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平:党建扶贫“特效药”

2016-11-19 19:51唐浚中
当代党员 2016年21期
关键词:梁平县特效药老林

唐浚中

2016年9月29日,梁平县蟠龙镇老林村。

崭新的便民服务中心里,村党支部书记蒋礼光正组织28名村民代表推选选举委员会。

“党员进选委会,信得过。”想起本组村民的嘱托,村民代表肖良贵慎重地拿起了笔。

投票完毕,肖良贵长舒了一口气,向窗外望去。

窗外,百亩良田生机盎然,农作物长势喜人。

“今年,一定是个丰收年景。”望着窗外,肖良贵喃喃说道。

而在几年前,“丰收”对老林村村民而言,还可望而不可及。

“会诊”

蟠龙镇是一个“生长”在梁平县城东侧山脊上的小镇,老林村正位于这条山脊的顶端。

对老林村来说,高出县城800多米的海拔,成了一道阻挡发展进步的“天险”。

2014年底,老林村被确定为市级贫困村,村党支部也被列为后进基层党组织。

彼时,像老林村这样的市级贫困村,梁平县一共有9个。

这些村子都有一个共同点——党组织偏弱,加之基层党建和脱贫发展相脱节,是贫困村脱贫动力不足的主要原因。

如何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带动乡亲们脱贫致富?

县委组织部的回答是:找准穷根最关键!

当年,县委组织部组建了8个调研组,分赴各乡镇、村(社区),广泛收集群众对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建议和意见。

很快,调研情况汇总而来:村“两委”班子思想滞后、带领群众脱贫致富能力不强、党组织活动开展不正常、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针对这些问题,县委组织部开始琢磨——如何围绕“穷根”,将精准扶贫明确为贫困村党建工作的“靶标”?

同年底,组工干部们琢磨出了“药方”。

“以‘围绕脱贫抓党建,抓好党建促脱贫为引领,明确‘增强党组织凝聚力、激发党员干部活力、抓实产业扶贫措施三项任务,狠抓基层组织‘突出问题整改、产业发展规划、党员示范带动、结对互助帮扶等重点工作,最终达到党建、扶贫双推进的目标。”县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陈学仁说。

“配药”

2015年6月的一个下午,蟠龙镇政府办公室里。

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唐晓龙(现任镇党委书记)正抽着闷烟。

在唐晓龙面前,放着一份“党建扶贫工作计划”。

盯着“药方”,唐晓龙愣了好一会,心里开始萦绕一个问题:“‘药方有了,接下来就要配‘药——如何找到推动党建和脱贫工作深度契合的抓手?”

烟圈腾空,慢慢飘散,唐晓龙的思绪随之延伸开来——

蟠龙镇有建卡贫困户467户,老林村就占了84户。

蟠龙镇处于梁平县“城郊延绵带”,考核重点是品牌农业打造及生态涵养建设。

忽然,他眼前一亮。

“依托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内容,为脱贫致富聚集支撑要素。”唐晓龙将烟头往烟灰缸里狠狠一戳,一脚迈出办公室。

“今年要建设一处高山移民新居、硬化两条进村公路、设置九个公益岗位、开展蔬菜种植和山羊养殖系列技术培训并签订购销合同……”接下来一些日子,唐晓龙天天盘算:“县财政局等10个县级部门组成的帮扶集团也已进驻村里,点对点脱贫攻坚计划正在制订。”

一轮盘算下来,“药材”配齐了。

“熬药”

2015年7月,一个闷热的下午。

蟠龙镇农业服务中心主任李云晏,再次来到了老林村。

这次进村和以往不同——今天是李云晏赴任老林村“第一书记”的日子。

一上任,李云晏就召集村“两委”开会。

“全村有14公里泥路、84户贫困户、268名贫困人口、农业产业基础为‘0……”听了蒋礼光的介绍,李云晏眉头揪成了一团。

接下来一年,按照县委、县政府要强化精准扶贫,找准“穷根”,明确“靶向”,在精准识别对象、整合帮扶力量、定向滴灌施策、资金有效整合、宣传动员群众和加强目标考核上下苦功夫的要求,李云晏和村“两委”一道架炉添柴,开始“煎药”——

为村党支部建立联线支部,规范“三会一课”党组织活动;将“双带”能力强的本土人才引入村“两委”班子,重新选址新建村级便民服务中心……

2015年8月的一天,老林村。

“要我的肥泥巴田,就要把这点石谷子地一起拿起去。”指着眼前的几亩田地,村民曾树国对李云晏说。

原来,为解决产业缺失的问题,村支“两委”制订了以高山湿地蔬菜种植、经果林培育、蟠龙大米种植为主的产业发展计划。

却不想,计划一启动就碰到了难题——因为自己的良田被流转,部分村民希望村里能将薄田也一起流转。

“既不能影响产业进度,也不能让村民吃亏。”李云晏和蒋礼光合计着。

“土质差的地,我们几个党员来承包。”一个想法在蒋礼光脑中闪现。

很快,按照与大户同等补偿标准,蒋礼光等13名党员联合承包下“曾树国们”的劣质地,保证了土地流转工作的推进。

“药效”

“蒋礼光们”舍得吃亏的“犯傻”行为,让村民们看在眼里、暖在心里:“他们为了大家脱贫,宁可自己吃亏受累,要是我们还不主动去干,就太对不起他们了。”

在党员干部引领下,乡亲们原本保守的观念也渐渐发生了变化,主动迈开了脱贫的步子。

2015年12月,老林村实现了整村脱贫。

很快,老林村党支部摘掉了后进的“帽子”。

2016年开春,老林村满山翠绿。

崭新的村便民服务中心前,村民李东山正在给新收购的农产品过称。

今天,李东山要用自购的货车将这批货物运到县城。

“东山,你咋个没出去打工?以前你没过大年就走了。”邻居刘孟中和他寒暄。

李东山呵呵笑道:“现在水泥公路直通家门,文化广场也建好了,自来水也装进了家。今年我就留在村里,和乡亲们一起搞高山湿地蔬菜。”

2015年度,在镇党委针对各村的差异化考核中,老林村拔得头筹。

如今,老林村打造高山湿地蔬菜基地2600余亩、发展优质蟠龙大米2500亩,实现经济效益500余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03万元,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3万元。

【启示】

一个偏远落后的贫困村一举成为产业发展、脱贫致富的示范村,老林村的“华丽转身”,关键就在于发挥了基层党建引领带动的“红色引擎”作用。

在脱贫攻坚战中,梁平聚焦“增强党组织凝聚力、激发党员干部活力、抓实产业扶贫措施”三项任务,狠抓基层党组织“突出问题整改、产业发展规划、党员示范带动、结对互助帮扶”等重点工作,最终达到党建扶贫双推进的目标,以基层生动实践印证了市委书记孙政才“基层组织强不强、基层干部能力行不行,决定了扶贫政策措施能不能落地见效”的精准论断。

脱贫攻坚是政治任务、民心工程,也是难点工作,把组织优势转变为扶贫优势、发展优势,是我们全面落实基层党建责任,推动党的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的生动体现。变“两张皮”为“一盘棋”,使党建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两条线”在时间节点、精力重点、工作亮点上同频共振、同向发力,必将会互动并进、相得益彰。

——梁平县委常委、组织部长 彭锋

猜你喜欢
梁平县特效药老林
老林苗圃
长白老林
我国首款新冠特效药背后的慈善力量
没有“白发一洗黑”的特效药
糖尿病特效药
特效药
梁平县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分析
关于重庆市梁平县农村治安问题的调查分析
重庆市梁平县铜钵河袁驿、龙胜河段堤防工程设计
请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