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高度和深度成就时政报道的厚度与温度

2016-11-16 01:32刘立纲
记者摇篮 2016年9期
关键词:理论素养党报

刘立纲

【摘 要】互联网时代,媒体格局、舆论生态、传播载体发生巨大变化。在此形势下,党报记者如何坚守传统,不断提升理论素养、能力水平,做好时政报道?本文针对目前新闻舆论工作者中存在的一些倾向性、苗头性问题,进行剖析,深入思考,提出建议。

【关键词】党报 时政报道 理论素养 深入基层

如何做好时政报道,老一辈新闻人常强调这样几句话,“顶天立地”“吃透两头”“站在天安门前想问题、站在田埂上看问题”“高占位、低落点”。每句话的前后部分,是对一名记者应有的“高度”与“深度”的形象概括。在互联网时代,无论媒体格局、舆论生态、传播载体如何变化,这两方面都应是一个党报人应始终坚守的传统与根本。因为,只有在“高度”和“深度”上不断提升,一篇时政报道才有“厚度”与“温度”,一张报纸才能把要传播的信息、想表达的观点融入娓娓道来的笔触中、融入巧妙的谋篇叙事中,让报道活起来、亮起来、跳起来,更富吸引力和感染力,实现“内容更好看,读者更爱看”。所以,在“高度”和“深度”上下功夫,必须是一名党报记者贯穿其职业生涯的“必修课”。

学海“苦作舟” 心有“指南针”

什么是高度?是一名记者对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对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对各级党委、政府重大战略决策部署,对大局大势的理解与把握,是党报做好新闻宣传、舆论引导的中心、大局与指向,是每位记者采写稿件的定盘星、压舱石与指南针。

现实中,有些记者,特别是年轻记者认为理论是空的、虚的,学不学没什么必要,甚至对相关的讲话、文件、书籍不屑一顾。这是一种错误的认知,如果不及时予以消除和纠正,我们就难以成为一名合格的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

没有高度,就不会有强烈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党报是党和政府“喉舌”,无论社会如何变化、时代如何发展,这一功能与定位,都只能加强不能弱化,特别是在价值多元、思想多元、利益多元的社会深度转型期,党报更应发黄钟大吕之声、引社会思潮之先。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地传播党的声音,并将其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这始终是我们的“第一使命”。如果没有对党中央及各级党委精神的深刻领会与精准把握,如果大脑不与之“同步更新”,我们就难以在瞬息万变、错综复杂的环境中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和敏锐的政治洞察力与鉴别力。我们在做宣传报道时,就可能“跑偏”“整拧”,就可能把握不好“什么该报、什么不该报”“什么该做大、什么该做小”时效度,甚至会影响出版安全。

没有高度,就不会有灵敏的“新闻嗅觉”。新入行的记者,往往会有这样的困惑:深入基层、参加会议,找不到重点,不知该写什么、该怎么写,有时候好不容易写出的稿子也可能被枪毙或是大幅修改。甚至一些参加工作多年的记者,在参与一些稍微宏观的重大策划、重大报道时,面对摆满案头的新闻素材,更思维混乱、无从下手、难以表达,于是只得生拼硬凑、简单堆砌,结果出来的稿子干巴巴、硬邦邦,无逻辑感、无可读性。这些,都是新闻敏感不强造成的。

新闻敏感,是一名记者日积月累而产生的一种“条件反射”,是由表及里、见微知著的能力,是发掘新闻事实背后的价值、表象下面的本质、个案中的宏观的能力,是见别人所未见、言他人所未言的能力。形象地说,我们采写稿件,就像是看一幅巨大的画,站在画中间,毫无概念。而当身居高处俯瞰,则豁然开朗。学习理论知识的过程,就相当于我们在爬楼,每上一层,都会有不同的境界。胸中无全局,就是“身在此山中”;胸中有全局,则是“一览众山小”。这时,再多的素材,也是为你的思想和观点服务,也会被你融会贯通,不断地提炼、拔高,就像用一条线把它穿起来、拎起来。这时,你才有能力把一些看似“小”的新闻放“大”,把看似“轻”的新闻做“重”。

没有高度,就不会有高质量的采访。党报记者,采访党政机关主要负责同志或处室负责人,是一种工作常态。如果你没有对时事和时势的把握,面对面交流时,对于被采访对象介绍的情况,你可能根本听不明白。试想,如果你连“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经济发展新常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等基本概念都搞不清楚,怎么会有“愉快交流”“深度之问”?又怎么能赢得被采访对象发自内心的敬重与折服?

提升理论素养,没有捷径可走,不能一蹴而就,它是一个循环往复、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必须下笨功夫、苦功夫、细功夫、实功夫。要向书本学、向专家学,党的十八大以来,针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都发表了一系列的文章或专著。他们以深厚的理论知识,纵观时局、洞悉古今,不仅告诉我们中央正在做什么,更让我们知道了为什么这么做。这些,都是我们党报记者提高业务素质与能力的“基础性”养分。要向《人民日报》学、向所在省的党报学,这些报纸拥有深厚的底蕴、优良的传统,对中央和省委主要精神、决策部署的及时跟进及纵深解读,无论时效性、精准性还是权威性,都是其他媒体所无法比拟的,是学习中非常优秀的辅导教材。我们只要坚持天天读、日日看,真正将其读懂、吃透,就能与中央、省委精神“无缝对接”。

深嗅“泥土香” 书写“大时代”

新闻理想是用脚丈量出来的。

一次会议上,笔者曾聆听一位省级党报总编辑的深情表达。他说,贴近现实和独立思考是报人的职业传统。深嗅泥土芳香,谛听人民心跳,紧扣时代脉搏,抒写生活篇章。我们习惯了不辞劳苦,深入田间地头、车间社区,去触摸质感的现实,捕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在社会基层的细节。生活永远生动于文字,我们习惯让生活开口说话,在传播党和政府声音的同时,让报纸成为观察社会沧海桑田的窗口。

这,是一名老报人对后来者的寄语与嘱托,也道出了何为“深度”的内涵与真谛。

笔者认为,实现“深度”,必须“三到”。endprint

第一,身到。离基层越近、离真理越近,来自一线的才是一流的。要想写出“冒热气”“带露珠”的作品,捉到既新鲜又美味的“活鱼”,必须要有勤快的脚板子、深入基层的泥腿子。有记者抱怨,我的战线新闻太少,没稿子可写。其实,这个理由并不成立,新闻没有“荒漠”与“富矿”之别。不下去跑,而是一味地坐在家里等材料、等文件、等会议,怎么会有好线索、好素材?曾先后任《辽宁日报》副总编辑、《人民日报》总编辑、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的已故新闻大家范敬宜,一直要求记者要冲破框子,放下架子,和老百姓平起平坐,向他们学习如何说话,如何表达。他说,只有平易,才能近人;只有近人,才能感人。他用一首“朝辞宾馆彩云间,百里万里一日还,群众声音听不到,小车已过万重山。”来形容、批评一些记者浅尝辄止、浮于形式的作风,值得我们每个人对照自省。

第二,心到。时政新闻,经常会有一些重大典型报道。而对于这些稿件的采写,有些记者要个材料、唠上几句,就认为完事大吉、打道回府。结果写出来的稿子好似流水的账本、事迹的总结,毫无感染力。连自己都没感动,又如何感动读者、感动当事人?如果不能深入被采访对象的内心,必然会苍白无力。曾先后采写郭秀明、陆幼青、汪洋湖、张云泉、王顺友、杨业功、白芳礼、王庆平、华益慰等众多典型人物的新华记者张严平,其作品质朴真切,充满情感,富有诗性。其中,通讯《索玛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荣获2006年第16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她采写的《将军已经出发》、《将军没有远行》等多篇报道,被全国600多家媒体采用。她采访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木里藏族自治县的马班邮递员王顺友时,那个长年一个人一匹马一条路走过来的人几乎没有什么话,半天憋出一句,绝超不过5个字。这时张严平意识到,面对着这样一个人,走进他心灵的唯一途径就是走进他的邮路。正是这一路的奔波与辛苦,使她与王顺友成为了无话不谈的朋友,并最终凝结为一万多字的、催人泪下的《索玛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当有人问张严平写出好稿的秘诀时,她的回答只有一句话,“好的采访是好文章的一大半。”

第三,眼到。记者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细致入微的观察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发现微妙的新闻线索,还可以使新闻报道更具有说服力,增强新闻的真实性和现场感,也可以在一起采访的同行中脱颖而出,写出“独家”的内容。今年全国两会期间,辽宁日报曾刊发一篇题为《辽宁代表“抢”发言》的特写,这篇800余字的小文,语言鲜活爽利,镜头感极强,从微观视角反映了辽宁代表争先恐后、积极踊跃发言,认真履职的大主题。据了解,该稿的作者,在半天会期里,和采访对象没一句对话,只是坐在角落里静静地观察、记录每位代表的一言一行,只用眼睛就“采访”出了篇与众不同的稿件。

当今中国,正在发生“千年未有之变局”。身处这个伟大的时代,对于我们新闻舆论工作者来说,是何等的幸运与光荣。我们当以一名“建设者”的担当与情怀,以坚定的信念与方向,以扎实的素养与功底,把新闻写在15万平方公里的辽沈大地上,写在老工业新一轮振兴的进程中,不负历史赋予我们的职责与使命。

(作者单位:辽宁日报)endprint

猜你喜欢
理论素养党报
享思想交流盛筵 促理论素养提升
——评《北京大学理论名家大讲堂》(第二辑)
党报专副刊怎样撑起“半边天”
办好党报内参的思考与探索
有效提升初中英语教师知识管理能力的三个支点
议提升地市党报竞争能力
党报创新文娱报道的实践与思考
如何正确认识党报副刊的作用
浅析油田基层班子建设的重要性
理论宣讲员要注重理论素养的修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