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当下电影艺术在日常生活审美化中的表现

2016-11-11 16:46周子钰
人间 2016年27期
关键词:电影艺术视觉文化

摘要:随着消费社会的到来,我们进入到一个以视觉为主要特征的“图像时代”,其显著的表现是我们的日常生活趋向于审美化,视觉愉悦和快感体验成为日常生活的重要因素。作为一门具有浓厚商业气息的视听综合艺术,电影更是体现了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种种特性。

关键词:电影艺术;日常生活审美化;视觉文化

中图分类号:G72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9-0189-01

在当前的“图像时代”,视觉愉悦和快感体验在日常生活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我们的日常生活趋向于审美化。而电影以图像化的叙事为艺术特征,以画面和声音为表现形式,在视觉文化盛行的当下,它更体现了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种种特性。本文试图探讨电影艺术在日常生活审美化中的表现。

一、日常生活审美化下的视觉文化

日常生活审美化这一命题最早是由英国社会学与传播学教授费瑟斯通提出。他指出,日常生活审美化正在消弭艺术和生活之间的距离,在把生活转换成艺术的同时也把艺术转换成生活。日常生活审美化这一概念可以理解为审美活动超出纯艺术的范围,无孔不入地渗透到大众日常生活中的一种文化现象,也就是说艺术与日常生活之间的界限被逐渐消解。

消费时代已经到来,日常生活被迅捷的符号与影像之流占据,图像成为了消费文化的中心。日常生活审美化视角下的“美”更注重的是视觉文化,这种视觉文化以图像提供视觉愉悦给人们带来快感和体验性,使人们通过视觉的满足得到欲望的满足。而视觉文化的重要代表——电影也不仅只是传播媒介,而作为一种生产图像的工业生产线式的产品。日常生活审美化和以电影为代表的视觉文化之间的关系是显而易见的。

二、电影艺术在日常生活审美化中的表现

首先,电影艺术与日常生活审美化下的“视觉文化”密不可分。“视觉文化”是指视觉因素(形象或影像)占据了文化的主导地位,视觉图像成为当今生活的一道独特的景观。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曾提出“世界图像时代”,即世界作为图像被人们把握和理解。图像给现代人带来了审美体验的重大颠覆:传统文化存在于人的思想中,而现代文化存在于人的视觉中。电影更离不开图像的表达,图像是电影艺术形式的核心。文学以语言叙事,而电影则以画面叙事。电影中的图像强调视觉快感,通过众多跌连闪现的屏幕图像,对观众的感官造成刺激,以视觉化的传达满足观众的视觉欲望和感性愉悦,使观众以直接的视觉形式把握艺术和美。

其次,电影是消费社会的产物。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建立在人们消费能力基础之上的消费社会已经到来。人们从注重物质性的消费转向精神性的消费,而以电影为代表的视觉文化恰恰契合人们在消费上的这一转向。从观众的需求和电影的特性两方面来看,电影离不开消费这一环节。一方面,电影通过“在屏幕上讲故事”满足了人们的消费需求:屏幕——通过视觉化的方式满足人们的视觉愉悦,为观众提供视觉快感;讲故事——通俗性较强,贴近人们的生活和经验,电影编织了“白日梦”,适合大众娱乐和消遣。电影艺术的消费者其实也就是电影影像的观者。另一方面,从电影艺术的特性来看,其商业性的本质特征要求影片需要通过娱乐大众和进行视觉消费而获得经济利益。德波曾指出 “景象即商品”,即商品以显著的可视性入侵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而影像更是在无止境的复制着商品世界。在这样的社会中,与其说是在消费商品,不如说是在消费影像价值。对于电影艺术来说也是如此。自2002年张艺谋导演的《英雄》开始,中国电影进入了大片时代,恢弘的场面和波澜壮阔的气势彰显了视觉消费的魅力。特别是在当下,电影艺术的视觉消费更是无孔不入:一、数字技术在电影中的运用。通过影像奇观营造仿真的世界,以此吸引观众,如《火星救援》、《星际迷航》等电影。二、当下不少电影改编自热门的文学小说,如《何以笙箫默》、《鬼吹灯》等作品,影视改编为观众创造了新的审美期待,通过语图互文的形式产生了新的消费增长点。此外,像青春、爱情、喜剧等题材的电影,迎合了观众的感性需求和审美心理,使得观众利用影像狂欢达到情感的释放,成为情感消费的视觉体现。三、小城市三、四线电影院线的发展和普及,使得电影消费不仅停留在都市和精英阶层,对于人们精神消费的影响变得更大众化和世俗化。

总之,电影在日常生活审美化中不再仅仅是一种艺术媒介,而成为一种真正的商品,其在内容、形式和其他方面都在满足着受众的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的欲望与需求。无论是电影的艺术性还是商业性的特质呈现,影像在电影消费中起到了核心作用,电影真正彰显了影像化的视觉消费的魅力。

最后,电影的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表现离不开大众(人)这个主体。这是因为以影像为特征的视觉文化是为了将大众的日常生活理想化;以视觉消费为特征的消费社会也是为了被大众消费影像,所以个人的审美体验在日常生活审美化中显得格外重要。而以视觉和消费主义为特征的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发展,使得个人的审美经验和日常经验不再是独立的,高雅与低俗、商业与文化、艺术与生活、精英与民众的界限也被打破。虽说电影是一门艺术,但是当下电影更多的是以审美的形式呈现人们的日常生活和感知方式,电影在大众消费的梦幻世界中,以影像打破了艺术审美与日常生活之间的界限,使得人们在审美活动中产生了对平凡事物的自我陶醉和诗意化的感觉,并获得一种即时性体验。可以说,电影为大众打造了一场影像狂欢。电影向大众的日常生活渗透,当下反映现实题材的电影迅速发展,这些电影表现大众的日常生活,充分体现了大众的艺术趣味,利用影像满足了大众欲望,释放大众的心理压力,给大众带来了愉悦性。

三、总结

电影艺术在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具体表现为对视觉文化、消费社会和主体性的大众(人)的全面渗透。一方面,电影艺术以审美的形式呈现日常生活,给大众带来了获得娱乐和轻松的渠道,使得电影走向了大众;但另一方面,在商业利益的驱动下,电影艺术的影像泛滥使得电影过于注重视觉化的形式而不注重内涵,也就是说真正吸引观众的是眼球而不是心灵;此外,过于以大众的日常生活为电影的表现内容,导致审美距离和艺术性的缺失,容易使得电影走向庸俗化。因此,当下电影更应该注重影像内涵,用审美精神来提升电影创作,用超越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美的力量来满足大众的审美需要。

参考文献:

[1][英]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M].南京: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

[2]陶东风.日常生活审美化与文化研究的兴起——兼论文艺学的学科反思[J].浙江社会科学,2002,(1)

[3]周宪.视觉文化与消费社会[J].福建: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2)

作者简介:周子钰(1992.11-),女,汉族,山东枣庄,硕士研究生,山东师范大学,研究方向:文艺学。

猜你喜欢
电影艺术视觉文化
论电影艺术中的数字技术应用
关于新千年以来武侠电影流变的理性审视
全球化纪录片的中国之路
微电影的商业模式创新
视觉文化语境下的艺术策展研究
图像叙事:MV的视觉文本解读
涂鸦艺术的城市视觉文化表现
当我们谈论精神分裂题材电影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城市规划视角下现代化铁路枢纽站的视觉文化传播
当代消费主义语境下视觉文化的审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