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苏州,谁最有发言权?——不一样的3D立体的城市出游手册

2016-11-18 03:17张小妹
现代苏州 2016年30期
关键词:苏州绘本设计师

记者|张小妹

我们的苏州,谁最有发言权?——不一样的3D立体的城市出游手册

记者|张小妹

七里山塘春水软,一声柔橹一销魂。欢迎亲爱的你,来到我深爱的城。

在苏大独墅湖校区的一间工作室内,我们见到了《一本苏州》的主设计师苏州姑娘王伊千,她还是一名苏州大学艺术学院的在读研究生。

偶然,敲开艺术之门

一袭白衣,温婉如初,伊千缓缓道来她对苏州的情结。从小学开始,伊千就跟父母一起从常熟搬到苏州来,之后长期定居苏州。“我记得当时刚来苏州的感觉就是,苏州好大啊!口音也不太一样诶!”从小学到中学到大学到现在,伊千一步步见证着苏州近20年来的变化。

伊千母亲是学画画出生的,许是受到母亲的影响,又或许是基因在作祟,伊千从小就对绘画有着执着的爱好。于是,从小学开始到现在,学校的黑板报都被她承包了。

老一辈的人总是对学艺术抱有怀疑态度,文化课好为什么还要学艺术?学艺术以后能不能立足社会?伊千母亲弃画笔从金融,因此跟大多数学生一样,高考后伊千遵循父母的意愿,读了苏大社会学院本科专业。即便如此,伊千仍旧没有扔掉这个爱好,在学校干起了老本行——画海报。

所学的专业并没有阻碍伊千的想法,大三的时候,伊千开始有意识地去艺术学院蹭课,图案设计、立体剪裁课上你都能看到她的身影。时间一久,伊千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想法,她决心要跨专业考研读服装设计专业。长久的备战,伊千果然没有辜负自己的辛劳,413分的考研成绩超乎预期,也让她大呼一口气,终于能在艺术领域大展拳脚啦!

绘本,一抹低饱和色的美

绘画是一门技术,如何能让绘画更有意义是伊千一直以来寻求的目标。

2015年9月,苏橙的创始人曾军辗转联系到她,俩人沟通了想法之后一拍即合,做一本苏州的绘本旅行手册《一本苏州》。于是,伊千愉快地加入了苏橙这个团队中,负责苏州团队的设计与策划。

在校园内,伊千号召起大家加入这个有意义的事件中来。在她的呼吁下,一群艺术学院的研究生聚集起来,主策划、文案、众多设计师组成了《一本苏州》的14人团队。伊千对《一本苏州》的整体构想成型后,进行内容分工,各司其职。谁擅长画哪个题材的,或者对哪部分比较感兴趣的,就负责这个部分的设计工作。

不同设计师风格的穿插,最后才汇聚成了《一本苏州》——苏州工业园区现代都市感比较强,跟古城区画风有所区别,而设计师陈晓宇构图比较灵活,也兼具时尚气息,于是她负责园区的大部分工作;除此之外,陈晓宇因为学的是环境艺术专业,擅长园林景观的绘画,像拙政园等等园林题材的就被她承包了;而姚俊杰比较擅长地图的绘制,于是地图部分都由他来完成;伊千比较喜欢用新奇的绘画手法,在寒山寺和苏州博物馆的设计中融入水墨的元素;设计师于烨榕整体画风比较童趣可爱,画风类似于《秘密花园》。

手绘平江路地图

相遇,是一场未知的旅行

分工明确后,大家就要各自开工了。虽然研究生的课表几近排满了,伊千仍旧努力抽出时间来,白天一空闲就去各处踩点,晚上回来加班加点地画设计图。有一次,伊千熬夜画设计图到很晚,发了一条状态感慨,发现秒赞的都是队友,大家心有灵犀,都在忙设计图。“当时我还蛮感动的,大家为了一件事一起去努力的感觉。”

随绘本附赠的平江路手绘地图由王伊千负责设计绘画,仅仅是这一张地图,就花费了一个月的时间。通过航拍记录、一家家店面拍照存根,她同时对着照片、视频开工,一遍遍描摹、修改,画完之后,伊千无奈哀嚎:“我这一个月都不想去平江路了。”

在整体设计、画面感以及创新点方面,伊千觉得是最难的部分,有时候会遇到灵感枯竭的感觉,好在团队经常头脑风暴,互相借鉴彼此的好点子。有时候某个设计师会有自己的想法,大家交流下来觉得不错就会去实践。在绘本中,设计师植入了一些有趣的故事,比如千灯古镇的故事,网师园的来龙去脉等等,这些都是设计师们前期对苏州文化背景的挖掘。

一张张照片,通过团队设计师们的构想,绘成一整本作品。整个团队半年来的心血,都凝结在这里。

如今,《一本苏州》的设计工作告一段落,团队成员的友谊仍然在延续着,大家时不时地聚个餐,叙叙旧。“是《一本苏州》将我们大家聚集在一起,这份感情不会断。绘画是我肯定会坚持下去的事情,因为我好像没有其他的爱好,就喜欢窝在一边画画。”伊千莞尔一笑。

《一本苏州》主设计师 王伊千

猜你喜欢
苏州绘本设计师
小小设计师
Pingtan in Suzhou 苏州评弹,值得一听
苏州伴宅
“洋苏州”与“新苏州”演奏和弦
绘本
绘本
设计师访谈
绘本
设计师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