类的12.20%的市场份额(2010年8月开卷数据统计),是生活书继大众健康、饮食、体育之后的第四大综合门类。从现代图书出版角度来说,旅游类图书是为帮助人们开展旅游活动,提供游览资料的工具书。它是融合了民俗、风情、景观、交通于一体的人文社科读物。近些年来,旅游图书出版市场在不断发展中呈现出了新的变化,多元的概念和出行模式的介绍,精致的高清图片和带有散文风格的语言文字成为旅游类图书内容策划的主流。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水平的提高,以及中国人收入水平的提高,中国的旅游业蓬勃发展,旅游业市场的发展也带给了旅游图书项目以广阔的空间。现在市面上有着形形色色的旅游类读物,形式种类各异,通过归类,我将市面上的旅游类读物分为五种:旅游类杂志、以规划路线及介绍景点为主的资讯类旅游指南书籍、以展示旅途景色为主的旅游摄影类书籍、以作者亲身旅游经验写作的游记为主,介绍景点攻略为辅的人文文艺类书籍、小众类个性化旅游书籍。这些图书类别的呈现并不是同时出现的,而是经历了一定的发展演进过程,旅游类图书种类受流行趋势影响呈现出此消彼长、循序渐进的特征:从“传统旅游书”细化出“行走旅游书”;从狭义的“旅游书”向“人文地理图文书”提升;从“人文地理图文书”向“人生旅行书”转化,带来“大旅游书”的概念建构和方向探索,提出了“自助之游”和“精神之旅”两个视野向度。从2000年到现在,旅游类图书的出版还有一个中间概念,它较为偏重私人化和感受化的旅行经历,文辞较优美,是旅行者的私人旅行记,把旅游与文学相结合,在旅游图书相对饱和的状态下,另辟蹊径,提倡休闲安逸的旅行精神,培养深层次的人文情趣。典型代表有中信出版社于2009年推出的《迟到的间隔年》,作者将旅行途中的经历感怀写入其中,淡化路线、景观介绍,更多的是风土人情的人文关怀和作者内心的成长。以下则针对市面上的前四种旅游类书籍的设计、开本、内容、排版等要素进行了调查分析。

一、四类旅游类图书的现状分析

(一)旅游类杂志。

市面上的旅游类杂志,多为16开,用纸多采用铜版纸或杂志纸。铜版纸表面有一层碳酸钙涂层,优点是表面光泽度,平滑度高,图片印刷效果高,有质感,缺点则是易反光,影响阅读,并且重量过重,如果页数过多会显得很沉。而在开本上才用16开则能够尽量完整的展示图片,排版文字,在杂志不宜过厚的情况下向读者展示尽可能多的内容。在色彩运用方面,旅游类杂志大多在封面上使用非常鲜艳的色彩搭配,尽量给人留下鲜活、灵动的印象,并且对比强烈的色彩搭配能够使读者在大多数读物中更容易被吸引注意力。

(二)资讯类旅游指南书籍。

资讯类旅游指南面向“到此一游”的观光式游客,这类游客只是借助短暂的闲暇时间进行简单的观光游览。旅游指南装帧简单,主要以文字的方式介绍了某一地区主要的旅游景区的地图、门票价格、住宿条件、乘车路线等内容。格式明确,内容简介,并不针对某一景点进行详细的历史文化背景介绍或游人游览的感受,只是客观的向读者进行景点的基本介绍。这类书籍在封面的设计上同样喜欢采用对比鲜明颜色鲜艳的色彩搭配,为吸引读者眼球以及给人带来充满活力的感觉。

(三)旅游摄影类书籍。

这类书籍多以名家为主,旅游摄影类书籍对图片及印制纸张的要求很高,往往伴随以追求审美而存在。开本多为16开,以图更完整直观的向读者展示作品所描绘的风景。

(四)游记类人文书籍。

这类书籍多以作者的第一视角进行叙述,内容为作者旅游的游记,虽然也包含对景点的介绍,但不向旅游指南类书籍单调直白,多会包含作者游览该景点的感受。此类书籍不同于旅游指南类书,文化内涵较深,深受文艺青年男女的喜爱。在开本上,一般不会采用大开本,多为32开,而在封面及内页的色彩安排上也多不使用对比鲜明的颜色,而是多为色彩恬淡的清新色调,给读者一种愉快轻松的感觉。

二、旅游类图书的发展现状整体分析

(一)地里行走向精神行走的转变。

借助个性鲜明、图文并茂的旅游书让精神游走,使心灵得到感染,那些优秀的游记正是为这样的读者所提供的。改变以往单调直白的叙述风格,转而用散文的笔触创造出适合品读的游记游志。这符合人们寻幽探秘心理,也多少成为业余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精神享受。关怀内心体验,使情与景交融。

(二)跟风现象十分严重。

随着旅游人数的越来越增多,旅游类图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同类书的跟风出版现象也逐渐严重。而旅游书的跟风也不仅仅是同类旅游图书的同质化,比如云南游的图书,可以是自助游、自驾游,还可以是徒步游、主题游。也就是同一目的地但不同主题的热门地点跟风书。还有一种跟风方式是借助畅销书和影视剧作中提到的游览名胜,在受众心里产生夸大美化的光环效应,从而跟进这些地域的旅游书籍制作。

总的来说,现在国内的旅游类图书已经抛弃了过去那种单一的经典推荐和地理环境介绍,正在像自助游、主题游、户外游等多种形式发展,力求能够给读者提供更多的旅游新理念,让读者在阅读中最大的获得心里共鸣,在旅游中得到乐趣。

参考文献:

[1]袁征.旅游类图书新创意[J].出版参考,2004,(30):20.

[2]任忠鹏.旅游类图书出版赢利模式的转型思考[J].科技与出版,2010,(12):28-30

[3]袁保华.旅游类图书选题策划的创新策略[J].出版发行研究,2012,(6):48-51

作者简介:徐辛,女,汉族,山东青岛人,出版硕士,青岛科技大学传播与动漫学院出版专业硕士2015级研究生,研究方向:数字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