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框式舞台剧场中的工作马道型栅顶设计

2016-11-16 08:45冯为李国棋周春江
演艺科技 2016年7期

冯为 李国棋 周春江

【摘要】提出镜框式舞台剧场中简化栅顶设计的一种思路——工作马道型栅顶设计,并探讨其适用条件、排布形式及优缺点。

【关键词】老旧剧场;配建礼堂;镜框式舞台;栅顶设计;工作马道型栅顶;舞台工艺设计

文章编号:10.3969/j.issn.1674-8239.2016.07.008

中国很多地方都保留有20世纪中后期建成的中小型剧场,已经使用了几十年的时间。与21世纪新建的“高大上”的大中型公立剧场相比,它们建筑面积小、空间高度低、装修老化破损、演出专用设备陈旧,其中相当一部分已经被列入改造升级的计划。此外,在很多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的新建规划中,都配套有礼堂(有的也称之为学术报告厅),主要进行单位内部的大型会议、学术报告,同时要兼顾中小型非专业演出、电影放映等集体活动。这些剧场和礼堂是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的重要场所,也是文化传播的最基层单位,为方便叙述,以下将其分别称为“老旧剧场”和“配建礼堂”。

由于现存建筑客观条件、规划情况的某些限制或其他原因,这些老旧剧场和配建礼堂的栅顶不能采用常规剧场的栅顶设计,需要做出某些改变,才能适应使用需求和业主的相关要求。另外需要说明,“老旧剧场”和“配建礼堂”类剧场的舞台形式以镜框式为主。针对此种情况,笔者探讨一种简化栅顶设计的思路,即用工作马道形式的栅顶代替满铺形式的栅顶,称为工作马道型栅顶。

1常规的栅顶设计

“栅顶”俗称葡萄架,是舞台上部用于安装悬吊设备的专用工作层,并方便检修。常规栅顶都是“满铺”的,即舞台表演区对应的台塔顶部全部都是可上人的栅顶(舞台周边天桥对应的局部空间可以没有栅顶)。为了增强形象感,人们将栅顶和滑轮梁的同层和不同层布置比喻为“跳大绳”和“钻树林”两种方式。

所谓“跳大绳”方式,是指栅顶梁和滑轮梁同层布置,滑轮置于栅顶顶面,卷扬机置于栅顶下的天桥上

(或卷扬机置于栅顶顶面),此时栅顶上密布水平钢丝绳,工作人员小腿高度即为一条一条钢丝绳,行走其上犹如“跳大绳”(见图1)。

所谓“钻树林”方式,是指栅顶梁和滑轮梁分层布置,用于固定滑轮的滑轮梁在栅顶之上约2.5 m的位置,卷扬机置于栅顶或栅顶下的天桥上,卷扬机的钢丝绳先上翻至滑轮梁再下挂吊杆,人行走在栅顶之上,穿过身边的钢丝绳,犹如“钻树林”(见图2)。

“跳大绳”方式省去了一层钢结构,降低了造价,对台塔空间高度的要求也有所降低。缺点是栅顶顶面满布钢丝绳,不利于自由单点吊机的使用,也不利于桥架、管线的排布,工作人员行走其上倍感吃力。“跳大绳”的栅顶设计方式在20世纪还是比较常见的。

“钻树林”方式增加了一层钢结构,造价有所提高,但与动辄几千万上亿元的总造价相比,可认为是以较小的土建代价换取了更为灵活的设备安装条件和更加舒适的检修环境。也正是由于其代价小、实用性高的特点,“钻树林”方式成为了21世纪新建剧场的主流。

2常规栅顶设计的局限

如前文所述,由于某些原因的限制,一部分老旧剧场和配建礼堂不能使用常规的栅顶设计,舞台工艺必须采用变通的手法,才能实现业主的使用需求。请看以下三个工程实例。

(1)成都博物馆新馆内附建的学术报告厅。该报告厅舞台进深约9 m,土建台口高度7 m,梁下净高约14.5 m,未达到《剧场建筑设计规范》要求的“2倍台口加2 m”的最低高度要求。但业主方提出了在台口尺寸不降低的前提下必须设置能上人检修的栅顶、必须设置防火幕、必须实现硬景片提升的要求。面对“三个必须”,常规的“满铺”栅顶难以达到业主的要求。

为解决这一棘手问题,舞台工艺设计师讨论了多种可能的方法,最终选择了设置横向工作马道的方法,如图3所示。

工作马道平行于台口设置,宽度600 mm,共4道。第1道位于假台口与大幕机之间,第2、3、4道位于吊杆之间。虽然成功实现了业主的“三个必须”,但是也付出了一定的代价:工作马道部位的吊杆被取消,吊杆数量有所减少;在600 mm的马道上检修滑轮等吊挂设备也给工作人员带来了一些不便。但这种设计最大程度上实现了演出的换景功能,也能满足业主对吊杆数量的期望,得到了业主的认可。

(2)中国人民大学学生礼堂。该建筑原被称为800人大教室,并没有定义为剧场,舞台高度很低,屋架荷载也仅为普通吊顶荷载,不能安装吊杆、灯杆等演出专用设备。业主预期的使用功能为满足课堂教学、学术报告,同时也要承担学生自导自演的一些文艺演出,要求舞台机械以灯杆和幕布杆为主,不升降换景。舞台工艺设计师使用具有独立梁柱体系的滑轮梁而无栅顶的设计应对严重不足的建筑高度和屋面荷载,成功实现了业主的预期,如图4所示。

(3)涿州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礼堂。该礼堂是个老旧剧场,台上机械以吊杆、灯杆为主,辅以电葫芦,吊杆的密度远低于专业的剧场,综合各种因素,采用的是垂直于台口的工作马道型栅顶,如图5所示。

3工作马道型栅顶设置方式

当常规的栅顶设计不能满足使用要求时,工作马道型栅顶就成为了可用的解决思路之一。

成都博物馆新馆学术报告厅和涿州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礼堂是横、纵两种工作马道型栅顶设置方式的代表,两者都是在“钻树林”方式的基础上的设计。将这种思路进行扩展,把“钻树林”、“跳大绳”与工作马道横纵布置进行组合,可以衍生出四种工作马道型栅顶的设置方式。

3.1“钻树林”纵向马道布置方式

如图5所示,“钻树林”纵向马道布置方式使用较为方便,吊杆密度不受马道影响,马道与滑轮吊点对应,检修便利。

3.2“钻树林”横向马道布置方式

如图6所示,“钻树林”横向马道布置方式可以争取更高的换景空间,适用于允许减少吊杆数量的舞台。

“钻树林”横向马道布置方式应优先将工作马道布置在吊杆间距较大的位置,比如灯杆与吊杆之间,最大限度地避免减少吊杆数量。如果对景杆的间距和数量有较苛刻的要求,可以将横向工作天桥布置在灯杆正上方,灯杆钢丝绳穿越工作马道。之所以选择在灯杆上方布置工作马道,是因为通常情况下灯杆的行程较景杆小,灯杆停留在台口以上一定距离即可满足演出使用,无需像景杆那样行程超过两倍台口高度以上才能完成换景工作。

3.3“跳大绳”纵向马道布置方式

如图7所示,“跳大绳”纵向马道布置方式马道与滑轮吊点对应,吊杆密度不受马道影响。但马道上密布钢丝绳,给行走带来不便。

3.4“跳大绳”横向马道布置方式

常见的舞台吊杆一般都是平行于台口布置,因此垂直于台口设置滑轮梁是比较合理的。如图8所示,“跳大绳”横向马道布置方式,滑轮梁依然横亘在吊杆顶部,不能像“钻树林”横向马道布置方式那样提供更大的吊杆上升空间。因此,“跳大绳”横向马道布置方式仅是一种可用的方式而已,只能在某些极其特殊的环境下发挥奇效。例如,某已建成的嬉水乐园欲增建舞台,水池顶部(相当于观众厅)架设面光杆,舞台工艺设计师在“跳大绳”横向马道布置方式的设计思路基础上进行了修改,马道底部的钢梁探出马道边缘安装吊点滑轮,同时解决了吊杆安装和滑轮检修问题,不失为一个可用的好办法。

4结论

(1)舞台工艺设计要始终秉承“一切为演出服务”的理念,在有限的甚至苛刻的土建条件下,为使用者提供更好的硬件条件。栅顶的设计并不是为了安装舞台机械而安装舞台机械。新建剧场按照舒适的条件设计栅顶、方便舞台机械安装固然是好的,如果已有条件并不理想,舞台工艺设计应该改变模式化的常规做法,最大限度地保证演出的安全性、实用性和方便性。

(2)工作马道型栅顶对比“满铺”栅顶的优点是用钢量少,造价低,对建筑空间要求低;缺点是不方便使用单点吊机,各类桥架、管线的布线灵活度低,检修方便程度低。因此,工作马道型栅顶适用于等级较低且不使用自由单点吊机的剧场,或是台塔空间受到某些限制的改造型项目。

(3)工作马道可垂直或平行于台口方向布置,与“跳大绳”或“钻树林”进行排列组合后可以灵活应对不同的现场条件。

(4)虽然灵活的工作马道型栅顶设计在受限的建筑空间条件下可以给舞美设计留下更多的展示空间,但实际上更像是一种补救手段,不应成为广大新建剧场尤其是专业剧场设计的初衷。如果建筑空间和造价不是十分受限,还是优先推荐“满铺”栅顶。

5结语

笔者曾经接触过多个与前文提到的“三个必须”相类似项目的舞台工艺方案设计(并未追踪这些案例最终的实施情况),但这些项目的舞台工艺设计师为了达到《剧场建筑设计规范》规定的“2倍台口加2 m”的栅顶高度,采取了大幅降低台口高度的方式。其中有两个案例欲将8.1 m和7.85 m的土建台口通过吊挂装饰板的手段降为6 m使用,另一案例更甚,是将7 m台口降为4 m使用。笔者认为这种设计思路欠妥,不值得提倡。

随着各省会城市大剧场建设的基本完成,设计得当、使用方便的经济实用型的中小型剧场可能是今后一段时期的建设方向。舞台工艺设计师应该与时俱进,适应新的变化,选择与剧场定位相协调的设计思路和技术手段完成设计,为人民群众不同层次的文化生活需求提供不同建设标准的、适当的硬件平台。

(编辑 王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