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立宁:苏州的土壤适合撒下创意创新的种子

2016-11-18 03:17吴婧茸
现代苏州 2016年30期
关键词:苏州园区机器人

记者|吴婧茸

孙立宁:苏州的土壤适合撒下创意创新的种子

记者|吴婧茸

2014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两院院士大会上表示,机器人是“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机器人革命”有望成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一个切入点和重要增长点。再加之,今年阿尔法狗大败韩国围棋手李世石之后,国内掀起了一阵机器人产业热潮。

在中国说起机器人,那就不得不提孙立宁。

孙立宁,苏州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院长,先进制造技术研究院院长,机器人与微系统研究中心主任,江苏省先进机器人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863计划专家,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万人计划”创新领军人才,江苏省“333人才计划”第一层次,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他还是哈工大机器人研究所所长,江苏汇博机器人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同时还有发明专利19项,建立了先进机器人机构与控制研究平台、微纳米微操作机器人与装备集成研究平台、高性能工业机器人及机电一体化装备研究平台、人机交互机器人技术研究平台和医疗微创手术机器人集成等研究平台,并获得江苏省创新创业人才、江苏省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

小小的一张名片实在是装不下他的多重身份,涵盖所做出的成绩和贡献。这位来自哈尔滨工业大学的佼佼者,在前不久入选“2016苏州十大科技创新创业人物”。对于孙立宁,半辈子都在和“创意创新”打交道,在他看来,只有改变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创新,才是真正好的创新。

用创新改变人们生产生活方式

如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一种与有荣焉的时代氛围,对于研究机器人沿科技近三十年的孙立宁而言,这恐怕是他人生最好的机遇。

痴迷于智能机器人发明的孙立宁原是哈尔滨工业大学机器人研究所所长,悉心研究三十年微纳操作机器人的他一心让人们从繁重的机械劳动中解放出来。

孙立宁告诉记者,在2012年他去佛山一家水龙头厂考察,直面了残酷的现实。“工厂内,多是20岁左右的孩子在不到一米的工作台下面工作,打磨水龙头,整个环境火星四射铜粉飞扬,那些孩子脸上都乌漆墨黑,我看到心里很难过。如此恶劣的工作环境,正是引起尘肺病——这一危害最大的职业病的罪魁祸首。现在多是独生子女,设想一下,如果是自己的孩子在如此恶劣环境下工作真是不舍得的。”

于是,在第二年,孙立宁及其团队研制出了水龙头抛光打磨机器人,不但完全取代人工打磨,还将效率提高了15倍。“这样,就将操作工人从一线解救到后台,只需要操控计算机就可以了,同时还能提高产量,真正实现无人工厂。”另外同年孙立宁还研制出了喷釉机器人,更是改变了人工喷釉的恶劣环境,一经售出,便占据了国内百分之九十的市场,并成为科勒等大品牌的供应商。

孙立宁说,“创新科技一定要真正为人所服务!”,他的梦想就是让机器人走进亿万家庭,改变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目前,机器人已经广泛应用于汽车及汽车零部件制造业、机械加工行业、电子电气行业及塑料工业、食品工业、物流等诸多领域,孙立宁力将机器人产业从工业,扩展到医疗、服务、养老、教育等行业。

盛情难却,南下创业是个不二选择

来苏州之前,孙立宁已经是国内机器人技术领域知名中青年专家,哈尔滨工业大学机器人研究所所长,机器人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哈工大机器人研究所成立于1986年,是国内最早开展机器人研究的单位之一,1993年从哈工大博士毕业之后,孙立宁在机器人研究所整整工作了15年。

孙立宁说,机器人其实是相对高端的产业,从研发角度来看,往往需要依托较好的产业链,才能更好的发展,实现产业最大化;从应用角度来看,机也该存在对工业机器人装备需求相对旺盛的区域。

在孙立宁看来,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是我国汽车制造、电子制造、家电、纺织服装等企业集中地,这类型企业对机器人装备的需求大,有利于生产之后的销售。另外,苏州整个科技产业化环境,政府的服务,产业链中企业的投入,能够使机器人产业良好健康发展,实现机器人成果转化。就客观条件来看,南下创业是个不二选择。

而在主观思想方面,正值45岁的孙立宁想要实现自己的产学研的梦想,苏州从产业链、创新链和资本链角度进行的科学布局,采取“政产学研商”相结合的创新机制,以及对人才的重视程度,这一切都让他“盛情难却”。“苏州不但创业条件好,政府对待人才的态度好到让我一个东北爷们都根本无法拒绝。”

“重才”的态度造就“创新”的磁场

回忆起第一次来苏州,那是园区创办第一届领军人才大会,孙立宁作为评委被邀请至苏州。园区的服务和利好政策给孙立宁留下了良好的印象。在苏州工业园区工作生活几天下来,孙立宁不由得感叹道:“这里确实是一个适合科研发展的热土。”

孙立宁还记得当时同为评委组的大家开着玩笑说,“‘咱光评别人,干嘛自己不来?’本是一句玩笑话,但我仔细一想,对啊,自己评选的科技人才都不断地往这里迁移,我为什么不来呢?”就这样,孙立宁便在心里埋下了来苏创业的种子。

回去后将近一年的时间,孙立宁又考察了多个城市,却始终没有找到一个比苏州更适合发展的地方。2008年的11月,孙立宁带着研究所的团队再度探访苏州。这次赴苏,建厂开公司被提上了议程。孙立宁在园区招商人员的陪同下,现场参观了园区的厂房,进一步加深了对园区情况的了解。与此同时,孙立宁还向同类型的科研性企业了解了他们来苏办厂的情况。

通过方方面面的“打探”,孙立宁和团队得出了结论:苏州的环境非常适合高新技术转化和创新创业。于是,在2009年,孙立宁来苏创立了苏州博实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开发出服务机器人、特种工业机器人以及MEMS自动封装机器人生产线。2015年公司已成功融资实现转型,销售超过亿元,成长为苏州市重点企业。

“现在想起来,园区请我来做人才的评委,实则是想引进人才,而我这条鱼就是自愿上钩的!” 孙立宁笑着说。“整个苏州工业园区的氛围你能感受到这里尊重人才、尊重科研,这样的气场吸引着各类人汇聚于此。这种‘重才气场’成为了一种磁石效应。”

谈到未来的愿景,孙立宁信心满满。“人要做事,一定要有两个必备条件。一要有理想抱负,二要有‘人气’,城市对你的信任感和创新的氛围。我想我们现在都有了,对未来我充满信心!”

猜你喜欢
苏州园区机器人
Pingtan in Suzhou 苏州评弹,值得一听
苏州伴宅
“洋苏州”与“新苏州”演奏和弦
苏通园区:激荡开放潮 十年再出发
园区的开放样本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园区开发Ⅱ个股表现
机器人来帮你
认识机器人
机器人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