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优化研究——以重庆交通大学为例

2016-11-12 07:51曾颖雯
实验科学与技术 2016年5期
关键词:经济学实验教学体系

雷 洋,李 豪,曾颖雯

(1.重庆交通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重庆400074;2.中山公用信息管线有限公司,广东 中山 528403)

经济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优化研究——以重庆交通大学为例

雷 洋1,李 豪1,曾颖雯2

(1.重庆交通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重庆400074;2.中山公用信息管线有限公司,广东 中山 528403)

经济学专业实践教学方式借鉴了理工类实验教学的经验,长期以来其教学手段和载体相对单一,影响了人才培养质量。该文针对经济学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需要随着人才培养目标、市场需求的改变而不断优化这一诉求,深入分析重庆交通大学经济学专业实践教学现状,剖析存在的问题,基于全局性和系统性的思考,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提出了“一个核心、三大实验教学平台、十三个实验教学模块、三个层次”的经济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并探究提高其实践教学效果的具体措施。

经济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市场需求;优化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高等教育从扩大规模阶段转变为重视培养质量阶段,在这种转变过程中,如何提供优质的教学资源成为目前高等教育实践和改革的重点关注内容。在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实践教学具有重要地位。经济社会系统的发展对当前大学生的实践素质、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种背景下,高等教育的实践教学环节不再是理论教学的补充,已经成为高等教育不可缺失的重要组成部分[1]。传统意义上的实践教学起源于工科专业的实验和实训,我国经济学类专业的实践教学起步和发展阶段借鉴和吸收了理工科的实验教学经验,主要是以软件操作、计算机仿真实训等形式存在。经过不断地探索和发展,经济学类专业的实践教学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依然存在教学体系、教学手段和教学理念不完善等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教学体系决定了实践教学的方向和路径,改造传统实践教学方法,构建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对提高经济类专业实践教学的效率具有重要价值。

1 经济学专业实践教学现状

1.1 经济学专业实践教学的基本模式

目前我校经济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主要分为课程性实践教学和综合性实践教学。课程性实践教学属于基础性的教学层次,主要安排在大学的低年级阶段,主要以掌握经济学相关课程的基础理论、方法等,使学生具备应用相关经济学理论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为下一步接受实践教学环节奠定良好的基础。课程性实践教学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案例教学、实验教学和课程设计。综合性实践教学的主要特征是综合性和创新性,主要安排在大学的高年级阶段,主要以引导学生运用之前在课程性实践教学阶段所掌握的相关基础理论知识来解决现实社会中的经济问题,培养和提高学生创新性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综合性实践教学的主要内容有课外实践活动、专业调查、专业实习和毕业论文4个部分。1)课外实践活动主要包括暑期社会实践、大学生英语竞赛、课外科技作品竞赛、“挑战杯”创业设计大赛等。此类活动学生完全拥有自主性,即学生自愿参加,教师给予一定的指导。通过参加这些课外实践活动,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协调能力、应用能力以及社会适应能力。2)专业调查是指学生运用经济学相关的理论知识和方法,对社会上的某些热点和事件的基本情况进行仔细的调研,在此基础上,撰写具有明确结论和观点并具有价值性和参考性的书面总结报告,旨在培养学生通过接触社会,提高从事专业调查活动的能力和技能。3)通过专业实习,学生可以更快地认知自身的性格特点和专业优势,以便更好地规划自己以后的职业生涯。4)通过撰写毕业论文,进一步培养和锻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来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其初步具备从事科研工作或某项实践工作所需的专业技能。

1.2 经济学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1)实践环节所占的课时较少,整个实践教学的安排不合理。我校由于历史原因及整体的发展趋势,经管类的实验室相对传统的工科实验室而言,建设相对滞后,由于对经济学专业在培养定位上主要偏向于理论教学为主,虽然近年来我校对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在逐步提高,但整个实践教学安排的课时还是较少,且实验室的软硬件建设跟不上实践教学发展的需要。在实践教学的安排上,教学的内容较为分散,主要表现在实验课程较少、课时较少。

2)实践教学整体缺乏创新性,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参与意识也不强。案例教学、实验教学和课程设计等教学性实践环节的开设主要是作为专业理论课程的补充,且主要是按照教学大纲的内容来安排设置,这容易导致其成为教学大纲的依附。而学生真正感兴趣的内容在实践教学的安排上略显不足,完全按部就班地按照授课教师的指导来完成实验操作,使学生无法提升实践教学的学习兴趣,更无法培养和提升创新力。此外,我校的毕业实习及毕业论文主要安排在大四的上学期和下学期,一部分学生会把主要的精力用于考研或找工作等,无暇顾及毕业实习,对毕业论文的投入精力也较少,这直接导致毕业论文的质量不高,大部分缺乏独创性,甚至存在抄袭的现象,这也是目前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

3)实习基地建设难以深度匹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深入社会和参加企事业单位的工作实践,在实践中锻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实践教学的重要方式。目前许多企业出于商业保密的需要,对成为经济学校外实习基地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接受学生实习的过程中,往往不愿意让学生接触企业的核心业务和流程,学生在企业实习的过程中,只能接触到一些基本的事务,实习效果大打折扣,并没有达到事先预期的目标[3]。

2 经济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优化的原则

2.1 以全局性和系统性的思维为指导

经济学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是一个复合系统,涵盖了多个综合目标体系。无论是课程性实践教学环节的案例教学、实验教学和课程设计,还是综合性实践环节的课外实践活动、专业调查、专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等,都是整个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彼此之间既互相独立也紧密联系。经济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必须按照课程设置和专业导向,统一规划和安排,妥善处理好课程性实践教学环节和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的关系,做好合理安排,统筹兼顾。

2.2 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

随着就业市场竞争的不断激烈,用人单位对人才的各方面素质和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这种时代背景下,能否培养出具有优秀综合素质和较强实践能力的人才成为了检验经济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是否合理和科学的标准[4]。建经济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之前,必须对市场和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做出科学的分析和判断,并以此作为相关的依据来制定经济学专业的实践教学培养方案。

2.3 以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为核心

构建经济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主要目的还是提升和培养有素质、有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满足社会和市场的需要。所以在制定实践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应改变传统的以理论教学为主的做法,重点突出实践教学部分,把提升和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放在核心位置,从专业技能到综合技能等方面,搭建完整的学生能力培养体系[5]。

3 经济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优化

3.1 实践教学体系优化的理念与目标

经济学专业实践教学应该具有实践教学的共性,但是由于学科的特性,实践教学的理念目标和定位应该有别于理工学科。结合我校对经管学生的定位,以培养“综合性人才、外向型人才、创新型人才”为实践教学目标,结合传统学科优势以及新型的学科特色,整合各类教学资源,开展基础知识验证型模拟实验、综合设计型实验、研究创新型实验等多个层面的实践教学活动,积极促进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融合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素质教育为一体的“产学研合作”的实践教学平台,通过实践教学孵化一批科研教学成果。以“面向交通需求、培养创新人才、倡导崇实学风、强化社会实践”精神为指导思想,以培养具有“深厚的人文底蕴、强烈的创新意识、扎实的专业知识、宽广的国际视野”特征的创新型人才为目标,以“学科交叉融合、理论实践结合、产学研互动”为核心,贯彻“企业家走进来”和“教师走出去”双轨理念,实现“实验、实训、实习过程一体化”,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3.2 实践教学体系优化的思路

按照经济学专业实践教学理念和定位的要求,在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与优化过程中,以系统优化的思路进行试验教学内容与体系设计,充分运用互联网技术,建设通用性平台,实现试验实训资源的共享,通过软硬件的改造和维护升级,实现试验环境场景化,不断更新试验内容,对实践教学活动进行过程化管理。构建包含“基本操作技能—综合实践动手能力—发散创新能力”的实践教学体系,优化后的实践教学体系具有一体化、多层次、研究型、开放式的特征,充分利用校内外各种资源,争取资金和政策支持,建立高水平、复合型实验教学队伍,建设交通现代化、信息化需要的高水平模拟实践环境和社会实习基地。

3.3 实验教学体系的建设

在实践教学目标设置上,将基础、能力和素养融为一体,提出“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总原则,通过企业走访和招聘部门反馈,梳理社会对人才的具体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需要内容,将社会需求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目标融为一体。重视实践动手能力,制定模块化的实践教学内容,使实验教学系统充满柔性化,形成了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兼顾个性发展平台、学科特色平台以及公共基础平台的实验教学体系。该教学体系具有13个实验教学模块组成,如图1所示。从属性上可分成3个大类:基本实践教学内容、综合提高型实践教学内容以及研究创新型实践教学内容。

图1 实践教学体系结构图

4 提升经济学专业实践教学效能的措施

4.1 优化经济学专业实验课程

一是完善基础性实验课程。这类课程是经管类普遍开设的课程,是体现量大、面广特点的基础性课程,其目的是训练学生掌握专业基本能力,通过实验教学手段,使学生掌握专业基础知识,为进一步的专业课程和创新性实验奠定基础。这类课程有管理信息系统、SPSS统计软件、计量经济学软件等。二是强化专业性实验课程。这类课程是包含课程系统知识和多门课程组合在一起进行综合实验的课程,相关专业的学生,可以独立或共同合作进行综合性实验,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综合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如ERP模拟实验、银行信息化应用软件、交通运输企业分析、物流与供应链分析、lingo软件、地理信息系统等课程和软件。三是拓展设计型与创新性实验课。这类课程具有创新和研究、开发的特点。学生在掌握系统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进行专业或跨专业的设计性实验,如ERP仿真实训、基于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Map的区域交通可达性分析和计算实训、企业管理综合实践、创业策划项目等。

4.2 提升软硬支撑环境

在现有实验设施基础上,新增以下3个方面建设内容。1)改造交通运输经济实验室:提升交通运输企业管理分析实验模块,新增交通运输体系规划综合实验模块、交通拥堵与治理实验模块、轨道交通运输分析实验模块、多式联运交通运输实验模块等。2)建设金融分析实验室:内设投融资分析实验模块、银行信息化管理实验模块、证券分析模块、风险投资与管理模块。3)建设城市经济与管理实验室:内设城市管理模拟实验模块、城市交通规划实验模块、土地利用模拟实验模块等。

4.3 创新实践教学管理机制

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拓展与企业的合作,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6】。比如学院牵头,积极与小微企业合作,开展代帐服务工作以及小微企业管理辅导工作,在此过程中提高学生素质;通过绩效工资的手段,提升实践教学教师队伍的素质,在兼职人员中,尽可能聘请企业中高级管理人员来中心兼职实验教学,来满足实验室建设和中心开放的需要;鼓励实验教学人员“走出去”,包括对外交流、国内外进修、开拓校外课堂等。

5 结束语

梳理我校经济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当前我校经济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与构建的基本原则,提出了“能力培养为核心、3大实验教学平台(基础—特色—个性)、13个实验教学模块(仿真—实战—情景)、3个层次(基础—提高—创新)”的交通经济管理实践教学体系,兼顾基础技能培养与学生个性化发展,分析经济学专业实践教学发展方向和路径,同时也提出提升经济学专业实践教学效能的具体措施。

[1]董本云.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经济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研究[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2(3):68-69.

[2]马洪云,黄启.经济学本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研究—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为例[J].中国地质教育,2013(4):20-25.

[3]范家琛.经济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研究[J].中国轻工教育,2011(5):76-78.

[4]吴国英.高校人文社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研究:基于营销的理念[D].天津大学,2010.

[5]姚永聪.高职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2.

[6]雷洋,吴园,黄承锋,等.经济管理类专业优质实验课程内涵与标准构建[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7): 181-184.

Optimization of Practical Teaching System of Economics:Case of Chongqing Jiaotong University

LEI Yang1,LI Hao1,ZENG Yingwen2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Chongqing Jiaotong University,Chongqing 400074,China;Zhongshan Public Information Pipeline Co.,Ltd.,Zhongshan 528403,China)

The practice teaching of economics major absorbs the experience of the experiment teaching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for a long time,the teaching means and the carrier are relatively single,which affects the quality of talent training.Thus,the practice teaching system of economics specialty needs to be optimized with the change of the talent training objective and the market demand.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esent status of the practice teaching of economics major in Chongqing Jiaotong University,based on the overall and systematic thinking.This paper takes market and social demand as the guide,and puts forward the new economics specialty of professional practice teaching system including“one core,three experimental teaching platform,13 experimental teaching modules,and three levels”.One improves the practice teaching efficiency through some specific measures.

economics specialty;practice teaching system;marketing demand;optimization

G642

A

10.3969/j.issn.1672-4550.2016.05.038

2015-06-11;修改日期:2016-09-05

重庆交通大学实验教学改革与研究基金(syj201414)。

雷 洋(1985-),男,博士,实验师,主要从事运输经济方面的研究。

猜你喜欢
经济学实验教学体系
移民与健康经济学
简明经济学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小议初中化学演示实验教学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认识和体会
几何体在高中数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经济学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经济学的优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