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山县实施土地整治项目助推精准脱贫方法研究

2016-11-19 11:26丁叔平
中国集体经济 2016年26期
关键词:精准脱贫农民增收土地整治

丁叔平

摘要:土地整治是当前改变土地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产增收最为有效的手段。土地整治促进了土地流转使得耕地集中连片,提高了耕种的机械化水平。该文以光山县实施土地整治项目助推精准脱贫为例,对土地整治促进农村土地整治作用进行了分析:依据农村土地整治现状,分析了当地土地整治工作的困难和问题,并就土地整治策略提出方法和建议,希望能促进土地整治工作的顺利开展。

关键词:土地整治;精准脱贫;基础设施:国土资源;农民增收:经济增长

土地整治是中国重要的政策工具。如何推进农村精准扶贫工作,加快贫困户脱贫步伐,各地国土部门要在做好保发展保红线保权益的基础上,要充分利用好行业的优势,做好土地整治项目与精准扶贫工作精准对接,利用土地整治项目涉农投资的平台,争取更多的土地整治项目大力支持精准扶贫工作。通过积极申报土地整理项目,争取各级项目资金增加土地整理项目储备,为实现耕地占补平衡,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项目区农业基础设施状况打下坚实的基础,有力助推精准扶贫工作。

一、农村土地整治作用与现状

项目有效对接,光山县土地整理中心依托土地整治项目为平台,支持光山县精准扶贫工作。信阳市土地整理中心指导下先后选取了光山县文殊乡方洼村、赵湾村,马畈镇中寨村等6个乡镇7个行政村作为光山县土地部门首批精准扶贫点,以实施土地整治项目为平台,土地整治效益凸显。实施土地整治项目72个,总投资3062.03万元,总规模1412.79公顷,推动扶贫工作的进展及美丽乡村建设。通过实施土地平整、灌溉与排水工程、田间道路工程、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等工程建设,改善农业生产和交通条件,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广开脱贫致富门路。

(一)耕地质量及其数量明显提升

通过土地整治,提高土地投入产出率,增加农民收入。全县新项目区平整田块72.34公顷,动土33.85万立方米,整修坑塘106口,提灌站1座,渠道6065m,管(板)涵程、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等工程建设98座。整理后的土地,实现了耕地集中连片和配套农业设施齐全,为农民土地流转,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提供了方便,推动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为落实占补平衡补充耕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据耕地质量等级评定报告显示,耕地质量较整治前提高。

(二)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改善

水泥田间路和排水灌溉工程的实施,使农民耕作更加便利,排涝抗旱得到有效保障。据统计,自实施土地整治项目以来,光山县寨河等两个乡镇土地整治项目,吸收投资建设资金10438.91万元,帮扶农村贫困致富。项目区涉及寨河镇东林村、罗湖村、谢小寨村、段寨村、杜岗村、陈兴寨村,十里镇姚寨村、代楼村、徐寺村、李堰湾村、吴明村、高大店村、王岗村共13个行政村,项目建设规模5283.12公顷,项目区计划整修坑塘280口,提灌站5座,渠道34736m,农门627座,生产桥53座,涵管1022座,变压器2座,架设高压线406m,田间主道58023m,田间次道152816m,植树72792株。通过村庄整治,农村的生态环境也得到较大改变。

(三)项目区内农民受益立竿见影

在项目实施中,当地群众与施工单位从事劳务合作,农民工工资并且受当地政府保护,项目区内的农民踊跃加入到工程建设之中,增加了农民收入。项目实施后。由于耕地数量的增加和耕地质量等级的提高,也为农民增收提供了条件。据统计,全县以发展高附加值农业带动的土地整治面积占全部整治面积的比例达60%以上。

二、土地整治工作的矛盾与问题

从调研情况看,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不足成为制约贫困地区发展的主要因素,必须加大农村设施建设。在项目资金、扶贫产业、道路规划与山坪塘修建的问题上,要因地制宜,找到适合当地的经济支柱产业,立足长远。然而,从近几年实施的土地整治项目情况来看,虽然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但下列问题也不容忽视。

(一)融资渠道不畅,主体发育不足

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前的金融政策限制用流转的土地及临时建筑作为抵押物向银行贷款,导致部分经营大户后续资金难以保证,持续发展受到很大限制。同时,缺乏扶持措施。政府尚未出台具体的奖励帮扶政策,使很多流转大户在经营中遇到无力解决的实际问题而难以为继。三是保障环境较差。当流转大户效益好时,存在一定的干预流转大户经营现象。

(二)土地整治规划统领作用不优

从光山县土地整理调研情况看,城郊地区、地势平坦、交通便利、农田基础设施条件较好的乡镇(办)土地流转速度较快,而山区丘陵地区、土地分散贫瘠、农田灌溉条件较差的地方耕地流转较慢,大规模流转仅是刚刚破题,甚至少人问津。国土部门虽然编制了土地整治专项规划,其现实性和准确性不能满足指导项目选址和设计的要求,受项目投资主体的制约,规划的统领作用发挥不够,所实施的项目与规划项目脱节。

(三)规划设计文件指导作用不佳

规划设计文件应该是项目实施的纲领性文件,由于规划设计单位盲目地追求美观,没有结合现场实际,充分考虑当地的生产条件和农户的生活习惯,放弃了原有生产路,改变了自然形成的合理布局和田块的分配方式,不仅影响了农户的出行和引起矛盾纠纷的发生,而且导致工程变更频发。调查显示,目前全县土地流转,多数是农户之间以口头形式约定的自发流转,有流转合同的仅占8.2%,存在引发矛盾纠纷的隐患。

(四)项目区群众参与作用不到住

群众参与本可以使项目在工程技术、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方面更趋合理,事实上受项目规划周期、测绘程序倒置、设计人员素养等方面的影响,群众参与度在某种程度上仅为形式和过场,不仅没有走访座谈,连相关的信息公开就没有做到位,群众的真实意图根本没有体现在设计之中。少数农民受小富即安思想的影响,或对政策理解不透,心存顾虑不愿签订长期流转合同。

三、土地整治助推精准脱贫策略

加快土地流转,助推精准脱贫。要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引导各地依法、规范、有序推进。使得农村土地流转呈现出面积逐年增加、流转规模逐步扩大、流转主体日益多元、产业发展更加多样的良好态势。鉴于此,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坚持规划引领,整合各项政策资金

土地整治助力脱贫的主要形式,围绕“投资拉动脱贫”工作,加大农业农村设施建设。以农村扶贫开发为主导,政府部门要总揽全局,整合发改、国土资源、财政、水利、农业、交运、烟草等部门的项目资金,各部门根据项目区的具体情况有所侧重地进行总体规划,不得片面地追求美观,切实满足项目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和现代农业的要求,充分发挥项目资金的聚合效应,真正实现项目助推精准脱贫的目标。

(二)坚持科学选址,打造搬迁脱贫基地

在实施土地整治项目过程中,按照“集中连片、整村整乡推进”的原则,项目选址要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建设规划和村级发展规划有机结合,针对农村宅基地使用粗放、布局散乱的现象和高山孤寡老人留守的现状,通过集中规划新建居民小区,将原有房屋拆除进行整治,研究制定合理补偿政策。针对抛荒地、荒草地、没有发挥效益的柑橘场、茶场,要集中连片开发,宜果则果,宜叶则叶,宜发展新型农业则发展新型农业,尽可能地对分散居住和无发展动力的贫困户实施整体搬迁脱贫。要谨防新开发的土地整治项目成为新的抛荒地或低产田,明确耕地保护责任,引入市场机制,认真做好土地流转工作。

(三)坚持群众参与,促使各方履职尽责

土地整治项目最大的受益者是项目区的群众。基层政府和基层组织要教育引导群众支持项目推进,从长远利益出发,大家的事情大家齐心办。同时要加大项目的监督管理力度,让群众参与过程管理,把群众的意愿体现在设计理念之中,确保工程质量。从项目的立项选址到竣工验收,必须坚持群众参与,落实主体责任,确保项目投资效益。

(四)坚持责任追究,着力建设满意工程

在项目实施中,进一步修改完善规章制度,明确岗位职责,统一技术标准,统一规划设计,统一操作模式,统一考核体系,坚持用制度管人管事管权,让土地整治的每一个环节都在阳光下运行。凡是在土地整治项目建设中出现任伺违规违纪行为,以及因放松监管,造成工程质量和安全隐患的失职读职行为,必须坚决予以查处,绝不姑息迁就。该处理的处理,该移交的移交,切实将土地整治项目建设打造成人民称心、政府放心、助推脱贫的千秋工程。

四、小结

优化土地整理项目规模。找到适合当地的经济支柱产业,在立足长远的基础上,整合多方资源,使土地整治项目与精准扶贫工作精准对接,利用土地整治项目涉农投资的平台,争取更多的土地整治项目大力支持精准扶贫工作。改善农村道路交通条件,方便村民生产和生活,改进农田灌溉设施,提高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保障能力,合理整合田块地块不合理耕作条件,提高土地的投入产出率,要千方百计加大农业投入力度,加速农民脱贫致富步伐,支持精准扶贫工作。

猜你喜欢
精准脱贫农民增收土地整治
浅析山东省临沂市耕地保护与利用
制约吉林省农民增收的因素
基于统计学理论的中国土地整治框架体系
贵州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及其优化
贵州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及其优化
论习近平的精准扶贫思想
农村土地整治中的理论与实践探究
浅谈灵武市农业社会化服务创新与实践
“精准脱贫”要注重“三个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