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彝族花腰服饰图案在锡工艺中的运用

2016-11-11 17:21黄刘婧
人间 2016年27期
关键词:生产方式

黄刘婧

摘要:刺绣的诞生,从发展上看成为相对余其他生产方式中,最为直接且与生活非常贴切的工艺之一,故而刺绣的传承,也从一定层面上反映了族群的生存状态。有趣的是,这些状态并不以其载体为转移,长久以往,这些符号化的东西始终保存着难得的稳态,且开始被越来越多的人引用和借鉴,成为现代产品诞生的几个主要途径之一。而锡工艺虽然在个旧仅有2000多年的历史,但其随着历史发展和进步已经逐渐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之一,在工业、艺术层面焕发出很强的生命力。两种不同的工艺,诞生在同一个地方却没有交织,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因此,针对刺绣图案在锡工艺中的表现问题便成为了本文研究的重点。把两种不同材料和表现逻辑的东西融合在一起,从而在艺术层面上得到新的生命力。

关键词:生产方式;彝族花腰族群;锡工艺;产品转化

中图分类号:J5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9-0262-02

一、花腰彝服饰图案的特点和分类

(一)花腰彝服饰的样式。

以彝族为例,彝族的刺绣工艺不仅具有悠久的历史,而且无论从题材、技法、构图等各方面都有相当高的水平。在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石屏县龙武、龙朋、哨冲一代繁衍生息着彝族花腰彝支系。花腰彝刺绣作为花腰彝民族精神外化的具体存在方式,成为了一种民族精神的再现,以彝族花腰服饰作为其刺绣的最好载体。彝族花腰服饰有两种分类方式:首先按用途可分为劳作装、嫁妆(盛装)、寿衣。还可以按年龄划分,可分为儿童服饰、青年服饰、壮年服饰、老年服饰。不管是按哪种划分方式,服饰的区别一方面表现在布料颜色的不同,还有就是刺绣纹样和配色上的不同。

(二)花腰彝服饰图案题材。

花腰彝服饰图案题材绚丽多彩。按表现主题来划分可大致分为:植物纹样、动物纹样、器物纹样、几何纹样、文字纹样等。但这些题材都没有其固定的造型和色彩搭配,都是花腰彝们根据自己的喜好和想象随意发挥,所以很难找到两个一模一样的刺绣图案。

植物纹样主要是以实现生活中的自然植物为题材,主要有石榴花、马樱花、荷花、山茶花、牡丹花、火草花等。这些都是花腰彝生活息息相关的植物、也是他们最喜爱的题材,表现了他们对生活对大自然的热爱。

动物纹样取材于自然界中的动物,如凤凰、孔雀、鸳鸯、螺蛳、虎牙、蝙蝠、喜鹊、鸟等,都是很美好的寓意。凤凰在花腰彝姑娘心中是美丽的化身,相互之间她们常常会以凤凰来形容一个人的歌舞或长相的美好。

器物纹样则取材于现实社会生产生活用品,如犁头、银泡等。犁头花是根据田里犁地的犁的顶端演变而来,则银泡是由挡剑的盔甲演变而来。

几何纹样是彝族人民在长期劳动过程中对客观事物所呈现出来的图形的减缩和精炼,通常具有高度的概括性,比较抽象却又相当生动。大致可分为:灯笼花、八角花、三台木、韭菜花、鳝鱼骨、弯字、山川、沟、蚂蚁路等。

最后是文字纹样,文字纹样在其中出现较为少量,这类纹样主要是根据个人的喜好自由发挥而各不相同,出现最多的有寿和禧字,多是由汉族引进。

二、锡属性及锡工艺特点

(一)锡的物理属性。

锡是中国五金(金、银、铜、铁、锡)中的一种,且可塑性极强。新石器时代末期,锡金属就成为红铜冶炼的辅料,是制作青铜的重要添加剂。虽然质地较软,但战国时期秦国发明锻造技术替代铸造技术后,锡的硬度得以提高,并开始用于武器、盔甲的制作,直到六合统一后才开始规模化采用铁制兵器。

因此,锡具有良好的展性和可塑性,通常都会将锡碾压成锡箔,经过后期的敲打形成不同的造型效果。但锡的强度和硬度很低,不可像金银一般拉扯成丝,切削加工性能很差,容易粘刀,破坏刀具。锡的熔点也很低,只有232°,锡在13.2°下的环境中才能稳定的,如果低于13°锡就会发生晶形转变表面会泛起一层白色粉末,当低于零下30°或更低锡会发裂膨胀,最后变为粉末。纯锡还具有无毒、耐腐蚀性的特性,因此锡在以前曾是人们生活用品制作中必不可少的材料,特别适合制作茶叶罐。同时由于锡具有优美的金属色泽,也非常适合制作摆设类、装饰性的工艺品。

(二)个旧锡工艺特点。

个旧锡工艺首先具有用料讲究的特点,锡工艺艺人们会根据制作器物的需要调整锡的纯度,以达到理想的效果。制作出的锡工艺制品具有色泽亮白纯的特点,由于个旧锡的提纯度是全世界最高的,使得锡器在抛光后显示出比银器还要光亮的色泽,创造出了大批精美的细作。个旧锡工艺还有品质环保的特点,锡是无毒的,锡器纯度越高越经久耐用,食品盛放也更加安全,还能长时间保鲜,精锡的使用是个旧锡工艺一致遵守的原则。最后是具有延续手工艺的特点,个旧锡工艺一直保持着传统工艺中手工多次成型,而不是机械浇灌一次成型,原因是一部分高纯度锡工艺制品必须以手工加工才能在质地较软的精锡上来表现高超的雕刻和镂空工艺。

(三)个旧锡工艺发展现状面临的问题。

如今个旧锡工艺也面临着诸多问题,首先是市场竞争不断加剧,总体来说个旧工艺行业并不规范还停留在传统规模的小作坊形式,产品样式和品种过于陈旧、创新性不够、特色不明显,同时缺少相关部门合理规范的政策引导和支持,因此在竞争激励的国际锡工艺市场不占取优势,比如马来西亚、泰国、韩国等厂商,在国内如广东福建等地锡工艺企业,在地理和资源的优势下,也有很强的竞争力。再是受工艺发展环境的制约,个旧当地经济相对落后,这也影响了锡工业的滞后,消费市场很大比重都是在本地,市场范围保守,且管理方式也不够先进。同时锡矿资源日益稀少,个旧两千多年的开采史,锡作为有限的物质资源,资源优势已是过去,资源的劣势阻碍了锡工艺的发展。加之特色创意产业模式还未形成,缺乏个性化产品,产品同质化问题严重。

锡作为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同时在当下锡矿资源紧缺的情况下,要合理的去运用它,将极具特色的彝族花腰文化与个旧锡工艺相结合,彰显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的工艺及区域性少数民族文化特色。发挥本地优势,逐渐形成特色的产业模式,注重本土化,提倡原创性。最终在激励的市场竞争中获取优势。

三、产品开发的思考

(一)彝族花腰服饰图案在中的锡工艺品设计中的运用。

从文创产品设计的角度出发进行设计,是该论文实践部分的出发点。文创产品需要满足的基本特质也需要在该产品中进行实现。其中要求产品具备文化的可识别性,功能的实用性和可推广市场化的可能性。

就彝族花腰服饰图案而言,研究从视觉角度来看,造型和色彩是最直接的表现。先用剪纸确定造型,再用丝线绣制做最后色彩的填充,花腰彜服饰用色大胆且绚丽多彩,这也是彝族尼苏支系被俗称作“花腰彜”的原因。彝族花腰服饰图案其规范的裁剪和平面化的图案,对于保护而言具有很好的意义,但对于产品化的转化而言,这样的状态是不适合未来发展的。因此如果就发展的层次上来说,材料上的转变或是形式上的更迭都尤显关键。这也是进行产品设计时的出发点。

通过对花腰彜服饰图案的提取,结合现代设计构成法则,与当地特色工艺锡工艺设计相结合。服饰图案经过提取、重复、对称、重构、色彩重搭、相互遮挡、剪切等不同构成形式以锡为主要文化表现载体,再通过其他材质的结合运用,使之前只存在于服饰上的图案由平面化向立体化过渡,体现出传统内涵和现代表现的结合。服饰图案与锡工艺结合的设计实践,使多彩的民族文化与现代时尚相结合更吸人眼球,同时让个旧锡工艺产品更具地域特色有地域识别性。此次设计实践即是对少数民族文化运用现代设计手段进行传承和推广发展的探索,同时也是对锡工艺品设计开发的一种实践。

(二)产品载体互换的思考。

花腰彝族服饰图案与锡工艺的结合,从材质上分析是布与金的结合。在这次设计实践中首先要思考相比较中布与金哪一个更适合作为产品的载体。首先以布作为产品载体,决定了多是布艺产品,结合锡工艺,可将锡穿插进图案中表现整体效果,或是以锡作为部分装饰或是产品零件,总的来说此种设计方案产品类别相对局限,锡的特性及工艺不能充分的表现。再是以锡作产品载体,锡可作为的产品类别就相对较广了,可制成茶具、酒具、烟具、锡盘、锡画、工艺摆件、文具、户外雕塑等产品,根据现代生活生产需要,还能在原有的基础上还能进一步衍生出新的产品,结合颇具地方特色的花腰彜文化,服饰图案可以是绣的形式、锡的形式、或是其他材质的形式表现。由此看来后者更能将锡的特性及锡工艺特点更充分表现出来,同时特色民族服饰图案也不必拘泥与布类材质,使图案更有立面化的可能,更加具有丰富性。因此在之后设计实践中会优先考虑第二种方式,在第二种方式发展较好的情况下,再对第一种或其他设计方式做进一步深入探究实践。

四、总结

刺绣图案的与其他工艺相结合现在许多领域都有尝试。尤其在黔东南的苗刺绣转化,云南境内的彝族、白族刺绣的转化,甚至大理地区扎染的产品转化等等。

这种对于图案切割后附着于新载体上的做法,成为当今民族文化产品开发的基本途径之一,只不过载体在不同层面上进行着改变罢了。但换个角度来看,这种手段具备一定的难度,一是由于环境的根本改变导致在材质选择上、特别是载体选择上无法与原有材料保持高度一致;二是由于原本产品的存在动因在今天的生产结构中已经脱离或者被新的生产力所取代,功能性上大打折扣,即便我们将图案附着上了新的载体,这种在图案与新载体之间的“断裂感”,也会对产品原有的体系和文化自身造成相当的损害。其次才是在艺术层面上关于立面和图案的解构问题。这也是进行民族类型产品转化的基本逻辑。

参考文献:

[1]《“鲁迅论文艺遗产”浅探》,吴云,主编,1976年,陕西人民出版社;

[2]《学科建设与文化创意》,潘红,主编,2015年,云南人民出版社;

[3]《个旧锡工艺》,陈劲松 张勇,主编,2012年,云南大学出版社;

[4]《造型原本·讲卷》,吕胜中,主编,2009年,北京大学出版社;

猜你喜欢
生产方式
反思“工匠精神”的流行
莱阳市农业现代化发展建议
莱阳市农业现代化发展建议
莱阳市农业现代化发展建议
小青矿W2711刨煤工作面运输机弯板控制管理实践
刍议网络经济影响下我国传统产业生产方式的改革
明代官商一体化及其对封建经济的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