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要富养

2016-11-18 03:18朱小海
现代苏州 2016年30期
关键词:牛津大学珍妮大卫

女儿要富养

朱小海,伪文艺中年,生于江阴璜塘,常以江因、黄唐为马甲行走江湖。好读书,不求甚解。好电影,不分良莠,自恃定力深厚,欲于光怪陆离风月片悟禅意。

马未都和马伯庸,都爱谈历史说文物。他们的书,老马的“说收藏”系列、小马的“古董局中局”系列,我都很喜欢。一老一少两匹马,风格不同。老马的文字和他的打扮一样,是老派的,经得起咂摸,像好茶有回甘。小马的文字很流畅,但有网络文学的通病,情节推进貌似丝丝入扣,但回头一想,呵呵,真经不起回头,美轮美奂的大厦其实是建造在流沙上的海市蜃楼。

最近看了一部电影,《成长教育》(An Education,2009年),典型的女性电影,小波折后大团圆,完美收场。可是回头一想(这是我的老毛病,总爱瞎琢磨),又是一个经不起回头的玩意儿!

听我说说故事吧,据说这是根据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记者琳·巴贝尔的回忆录改编的。故事发生在上个世纪60年代。16岁的珍妮是一个典型的小家碧玉,生活在伦敦乡下,家境平平,长相甜美,文艺范儿,成绩优异,偶尔有些小叛逆也仅限于听听流行音乐。她的梦想是考上牛津大学,父母、老师、同学也都看好她。

一个雨天,珍妮遇到了大卫。请注意我接下来对大卫使用的所有修饰性描述。大卫是一个开着紫色跑车的成熟男人,自称“毕业于牛津大学”,当然也就认识某某某、某某某,出手阔绰,先是送花篮,接着便是带着珍妮出入音乐会、高档酒吧、艺术品拍卖行和高级餐厅,甚至说服珍妮的父母去牛津大学拜访某某某,这当然只是为在外过夜找的借口而已。那一夜发生的事情,是紫霞姑娘所说的,只猜得着开头,猜不着结局。大卫用了男人惯用的伎俩,说我只是想看看么,姑娘宽衣解带,说想把美好的一切留到17岁生日,大卫居然真的就做了一夜柳下惠,成熟的果实真的被留到了17岁那年的巴黎,摘果子的还是那个“老司机”。可见这男人的确是有钱有闲,知情识趣,不由让我想起了古典文学名著《金瓶梅》中的天下第一红娘王婆的名言:“但凡捱光的两个字最难,怎的是捱光,似如今俗呼偷情就是了,要五件事俱全,方才行得。第一要潘安的貌,第二要驴大行货,第三要邓通般有钱,第四要青春小少,就要绵里针一般软挨忍耐,第五要闲工夫。”

珍妮问父母:“如果我不考牛津了,我嫁人,会怎样?”老爸语气轻快地说:“那要看你嫁的谁”。坠入爱河的姑娘果断退学,接受了大卫的求婚。老师让她三思退学的决定,她问老师:“你读的什么学校?”老师说:“剑桥。”珍妮轻轻地挥手,不带走一片云彩:“那你现在不还只是教教书?”

然而很快,她发现大卫不仅是个贼,而且已婚已育,从大卫太太口中得知,她既不是第一,也不是唯一。所幸的是,“蓝瘦香菇”之后,珍妮很快振作起来,重新拾起书本,实现了自己的“牛津梦”。且不论这算不算Happy ending(完美结局),回头想一想,如果大卫不是已婚已育,而是钻石王老五,珍妮和他生活就是童话里的“王子和公主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吗?我这个“书蠹头”,实在不敢苟同。作为一个父亲,我唯有如履薄冰,战战兢兢,勒紧裤腰带,不吃大餐吃快餐,不烧汽油烧板油,把零钱穿在肋条上,凑满一块就坚决不破,然后带上女儿去灯红酒绿之地奢靡消费,该吃的吃,该玩的玩,该买的买,让她早早地 阅尽人世繁华,不至于豆蔻年华被“老男人”轻易拐了去。

我希望我的女儿倘若遇到“老男人”,一定要神情倦怠,饶他百般取悦也只是过眼云烟,终属徒劳。

猜你喜欢
牛津大学珍妮大卫
《太空的故事》
珍妮曲奇饼干
珍妮·古道尔
大卫,不可以
大卫,圣诞节到啦
拯救大卫
千年等一回!牛津大学女生录取人数首超男生
近代印度学体系中的牛津大学佛教研究
牛津大学为何不办校庆
是什么让牛津大学不办校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