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心颗粒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伴心律失常的可行性研究

2016-11-16 20:03韩艳艳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6年16期
关键词:稳心颗粒可行性

韩艳艳

【摘要】目的 研究稳心颗粒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伴心律失常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11月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伴心律失常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A和治疗组B,各60例。治疗组A单纯用胺碘酮治疗;治疗组B在治疗组A方案上增加稳心颗粒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疾病缓解率、治疗过程出现的不良症状、干预前和干预后患者N末端脑钠肽前体、发作持续时间、QRS波时间、QTd。结果 治疗组B对比治疗组A疾病缓解率更高(P<0.05);治疗组B、治疗组A治疗过程出现的不良症状均比较轻微(P>0.05);干预前两组N末端脑钠肽前体、发作持续时间、QRS波时间、QTd相似(P>0.05);干预后,治疗组B对比治疗组AN末端脑钠肽前体、发作持续时间、QRS波时间、QTd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 稳心颗粒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伴心律失常的可行性高,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控制心律失常发作,且药物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稳心颗粒;慢性心力衰竭伴心律失常;可行性

【中图分类号】R541.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6.16..02

心力衰竭为心肌损伤所致心脏结构及功能病变,为多数心脏疾病发展终末阶段,多因心肌梗死、心肌炎等导致心室充盈或泵血功能降低所致。多数心力衰竭心肌结构、功能异常,心脏输血和入血量低,左心室排出量低,可导致肺部淤血,影响生命安全,在合并心律失常后可加重病情,加大治疗难度[1]。本研究对稳心颗粒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伴心律失常的可行性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11月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伴心律失常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A和治疗组B,各60例。治疗组B男38例,女22例;年龄51~80岁,平均年龄(60.34±2.13)岁;心功能2级、3级、4级分别有14例、35例和11例。治疗组A男40例,女20例;年龄52~80岁,平均年龄(60.98±2.45)岁;心功能2级、3级、4级分别有15例、35例和10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心功能分级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所有患者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A单纯用胺碘酮治疗,治疗方法为第1周200 mg/次,3次/d,第2周200 mg/次,2次/d;第3周100 mg/次,1次/d,并以该剂量维持治疗,共治疗4周。治疗组B在治疗组A方案上增加稳心颗粒治疗。1袋/次,3次/d,共治疗4周。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观察指标包括:(1)疾病缓解率;(2)治疗过程出现的不良症状;(3)干预前和干预后患者N末端脑钠肽前体、发作持续时间、QRS波时间、QTd的差异。

显效: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频发室性早搏减少在70%及以上,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消失,心功能改善大于等于2级;有效:临床症状和体征好转,频发室性早搏减少在50%~70%,心功能改善1级;无效:未达上述疗效标准。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2]。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疾病缓解率比较

治疗组B对比治疗组A疾病缓解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干预前和干预后N末端脑钠肽前体、发作持续时间、QRS波时间、QTd比较

干预前两组N末端脑钠肽前体、发作持续时间、QRS波时间、QTd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治疗组B对比治疗组AN末端脑钠肽前体、发作持续时间、QRS波时间、QTd改善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患者治疗过程出现的不良症状比较

治疗组B、治疗组A治疗过程出现的不良症状均比较轻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心律失常为慢性心力衰竭常见合并症,可加重病情,治疗上需积极稳定基础疾病,给予洋地黄、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治疗,以稳定病情[3]。

稳心颗粒成分包括党参、黄精、三七、琥珀、甘松等,有活血化瘀、定悸复脉和养阴益气之功,对多种类型心律失常效果确切[4]。从现代药理学角度看,稳心颗粒还具备Ⅰ类、Ⅲ类和Ⅳ类抗心律失常药物作用,可抑制多种离子通道。其中,甘松还可稳定心肌细胞膜,有利于心肌动作电位延长,将折返激动打断,对心律失常治疗效果确切[5-6]。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B对比治疗组A疾病缓解率更高,N末端脑钠肽前体、发作持续时间、QRS波时间、QTd改善更显著(P<0.05),治疗过程出现的不良症状均比较轻微(P>0.05)。

综上所述,稳心颗粒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伴心律失常的可行性高,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控制心律失常发作,且药物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陈永成.慢性心力衰竭伴心律失常98例的临床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24(10):1824-1825.

[2] 武振林,马登峰,王 晨,等.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2,10(7):869-870.

[3] 徐淑玲,郑成相,孙凤玲,等.步长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伴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05(1):143-144.

[4] 汪金琼.步长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伴心率失常的临床疗效[J].中外健康文摘,2010,07(28):150-151.

[5] 李贵勤,梁 青.慢性心力衰竭伴心律失常98例的临床分析[J].医学信息,2015,28(47):349.

[6] 蓝晓玲.稳心颗粒联用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39例[J].浙江中医杂志,2015,50(4):264.

本文编辑:孙春宇

猜你喜欢
稳心颗粒可行性
PET/CT配置的可行性分析
PKEP术后短期留置尿管的可行性分析
中国设立PSSA的可行性及其分析方法
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
冠心病心律失常应用稳心颗粒联合辛伐他汀治疗的可行性探析
稳心颗粒联合美西律片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评价
胺碘酮联合稳心颗粒对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治疗效果观察
稳心颗粒治疗老年患者房性早搏的疗效观察
稳心颗粒合用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观察
PPP物有所值论证(VFM)的可行性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