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创新意识成为教与学的活水之源

2016-11-17 03:55江苏省扬州市东关小学郭继勇
数学大世界 2016年10期
关键词:建构意识思维

江苏省扬州市东关小学 郭继勇

让创新意识成为教与学的活水之源

江苏省扬州市东关小学郭继勇

新的《课程标准》(2011版)明确指出:创新意识的培养是现代数学教育的基本任务,应体现在数学教与学的过程之中。学生自己发现和提出问题是创新的基础;独立思考、学会思考是创新的核心;归纳概括得到猜想和规律,并加以验证,是创新的重要方法。创新意识的培养应该从义务教育阶段做起,贯穿数学教育的始终。通过数学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就必须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意识到创新课堂教学方法的重要性。我们可以尝试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良好开端

《新课标》中指出:“数学教学活动,特别是课堂教学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认知心理学关于学习机制的最新研究成果揭示了学习主动性的本质是认识主体的主动建构。因此,教师对教学内容设计要富有趣味性、探索性、适应性和开放性,并为学生提供适当的指导,通过精心设置支架,巧妙地将学习目标任务置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产生认知困惑,引起反思,形成必要的认知冲突,从而促成对新知识意义的建构。例如,在教学“年、月、日的认识时”时,教师先让学生举例哪些年份是闰年、哪些年份是平年。随后教师让学生做小考官报出年份,教师判断它是闰年还是平年。由于教师对学生所报的年份都能做出迅速准确的判断,学生感到非常惊讶。此时,教师说:“我有一个巧妙的方法,它能够帮我迅速准确地计算出这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大家想学吗?”学生兴趣盎然,跃跃欲试,从而为参与学习提供了最佳心理准备。这样设计,迅速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使学生认识了数学知识的价值,从而改变了被动状态,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二、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创新意识发展的基础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是一个被动吸收、反复练习和强化记忆的过程,而是一个以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通过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主动建构意义的过程。创造性教学表现为教师不在于把知识的结构告诉给学生,而在于引导学生探究结论,在于帮助学生在走向结论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探索规律,学得方法;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地从事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合作交流等数学活动,从而使学生形成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有效的学习策略。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该让学生充分地经历探索事物的数量关系、变化规律的过程。例如,完成下列计算:

根据计算结果,探索规律。教学中,首先应该学会思考,从上面这些式子中你能发现什么?让学生经历观察(每个算式和结果的特点)、比较(不同算式之间的异同)、归纳(可能具有的规律)、提出猜想的过程。教学中,不仅要注意学生是否找到规律,更应注意学生是否进行思考。

三、形式多样的开放性教学,是提高学生创新意识的不竭动力

陈旧的教育内容和方法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品质。数学作为一门思维性极强的基础学科,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方面有其得天独厚的条件,而开放题的教学,又可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尤其对学生思维变通性、创造性的训练提出了新的更多的可能性,所以,在开放题的教学中,选用的问题既要有一定的难度,又要为大多数学生所接受,既要隐含“创新”因素,又要留有让学生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充分施展他们聪明才智的余地,例如,调查本班学生喜欢的课外活动的情况,面对这个比较复杂的课题,一定要给学生以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进行充分的探索和交流。首先,学生要讨论的问题是用什么数据来刻画课外活动的情况,是采用调查和收集数据。接着的问题是:“可以调查哪些呢?”对此,学生可能有很多想法,对学生提供的办法不要急于肯定或否定,应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充分讨论,认识到不同的样本得到的结果可能不一样,进而组织学生深入讨论:从这些解释中能做出什么判断?能想办法证实或反驳由这些数据得来的结论吗?这是一个开放题,其目的在于通过学习提高学生的发现问题、吸收信息和提出新问题的能力,注重学生主动获取知识、重组应用,从综合的角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四、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开展有效评价,是实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保障

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师指导质量的个体差异,在教学中必将导致学生创造能力、创造性人格的显著差异。因此,教师调控教学内容时必须在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上分层次教学,尽可能地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指导策略;在教学评价上要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对不同程度、不同性格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

由于智力发展水平及个性特征的不同,认识主体对于同一事物理解的角度和深度必然存在明显差异,由此所建构的认知结构必然是多元化的、个性化的和不尽完善的。例如,图中的阴影部分是一个正方形,求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厘米)。

如果是用常规的数学方法解决是比较麻烦的。在学生交流互动的过程中,居然有人提出用方程来解决,将图形题和方程结合起来,这种想法在小学生中还是不多见的。该名学生说:“将正方形的边长设为x厘米,可列出方程10x÷2+40x÷2=40×10÷2。”听完这名学生的回答,我们都豁然开朗。

学生的个体差异表现为认识方式与思维策略的不同,以及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的差异。作为一名教师要及时了解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积极评价学生的创新思维,对出现的错误要耐心地引导他们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鼓励他们自己去改正,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总之,在实施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在课堂活动过程中感悟知识的发生、发展与变化,培养学生主动探索、敢于实践、善于发现的科学精神。将创新的教材、创新的教法与创新的课堂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将学生的主动学习与创新意识的培养落到实处。

猜你喜欢
建构意识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意识不会死
建构游戏玩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