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鹰牌,创新前行——访广东鹰牌陶瓷集团有限公司总裁林伟

2016-11-12 06:24吴玉丽
中国建筑装饰装修 2016年10期
关键词:陶瓷企业

本刊特邀记者 吴玉丽

匠心鹰牌,创新前行——访广东鹰牌陶瓷集团有限公司总裁林伟

本刊特邀记者吴玉丽

鹰,象征自由、力量、勇猛和胜利,是诸多鸟科类动物中最受人们欢迎的一种。在我国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的文明当中,关于鹰的记载很多,鹰是承载着我们民族的文化心理和精神内涵的寓意象征。“虞人莫谩张罗网,未肯平原浅草飞”更是对鹰凌云之志的赞美。

在茫茫瓷海中,有一家企业,犹如鹰一般翱翔了42年,飞过高山,跃过低谷,经历过拔去羽毛与喙的挣扎,完成了振翅高飞的蜕变,至今仍旧以领先者的姿态引领着我国陶瓷行业的发展。他正是来自广东佛山的广东鹰牌陶瓷集团有限公司。

——题记

前言

鹰牌科技大厦

广东鹰牌陶瓷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1974年8月18日,总部位于素有“中国陶都”之称的广东佛山,是享誉国际的现代建筑陶瓷生产企业之一。鹰牌集团旗下拥有“鹰牌”、“华鹏”两大著名陶瓷品牌,销售网络遍及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产品广泛应用于政府重点工程、高档写字楼、高档住宅区、星级酒店和家庭等场所。

作为广东地区家喻户晓的陶瓷企业,鹰牌集团在陶瓷行业里创造了无数值得载入史册的成绩。上世纪80年代,鹰牌成功开发立体印花彩釉砖,推动中国建陶进入全新时期;上世纪90年代,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块1000×1000mm规格的抛光砖和第一片弧面砖,并成为全国建筑卫生陶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首届会员单位。2011年,首家推出一次烧微晶石——晶聚合技术产品,被鉴定为达到“世界领先水平”。2014年以后,鹰牌集团“守正出奇,多维发展”,除做强陶瓷产业外,还孵化新产业,投资关联产业。鹰牌集团成为中国 “供给侧改革”的典型代表,多次被央视财经频道报道。

鹰牌集团更是中国建陶史上第一家受邀参与意大利博洛尼亚陶瓷博览会的陶瓷生产企业,此后更是该展会的常客。鹰牌集团凭借卓越的产品、创新的技术,在国际舞台上,为佛山陶瓷发声,为中国陶瓷争光。

此次我们有幸来到广东佛山鹰牌集团总部,亲身了解鹰牌集团走过的辉煌42年,并与鹰牌集团的掌舵者林伟总裁深入交流。在鹰牌集团的历史长河中,探寻广东优秀陶瓷企业成功的经营理念与管理经验。而在采访的过程中,最令人感动的是鹰牌集团作为一家榜样企业的社会责任感。

鹰牌国际陶瓷城

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

鹰牌集团42年风雨历程,从改革开放走到互联网信息时代,由生产石湾公仔的乡镇企业转型为生产建筑陶瓷的上市公司,如今更是佛山市石湾镇国有全资公司,当中的起起伏伏也正是我国建陶行业现代化进程缩影的一部分。

据《中国陶瓷百年史》(1911-2010)记载,20世纪70年代,我国的陶瓷工业处于恢复发展的重要转折时期,以日用陶瓷为主体的中国现代陶瓷产区数量扩大,形成了江西景德镇、河北唐山与邯郸、广东佛山、潮州枫溪、山东淄博、湖南醴陵、江苏宜兴和福建德化八大产区。其中,佛山作为千年古陶都,有着5000年的陶瓷渊源,佛山石湾的制陶业更是有着1000多年的历史,自古有“石湾瓦,甲天下”的美誉。佛山,绝对是陶瓷企业孕育生机的宝地,广东鹰牌陶瓷集团有限公司正是在此地生根发芽。

华鹏外立面

泛家居电商创意园

1974年,鹰牌的前身——石湾美术工艺组创立。当时,石湾镇委、镇政府为解决待业和“四残”人员就业,开办了以生产美术陶瓷产品为主的工艺美术组。1976年,石湾镇委、镇政府根据工艺美术组的发展,在石湾镇来长岗划出约六千平方米,成立了石湾陶瓷工艺厂。工艺厂成立之初,主要生产传统的陶瓷工艺品——石湾公仔。

到了上世纪80年代,佛山陶瓷进入现代工业化的飞速发展阶段,鹰牌也开始摸索建筑陶瓷的工业化生产。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推进,鹰牌人敏锐地意识到建筑陶瓷正处在历史的变革时期,遂于1984年毅然决定由美术陶瓷向建筑陶瓷转变。通过引进意大利先进陶机设备、消化吸收国外技术和自主研发的阶段,鹰牌由此开始了引领中国建筑陶瓷蓬勃发展的新历程,并于1988年成功推出立体印花彩釉砖,成为行业的里程碑之作。

1989年,刚从江西景德镇陶瓷学院材料工程专业毕业的林伟进入到鹰牌企业,负责技术类的工作。据林伟回忆,当时鹰牌在第一任掌门人庞润流的领导下,迅速成为业界翘楚。林伟说,庞润流是一个很有魄力的领导,缔造了建陶行业里的多个第一。“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就是在那时提出来的。

林伟坦言,在20世纪八十年代组建陶瓷厂确实是高起点,引进意大利陶瓷机械设备,是相当高的投资。然而,当时企业领导提出了“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的十二字精神作为企业理念,这十二个字精准地表达了鹰牌应该做什么,需要做到什么程度。对于在当时毫无广告效应的情况下,一个乡镇企业的老板能提出这样的理念,以及将企业命名为“鹰牌”,林伟由衷感到佩服。

1974年8月,鹰牌的前身——工艺美术组成立

1984年,鹰牌实现向建筑陶瓷生产的转变

1996年,世界上第一块1 米砖诞生在鹰牌

1996年,引入全球第一台5000吨压机,生产出全球第一块一米砖

1998年,鹰牌陶瓷首次代表中国出席意大利博洛尼亚世界陶瓷博览会

随后鹰牌迅速进入高效发展阶段,硕果累累。时间轴上镌刻着鹰牌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每一步,以及从国内走向国际的华丽转身。

1991年,当时的石湾工艺陶瓷厂产值首次突破1亿元。

1994年,工艺厂改制为佛山市石湾鹰牌陶瓷集团公司。

1995年,聘请意大利著名设计师设计鹰牌总部大展厅,开创建陶实景展示新模式;在全国主要城市设立中心仓,推进渠道扁平化,开创营销新模式。

1996年,鹰牌人投入巨资与意大利娜萨提公司合作,定制全球第一台5000吨压机;开发研制出1×1m以及1.2×0.8m的大颗粒仿石抛光砖;成功研制世界第一片大规格弧面仿石抛光砖。

1998年,鹰牌获得了中国建陶第一张参展意大利博罗尼亚陶瓷博览会的“入场券”。

1999年,鹰牌于新加坡股票交易所挂牌上市,成为首家境外上市的中国建陶企业,鹰牌控股正式成立,并在行业首家应用SAP管理系统。同年,鹰牌再次喜获国家级荣誉,成为指定的唯一一家建陶企业代表中国建陶制造行业参加建国50周年成就展,并荣获国家表彰。

……

转制公有,涅槃重生

在大自然里,如果蝉不脱皮,就无法长出翅膀,为了完成飞的使命,它必须脱皮;如果蛹不破茧而出,就无法变成美丽的蝴蝶,为了获得重生,它必须挣脱茧的束缚;如果鹰不拔掉羽毛、指甲和喙,就只能活四十年,为了再活三十年,它必须完成蜕变。优胜劣汰,适者生存,这就是大自然的规律,任何事物都必须遵循。企业同样如此,不想成为被淘汰的那一位,就必须审时度势,及时调整战略。

1999年至2009年,是鹰牌在新加坡上市的十年,然而总体上的经营结果并不是太理想。探其原因,得知是新加坡的管控体系非常严格,交易量不大,对传统产业的市盈率也不高。此外,当时上市公司的法人结构比较复杂,决策周期较长。综合各种因素,在竞争非常激烈的环境下,鹰牌的效益并不是太理想。在此情况下,鹰牌得到当地政府的支持,变成公有企业,放下了包袱,涅槃重生。

2010年8月18日,原鹰牌控股有限公司正式转制为广东鹰牌陶瓷集团有限公司,企业性质由原新加坡上市公司变为佛山市石湾镇公有公司。此时,林伟正式出任鹰牌集团总裁,在他的带领下,鹰牌集团揭开了“新鹰牌,大未来”五年发展战略蓝图的序幕。

林伟深知鹰牌过去的辉煌已经成为历史,无论之前鹰牌取得哪些成绩,存在哪些问题,已是过去式,转制后的鹰牌,是脱胎换骨的新阶段。既然它是新生,就必须拥有新生的力量。上任以后,林伟提出战略性的改革目标,鹰牌的未来必须依靠创新作为发展的核心要素,并对科技创新、组织创新、营销创新、模式创新等方面加大投入力度。

科技创新方面,林伟的强项正是推动产品的创新。鹰牌在短时间内推陈出新,创造了很多新产品,这让行业以及鹰牌的合作伙伴倍感意外和惊喜。当年,鹰牌在进行一次烧微晶产品的研发时,行业内的人认为难度太大,劝鹰牌放弃。然而,鹰牌研发中心、生产部门通力合作并不懈努力,历时一年,最终在2011年推出中国原创“微晶之王”——晶聚合产品,震惊业界。革命性的晶聚合通过省级科技成果鉴定,专家一致认定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马来西亚槟城北海的鹰牌陶瓷旗舰店——TILES CITY SDN BHD

组织创新方面,由于以前的管理流程过于冗长,效率不高,对此,林伟认为一定要改变,流程再造,组织调整。“一般情况下,企业在转制阶段的人员流失率比较高,但鹰牌在转制阶段的人员流失不到百分之一,这足以表明员工对鹰牌的忠诚度和凝聚力是很高很强的。鹰牌在上市公司最高峰的阶段,公司拥有6名高管和38名中高层干部,通过调整组织结构、流程再造后,如今就只有三名高管,加上中高层干部合共就是12名。人员精简了,流程缩短了,效率自然就提高了。近几年公司每年都有百分之三十左右的增长,从某个角度上来说,就是再造了一个鹰牌。”

2016年,鹰牌集团第19次参加博洛尼亚展

营销创新方面,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与消费者建立链接,给消费者提供增值服务。林伟表示:“以前瓷砖产品需要导购员一片一片地卖出去,现在通过设计之后,可以通过卖服务、卖方案的形式,让消费者在选购产品的时候,得到设计的增值服务。今年,我们会在终端大面积地推动虚拟技术的应用,把虚拟空间和实体空间结合起来,让店面在尽可能小的面积或相同面积的情况下,能够做尽可能多的设计展示,更加好地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让他们得到更好的消费体验。”

模式创新方面,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趋势下,林伟积极探索未来商业模式,以“互联网+”的思路,围绕泛家居的主业,提出了“守正出奇,多维发展”的经营发展模式,即做强陶瓷主业,孵化新产业,投资关联产业。自2014年起,鹰牌集团业务向泛家居产业生态链延伸,先后创建了佛山泛家居电商创意园、大观设计、超鹰速物流、陶瓷砖电子商务平台、跨境贸易平台等,整合横跨材料、科研、设计、家装、物流、产业园、互联网运营等领域的资源,为集团的可持续发展建立了完整的产业生态链,使集团始终处于行业前沿。

坚持品质,打造品牌

品牌,有品才有牌。企业只有将自身产品的质量、服务的品质充分发挥出来,才能拥有一手好牌致胜市场。而品牌的打造,注定是一个漫长、艰辛的过程。林伟表示,鹰牌成功的秘诀,源自于重视研发、重视创新、重视产品的品质,并将企业定位于高起点。

鹰牌是一家有42年历史的企业,也是佛山制造业的代表之一。品质、文化和创新是鹰牌赖以生存的法宝。40多年来对于品质的坚持,让鹰牌受到了行业、消费者的尊重和欢迎。历史上有很多父子两代经营鹰牌,祖孙三代使用鹰牌的例子。从企业出生层面来看,鹰牌起初是政府为了解决残疾人就业而成立的小作坊。林伟对员工一再强调,一定要知道自己从哪里来,往后该往哪里走。因此,鹰牌与其他陶企不一样,身上肩负着更多的社会担当和责任。由此出发,鹰牌人尤其重视产品与服务的质量。

2014年,鹰牌集团创建四十周年,林伟用“创新的鹰牌、品质的鹰牌、文化的鹰牌”来总结鹰牌过去四十年所走过的路。

立体印花彩釉砖的开发、第一块1000×1000mm规格的抛光砖和第一片弧面砖的成功研制、一次烧微晶石——晶聚合技术产品的推出等均是对“创新的鹰牌”的有力印证,此外,鹰牌在众多产品技术、材料应用、经营模式上,以及在全国布置中心仓的举措都属于开创者。

“鹰牌四十年来一直坚持品质,这个品质不仅仅指产品的品质,还包括企业的品质和员工的品质。”林伟认为,产品品质是制造业的一项基本要求,而企业和员工的品质则是公司长远发展的保障。

1999年,鹰牌在新加坡上市,证明了鹰牌具有高规范的企业管理。而上市公司、小作坊出生等背景表明了鹰牌这家企业注定不是以追求效益最大化来做经营主旨,如何服务客户、如何引导行业的发展才是鹰牌的基本企业特质。“赚快钱,以牺牲环境、员工利益为代价而盈利的企业,注定是走不远的。企业更应该做优质的产品,与优质的员工合作。”

鹰牌对于产品的品质管理有一套完善的系统,首先,在生产方面有丰富的经验和技术,配备专业人员,与时俱进,不断更新。这些沉淀,让鹰牌有能力生产出质量过硬的产品。其次,鹰牌有一套完善的产品质量体系,同时也是国家及行业相关标准的制定者。对于原料、生产、售后等都有很严格的把控。最后,鹰牌现在实行的是全员质量管理模式,每个环节有自我监控,生产环节中的下一环节对上一环节也会有质量的监管。此外,鹰牌更是实行全国7天无理由退货措施,令消费者最大程度地享受到品质的保障。

泛家居电商创意园

对于“文化的鹰牌”,林伟解释,一家企业能走过四十多年,最终留下来的一定是他的企业文化和核心价值。曾经制造过什么产品,获得什么成就,这些都可能成为历史,成为过去,并被不断涌现的创新成果所掩盖。然而真正流传下来,得以传承和发展的只有文化。基于此,鹰牌在2011年专门梳理了鹰牌的企业文化大纲,并创作了鹰牌人之歌。在工作之余,开展各式各类员工休闲、帮扶活动,帮助员工身心健康发展。如今鹰牌所倡导的“匠心宣言”已经深入人心,同样成为鹰牌企业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泛家居电商创意园活力四射

匠心+创新,做时代企业

在陶瓷行业处于卖方市场的环境下,企业只要能出砖,就没有销不出去的产品。然而近几年来,环保高压、经济下行、产能过剩、同质化严重等问题萦绕在陶瓷行业周围,陶瓷行业一直处于“寒冬”之中。

工程案例:北京亚运村名人广场

工程案例:南昌市中国电信办公大楼

面对不佳的行业形势,鹰牌的方法是“匠心”+“创新”,努力做时代企业。“既要有鹰一样的视野,抬头看路,判断形势变化,创新求变;又要像老黄牛那样低头做事,发挥匠心精神。”林伟这样说。

2015年,鹰牌的《匠心》宣传片在中央电视台播出,正如其中的《匠心宣言》所说,除了低头做事,还需要追求、突破,甚至还需要和自己较劲。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首次提到,企业要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这既是对企业的要求,也将惠及用户、行业和国家。为此,鹰牌人决心要向先进学习,在自己的岗位上发扬匠心精神,把事情做到极致。

青春鹰牌,活力无限——90后员工成为鹰牌集团的新生力量

创新,即是抬头看路,时刻关注外界的变化,突破自己。做到思想的创新,价值的创新,服务的创新。面对全新的经济环境和消费者市场,顺势而为进行创新,做“时代企业”。

做“时代企业”,就要以经济发展趋势和消费者需求为导向,顺势而为推动变革。随着中国经济步入新拐点,未来以消耗资源、污染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模式将无法继续,低成本、大规模、批量化的生产模式也面临挑战。陶瓷企业要顺应发展趋势,注入更多绿色、环保、柔性化生产的基因。

基于此,近年来,鹰牌在内部主导了一系列变革,组织优化、产品创新、营销创新等一一落地。此外,鹰牌在“守正出奇、多维发展”的蓝图下,未来企业将坚持三大业务板块,第一是坚定不移继续做好和做强陶瓷主业,第二是在做好主业的基础上孵化新产业,第三则是投资关联产业。三者整合起来,就是未来新形态的鹰牌集团。

谈及未来五至十年内陶瓷行业的发展态势,林伟认为新常态将愈发明显,行业也会越来越不好做,但是,陶瓷是人们的刚性需求,无论在任何时候都会是朝阳产业,所以一直都会有市场,也有新的发展机会。对此,林伟给出了自己的建议:“陶瓷企业必须清晰认识到,未来的消费者更注重服务体验,更青睐一体化的家居设置和一站式的服务,也更愿意事先通过一些科技手段,比如VR或网络去感受陶瓷。陶瓷厂家也会运用互联网技术和消费者达成更好的链接。运用信息技术、物联网技术、人工智能等形式,更好地生产和服务于消费者。谁更好地做强质量,链接消费者,谁就有可能更好地赢得市场。此外,泛家居行业的生态链将会形成,实现互通、互利的合作局面。陶瓷厂家必须加强创新,重视互联网、物联网技术的运用,在设备、技术、产品方向、商业模式方面创新。把握住这个机会,就会得到好的发展。”而鹰牌将全力打造共享、绿色、互联、高效、低碳的泛家居产业生态系统。

如今,鹰牌集团在林伟的领导下,依旧闪耀着光芒。任何事物,只有感兴趣,才会将之作为奋斗一生的事业。技术出身的林伟,1985年时接触陶瓷行业,1989年进入鹰牌工作,可以说,林伟与陶瓷结缘已有30年之久。谈起陶瓷,林伟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我喜欢陶瓷这个专业,也喜欢陶瓷这一行业。每当看到自己研发的产品受到消费者的欢迎,就会感到开心。鹰牌给了我很好的发展机会,工厂里的老师傅和同事也毫无保留地把经验传授给我。陶瓷就是我的生命,它已经融进我的血液里了。”

匠心鹰牌,创新前行

责任编辑:符媛

猜你喜欢
陶瓷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漂亮的陶瓷彩绘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金意陶陶瓷
载歌载舞话陶瓷——瓷之舞
陶瓷艺术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