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指津

2016-11-19 05:16
语文教学与研究(读写天地) 2016年4期
关键词:下片一景高宗

这是作者告老,隐居湖州弁山后所写的诗作。早期,叶梦得随高宗南渡,陈战守之策,抗击金兵,深得高宗器重。后因高宗听信奸相秦桧,像抗金名将岳飞、张宪被冤杀,主战派受到迫害,向金屈膝求和,梦得因不得意于1144年被迫上疏告老,隐退山野。强敌压境,边马悲鸣,痛感流年轻度,白发徒增,很想东山再起,歼灭敌军,但却已经力不从心,思欲效法前贤谢安而不可得了。因写此词,抒发自己内心的悲慨和对时局的忧虑。

诗词阅读题,先通读,结合注释,对诗词内容上先要大致理解。词有上下两片,上片内容上共有三层意思,先写一景,描写时令和自己隐居的环境,外界环境的安静与下文内心的不平静形成反衬。再设一问,隐居山野的老人到底在想什么心事呢?后设一答,回答是不忍心时光虚度,不甘心两鬓增白,隐晦地表达英雄报国无门而只好隐居山林的苦恼,实即对国事的忧虑,对南宋朝廷的不满。这样写来,一波三折,如三叠之瀑,曲尽回荡之美。

下片感情就激越起来,这种激越是复杂的,扎心的。怨恨悲凉的秋风时不时地吹卷起来,缓缓地飞行在云间的新雁,由北而南给人们带来边境的消息,胡笳的哀怨和边马的悲鸣交织在一起,战争频仍,烽火不息,哪里有世外桃源,哪里有宁静的环境和心境呢?人归隐了心却归隐不了。出世与入世的矛盾心理,写得很突出:“平昔飘荡遍天涯”,入世,可是“空飘荡”的一个“空”字,又转向了出世;“归来三径重扫”,出世,归隐;“却恨悲风时起”,表明没有一个世外桃源能使人静心归隐;“谁似东山老”,又揭示了要想用世济人而不得的压抑心情。济世不能,歸隐难安,内心充满了矛盾和痛苦。

像这首诗词,结合内容,命题点可能会在大意上、写法上以及情感表达上出题。比方要你分析词作上片写法上有什么特点;你认为下片里最关键的是哪一个词,并说明理由等问题。在回答第一个问题时,要简要作答,答案可以这样精练回答:上片内容上有三层意思,先写一景,再设一问一答,一波三折,有一种回荡之美。回答第二问,直接答出关键词是“恨”,分析理由要点出:恨既是诗歌的感情基调,也是作者当时真实心情的写照,恨最能体现作者复杂与无奈之情。在回答第二问时可适当展开。如果对词作不做分析或是对其基调把握不准的话,很多学生可能在回答第二问时说是“怨”,但是,恨更准确,更符合作者当时的心理,如果回答“笑”这就完全错误。如果出题再难点或是深点,也可以就这首词,让你分析是婉约格调豪放风格,这就要从词作的内容和作者气度上研判,有上片的美景及下片“谁似东山老,谈笑静胡沙”所展现出的大境界与整个诗作体现的积极面,作者的思想上表现是大度的、豪放的,所以格调是豪放的。

猜你喜欢
下片一景高宗
《迎春乐》词调研究
光伏玻璃冷端下片机组创新改造
我最喜欢的家乡一景
一路一景 一段一品——广东省河源市打造“四季常绿四季花开”公路品牌
“一路一景”景观设计植物配置探析
ON GROWTH OF MEROMORPHIC SOLUTIONS OF NONLINEAR DIFFERENCE EQUATIONS AND TWO CONJECTURES OF C.C.YANG∗
基于电流矢量和开关表格控制的异步电机控制方法
春光好
浅谈化学命题的“一景多题”
虞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