鄄城县现代水网规划构想

2016-11-16 01:20马朝晖
水资源开发与管理 2016年3期
关键词:鄄城县水网水系

马朝晖 马 雷

(1.菏泽市水利勘测设计院, 山东 菏泽 274000;2.菏泽市谢寨引黄工程管理处, 山东 菏泽 274000)



鄄城县现代水网规划构想

马朝晖1马雷2

(1.菏泽市水利勘测设计院, 山东 菏泽274000;2.菏泽市谢寨引黄工程管理处, 山东 菏泽274000)

现代水网是立足于现有水利工程架构,以全域水网为依托,以河道渠系为输水载体,运用现代治水理念,“多库串联、库河串联、水系联网,优化调度配置水资源”的水网建设思路,采用工程技术和管理手段,对现有水系进行整合与提升,使之形成集防洪、供水、生态等多功能于一体,可统筹解决水资源短缺、洪水灾害威胁以及水生态退化等问题的综合型水利工程网络体系。

现代水网; 水系联接; 水利工程网络体系

1 基本情况

鄄城县位于山东省菏泽市北部,东与郓城县接壤,南与牡丹区相邻,西、北两面与河南省濮阳市隔黄河相望,全境东西宽约32km,南北长约33km。

目前鄄城县内仅有位于彭楼乡的菏泽市电厂供水水库,库容1040万m3,暂无其他农业水库。鄄城县境内现有主要河流三条: ⓐ箕山河,全长44.8km,流域面积365km2;ⓑ临濮沙河,全长36.0km,流域面积481km2;ⓒ三分干河,全长48.1km,流域面积313km2。

鄄城县地处菏泽市引黄工程的上游,境内现有苏泗庄、旧城两处引黄闸,设计流量各为50m3/s,多年平均引黄水量21178万m3。建有苏泗庄大型引黄灌区和旧城中型引黄灌区,水利骨干工程可控制全县,沟、路、渠、河纵横交错形成网络,灌排大框架基本建成。

2 水网规划指导思想

坚持可持续发展治水战略方针,立足鄄城县实际,以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为总抓手,以规划保障城乡防洪安全、供水安全、水环境安全的现代水网为突破口,建设集防洪、供水、生态等多功能于一体,纵贯南北、横跨东西、覆盖全县的大水网,达到多源互补、丰枯调剂的目标,全面提升防灾减灾、服务民生、水资源管理、行业管理四大能力,为建设经济文化强县提供更加可靠的水利支撑和保障。

2.1保障发展、民生优先原则

现代水网规划以增强水利支撑保障能力,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为目标,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水的关系,不仅要利用水、约束水,更要善待水、保护水。水利与民生息息相关,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水利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以促进水利更好服务于保障和改善民生。

2.2统筹城乡、突出农建原则

水网规划要立足鄄城县实际,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和水资源条件的关系,注重兴利除害结合、防灾减灾并重、治标治本兼顾。统筹城乡水利发展,注重水资源节约保护管理和生态文明建设,构筑具有当地特色的水利发展体系。针对农田水利建设较弱的状况,把农田水利作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改善农业水利基础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2.3一工多能、重建强管原则

突出水网的“一工多能”,通过水网建设基本解决水旱灾害威胁、水资源短缺、水系生态等问题。进一步加强项目前期工作,严格规划编制、项目立项、工程施工等建设管理,健全运行管理制度,加强水利工程管理考核,推进工程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和现代化。

2.4政府主导、经济高效原则

水网建设是规模宏大的系统工程,是公益性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把公共财政作为投入主渠道,同时要强化部门协作,加强社会协同,鼓励公众参与,形成治水兴水的强大合力。在水网供水体系中,各类资源要按照经济高效的原则统一配置,合理安排当地水、客水和非常规水的利用领域、利用次序,最大限度实现水的效能。

3 水网规划布局

3.1水系连通布局

鄄城县境内河道分属黄河、淮河两大流域。境内最大的外河为黄河,内河多数属淮河流域南四湖湖西区的洙赵新河流域,县级主要河道有6条,总长130.3km,为鄄城县水系的 “六横”,即临濮沙河、箕山河、三分干河、金堤西河、张庙沟、华营河,均为东西向河流,多分布在鄄城县的东部和南部。

全县水网规划的骨干构架为“一河为源、三纵连六横、多线串联”。“ 一河”即为黄河。由于鄄城县水系的“六横”多为东西向布置,为使水系沟通联接,设“三纵”即三条南北向水系,贯穿南北,使水系连通,以利调水配水。即西部上游以南北总干渠为纽带连接,中部以新临商路沟为轴线,东部以旅游路沟南北贯通。“三纵六横”构成鄄城县水网格局,有力地盘活水利资源,实现境内河道贯通联接调水目的(见下图)。

鄄城县水网规划布局图

3.2防洪减灾规划布局

鄄城县境内河流总长度为389.15km,河网密度为0.377km /km2,径流总量0.826亿m3,年排涝量0.826亿m3。目前的主要问题是河道及排水干沟排水标准较低,规划的重点是抓好境内河道清淤疏浚及涝洼地整治,完善雨水收集系统,同时加强防洪排涝工程建设,坚持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实施防灾减灾治理,完善预警预报系统,加强洪水风险管理和应急管理,健全防汛减灾保障机制。

对于防洪除涝体系的骨干构架 “三纵”及“六横”, 其防洪标准由3年一遇的提高到5年一遇,防洪标准由10年一遇提高到20年一遇,充分利用河道断面防洪除涝。

3.3农田水利规划

鄄城县农田建设规划将全县分为苏泗庄、旧城两大引黄灌区,灌溉面积分别为65.4万亩、23.25万亩,占全县耕地面积的91.29%。其灌溉模式根据水源情况分为:ⓐ纯机井灌溉地下管道节水模式,面积16.562万亩;ⓑ引黄自流灌溉渠道衬砌节水模式,面积33.42万亩;ⓒ扬水站提水灌溉模式,分两种灌溉类型,其一是明渠衬砌灌溉面积21.2328万亩,其二是地下管道节水灌溉面积17.438万亩。灌区干级以上骨干工程建设以渠道衬砌,沟、渠清淤及建筑物配套为主。

3.4雨洪资源利用规划

鄄城县地处平原,河道拦蓄工程偏少,规划建立以水库和河道拦蓄工程为重点的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体系,利用节制闸,对境内主要河道实施梯级开发、层层拦蓄,开发成区域性梯次水网,加大雨洪水资源利用。

a.箕山河。箕山河是鄄城县最大的内河,在其上游兴建箕山河水库,设计库容790万m3,下游修建吴楼节制闸,中游修建孙庄节制闸,加上已建的仪楼、酒店张庄节制闸形成梯级开发,增加拦蓄能力。

b.临濮沙河。临濮沙河位于鄄城县南部,呈西东流向,自下游到上游有申位庄节制闸、孙楼节制闸、胡庄节制闸、什集节制闸、赵坊节制闸等五座闸,可对河道实施梯级开发、层层拦蓄,加强水资源集蓄能力。

c.三分干河、金堤西河。三分干河位于鄄城县南部,改建下游的辛集节制闸,维修中游的申河口节制闸,新建上游李楼节制闸,增加梯级开发拦蓄能力。金堤西河上游新建冀庄节制闸,下游新建仇庄节制闸,增加拦截蓄水能力。

d.华营河、张庙沟。华营河及张庙沟两条河道,河道规模较小,可在其下游设节制闸进行一级拦蓄。三分干沟改建董庙节制闸,张庙沟改建侯垓节制闸,增加拦蓄能力。

通过以上工程布局,可有效增强河道雨洪水资源拦蓄能力,使水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有利于地下水资源补充,满足工农业用水要求。

3.5水系生态建设规划

生态水网建设以现有的河道、湿地为基础,突出古城水邑特色,以改善水环境、恢复水生态、建设水景观、挖掘水文化为目标,以水污染防治、水土保持、河道治理、湿地建设为手段, 以“三纵六横”生态河道、“一库两湿”建设为重点,结合林海建设,形成上有林海、下有湿地群的水邑古城,打造河湖健康、人水和谐的水生态环境。

a.城区河、城综合治理。实施湖泊、河道生态修复,推动建设具有绿化、净化水质的多样式生态护岸,逐步恢复古城水邑良好的水生态风貌。通过建设沿河生态防护林,控制城乡工业、生活污水流入,加强点源、面源污染治理,实现保障水质、水系生态安全的目标。

b.乡镇水系治理。对县区主要骨干河道及其支流河道,植树造林,防风防沙,实施小流域综合治理,改善区域生态面貌,建设河道生态景观廊道。

c.水库、生态湿地建设。在箕山河上游兴建箕山河水库;中游自周大庙至孙庄段兴建长8km、宽120m的生态湿地;在临濮沙河中下游自陈大庙至水库段兴建长9km、宽300m的生态湿地。修建浅滩、深水区、景观桥等,种植各类水生植物,实施生态治理,恢复河道生态基流,涵养地下水源,改善生态环境。

3.6水利信息化建设规划

在县水务局建立信息中心,在引黄管理处、段、乡镇水利站建立信息站,形成覆盖县域的信息化网络,建立与省市互通的水利数据中心。建设较为完善的水利信息化基础设施,实现县级以上水利部门和重点水利工程的互联互通及数据采集的标准化管理。搭建具有较强开放性和可扩展性的统一平台,实现各业务应用系统的数据交换、资源共享和集中管理,提高全县水利信息化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

4 结 语

鄄城县现代水网规划建设,统筹了城乡水利发展,可加强水利基础功能、资源功能、保障功能,对经济社会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支撑作用。规划涉及全县防洪、供水与生态保护等多个方面和水利建设管理等各个层面,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建设任务异常艰巨。必须统筹规划,强化组织领导、依法管水、科教兴水、宣传引导,加大技术组织措施,完善融资机制,保障建设投入,真抓实干,持之以恒,保障规划建设目标顺利实现。

Conception of modern water network planning in Juancheng County

MA Zhaohui1, MA Lei2

(1.HezeWaterResourcesSurveyDesignInstitute,Heze274000,China; 2.HezeXiezhaiYellowRiverDiversionProjectManagementOffice,Heze274000,China)

Modern water network is based on existing water resources engineering architecture. Global water network is relied. River canal system is regarded as water conveyance carrier. Modern water control concept is applied, and water network construction concepts are adopted, namely ‘multi-resources serial connection, reservoir-river serial connection, water system interconnection, optimal scheduling and configur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Engineering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 means are used for integrating and improving existing water systems. A comprehensive water resources project network system is formed, which integrates flood prevention, water supply, biology and other functions, wherein a series of problems can be solved comprehensively, including water resources shortage, flood disaster threat, water ecological deterioration and other problems.

modern water network; water system interconnection; water resources engineering network system

10.16616/j.cnki.10-1326/TV.2016.03.007

TV212

A

2096- 0131(2016)03- 0023- 03

猜你喜欢
鄄城县水网水系
鄱阳湖水系之潦河
水网藻生长及铀对其生长影响的模型构建
鄄城县社区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建设现状分析研究
山东菏泽鄄城县中共党支部领办合作社调查
环水系旅游方案打造探析——以临沂市开发区水系为例
1927—1937年山东省鄄城县新式学堂研究
水系魔法之止水术
●山西加快推进县域小水网配套建设
山西省大水网工程建设如火如荼
山西召开大水网决战暨小水网启动工作推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