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装备制造业的现状、主要问题与发展对策

2016-11-19 12:46杨艳凤马秋野
中国经贸 2016年4期
关键词:装备制造业国民经济工业化

杨艳凤 马秋野

【摘 要】装备制造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特别是工业发展的基础,是为国防建设和社会经济提供强大装备支撑的制造业,是制造业中居于核心地位的组成部分。建立起强大的装备制造业对于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实现工业化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对我国装备制造业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着手,探讨我国装备制造业解决面临的困境,实现长足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装备制造业;国民经济;工业化

一、装备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及作用

装备制造业作为制造业中的核心部门,在推动国民经济发展和维护国防安全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第一,装备制造业推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装备制造业是国民经济迅速发展的发动机,在国家工业各项经济指标中装备制造业所占比重超过四分之一,装备制造行业产品进出口额在全国外贸出口额中所占比重超过30%,装备制造业的年度增长率连续多年超过GDP的年度增长率,无疑是带动经济快速增长的发动机。第二,装备制造业是吸纳劳动力的重要载体,鉴于装备制造业的用工状况,其所吸纳的就业人员占到了工业吸纳就业人员总数的三分之一,可以说是解决劳动力就业的大户。第三,装备制造科学技术转化为经济成果的主要平台。技术装备是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桥梁纽带,是挖掘科技成果潜在经济价值的重要手段。第四,装备制造业对国家经济安全和军事安全都具有重要意义。装备制造业发展情况直接决定了国家工业发展的高度。西方发达国家虽然已经步入信息化工业时代,但是对装备制造业仍然十分重视,对其一些高精端产品仍然视为国家机密,禁止向其他国家泄漏,这也从反面证明了装备制造业对国家经济和军事安全的重要意义。

二、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现状

2015年我国装备制造业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加上国内外的经济形势严峻复杂,所以搜狗装备制造业的各项指标持续在低位运行,发展压力较大。尽管我国经济面整体运行较为平稳,但是受到汽车、船舶等主要行业市场下行波动及需求低迷影响,在2015年前3个季度,我国装备工业增加值增速持续低位徘徊。进入10月后,汽车行业还是回升,装备制造业整体也开始企稳回升。1-10月,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企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2%,低于全国工业同期水平,不足2014年同期的一半。2015年全年增速在5.5%左右。出口方面,1-10月出口交货值增速呈逐月回落态势,累计同比下降2.15%,10月下滑幅度略有减小,同比下降4.32%。预计全年出口形势仍将严峻,出口交货值累计同比降低幅度在2.5%左右。

三、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建国以来我国装备制造业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许多领域中国制造已经成为响亮的名牌,但是因为我国目前还处在工业化向信息化提升的阶段,所以我国的装备制造业同发达国家相比在技术创新、管理机制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1.装备制造企业组织结构不合理

我国从事装备制造的企业在规模上存在“小而不精,大而不强”的问题,企业规模小却没有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精品,企业规模大,生产产品数量多,在质量上却不强,在行业内地位不高,这些问题的出现同我国装备制造行业投资分散、重复布局、重外延轻内涵的发展特点有关。在行业分工上,完成重大的工程项目设计所必需的产品设计和制造分属不同的部门,影响了装备成套供应。在资金投入方面,装备制造行业获得金融等资本投入的渠道比较狭窄,制约了装备制造企业借助资本杠杆实现企业重组的能力。

2.装备制造业技术开发能力不足

受限于规模、资金、人才和技术手段等因素,装备制造企业研究开发能力比较薄弱,针对重大项目的自主研发能力不强,涉及到一些高新技术装备还需要依赖进口。在产品的设计和制造方面也存在问题,按照现代化的设计观点,对产品的设计需要考量市场、生产、设计等过程,从中找到最优的结合点,开发设计出技术、成本、销售等方面都实现最佳配置的产品,我国装备制造业仍然是受各个方面问题的制约在此方面能力不强。在研发资源分配上也存在问题,企业是最需要新技术也是最热衷推动技术创新的部门但是其却不是人才和研发经费的集中地,大量的研发经费和人员都集中在研究机构,许多研究成果成为高校举办评比的指标却不能应用到企业生产之中。

3.装备制造业产品生产结构不合理

我国装备制造业初期发展的思路是解决短缺经济时期公众的消费需求,在发展战略上热衷于铺摊子,一味扩大生产能力,对产品的质量和升级并不重视,这就导致低技术含量的产品生产能力猛增,许多初级产品生产能力过剩,供给远超过需求。而另一方面许多高新产品和高级技术装备的生产能力又严重不足,只能向国外市场大量采购。

四、推动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的途径

装备制造业是制造业的核心,是关系到国家经济和国防安全的重要部门,推动装备制造业发展是我国面对全球局势和自身梦想必须开展的工作。要推动我国装备制造业迅速健康平稳发展,必须制定系统的装备制造业发展战略规划,并科学有序的推动计划的实施。

1.进行产业调整,激发企业活力,增强国际竞争力

发展装备制造业必须要让企业成为主体,通过简政放权,改制改组,激发企业的活力。在企业产权多元化和企业融资方面要加大改革力度,推动企业激励机制和监督机制的建设,既要给予企业自主性激发起企业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同时也要注意完善监督管理机制,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参照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建立专业化、一体化的产学研生产体系,组建大型装备制造集团,打造一批能够在国际市场上都具有一定竞争力的装备制造企业。

2.加强调控引导,实现资源集聚,打造产业集群

国家要出台政策对装备制造企业进行引导,在资金、资源、技术具有比较优势的地区,制定优惠政策,招商引资,吸引优秀人才,发挥产业集聚效应,鼓励形成在国际上知名、各具特色的若干装备制造业集中地。

3.坚持技术开发与引起并举,推动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

在一些高端技术领域,我国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在这些领域需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在引进的同时做好消化吸收创新的工作,引进不应当是永远的,消化吸收发展出同类国内技术才是重点,通过技术的进步进而推动我国装备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参考文献:

[1]李思梅,中国制造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4(12).

[2]郑立,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中国制造业的发展趋势[J].中国制造业信息化,2013,1.

[3]王大明,21世纪中国制造业的发展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13,7.

[4]董部善,俞浩,中国制造业现状及发展研究[期刊论文]-上海经济研究,2014(09)。

[5]李牧群,李萌,中国制造业竞争优势现状及比较。SERIChinaRevewW,2015.10.25,(第10-21号).

猜你喜欢
装备制造业国民经济工业化
大型国有企业人力资源优化配置机制浅析
浅议如何引导流动资本进入实体经济
一带一路战略下江苏加快装备制造业走出去的探析
中国装备制造业阶段竞争力研究
陕西省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评价
我国生产性物流业促进装备制造业升级的策略分析
为实现祖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而奋斗的青年工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