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民族民间工艺生存发展分析

2016-11-11 17:06宋明阳
人间 2016年27期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

宋明阳

摘要:大理白族扎染工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代表。然而,这样优秀的民族文化却在当今飞速发展的经济全球化进程中逐步衰落,

甚至面临着失传的危险。面对这样的局势我们应该怎样去保护、弘扬传统的民间艺术?本文以云南大理白族扎染这一民间传统手工艺为切入点,集中分析了民族手工艺的生存发展趋势,力图为优秀的文化传承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大理白族;民族民间工艺;经济全球化;生存与发展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9-0234-01

一个民族的民间工艺是在历史的积累中形成的,保存了这个民族的衣、食、住、行以及文化感情等各个方面。随着时间的发展这些民间工艺作为民间文化的物化形式,成为了一种历史的文化遗存。而另一部分还保持着活力作为民间生活形态的一部分存在,对现实生活方式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可是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现在社会的发展速度远远的超过了民间手工艺的发展速度。导致了这些在漫长岁月里缓慢成长的民间艺术渐渐跟不上了社会大环境下的发展速度。社会工业化大机器生产带来了廉价的工业制品,满足了人们的生活所需。但是,也正因为这样飞速发展的工业化严重的影响了传统的民间手工业的发展空间。使民族民间工艺逐渐散失了其立足之地。比如,现在的彝族、苗族的民族刺绣服饰里装饰性的挂件已经被工业生产的塑料装饰所替代;白族的植物染色技术也被更高效的化学染剂替代。工业化的飞速发展使大部分民族民间工艺逐步衰落、消失,民族民间工艺未来的发展趋势不容乐观。笔者以大理白族扎染工艺为例,从几个方面来分析导致民族民间工艺衰败的原因。

一、云南大理白族扎染的发展现状

扎染,俗称杂花布,即结扎染色工艺,古称“绞缬”、“撮缬”,是我国古代传统的三大印花技术之一。先秦典籍《周礼》中就有不少关于染人染事的记载。当代中国扎染制品在江苏南通、四川自贡地区有较大规模的生产制作厂家,但真正保留纯朴、完全依赖手工制作的民间扎染工艺也仅在云南大理白族地区才能见到。①大理白族扎染工艺采用民间图案,通过对传统的扎染工艺进一步渲染和艺术加工,使之成为艺术化、抽象化和实用化融为一体的工艺品。其工艺由手工针缝扎,用植物染料反复泠染制而成,产品不仅色彩鲜艳、永不褪色,而且对皮肤有消炎保健作用,克服了现代化学染料有害人体健康的副作用。

云南大理市喜洲镇周城是远近闻名的扎染之乡。可是现在的周城扎染作坊却并没有使用传统的植物染色技术,而是用现代工业化学染色技术来制作扎染制品。整个周城仅有两户作坊还在使用植物染色。这样的情况在云南民族民间工艺中是屡见不鲜的了,民间手工艺逐渐被工业化生产所取代,传统的工艺技法也逐渐失传。

二、原因分析

(一)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对民族民间工艺造成的影响。

高速的经济发展对于民族民间工艺的影响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首先,过快的发展速度导致了生产资料的快速消耗,大量的自然资源被破坏,而基于自然材料为主的民族民间手工艺的发展受到了影响。与此同时,经济发展消耗的生产资料大部分用于国内大城市的建设,而保留传统手工业的地区被消耗了当地资源的同时又没有得到经济上的发展,处于一种尴尬状态。大理白族杂染工艺需要大量种植的板蓝根等植物由于土地的限制,不足以大量种植。其次,由于民族民间工艺大多处于次发展地区,尤其云南的民族民间工艺更是属于落后的偏远山区,这使得工业化产品的市场没有在这些地区发展的条件。随着工业制成品占领了整个消费市场,以生活用品为主要生产方向的民族民间工艺受到了严重的冲击。工业制品低廉的价格短暂的生产周期都是传统民间工艺不能比拟的。大理白族扎染作坊为了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获取利益,普遍抛弃了高成本的植物染色工艺,使用化学染剂大大的缩短了制作周期,用低廉的价格换取了利润。这样的做法使扎染工艺面临失传,但为了生活的更好,实乃无奈之举。最后,民间手工艺的传承都是一代一代手把手的教导出来的,很少有专业的系统的传承体系。一般都是父传子,子承父的模式,可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互联网的普及,外来文化的资讯对现在的青少年造成了强烈的冲击。在这种强势文化的入侵下,属于弱势文化的民族民间工艺渐渐不被年轻的一代所接受,越来越多的青年抛弃了传统技艺的传承,选择去现代化的大城市寻求发展。这样的状态使得本就岌岌可危的民族民间工艺雪上加霜,许多传统手工艺就被迫断了传承。

三、民族民间工艺的发展思考

近年来,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发展渐渐受到更多的人的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概念也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中。民族民间文化的发展也在曲折的实践中向前发展起来,虽说还是处于一种探索的阶段,但是也相对取得了一些成果。国家设立国家级、省级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给予一定的经济补贴,保证技艺不被生活因素所限制。于此同时部分高校也获得了非物质文化传承培训的资格,让这些传承人接触和学习一些先进的设计理念,开阔传承人们的视野。比如,云南艺术学院举办的传承人研修班、传承人进校园等活动都得到了各界人士的赞誉。还有一些民间工艺大师开办了自己的工艺传习馆,为这些民族民间工艺的传播做出了贡献。虽说民族民间工艺的发展还存在着这样和那样的问题,可是我们要保持乐观的心态积极投入到这些优秀文化的发展中,我坚信中国的民族民间工艺会迎来一个新的篇章。

四、总结

党的十八大指出要弘扬民族精神。而弘扬民族精神就要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因为民族传统文化是一切文化的基础,也是一切文化的思想源泉,中国的民族传统文化根植于中华民族五千年以来劳动人民丰富的生活实践和社会实践,凝聚了一代又一代先民的集体智慧。弘扬民族精神,立志报效祖国。这不仅是每个中华儿女实现自己人生价值根本途径,更是祖国对我们的要求。民族民间工艺正是民族传统文化的物质体现,它可以最直观的表现出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特色,所以说民族民间工艺的保护和发展势在必行,因为它是整个中华民族发展的基础,也是整个中华民族发展的必然要求。

注释:

① 陈劲松,张勇,彭瑶.云南特色民间工艺[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8.88.

参考文献:

[1]陈劲松,张勇,彭瑶.云南特色民间工艺[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8.

[2]张道一.张道一论民艺[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2008.

[3](日)柳宗悦.日本手工艺[M].2版.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

[4]柳宗悦.工艺文化[M].2版,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

猜你喜欢
经济全球化
金融开放对金融监管影响及对策分析
试论维持国际工程承包企业生态系统平衡
钢铁行业的全球化研究
TPP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与应对措施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经济发展研究
我国实现国际金融一体化的发展方向及策略分析
探究新时期下企业经济管理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