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经济环境下互联网经济对就业的影响研究

2016-11-16 21:58王振东李沁芸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6年25期
关键词:互联网经济就业结构电子商务

王振东 李沁芸

摘 要 互联网经济的发展已经对就业及就业结构产生了显著的影响。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法,对就业结构的现状进行了研究,发现就业结构存在人力资本结构不完善、人才培养与工作属性脱节、产业交替下工作变动频繁等问题。对此,本文提出了就业增长应与需求平衡发展、人员素质培养与未来发展相协调、注重对人力资本的储备和吸纳等应对措施。

关键词 互联网经济 电子商务 就业结构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在“十二五”期间,我国经济取得了较快发展。2015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了67.7万亿元,同比增长6.9%,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位居第二位。在经济高速发展的背后,却也给社会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为了在发展中解决这些问题,我国经济逐渐步入了结构战略的转型期,调结构、稳增长、保就业成为了新一届政府的主要政策基调。

在当前经济环境压力下,“互联网+”的模式给我国经济带来了新的机遇。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的融合,带动了产业转型升级,推动了经济质量和效率的提升。同时,“互联网+”模式可以有效降低成本费用,促进技术的交流合作,加快产品研发速度,高效整合资源。互联网经济符合了我国经济结构转型的要求,是我国经济未来几年的主要发展方向。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互联网经济与国家总体经济发展、就业行为和就业结构的关系进行了大量的研究。Lehr et al(2006)通过研究美国各州的就业面板数据得出互联网对就业产生积极影响。Moriones and Lopez(2007)对企业应用互联网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环境、公司结构特征、人力资本、竞争战略和内部组织等关键因素显著影响企业对互联网技术的应用。Zhu and Thatcher(2010)以电子商务行业为研究对象,总结得出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依赖于政府的支持性政策、完善的法律制度和适宜的社会文化。Frey and Osborne(2013)在对互联网与工作的关系的研究中,发现在当前工作环境下,有接近50%的工作岗位会被互联网所取代。陈茂盛(2015)对互联网经济的发展阶段进行了研究,认为互联网经济发展应依托于传统行业更应服务于传统经济。姜伟,金桦(2015)对互联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应运用市场化机制和全球化布局来促进互联网经济发展的观点。

综合上述文献分析得知,国内外相关学者对互联网经济的研究文献主要集中于对总体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却少有文献针对互联网经济对就业行为与结构的影响进行详细的诠释。因此,本研究以互联网经济为研究对象,详细阐述其对就业的促进作用及对结构的优化作用。

1我国互联网经济发展对就业的影响

互联网经济改变了传统经济的资源配置方式,提高了生产效率,加速劳务和服务的周转速度,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有研究表明,互联网通过改变对劳动需求的种类上对整体就业有负面效应,不能有效使用新技术的劳动者,正在被更新的技术发明所取代。那么,在未来失业问题是否愈加突出?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文基于互联网经济的发展和相关理论,分析探究互联网经济的发展对就业到底产生了哪些方面的影响。

1.1互联网经济对我国就业的促进作用

美国经济学家阿瑟·奥肯提出的奥肯定律①对于经济的发展与就业关系给出了相关诠释,表明互联网促进经济的发展的同时也在推动就业人数的提升。2013 年中国的 iGDP(互联网经济占GDP比重)指数已经达到了4.4%,处于全球领先水平。有研究显示,中国的互联网普及率每增加 10%,互联网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会额外增加 2.5%。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行业的信息化和实体化的相互优化促进将更加频繁,互联网经济正在重塑中国的劳动力市场。麦肯锡咨询预测,在就业方面到2025年,互联网新应用带来的生产力提升可减少1.3%-4.0%的用人需求,相当于1000万到3100万个岗位。但是互联网将可以带来全新的产品和服务这些因素最多可以创造4600万个新的工作机会。研究表明互联网经济的发展不仅不会提高失业率,反而刺激就业需求。

1.2互联网经济对我国就业结构的改善

据相关研究显示,互联网在企业内部管理方面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83.0%的企业通过网上银行辅助财务工作;79.3%的企业在互联网上与政府机构互动、在线办事;28.1%的企业利用互联网开展员工培训。大量的经济活动被放在了互联网上面,这就迫使传统的就业结构在经济互联网化的推动下优化改善。首先体现在对高信息技能员工的需求上面。伴随政府对互联网经济价值认识的增加,国家将会予以大力扶持,推动互联网经济发展,对拥有互联网高技术专业技能的人员的需求增加;其次,自由职业比例进一步提升。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住科斯表明,企业边界因交易成本而存在,这是企业正常存在的基础。互联网的发展优化市场配置资源效率,降低了交易成本,企业边界因此将趋于淡化。更多的从业人员不再受限于企业,员工可以在个人和企业之间通过博弈达到理想层面。年龄结构趋于低龄化也体现了就业结构的优化。据统计数据显示,互联网行业从业人员的平均年龄为28.3岁,平均工作年限为2.5年,学历背景以本科为主。

2我国互联网经济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2.1现行人力资本结构不完善

人力资本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愈加明显,人的素质、知识和才能等对经济发展越来越具有决定性意义。经济的发展要求我们对现行的人力资本结构不断完善和升级。当前时期,我国的人力资源结构还不健全,低效率的问题还很突出。一种人力资本在实际应用中究竟能否产生高效率,取决于其技术知识类型与含量是否适合于经济社会的需要。因此,在对人力资本的供给和配置上,应结合市场化需求,精准配置人力资本。

2.2人才培养与工作属性脱节

近年来,我国高校的毕业生人数增长迅速,许多求职者无法应聘到工作;有的企业职位空缺,没有合适人选。两种现象形成鲜明对比。根据麦肯锡的调查,中国大学生仅有10%符合跨国公司的人才要求。直接暴露出当前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不健全,人才培养机制与社会需求脱节,高校毕业生素质、能力与公司要求不相符合等问题。

2.3产业交替下的工作变动频繁

传统行业受到互联网经济发展的冲击,员工离职率呈现显著增加的趋势。据统计,约有28%的从业人员会在任职1年内跳槽,而32%的人会在2-3年内跳槽。“互联网+”发展战略的提出给传统行业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巨大的威胁。互联网+一个行业,不只是简单的两者相加,而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发展新的生态模式。融合产生的新的组织形态将不可避免地刺激组织结构的转变、人力资源需求种类和数量的转变。因此,人力资源的更替现象将会持续一段时期,以适应新的商业组织形态下的发展要求。

3应对互联网经济发展问题的建议

3.1就业增长与需求平衡发展

在应对处理就业问题时,人才供给和需求的均衡问题一直是关注的重点。当互联网经济表现过快增长,对人才需求大幅度增加时,企业或将面临着人才短缺的风险。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应充分发挥宏观干预作用,促使人力资源需求短缺信息在市场上充分流动,消除信息缺失带来的就业影响。

3.2人员素质培养与未来发展相协调

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融合形成的新兴行业,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这也从另一方面说明了传统的理论知识不能充分满足新产业发展要求,不能够为企业未来的发展提供必要的技术和决策支持。因此,对未来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解决人员素质与发展不协调这一矛盾,高校应积极争取参与互联网经济要求下的专业设置方案的制订,使高校课程设置趋于科学和合理。同时,还应积极与互联网企业开展实习项目,努力建设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3.3 注重对人力资本的储备和吸纳

互联网经济是知识密集型产业,人力资本决定了企业的发展动力。在传统经济、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相互融合的过程中,企业必然面临着人才的竞争,建立一整套科学合理的机制来应对人才流失的风险是每一个企业所要关注的问题。在人才获取方面,企业需要通盘考虑吸引人才的主要因素,薪酬、发展机会、福利、工作环境等,并针对目标人才的诉求制定人才吸引策略。目前,要留住高素质的人力资本,仅靠简单的激励措施已不能凑效,还应使用期权、建立共同投资基金、开发人力资本流动模型、同业竞止以及签订一些协议等等举措来避免人才流失。因此,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不仅要善于选拔争取人才,也要善于留住人才。

注释

① GDP变化和失业率变化之间存在的一种相当稳定的关系,其认为GDP每增加2%,失业率大约下降一个百分点。

参考文献

[1] Lehr,W,C Osorio,S E Gillett, and M Sirbu (2006),“Measuring Broadbands Economic Impact”,Final report prepared for the U.S.Department of Commerce, Economic Development Administration.

[2] Bayo A.Moriones,Lera F.Lopez.A Firm-level Analysis of Determinants of ICT Adoption in Spain [J].Technovation,2007(27).

[3] L.Zhu,S.Thatcher .National Information Ecology:A 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Perspective on Global Ecommerce Adoption[J].Journal of Electronic Commerce Research,2010,11(1).

[4] Frey C B,Osborne M A.The future of employment: how susceptible are jobs to computerisation?[J].Sept,2013,17:2013.

[5] 陈茂盛.辩证看待中国互联网经济[J].经营者,2015(5):26.

[6] 姜伟,金桦.关于互联网经济发展的若干思考[J].电视技术,2015,39(13):93-95.

[7] 唐鑛,朱云乐,王慧卿,等.从常规就业到云端工作[J].学海,2015(6):94-97.

[8] 阿里研究院.工作行为变革云上行——互联网经济对就业和用工行为的影响报告[EB/OL].(2015-04-21)[2016-5-13]. http://i.aliresearch.com/file/20150417/ 20150417095942.pdf

[9] 中国网.社科院: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与社会需求脱节[EB/OL].(2010-06-22)[2016-5-13].http://www.china.com.cn/news/txt/2010-06/22/content _20319858.htm

猜你喜欢
互联网经济就业结构电子商务
《电子商务法》如何助力直销
电子商务
互联网经济对成本管理的挑战
互联网经济背景下的网络技术专业教学改革与研究
陕西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性实证研究
欠发达地区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性分析——基于新结构经济学的视角
关于加快制定电子商务法的议案
贵州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同关系研究
我国本科院校工科类专业招生规模研究——基于产业、就业结构偏离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