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应论下政治外交话语的语用模糊现象分析

2016-11-11 15:52王茁
人间 2016年27期

摘要:语用模糊作为一种重要的言语交际策略,在外交话语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保证外交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以顺应理论为框架,以外交部发言人答记者问为语料,探究在顺应理论下政治外交话语中的语用模糊现象,旨在帮助人们增强对外交语言理解。

关键词:顺应理论;语用模糊;政治外交

中图分类号:H0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9-0076-02

一、引言

政治外交中,外交人士在做出语言选择之前通常会根据交际目的运用语用模糊策略来顺应不同的外交情境。本文以顺应理论为框架,以外交部发言人答记者问为语料,探究在顺应理论下政治外交话语中的语用模糊现象,旨在帮助人们增强对外交语言理解。外交模糊语言的应用顺应了发言人的心理世界,社交世界与物理世界等语境因素,从而揭示了语用模糊在外交语境中的合理应用。Verschueren的顺应论认为使用语言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进行语言选择的过程。语用模糊指的是说话人在特定语境或上下文中使用不确定的、模糊的或间接的话语向听话人同时表达数种言外形为或言外之力这类现象(俞东明,1997)。语用模糊在政治外交场合中很常见。出于说话者的立场和语言表达的策略需要,发言人会根据不断变化的交际语境和交际目的对话与做出恰当的调整和选择,而语用模糊作为一种重要的言语交际策略,是保证外交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手段之一。

二、政治外交话语的语用模糊分析

(一)心理世界顺应。

Verschueren认为,语言交际是人们心智与心智之间的交流,说话人选择语言的过程是一个顺应自己和听话人心理世界的动态过程(俞东明,2011)。在一些场合下作为外交官需要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同时必须保证他的话语不会给他的国家带来麻烦。因此,模糊语言就成了外交人员的有力工具,顺应了双方的心理世界,说话人心理上的自我保护和听话人面子的保全。

问:在纽约的人权观察组织22日发布关于西藏人权报告,批评中国政府在藏区实施更加严厉的压制政策,中方有何评论?

答:对于你提到的这个所谓人权组织发表的报告我不想作任何评论。他们当中有多少人来过中国?去过西藏?他们了解在中国西藏的真实情况吗?希望这些人摘掉有色眼镜,客观公正看待中国。

在一次例行记者招待会上,发言人被问及人权观察组织发布的关于西藏人权报告一事,“不想做任何评论”,“他们”,“这些人”都是模糊不确定的,具体是谁发言人并没有直接表达出来,因为发言人和有关当局已经对这一争端公开给出了明确的态度。所以发言人使用了语用模糊的表达方式,“不想做任何评论”以免受进一步的质疑。顺应了发言人的交际需要,表达了自己的立场同时也得到了自我保护。既维护我国的政治权益,又缓和了紧张的气氛。

问:据报道,针对有中国媒体称美国拉越南遏制中国可能使南海局势复杂化、引爆地区冲突火药桶,美国国务卿克里24日称,中国在东海和南海的举动才可能引爆火药桶,希望中方谨慎采取单方面填海造地和岛礁军事化行为。中方对此有何回应?

答:……中国所采取的行动完全是自己主权范围内的事情……完全是为了维护自己的主权和正当合法权益不受损害。……并且一再诱压相关盟国或伙伴在南海搞针对性极强的。……多做真正有利于亚洲和平稳定的事情,并为此发挥建设性作用。

在这个例子中,记者想要了解中国对美国的态度,发言人没有首先回答记者的问题。相反,他把重点放在了中国为保持区域和谐稳定做出了巨大努力上,中国在维护亚太地区和平与稳定方面仍具有建设性的作用。因此为各国展现了一个负责任的中国形象。然后,用“相关么盟国或伙伴”这一模糊词语来回答了记者的问题,而不是给出具体明确的答案。这样,发言人即表达了自己的不满,又满足达到了交际需要同时还没有伤及相关国家的面子。

(二)社交世界顺应。

社交世界是指影响语言交际的各种社会因素,如社交场合、特定的制度和社会特有的交际规范,人们在社交世界里应遵循一定的规律和规则即遵循社会规约,社会规约包括风俗、习俗(俞东明,2011)。在国际关系复杂,矛盾突出的国际社会中,发言人的话语就必须符合社会世界公认的相关规范。

问:据报道,日本自民党总裁谷垣祯一日前参拜了靖国神社。此前还有80多名国会议员前往参拜。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答:靖国神社问题事关日方能否正确对待日本军国主义侵略历史,涉及广大受害国人民感情,也关系到日本的国际形象。日方应切实本着“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的精神慎重妥善处理。

在这个例子中,记者就日本频繁参拜靖国神社的行为提问。发言人没有对日本官员展开公开批评,而是采用了语用模糊,如情态动词“应该”,“适当”等词。因此,一句“日方应慎重妥善处理问题,本着以史为鉴向前看的精神”有一个以上的言外之力。表面上,它可能被视为一个建议,但言外之意是抱怨和批评,模糊的言语柔和而又礼貌的批评。语用模糊是在对礼貌的顺应中产生的,这是在公共场合的符合了国际社会的外交规范。发言人不仅回答了记者的问题,而且也在国际社会面前留下了一个良好的形象。

(三)物理世界顺应。

物理世界主要是指较集中的时间和空间指示关系。在特定语境下在场的人包括听众、观众、旁观者都会对说话者的语言选择和交际形式产生影响。所有这些因素都会影响交际形式和语言策略的选择,模糊语的使用会改善国际关系,促使国家之间的关系向好的方向发展。

问:美国总统奥巴马明天将会首次访问广岛。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答:我们不应忘记,正是由于日本军国主义发动的那场侵略战争,给亚洲受害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在此基础上,战争加害国和受害国才能真正实现和解。……。

记者就美国总统访问日本广岛一事提出了一个敏感的问题。发言人并没有给出很明确的是支持美国总统的访问还是反对这次访问,而是站在一个国际社会的身份来反思特定时期下的战争带来的灾难,并表明“历史教训必须深刻汲取,二战胜利成果必须得到维护”。结合当时特定的中日关系的背景,就很容易理解这句话的言外之力。奥巴马的这次访日不仅涉及了中国与日本的关系,也涉及到中国与美国的关系。发言人为避免直接提到相关国家的名字,使用了“战争加害国和受害国”这一模糊语来回答。

发言人同时发表对了地区和平与稳定的看法,并呼吁“日方本着对日本人民和国际社会负责的态度,切实以史为鉴,避免战争悲剧重演”。

三、结语

语用模糊的使用在外交语言中是一个不可缺少的交际手段。合理使用语用模糊策略不仅不会阻碍外交语言的准确性,相反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提升表达的有效性。本文基于Verschueren的顺应理论探讨外交语言中的语用模糊现象。外交辞令中语用模糊的使用一方面是为了使人们的语言得体;另一方面也维护国家利益,达到交际最优化。外交家通过语用模糊不把话说绝,永远留有余地的交际方式正反映了外交的特殊目的——维系各国的政治利益和政治关系。研究语用模糊可以帮助人们增强对外交语言的认识以及其运行机制的了解。

参考文献:

[1]Gruber,H.Political Language and Textual Vagueness[J].Pragmatics.1993.

[2]Nicholson,H.Diplomacy[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50.

[3]Versehueren,Jef.Understanding Pragmatics[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

[4]蔡英英,王飞.对外交模糊语言的语用分析[J].怀化学院学报,2011.

[5]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网站[EB/OL].http://www.fmprc.gov.cn/mfa_chn/.

[6]魏在江.从外交语言看语用含糊[J].外语学刊,2006.

[7]何自然,冉永平.新编语用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8]俞东明.语法歧义与语用模糊研究[J].外国语,1997.

作者简介:王茁(1991.12-),女,汉族,山东青岛人,硕士研究生,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英语语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