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高职青年英语教师自主性调查与研究

2016-11-19 06:20覃锴
广西教育·C版 2016年9期
关键词:教师专业化发展高职

覃锴

【摘 要】回顾国内外教师自主理论的相关研究,梳理和归纳教师自主与教师发展的关系,选取广西的高职青年英语教师作为研究对象并开展调查研究,以了解这一群体自主能力的现状、遇到的困难与阻碍,并提出解决建议。

【关键词】高职 青年英语教师 教师自主 教师专业化发展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9C-0119-03

20世纪60年代,“自主(autonomy)”这一概念开始被外语教育研究者引入,并慢慢被了解、熟悉。Holec于1981年出版了专著《论外语学习的自主性》,这一概念变成外语教育领域的热门话题。而学习者自主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自主,教师自主是实现学习者自主的前提。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关注外语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高吉利、李秀萍认为,教师自主是一种能力,且是有效教学的主要组成部分,这一能力主要体现在教师对教学环境、教学情境(包括课程、课堂、课程目标等)的创建、控制、支配、决断、评判、反思等方面。

一、研究背景

高吉利、李秀萍2011年的调查研究对国外相关研究进行了非常清晰的梳理和综述,指出国外研究者对于教师自主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教师自主的涵义、自主型教师的特征、教师自主与学习者自主的关系、教师自主的分类以及影响教师自主的因素等。在二语习得领域,关于学习者自主性的研究已经十分显著,越来越多地国内的学者也开始对教师自主性进行理论梳理与讨论(姚计海、钱美华,2004;钱晓霞,2005;黄景,2007)。楼世洲、张丽珍(2007)则研究了教师专业自主所面临的困境,并提出解决思路。而近几年国内学者更多是从实证研究的角度对教师自主性进行研究(安琦,2011;陈颖,2011;高吉利、李秀萍,2011;吴书芳,2011;李四清,2013)。教师自主的重要性与方法已经无需再次论证,然而绝大多数前人的研究都是基于本科或更高层次的院校的教师来进行的,针对高职院校教师特别是青年英语教师这一群体所展开的相关调查研究却寥寥无几,什么样的解决途径适合高职院校的青年英语教师则是我们需要探讨的。

二、研究设计与方法

研究内容:目前广西高职院校青年英语教师自主性和自主能力的现状(自主程度);了解该群体教师自主性维度受哪些因素制约和影响;提出适应该群体教师自主发展的有效策略和方法,最终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研究对象:广西区内10-15所高职院校的40岁以下(含40岁)青年英语教师。

调查工具: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李克特五级量表),并辅以半开放式访谈作为补充。问卷设计综合参考了高吉利、李秀萍(2011)、安琦(2010)、李四清(2013)所采用的调查问卷,在此基础上结合广西高职院校的具体情况做了相应的调整和修改。

数据采集:在设计完问卷之后,由课题组的所有老师一起行动,利用与区内其他高职院校英语教师的联系,将问卷以纸质或电子的形式发放给其他院校的老师填写。运用SPSS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得出平均值M和标准差SD。

三、数据整理与讨论

本次发放问卷共计120份,回收问卷103份,其中有效问卷98份。在设计问卷时,我们有意识地将问卷问题分模块化,便于统计和分析。除了对调查对象的职称、教龄等基本信息做梳理外,我们还将问卷分为几大模块来调查高职青年英语教师的自主性。

(一)教师在设置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时的自主性。从表1中我们可以看出绝大多数高职青年英语教师能自主安排课程,并做好相应的时间规划(M=3.70),在教学目标与教学计划的设置方面,被调查教师也表现出较强的自主性(M=3.07)。在设置语言教学要求和教学目标的时候,需要考虑的因素是很多的,教师在制定教学大纲的时候表现出的自主性体现出教师能较好地明确教学大纲的内容和教学目标。

(二)教师在选择教学材料、教学工具、教学方法时的自主性。在关于教师选择教学材料与教学方法自主性的研究这一块,我们根据表2可以看出,被调查的青年教师在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的选择上,拥有最高的自主性(M=4.30),并能够较好地设计教学步骤(M=4.11)。在“教学工具与教学手段的使用”以及“教学材料的选择”这两个方面,教师表现出的自主性也是比较高的,M值分别达到3.52和3.44。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越来越多的教师能够突破传统教学资源的局限性,自主开发和整合其他教学资源(M=3.74),更好地实现教学的针对性。然而,大多数教师对于课外教学活动安排的自主性表现得却不是十分理想(M=2.89),这说明许多教师的理念转变得还不够,始终认为搞好课堂内的教学即可,而忽略了课外教学活动安排的重要性。

(三)教师对学生课堂内(外)表现评价的自主性。从表3可以看出,在对学生课堂内(外)的表现做评价时,绝大多数青年教师都能自主地对学生做出总体评价(M=4.07)。教师对学生的课堂内的评价和课堂外表现的评价的自主性体现出相似性(M=3.48和M=3.26)。除了课堂内(外)表现的评价,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还可以通过测试手段进行,包括笔试和口试。调查表明,教师在决定口试评价标准的自主性(M=3.63)远高于决定笔试评价标准的自主性(M=2.63)。这表明在口语测试时,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形式和标准更多样化一些,然而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笔试评价体系往往具有单一性且不利于形成性评价的展开。

猜你喜欢
教师专业化发展高职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高职院校学前教育教师专业化现状调查及分析
“自我发展”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西部农村中学英语教师TPACK现状调查研究
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管理系统设计及实现
基于教学案例反思的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高职大学生孝文化教育浅探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关于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