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商业模式创新探析

2016-11-19 13:46安涛
中国经贸 2016年4期
关键词:商业模式国有企业创新

安涛

【摘 要】商业模式的重要性已得到各界的认可和重视,商业模式的创新在促进企业发展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以初创期的国有企业为例,尝试探索、创新国有企业的商业模式,为国有企业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国有企业;商业模式;创新

一、商业模式的概念

彼得·德鲁克曾说:“当今企业之间的竞争,不是产品之间的竞争,而是商业模式之间的竞争。”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商业模式的重要作用已得到各界的高度认可与重视。众多企业在有效利用商业模式的情况下,获得了巨大的收益。但对于商业模式的定义还没有统一的概念,目前关于商业模式的含义主要有四个角度:经济角度、运营角度、战略角度、整合角度。

经济角度认为商业模式是企业的经济模式,其本质内涵是企业获取利润的逻辑,此类定义说明了企业目前的利润获取方式、未来的长期获利规划,以及能够持续优于竞争对手和获得竞争优势的途径。

运营角度认为商业模式是企业的运营结构,重点在于说明企业通过何种内部流程和基本构造设计来创造价值,此类定义主要是描述公司、供应商和客户组成的网络运作方式。

战略角度认为商业模式是对不同企业战略方向的总体考察与选择,涉及市场主张、增长机会、利益相关者识别、价值创造、差异化、愿景、价值、网络和联盟等。

整合角度认为商业模式旨在说明企业如何对战略方向、运营结构和经济逻辑等方面进行的一系列内部关联性的变量的定位和整合,以便在特定的市场上建立竞争优势。

本文主要采取整合角度的含义对商业模式进行分析,从整合角度能够看出,商业模式主要涉及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商业模式涉及到战略目标的选择,根据企业现有资源确定能够提供的客户价值。第二,商业模式描述的是构成要素之间的网络架构,涉及企业之间的资源整合,企业内部的管控、资源分配方式。第三,商业模式涉及到一系列的运营活动,涉及交易的方式、定价等内容。

二、国有企业商业模式创新途径

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是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为促进国有企业的发展,在制度层面上,不断改革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有效促进了国有企业的发展。而在具体的企业层面上,商业模式的变革与创新则是提升国有企业效益,增强国有企业竞争力的关键。

根据整合角度的商业模式含义及主要内容,国有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探索。

第一,价值主张。商业模式创新首先要创造客户价值,创造客户价值是创造企业价值的基础,必须以客户为中心,由企业本位转向客户本位, 由占领市场转向占领客户。为此,企业必须识别自身的核心能力和资源,加强资产经营,匹配好客户需求,同时,不断对企业现有的客户群进行重新定义,细分和挖掘客户需求,创新客户价值,发现新的盈利增长点,研发和提供差异化、专业化、高附加值的产品和服务。

第二,价值网络。通过合作等形式聚合企业价值网上的核心力量,优化供应链管理,形成战略联盟,外包非核心业务,以创造更大的价值,形成更强的集群竞争力。在企业内部,为了将企业的价值主张高效地传递给客户,需不断优化企业提供产品和服务的路径与方式。比如改变分销渠道,提高价值传递效率,使顾客更便捷地得到产品和服务,创造更多的顾客价值。

第三,盈利模式。盈利模式决定了企业的商业模式如何取得收入,盈利模式创新要考虑盈利的媒介、交易的方式,以及产品和服务的定价策略等因素,盈利模式创新要结合企业的价值主张,选择合适的产品和服务,同时,结合价值传递来选择合适的方法和渠道,以共赢为导向来选择合适的定价方法和合作方式。

三、以F集团为例,创新国有企业商业模式

F集团是当地政府出资设立的国有独资公司,集团紧抓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发建设的历史性机遇,充分利用区域资源和发展平台优势,经过几年的快速发展,已成为拥有物流、科技、水务、现代服务、置业、热电、能源等20余家子公司,人员超过600人,资产总额突破300亿元的大型综合性企业集团。

近期由于集团业务调整,经营状况出现了新的挑战。首先,集团的部分核心资产调整,主营业务之一港口物流资产被剥离,由于该部分重要资产的剥离,直接造成集团整体信用评级降低,融资规模减小;其次,由于土地市场暂缓拍卖,依靠土地一级开发获得收益在减少,融资规模进一步降低,融资压力进一步加大。

集团虽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但是也存在着较多的机遇。F集团仍然是所在园区的开发、建设和运营主体,开发区现阶段还存在着以下几方面巨大的需求:一是区内的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需求依然较高;二是公用事业项目建设和运营需求强劲;三是商业和生活配套服务需求依然较大;四是大型产业项目招商引资需求强烈。这些需求为集团下一步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机遇。

面对着这些挑战与机遇,集团借鉴标杆企业的做法,创新商业模式,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突破,努力开创集团发展的新局面:

第一,在价值主张方面,重新梳理确立核心业务。集团所面对的客户主要包括委托方及管理方—开发区行政管理部门、区内入驻的企业及园区内的工作人员、产业工人等。针对这些客户,明确集团提供的服务内容,即集团现阶段的核心业务,具体包括:园区内的生态环境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这是开发区开发建设的基础服务;公用事业建设和运营,这是入驻园区的企业重要的基础服务;商业及生活配套服务建设运营,这是企业及园区工作人员基本的生活保障服务;高新技术产业项目的引入及投资服务,是园区开发建设的关键,也是园区建设的最终目标。

为有效提供好这些服务,集团不断增强自身的资产能力、资金实力。针对园区开发建设前期资金需求量大,收入增长缓慢的情况,集团不断拓宽融资渠道,对于集团内部的盈利稳定的优质资产,率先考虑进行上市融资,充实企业资金水平,利用偏好稳定收益的社会资本,助推企业进一步发展。针对部分高风险、高收益的技术产业项目,尝试与风险资本成立合资公司,共同进行优质项目的开发,较好地缓解了此类企业的资金需求压力。

第二,在企业价值网络方面,优化合作方式。对于入驻开发区的企业,集团公司努力对接各类型企业的具体需求情况,不断优化服务的方式和形式。比如,针对园区内的各大型石化类、钢铁类企业,不断优化现有的供应链管理,从物资采购平台建设、仓储地点布置及运输渠道安排等,都能够最大化地节约成本,努力降低客户的物流成本,高效输送各项产品和服务,从整个生产流程搭建高效的合作网络,最大化地提升产业链上各企业的竞争力水平。

在集团内部,不断完善母子公司间的管控体系,最大程度地发挥集团整体的优势,规避目前部分子公司经营管理人才配置不到位的情况,集团对于全资的子公司基本采取运营型管控模式,各子公司的战略规划、日常运营管理等基本都由集团公司统一管理,合资的子公司基本采取财务管控型模式,充分发挥各自的经营自主性,发挥好作为利润中心的作用。后期,集团将根据整体的发展情况,优化管控模式,充分调动各子公司的积极性,提升各子公司的经济效益情况,增强集团的总体盈利水平。

第三,在盈利模式方面,不断增强现有子公司的盈利能力。集团目前成立时间较短,按照企业生命周期理论,基本处于出生期到发展期的阶段,盈利模式初步确定,但是盈利能力需要不断加强。为调动各子公司经营管理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绩效考核上,集团更多的从各子公司的营业收入、利润等经济指标考核各单位,努力把各子公司打造成集团的利润贡献中心。

不断丰富盈利模式。为解决盈利模式较为单一的情况,集团也不断创新盈利模式。首先,在新区内部成立投资公司,通过产业投资、企业合作开发、项目引进等形式,进行股权类投资,拓展资本收益。其次,组建风险投资基金,依托园区内部设立的产业孵化中心,对高潜力项目进行前期的风险投资。从企业创立初期到发展期各阶段提供全方位的资金支持,增加资本类投资收益,改变单一的服务盈利模式。

参考文献:

[1]彼得·德鲁克,创新与企业家精神[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2][美]伊查克·爱迪思著,赵睿译.企业生命周期[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3][美]迈克尔·古尔德,安德鲁·坎贝尔,马库斯·亚历山大著,黄一义等译,公司层面战略[M],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

[4]原磊,国外商业模式理论研究评介[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7,29(10):17-25.

[5]Michael Morris, MinetSchindehutte, and Jeffrey Allen1. The entrepreneurs business model: Toward a unified perspective [J].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2003, 58(1): 726- 735.

猜你喜欢
商业模式国有企业创新
国有企业研究型审计思考与探索
国有企业每5年至少审计1次
改变集装箱供应链商业模式
1—7月国有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总收入272170.9亿元
商业模式考验
2006-2007年度最佳商业模式
2006-2007年度商业模式未来之星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