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之路”的变迁

2016-11-19 16:51罗荣南
源流 2016年4期
关键词:大坡李济深罗定

罗荣南

广东省郁南县通门、平台两镇连接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苍梧县大坡等镇,沿途山岭叠嶂,弯多峡窄,山内有山,坑内有坑,弯内有弯,一个个场景多彩瑰丽,让人目不暇接。在元朝之前,这里没有一条通往外界的山路,大山的范围内,仿如一个独立的世界。直到明朝初期起,才在朝庭有关要员的关怀下,开通了一条环山而行的羊肠小道。

这小道,从今通门镇接古西山大道,另辟小道至今平台镇,然后直通今广西大坡镇。今大坡镇,是中国民主主义革命家李济深的故居。从上世纪二十年代起,此路就开始行走为解放全中国而勇于献身的革命者。此路经过的一座座山、一个个坳,都有着一个个红色故事,故被称为“红色之路”。

1924年11月,中共广东省委决定,郁南、封川(今封开县)两县分别成立县委,钟炳枢任郁南县委书记,龙师候调任封川县委书记。1928年2月3日,中共广东省委制订《西江暴动计划》,部署在西江上游发动以今罗定市为重点、郁南为辅点的西江革命暴动。并要求郁南暴动的中心放在六区(今郁南县平台镇),暴动起义后,再向四、五区发展,进而向南部的九、十区发展,以便向罗定互相策应。同年4月14日,郁南与罗定党组织共同策划在罗定联合革命武装暴动,准备攻取罗定县城。郁南方面参加革命暴动的有南部的八、九、十、十一区的农军和农民群众,与罗定农军共约1000多人。但因内部泄密,此次革命暴动遭到国民党的镇压而受重挫。为保存革命实力,郁南、封川的农军主力,在钟炳枢、龙师候带领下,从这条唯一的山路转移到同镬大山隐蔽,利用大山的特殊环境进行革命活动,坚持同国民党反动派作斗争。

此路还留下李济深等老一辈革命家的足迹。

1945年5月,李济深将军带着儿子李沛瑶和部下陈残云、胡希明、狄超白等民主人士以及一连警卫战士抵达罗定,与因公务回罗定老家的蔡廷锴将军商量要事后,接受中共广东省临时工作委员会领导的邀请,在通门会面。

李济深一行择日从罗定绕山路来到通门,住在“郁南革命武装力量指挥部”内。第二天上午,李济深在指挥部门前的集会上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在讲话中,以饱满的爱国热情、鲜明的政治态度、洪亮激昂的声音,赢得全场军民一阵又一阵热烈的掌声。李济深和他的随员、警卫队共300多人,在指挥部住了两晚。

直到新中国成立前,此路仍是只能行人的羊肠小道。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期,当地党委、政府一直发动群众修路不止,开通了广东郁南县平台镇连接广西大坡山的公路,直达梧州市。

上世纪九十年代,此路扩宽加固,铺设成硬底化水泥路。同时,开通了沟通各村的道路。

2005年11月,广梧高速公路平台至梧州段全线开通。宽阔平坦的高速公路,跨天桥,穿山洞,过平地,彻底告别了过山坳、上山岭、下陡坡的历史。

2014年12月,经过此路段的南广(南宁至广州)高速铁路正式通车,从“红色之路”往广州市或南宁市,只需一个多小时。

如今,“红色之路”的山不再高,坳不再弯,路不再远……

猜你喜欢
大坡李济深罗定
罗定新八景图案设计
为促成联众抗日疾呼
——李济深《致胡鄂公信札》
1926年3月24日,李济深前来黄埔军校参观
直流偏磁抑制装置在罗定电厂的采用
袁伦权(三首)
梧州建城的传说
道是梨花不是
李济深的军务后勤
隧洞开挖超前支护施工技术在吉林汪清县西大坡水利枢纽工程中的应用
罗定《龙龛道场铭》碑异文考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