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城市,生活美美哒

2016-11-18 03:17张小妹
现代苏州 2016年30期
关键词:苏州工业园区雕塑苏州

记者|张小妹

创意城市,生活美美哒

记者|张小妹

无创意,毋宁死。乍一听,似乎过于夸张绝对了,仔细一想,倒也没错,平淡无味的生活的确乏善可陈。而好的创意总是能在特别的时候,让人虎躯一震,眼前一亮。

在我们的生活中,其实创意无处不在,只要我们用心去观察。要说,创意玩的就是脑洞,是对生活的态度。有创意的人总是具有一双会观察生活的眼睛,他们能够从生活的细节中发现创意所在,一些小而精致的物件能让之时刻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自2014年底起,苏州成为国内第六个、江苏省内首个“全球创意城市”。目前,全世界已有20多个国家的41个城市加入“全球创意城市网络”。这是一项殊荣,更是一种鼓励。

一群有创意的人组成了一个极具创意的城市,于是这座城市从外观到内在都变得灵动,鲜活了起来。苏州工业园区就是这样一个城市,各行各业中有创意的人、事、物,构成了园区城市品质、内涵、个性特色的显著标志。

雕塑建筑:城市创意的外衣

一座城市传达给大众最直观的创意感受,就是她的建筑、雕塑、结构布局等等外在表现。城市雕塑不单代表了一个城市的品位和形象,往往更是蕴含了深刻的城市精神。在苏州工业园区,每新建一个区域,都会以这个区域的功能特点设计、配置相应的城市雕塑,用雕塑点亮城市风景。

作为一个现代化的都市,苏州工业园区不乏优秀的雕塑作品。从开发建设之初的“开放之窗”,到进入独墅湖区域的“大拱门”,园区众多雕塑作品用不同的艺术风格和展示手段点缀着城市的美景。行走在这城市中,视野中不时有点亮眼睛的惊喜跳出,那些造型优美的雕塑是城市风景的精彩点缀。

雕塑家、苏州大学艺术学院教授沈建国为苏州工业园区设计了不少雕塑作品。如今,现代大道上的《新时空》、研究生城的地标《未来》、中央公园的《合作》等等都是沈建国的作品。他认为,一个城市的公共艺术如何才能更好地发展,取决于领导者的决策水准、老百姓的审美水平,以及城市的经济发展情况、艺术家的水平。

沈建国雕塑作品《绿色的呼唤》《海声》

在接受采访时,沈建国告诉记者:“园区十分重视城市雕塑发展,每年在城市雕塑上要投入2500万,这在全国是首屈一指的。”苏州工业园区公共艺术整体水平相对较高,因此雕塑也比较多,大大小小的雕塑有500多件。

但从公共空间来讲,苏州工业园区的创意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沈建国指出,这里的雕塑大多是传统的风格,缺乏一些风动、光感的雕塑,这类雕塑视觉冲击力强、空间感强,更具设计感。相比于国外多样化的雕塑来看,园区的雕塑还是略显单一。

能够让公众参与到其中的公共艺术才更有价值,沈建国坚信。即将到来的中加艺术交流展,将于11月15号在苏州工业园区苏州文化艺术中心进行展览,在这次展览中,老百姓可以参与制作雕塑,真正让雕塑走近他们的生活。雕塑不需要供起来,而是需要接地气,融入周边环境中,才能更好地体现其价值。

不单单雕塑需要创意,对一个城市来说,创意无处不在,因为众多创意元素才组成一个创意城市。“雕塑、建筑、创意空间、家具,生活中的文创产品,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东西都跟创意分不开,哪怕是一支笔也可以创意满满。如果人人都能抛开一成不变,来挖掘一些有创意的东西,那我们的城市就是一座有创意的城市了。”沈建国告诉记者。

文创产业:城市创意的血脉

无处不创意,是对一座城市最大的褒奖。创意和所有的产业都是密不可分的,生产汽车, 汽车的外形、内饰都是设计师的环节,都需要创意。在国外,建筑师不是单纯的工科出身,而是艺术家,文艺复兴时期,米开朗琪罗、达芬奇等等顶尖的艺术家都负责设计过教堂。

除了我们直观可见的建筑、雕塑等等,创意产业也是一座城市创意的体现。

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6年上半年,文化相关产业实现营业收入3616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9%,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文化创意产业已经成为引领和支撑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与此同时,城市在创意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苏州工业园区致力于搭建创意产业的载体,苏州文化艺术中心、苏州国际博览中心、李公堤文创街区、苏州创意产业园、斜塘老街创意休闲街区等等一系列的创意载体,致力于推广创意创新产业的项目,极大地丰富了创意产业的无限可能。

在文化创意产业占有一席之地的苏州大禹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近几年在互联网领域孕育出了不少网络红人,谈及这一新兴的产业,其创始人旷攀峰表示:“我们不仅仅在做网红的产品,其实公司在新媒体、动漫、游戏领域都有涉足,这是公司的三个业务板块模型,三块之间相互支撑,协同作战。”他认为,矩阵的方式、多个IP的方式更适合于创意领域。

在新媒体板块,苏州大禹网络科技有限公司通过提供广告、策划等创意服务来盈利;从作品层面来看,优秀的创意作品是公司的核心盈利模式,通过企业文化和组织架构来实现创意的人才涌现。从技术层面来看,提升游戏和动漫的技术,提高制作效率降低成本,这将是苏州大禹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旷攀峰告诉记者:“坦诚是创意型公司通往卓越的唯一之道。创意型产业要求创意涌现,需要大家踊跃说出自己真实的想法。”在经营企业的过程中,旷攀峰有自己的思路,创意型企业不仅仅是文化娱乐,也是有情怀的。他希望通过公司的产品能够输出一些正能量,一些能呈现中华文化的产品,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创意型企业的真正价值。

最近,旷攀峰在思考中国的科幻片。他琢磨,如何才能在文化层面展现中国科技的力量,能否通过动漫来展现这种强大的民族自豪感。“即便是文化创意产业,也肩负着弘扬中华文化的使命”。

在艺术领域,同样产生了一批创意型的产业,生产艺术品的衍生品。雕塑家沈建国还有一个身份,是苏州基业艺术馆的馆长。在他看来,推广艺术很重要的一点在于衍生品,这是比较能够将艺术普及化,将艺术送下神坛,走近普通人的好办法。

为此,他借鉴台湾故宫博物院的模式,致力于研发衍生产品,其收入可以养活一大批人。因此,基业艺术馆除了展出艺术作品,开办研讨会、博览会外,还将众多艺术家的作品做成手机壳、茶杯、丝巾等等。

有创意的人:城市创意的灵魂

很多人说,艺术家是最有创意的。油画家、苏州大学艺术学院教授钱流告诉记者,一个搞艺术的人,对现实生活必须敏感,一直保持着对生活的热情。面对同样的东西,艺术家的观察角度、方式、感想都是不一样的,更加敏感,更加强烈。这就是为什么有人认为艺术家比较偏执、比较个性的原因。

一个艺术家,创意灵感来源自个人经历、生活,在生活中能够打动他的就成为了灵感来源。钱流主要是画昆曲题材,这个古老的剧种所呈现出来的美是这个初入苏州的人所震惊的。“昆曲带给我的视觉冲击成为了我的创作冲动,想要将这种舞台的美,梦幻超然的东西,呈现在画面中。”但如果只是直观地呈现舞台的魅力,还过于简单,为此,钱流将中国的壁画元素融入其中。

东方艺术跟西方艺术是不同的,西方艺术注重造型结构、空间立体,东方艺术注重写意,精神层面的东西。钱流希望,通过来自西方的油画,更多地去体现东方的内涵和精神。绘画的造型、结构、色彩、层次感,加上壁画的斑驳的肌理感,同时融入昆曲的元素,形成新的视觉效果,这是别人没有尝试过的,也是他自己的风格。

艺术家是有限的,但艺术可以融入生活,深入到每个人的心里。“其实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艺术的潜质,只不过有的人没有从事艺术方面,没有被挖掘出来。”钱流这样解释。

有创意的人,在生活中,会充满浪漫的情怀,擅长捕捉一些生活中的美,享受这份美。很多人在从事艺术行业后,个人的风格、家装的风格都变得更有创意更有格调。东坊忆桥画廊顾沁在组织俱乐部活动时发现,许多太太们之前从来没有接触过艺术,但是当他们一旦进入这个领域接触了艺术,了解了艺术,她们的很多艺术潜能就被唤醒。同样的景致,原先自己看来是无感的,现在会用艺术的眼光去看待。

钱流油画作品《昆曲遗韵》

当然,有创意的人,光有天马行空的想法还不够。创意还需要落地,才能实现最大的价值。在创意人才培育方面,苏州工业园区将创意领军人才纳入“金鸡湖双百人才计划”,为创意型人才提供政策支持,同时以科教创新区为主体,建设国家创意产业和创意人才培训基地,迅速壮大创意人才队伍。

在这里,这些有创意的人才得以发挥各自优势,为苏州城市文脉延续,城市文化建设、文化创意城市文化建设、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等做出应有的贡献。 苏州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院长,国内机器人技术领域知名中青年专家,机器人与微系统研究中心主任孙立宁就是苏州工业园区创意型人才的代表。他的半辈子似乎都在和“创意创新”打交道,在他看来,用创意改变人们生产生活方式,让人们从繁重的机械劳动中解放出来,才是创意最大的价值所在。

孙立宁痴迷于智能机器人的研发,2009年,他带领几个哈工大毕业的弟子创立了苏州博实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开发出服务机器人、特种工业机器人以及MEMS自动封装机器人生产线。2015年公司已成功融资实现转型,销售超过亿元,成长为苏州市重点企业。他组织开发的腹腔微创手术机器人已经进入动物试验阶段,目前正在研发骨科手术机器人、穿戴式康复训练机器人等医用机器人。孙立宁真正将创意化为力量,通过努力的尝试,一遍遍的实验,将脑海中的想法转化为改变生活的力量。

创意氛围:城市创意的氧吧

创意点亮生活,城市需要创意。一个城市发展到一定的高度,必然要和文化、艺术息息相关,这是一个城市的精神和灵魂。人们经常称一些人为土豪,是指那些精神文化层面跟不上物质追求的人。对于城市也一样,如果一味的经济发展,没有精神文化层面的东西点缀,是不相配的。

曾经在塞纳河畔、卢浮宫旁生活过的钱流认为,在那样一个全世界的艺术之都,生活在那里,仿佛浸润在艺术的天堂里,如此便能理解为何法国人比较优雅、有品位。一个巴黎城就有大大小小的两百多个美术馆和博物馆,从小就在这样的氛围里成长,很自然地就被熏陶出一种艺术的气息。长大之后,骨子里的艺术气息就会显露在穿衣打扮、家装风格等等生活的细节中。

而苏州本身就是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历史上曾经出现过无数个辉煌的时刻,艺术家、文人集聚。至今留存的绘画作品、园林、建筑等等都是值得骄傲的典型,因而,在苏州,创意应该能够做得更好。

钱流分析说,艺术的东西、创意的东西,很难产生经济的效益,因而投资者难以坚持。这一点,国内应该借鉴国外经验,创办私人美术馆不为挣钱,首先建立董事会,让众多企业家参与其中,像是做一项慈善事业一样去奉献。其次领导层面要更加重视,加大政府扶持力度,让创意成为城市之荣耀。客观来讲,要营造一个城市的创意氛围,是一项长期的奋斗,需要投入精力、学习知识、引导鼓励。

按照一些国际化都市文化发展历程,艺术区出现在文化之都是城市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相比北京798艺术区及宋庄艺术区、上海M50艺术园区、重庆坦克仓库艺术中心等,苏州的艺术集聚区还不算太多,也不够知名。

为了顺应园区转型升级新时期的时代浪潮,2015年6月,东坊·创智园地产业园应运而生,并定位为发展文化创意、设计研发、智能制造等创新型智慧产业。一年多来,东坊艺术空间一直努力地营造园区创意文化的氛围,打造一个配套完善、环境优美、内涵丰富的舒适型产业空间,形成一个人才聚集、富有激情与活力的创新创业园地。

一个城市的创意氛围,需要大家一起去营造,也需要一些活动来推动。已经举办了五届的中国苏州文化创意设计产业交易博览会已然成为吸引全世界文化创意人才,汇聚有潜力的文化创意项目,激发全社会文化创意激情,推动好项目向文化创意产业转化的大平台。

猜你喜欢
苏州工业园区雕塑苏州
巨型雕塑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星洲小学
Pingtan in Suzhou 苏州评弹,值得一听
苏州伴宅
“洋苏州”与“新苏州”演奏和弦
苏州工业园区综合竞争力列全国第二
我的破烂雕塑
中新苏州工业园区联合协调理事会第二十次会议召开!
自贸区4.0来了,苏州工业园区准备好了吗?
写实雕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