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绘画”到“动画”,再到“未知领域”这样的展览,必须亲临感受

2016-11-18 03:18向煜
现代苏州 2016年30期
关键词:金鸡湖美术馆动画

记者|向煜

从“绘画”到“动画”,再到“未知领域”这样的展览,必须亲临感受

记者|向煜

上月底,金鸡湖美术馆举办了今年的第三个大展。从2012年开馆至今,每年的第三个展览,金鸡湖美术馆都坚持举办关于国内外前沿艺术的大展,要么是国际名家,要么是具有实验性的艺术展览。去年“达利的盛宴”的火爆场面还历历在目,今年充满探索意义的“从绘画到动画”艺术展如约而至,为苏城市民带来了与以往截然不同的视觉体验。

什么是“从绘画到动画”?

就概念而言,早在1909年美国人温瑟·麦凯用一张绘画的图片表现出了一段动画故事《恐龙葛蒂》,就已经把“绘画延展到动画”这一极具突破精神的案例搬上了人类动画史的舞台。而这种以“绘画的方式动起来”为叙事性的影像诞生,一直蔓延到之后的团队分工、工业化级别的动画电影,直至涌现出扬名世界的迪斯尼、梦工厂等动画基地,从此一种商业剧情及流水线的动画机制悠然而生。

那么,这次金鸡湖美术馆的展览又有何特色呢?

记者在展览现场看到,25位有代表性艺术家带来了28件艺术作品,通过对不同风格作品的演绎,诠释这个领域多元共生的状况,呈现独立动画的发展概貌。整个展览从独立动画实验的范畴中寻找一些有代表性的艺术家和艺术作品以及工作方法来诠释这个领域多元共生的状况,为大众了解独立动画艺术打开广阔的视野。

事实上,目前独立动画依旧是一个当代艺术实验中的新生事物,充满着了各种可能。据介绍,独立动画一般是小制作的艺术动画,更多的是艺术家个体或者小组以较为独立的艺术观念来创作的动画作品,实质是个人美学下的前卫探索,可以称之为是一种具有独立艺术精神和艺术价值的艺术形式。

随着新媒体介入人们的生活领域,我国原创独立动画逐步发展起来。但是目前独立动画的受众仍属小众,还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群体效应,学术前沿的成果也尚未被大众和市场广泛接受与转换。相较其他艺术形式,独立动画的创作和传播需要参与,独立动画的表达和审美需要理解。所以本次画展的意义就是为独立动画的研究、展示、教育、发展搭建一个专业平台,持续推广和传播独立动画,为独立动画的崛起、发展做出有益的尝试。

亲临金鸡湖美术馆你会发现,本次展览的作品不仅有独立动画的展示,也会有陈列展示、数字版画、互动装置,以及油画、影响和综合材料等类别。当然这些都是艺术家们关于动画系列的创作延伸。如艺术家山村浩二、成正焕在谈论自己创作独立动画的艺术生涯中讲到的一样,他们的作品不仅仅是就动画谈动画,也会从动画外延至时间、空间、情感、叙事。

这一方面,与开展前相关论坛的讨论——从“绘画”到“动画”再到“其它”的工作方法论相关。策展人张小涛对此表示,今天的艺术一定是充满变化的,它与科技、人文、媒体等等无法分割,我们不愿意掉进只有动画的小圈子里面,给它很多的设限。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展览还承担起独立动画研究和推广的重任。开幕式当日上午,以“全球化潮流中实验动画的观念与方法”为主题的论坛如期举行。参展的青年艺术家刘茜懿以“动画非动画”、“独立非独立”的两个关键词对论坛内容进行了准确地概括。此外,配合展览的系列艺教活动也将在10月、11月中不定期展开,籍此让更多的百姓在参与中对独立动画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猜你喜欢
金鸡湖美术馆动画
Clifford hits the big screen
钢·美术馆展览现场
钢·美术馆二层展厅 钢·美术馆一层展厅
做个动画给你看
动画发展史
美丽的金鸡湖
我的动画梦
金鸡湖学校:艺术体育科技齐开花
去美术馆游荡
美术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