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感悟、反思数学

2016-11-14 22:01马志艳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2016年11期
关键词:感悟体验反思

马志艳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践行以生为本、因材施教的教学指导理念,关注学生的知识和情感体验,围绕教学目标,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学习规律,巧设有效学习活动,让学生乐于参与、勇于探索、敢于实践,通过亲身经历体验知识的来龙去脉,领悟数学知识的价值与作用,感受数学学习的快乐。

[关键词]小学数学 探究 体验 感悟 反思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32-089

数学新课程标准强调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有所体验,有所感悟。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围绕教学目标,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学习规律,巧设有效学习活动,引领学生通过亲身经历体验知识的来龙去脉,领悟数学知识的价值与作用,让学生在体验中有所思考,在思考中有所感悟,在感悟中有所创造,在创造中有所发展。

一、巧设活动,自主探究,在实践探索中体验数学

体验离不开活动这一重要载体。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发展规律,巧设有效学习活动,引导学生自觉参与、自主探究、动手操作、实践发现,让学生在实践探索中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自主建构知识,启迪思维,提升实践探究能力。

例如,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时,笔者设计了一个拼图游戏:让学生以四人为一组,动手用面积为1平方分米的小正方形拼成三个不同的长方形。比一比,哪个小组拼得最快,拼得最快的小组完成下列表格填写。

此外,还可以让学生动手测量并计算篮球场、跑道、书桌、草坪、花坛等的面积,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这样,既深化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让学生在实践体验中感悟数学,又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训练了学生的思维和学习能力。

二、合作讨论,互动交流,在自由对话中感悟数学

在课堂中师生、生生间积极的情感交流和互动交往,有助于调动学生积极的学习情绪,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学生的互动交流,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开展合作讨论,让学生在互动交流和自由对话中感悟数学,大胆表达自己对数学学习的理解,从而内化知识,启迪智慧,提升能力。

例如,在教学“小数加法”后,笔者出示了这样一个问题:试求出下面表格中九个数的和,并开动脑筋想一想应如何计算。学生经过观察、分析、思考、探究,纷纷说出了自己的做法。

方法一:表中九个数直接相加得出40.5。

方法二:4.5×9=40.5。

方法三:对角线上三个数学相加再乘以3,即(1.2+4.5+7.8)×3=40.5或(1.4+3.5+7.6)×3=40.5。

方法四:根据规律每一行中间的一个数是左右两个数和的一半,故可以这样算:1.3×3+4.5×3+7.7×3=40.5或(1.3+4.5+7.7)×3=40.5。

最后学生讨论交流,共同选出方法二为最优选算法。这样,通过合作讨论、互动交流,学生的思维得到了激发,主观能动性得到调动了,学生真正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三、巧设作业,强化巩固,在问题解决中反思数学

古人云:“学而不思则罔。”作业反思是查漏补缺、强化巩固、发展思维、提升能力的重要手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巧设有效作业,引导学生自主分析、反思和解决数学问题,从而帮助学生掌握解题方法,增强学生反思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学习了“认识分数”后,笔者设计了这样一道作业题:当水结成冰时,冰的体积比水增加了,当冰融成水时,水的体积比冰减少了 。

错解:。

错因反思:当许多学生在看到自己的答案被判错误时,感到十分不解:明明是,为什么被判错误?于是,笔者引导学生重新审视和反思此题,找出错误根源:在“水结成冰,冰融成水”这一变化过程中,由于其单位“1”的量不同,其体积自然也不同。当水结成冰时,冰的体积比水增加了,是把水的体积作为单位“1”的量,水的体积原来是15份,结冰时增加了,就成了16份,因而当冰融成水时,水的体积应该从16份中减少了1份,故水的体积比冰减少了,此时是把冰的体积作为单位“1”的量。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践行以生为本、因材施教的教学指导理念,立足教学实际,优选有效教学策略,引领学生自主探究、实践操作、合作交流、拓展应用、学会反思,从而强化学生的知识理解和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责编 黄春香)

猜你喜欢
感悟体验反思
加强数学思想渗透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关于高中英语教学中阅读解题的几点建议
自我感悟 自我反思 自我成长
体验视角下文化旅游产品深度开发研究
立足生活,挖掘习作的丰富素材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
中学生早恋案例分析及反思
新时期中学美术课教学方法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