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闻记者的职业道德看新闻伦理

2016-11-15 01:52郑茗心孔令晨
新媒体研究 2016年18期
关键词:新闻伦理新闻记者职业道德

郑茗心 孔令晨

摘 要 伴随着市场经济发展的深入,我国媒体工作者在播报新闻时,伦理缺失现象越发的普遍。在极大程度上影响了新闻报道的客观与科学性,与此同时,也在相应程度上损害了有关媒体的公信力,带坏社会风气的同时也使人民的利益遭到损失。相对于新闻工作者而言,在工作中需要严格遵循一系列的从业原则,一定要具备基本的道德底线。有效的协调好从业记者道德操守同新闻伦理间的复杂关系,此举将有助于从整体上优化新闻媒体的形象与报道环境。并在极大程度上促进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稳步发展。

关键词 新闻伦理;新闻记者;职业道德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6)18-0192-02

随着相关技术的发展,人们获取消息的渠道也随之日益丰富,各种各样的新闻消息更是充斥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新闻消息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人们对于客观式的判断往往是建立在新闻报道的基础之上的,而新闻媒体对于客观事物的报道都会参入自身的观点和立场,作为新闻消息发布的源头,新闻记者首先应该增强自身的职业道德与修养,为受众及社会营造一个积极健康的媒体环境。在新闻事件的构成中,新闻工作者需要用新闻伦理来对道德规范进行约束,新闻伦理需要渗透到新闻事件的各个环节。

1 伦理与新闻伦理

伦理指的是用于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关系与行为的约束准则与道德规范[1]。道德是调节人与人之间关系和行为的准则。提到道德人们就会自然联想到伦理,但是伦理和道德是有着明显差异的,伦理更注重的是反应人与人关系以及维持这种关系所要遵循的准则,而道德则是更注重道德活动中主体的本身行为。道德更加注重主观自律,更多是靠自我约束实现的。与此相比,伦理则更多是依仗客观的律他行为。随着人类文明文化的发展,伦理的概念一般也就用来表示道德伦理。相对于新闻伦理而言,两者同样也被认为是同义词。

所谓的新闻伦理,指的是那些与新闻相关的主体道德观的展现与抉择,同时也涵盖了他们对于职责和伦理的履行情况。同时其又被称之为新闻道德,是从业人员在开展相关工作时,所遵循的关于善恶、是非的评判标准与规范,是需要相关人员共同遵守与维护的。其相对于所有的从业人员以及媒体机构而言,均一视同仁,有着同样的约束作用。

相对于新闻的报道以及传播而言,新闻伦理发挥着至关重要的约束作用。新闻伦理的约束管理作用必须是有前提条件的,一方面,是新闻传播必须要受到一定的道德意识进行约束才可采取行动;另一方面,是新闻记者要根据自己的内心意愿去支配自身的行为。换而言之,只有从业人员切实认同并自发的将之作为约束自身的行为规范与准则,新闻伦理的作用才能够得以发挥出来。

2 新闻报道的伦理责任

新闻报道所引发出来的各类伦理问题,其本质就是新闻相关主体自身职业道德问题。在归属上,其属于从业人员的社会责任范畴。换而言之,指的就是接收新闻主体与传播新闻主体之间的关系。具体表现在所报道的内容与最初的报道动机,同时也体现在对社会所造成的影响以及其所具有的公益性质。因此,新闻记者在真实客观进行新闻报道的同时,也要自觉承担起引导社会舆论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职责。构建公信息平台,伸张社会正义并切实发挥监督保障责任[2]。

新闻记者是公众利益的代言人,因此必须承担社会赋予其监督的正义责任,切实维护人民的利益,确保社会的有序运转。此外还要起到引导舆论的作用,真正发挥媒体的功能,履行职责,坚守职业道德,做好社会和谐的监督员。

3 新闻伦理的原则

1)真实性原则。确保所报道内容的真实有效,可以说是新闻伦理最为基本的要求与底线。在现实生活中,记者指的是受公众与社会尊敬的真相寻求者。新闻存在的基本是真实性,这也是新闻能够得以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世界各地新闻机构都将真实性原则选入新闻职业道德规范中,约束新闻记者以及新闻相关从业者。真实要求新闻记者在进行新闻报道时必须要坚持报道事实真相,不受任何外界因素的扰乱,将事情的真实面目呈现给人民大众。我国在1991年通过了《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明确地规定了新闻要具备怎样的真实性,而要想确保新闻具有足够的真实性,就要求新闻记者具有较高的职业素养,即新闻伦理同新闻存在着相伴相生的关系[3]。

2)人道主义原则。新闻传播的本质就是传播人的活动与行为,新闻是因为人而生的,随着社会的发展,新闻是人类创造出的一种以特定媒介传播的内容,是以人类的活动为重,是在人自身生存状态和生存环境及其发展变化的基础上对发生的这些变化做出的真实客观的描述与评价,同时通过一种特定的媒介进行传播。即脱离了人道主义新闻也就没有了存在的价值。

3)客观性原则。只有切实遵守客观性原则,才能够在新闻中切实体现所报道事件的真实性。客观性是人类准确认识事物和把握事物真相的重要前提,因此要求新闻记者在工作时间中对新闻的事实要客观的呈现,符合事实真相。将客观性作为评定工作人员的标准,是对于新闻伦理最好的体现。

4)适度性原则。新闻报道要讲究一个对度的把握,一方面,新闻报道要考虑后果,适度而行,另一方面,在进行突发灾难事件报道的时候应当考虑到人们的感受,进行人为关怀的报道。具备正义感的记者其职业道德同新闻伦理应是相同的。

4 新闻伦理与新闻记者职业道德

在新闻报道过程中经常出现由于新闻伦理缺失而产生问题的现象,使新闻本身的客观性、真实性、科学性以及公正性等原则受到严重的威胁,对从业者的职业道德进行考验。新闻记者在社会市场经济的强烈冲击下,其价值观和人生观很容易出现失衡,容易出现职业道德的缺失表现,因此就会出现新闻伦理缺失的现象[4]。造成相关人员职业道德缺失的原因有:一是新闻记者自身的社会责任感不强,以至于其在面对外界压力时,不能坚持原则伸张正义;二是由于新闻记者的人文关怀不够,对于报道中的弱者麻木不仁,没有同情心,此时也容易出现新闻伦理缺失;三是国家关于新闻媒体的法律体制不够完善,关于新闻媒体及新闻记者的法律约束不强,是导致其职业道德的缺失,最终出现新闻伦理缺失的重要原因之一;四是未有切实发挥社会舆论的监督作用。需要为之构建起内部监督机制,切实开展好监督管理工作,并将之作为一种提升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的常备手段。

新闻伦理以及新闻道德建设,是我国新闻媒体需要不断发展和完善的重要内容[5]。构建新闻伦理不仅是为相关从业人员设置一道德准则规范,同时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我国民众的伦理道德

水平。

实质上,构建新闻伦理道德并不是个人的责任,而是国家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开展相关建设工作,可以推动我国社会和谐与稳定,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因此,务必要进一步完善新闻伦理建设相关工作。

5 在具体情境中选择新闻伦理的价值标准

对于具体的新闻情景而言,需要构建出对应的新闻伦理道德规范。通过一直以来的实践可以知道,对于新闻工作者而言,在从事新闻工作的过程中通常会面临多个选择,尤其是对于新闻真实性与商业性的选择问题,更是普遍存在。正是因为存在多种选择,才需要构建出有效的新闻伦理,从而帮助新闻工作者做出最明智的抉择。但是,不管他们做出何种选择,最终都要保证最大程度的真实性和实

效性。

在某种特定情景下,特定行为与其包含的新闻价值之间具有冲突,在此种情况下很多新闻作品是非常优秀的,但这些作品中也有部分作品与新闻伦理伦理道德相背离。所以说,在对特定情境下特定行为的价值进行分析时,必须要从新闻伦理这一角度出发来进行分析,以此为参照物才能得到新闻的真正价值。对于那些从事新闻传播的实践者而言,首先要做的就是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这是极其关键的。这就要求我们倡导出一个正确的价值观,并不断弘扬这种价值观,这就可以为新闻工作者的选择提供指导和依据,这样新闻伦理和新闻道德规范才能真正的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吴铁鸣,戎融.从新闻记者的职业道德看新闻伦理[J].今传媒,2014(7):33-34.

[2]黄秀珍.当前新闻伦理失范表现及对策[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1):12-13.

[3]展江.新闻职业伦理四大争议问题评析[J].中国地质大学(社科版),2010(3):30-31.

[4]朱国平.媒体良心、新闻伦理与监督权——从英国《世界新闻报》窃听电话丑闻事件说起[J].中国记者,2011(8):23-24.

[5]邵绿.2010年新闻伦理研究综述[J].新闻传播,2011(6):45-46.

猜你喜欢
新闻伦理新闻记者职业道德
如何辨别新闻记者证真伪
如何辨别新闻记者证真伪?
2019 新版新闻记者证公示
2019新版新闻记者证
会计职业道德现状之我见
浅谈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性
灾难新闻报道中的媒介伦理失范探析
灾难报道中的伦理失范与规范
社交媒体时代突发事件报道面临的新问题
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