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人:不忘初心,勇往直前

2016-11-18 01:22长江蔬菜杂志社刘婷张丽琴贺欢
长江蔬菜 2016年19期
关键词:白马蔬菜

长江蔬菜杂志社 刘婷 张丽琴 贺欢

新农人:不忘初心,勇往直前

长江蔬菜杂志社 刘婷 张丽琴 贺欢

编者按:蔬菜产业作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在我国传统农业发展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因此,国家不断出台文件,加大对蔬菜产业的政策支持、财政倾斜和项目扶持,吸引了不少农民、合作社、业外人士对蔬菜产业的资金投入。但如何成功地做大、做好蔬菜产业,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增产、增收、增效呢?《长江蔬菜》记者深入生产一线,聆听业内成功人士的实践经验、记录独具地方特色的产业发展模式、分享具创新性和突破性的典型案例,图文并茂、以飨读者。

导读:素有“楚天首县”之美誉的江夏区位于武汉市的南部,东与鄂州、大冶毗邻,南与咸宁交界,西与武汉经济开发区隔江相望,北与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接壤,是武汉市“十二五”期间本土最大的“菜篮子”基地,其在蔬菜种植、产业发展上享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正是这种优势催生了一大批优秀的生态蔬果种植企业,推动着当地农业产业的发展,促进着当地农村农民的增收,实现着当地经济的不断增长。

家事易:尽心竭力谋发展,踌躇满志创未来

武汉家事易博源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家事易)成立于2010年,建成的生态园共流转土地134.02 hm2,其中设施蔬菜基地93.33 hm2,修建了钢架大棚、U50斗沟、泵站、冷库、PPR灌溉管道及综合体分拣中心等,种植有薯尖、生菜、上海青、黄秋葵、番茄、菜豆、花椰菜等常规应季蔬菜,其中番茄、迷你黄瓜、豇豆、青椒、小白菜、茄子、生菜7种蔬菜都已成功通过了绿色食品认证。家事易依靠锐意的技术创新,开展“电商+冷链快递物流+智能终端取货”的全程冷链非当面交付模式,打通了生鲜配送的最后一公里,成功地踏入了这片业内人士觊觎已久的电商蓝海。

为打造“鲜滋味、鲜营养、鲜生活”的“三重鲜”体验,从源头到终端、从生产到配送,每一个环节家事易都极尽细致之能事。在种植模式方面,园区以自营种植和对外承包两大模式并存发展,以求科学管理与经济效益的双赢。其中园区20%的种植地块为自营项目,主要雇佣周边农户从事采摘、种植、田间管理及基础设施建设等劳务。80%的种植地块对外承包,通过招租的方式实现,目前已引进60户种植农户,这些农户大多来自江西、浙江、安徽、河南等省。在生产条件上,园区重点配置了防虫网、频振式杀虫灯等设施,全面推广应用生物有机肥,建设了蔬菜产销综合体,实现产品清洗、分拣、包装、储运、保鲜全程冷链商品化处理。在销售模式上,将电商供应与线下销售相结合,电商平台主要客户为家庭及大型企事业单位,2015年底总公司进行业务调整,将针对家庭客户的B2C配送业务模式转变为社区便利店O2O的业务模式,家庭客户可直接通过选择周边的社区便利直营店进行生鲜订购。在基本满足线上产品需求后,剩余的蔬菜则由公司物流部每日运往白沙洲等大型批发市场及江夏本地集贸市场,日运货量分别为20 t和5 t。

对于未来的发展,家事易踌躇满志,基于自身条件的考虑及农业发展新态势的研究,预计未来3年园区将全面拓展蔬菜种植以外的业务,扩增畜禽养殖、果树种植、观光采摘、生态旅游等板块。

白马头:一心一意为家乡,努力奋斗终成器

农民是土地的孩子,2006年白马头村的数位村民走到了一起,他们怀揣激情、心系家乡,眼见被抛荒的土地越来越多,驻村村民越来越少,心痛不已的他们下定决心要建设家乡,于是大家在慎重合计了几个月后决定在家乡办企业,发挥白马头村的土地优势,带动当地农民发展致富,白马头生态农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白马头)就在这样的背景下成立了。公司现有设施农田185.33 hm2,养殖水面150 hm2、山林257.33 hm2,种植蔬菜30多种,建有完善的配套蔬菜加工车间,蔬菜年产值已突破8 000万元,员工近200人。

白马头蔬菜产品丰富,销售渠道也非常稳定,吸引全国各地订单纷至沓来,因此每年春节过后公司都会规划出全年的生产种植目标。连锁餐饮酒店简朴寨和艳阳天等都是公司的合作伙伴,由于蔬菜品质好,市场有口皆碑,白马头还和武汉很多大专院校有合作,为武汉在校学生供应新鲜可口的蔬菜。

取之于农,用之于农。当地农户与公司属雇佣关系,公司提供蔬菜种子、农资、设施设备,农户负责田间管理,最后按田地的产量获取相应的工资,收成越好的农户收入就越高。每年公司都会定期组织农户参加农业技术培训,每期培训持续半个月之久。以前农户自己生产,一没有规划,二缺乏销路,三要看老天爷的“脸色”,年收入2万左右。现在在白马头的带领和指导下,农户生产技术提升了、经营意识增强了,收入也跟着水涨船高,很多远走他乡的村民也陆续返回家乡。而经营户大多是外来人员,他们来到白马头村从事专业的农事生产,与白马头属于合作关系,白马头会定期根据市场价格采购他们的作物,因此经营户是自负盈亏、自主生产。与经营户合作,既可以丰富公司的蔬菜品类、扩大生产规模,还能吸取外来经营户先进的种植技术,推动公司的栽培技术不断提升。

展望未来,白马头打算扩大生产规模,从事多元化农业生产,计划在稳定自身蔬菜生产的基础上,继续向“华中地区药食蔬菜基地”的目标努力。另外,随着公司与福建商会的深入合作,生态旅游成为公司发展的新突破点。整个生态旅游项目计划流转土地666.67 hm2,投资9亿元,一期已投入2亿元用于项目开发,预计2017年年底整个生态旅游项目可以建设完成,届时武汉周边又多了一个旅游、休闲、踏青的好去处。

兰菊:厚积薄发寻机遇,精品蔬菜展抱负

梅、兰、竹、菊“四君子”,历代文人雅士青睐有加。借物咏志,取“兰菊”二字作为合作社的名字,着实高雅脱俗,与合作社的经营理念相得益彰。兰菊合作社位于江夏区山坡街光辉村,主要的经营项目有蔬菜种植、种苗代育和农业技术推广等,现有社员6人,种植户112户,生产基地33.33 hm2,其中设施种植20 hm2,年产值1 100多万元。

合作社总经理江楠毕业于华中农业大学园艺系,毕业后一直从事相关工作,后就读于中国农业大学农业经济管理研究所,继续学习蔬菜种植相关技术和经营管理知识,在植保行业摸爬滚打20多年,时刻保持着对市场敏锐的洞察力。他发现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理念的转变,普通蔬菜已经无法完全满足大家追求健康、绿色饮食的理念,而那些真正满足高端消费需求的精品菜、特色菜相对比较稀缺,供不应求。经过深思熟虑,他毅然决定成立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瞄准特色蔬菜、精品蔬菜市场,开启新的发展之路。

万事开头难,对知识渊博、眼光独到、经验丰富的江楠来说也不例外,在合作社成立初期就遇到很多困难,比如种植户与合作社之间因产品质量标准差异而产生的矛盾。为此,他积极在种植模式方面改革创新,种植过程中因地施种、统一标准、派管理人员进行技术指导,以解决种植户产品不达标的问题;请专业的种植技术人员对精品蔬菜生产基地进行指导管理,利用高科技种植技术提高蔬菜品质;最后,积极参加蔬菜种植相关技术和管理的培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他的不懈努力下,合作社的发展蒸蒸日上。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存活下来,就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兰菊合作社主打新奇特精品蔬菜,也就是现在市场上供应较少的蔬菜,比如西兰薹,2015年曾被湖北电视台发掘并报道。兰菊的产品定位是“精准生活,绿色营养元素创导者”,产品种类不求多但求精,不求产量但求质量。当问到如何将包装精美、价格昂贵的蔬菜销售出去时,江楠说:“不是寻常‘菜’,不走寻常‘路’,兰菊生产的精品蔬菜销售渠道有2条,一条是线上的电商,在天猫商城开设精品蔬菜专卖店;另一条是线下走蔬菜精品店及高档酒店。”

当问到兰菊未来发展之路时,江楠说道:“今日大家说到手机就想起苹果(iPhone),明朝人们提起蔬菜就想到园基康——这就是兰菊的未来。”

顺农:关注政策寻商机,顺势而为创财富

几年前,以李顺祥为首的8位新农人,因为国家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优惠和支持政策,决心成立蔬菜专业合作社带动村民发家致富。2011年李顺祥等人在武汉市江夏区郑店街段岭庙村流转土地26.67 hm2,投入160万元,成立了武汉市顺农蔬菜专业合作社。比起成立之初,如今合作社已有了长足的发展,现已建有保鲜冷库2个,共500多m3,有60 m3的冻库1个,还有碎冰机1台、毛豆清洗机1台、旋耕机2台、3 t载重和14 t载重的大货车各1台,另外,还配有传送机、微喷灌设备等。

在8位各有所长的蔬菜达人带领下,顺农合作社每年纯利润能达到100多万元,人均收入十几万元。合作社对8位社员进行了有效分工,其中2人是长年累月与蔬菜种植管理打交道的土专家,对蔬菜种植管理及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都娴熟于心,因而发挥所长,负责生产管理兼技术指导;有3名社员为人和善,善于言辞,能与菜农们打成一片,因而主要负责蔬菜收购及生产资料的采购;剩余3名社员,脑筋活、人脉广、身体好,则负责对外营销。由此,人才都各守其位、各尽其职,资源得到合理配置,顺农合作社的发展也就日益向荣,现在还带动了周边50多户菜农发家致富。

为求生产的产品价值最大化,顺农合作社主栽轻车熟路的蔬菜:露地种植无公害菜用大豆 (毛豆)、红菜薹及白菜薹,而具体什么品种好种、好吃又好卖,顺农合作社则通过诸多市场调研工作摸得一清二楚,如绿宝石毛豆、金阳红红菜薹、小神农白菜薹等,都是他们种植过的畅销好品种。为了让合作社的产品能卖出好价钱,顺农合社作派人跑遍了武汉、北京、上海、哈尔滨、广州、深圳等地的大型蔬菜批发市场,通过反复对比,最后确定合作社主打的毛豆、红菜薹、白菜薹等产品在武汉白沙洲、广州江南及深圳海吉星等大型蔬菜批发市场较为畅销,适合进行长期定点销售。

为提高对行业信息的敏感性、规避不必要的生产风险,顺农合作社在搜集市场信息、了解市场行情上下了不少功夫,最终决定走差异化发展道路,锁定时下市场热销的薯尖,变坐商为行商,开辟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猜你喜欢
白马蔬菜
蔬菜“涨疯”,咋了?
一匹白马驮着你(组诗)
“难吃”的蔬菜也有“过人之处”
奇怪的蔬菜
蔬菜
来稿选登
白马少年
素衣白马少年时
沪指快速回落 调整中可增持白马
гУТТУИНИя сЕРДЦЕЛИсТНа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