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城互动”:城市滨水绿道发展实践

2016-11-19 20:54汤蕾
中国名城 2016年4期
关键词:滨水绿道发展策略

汤蕾

摘 要:绿道是城市生态安全的保障,是城市发展的生命脉络。滨水绿道是沿城市水系展开的绿道,是城市绿道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生态效应为准则发展滨水绿道,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滨河绿道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迈向幸福城市,有利于编制生态网络、共享环境效益,有利于拓展应急水源、保障用水安全。在张家港市一干河修建性详细规划的实践中,我们提出了“积极保护生态环境,全力维护城市用水系统安全; 充分整合现有资源,建立更有吸引力的慢行系统;基于人的行为分析,强化沿河服务设施共建共享; 悉心梳理沿河文脉,延续并凸显一干河自身特色。”的绿道发展策略,在张家港生态城市的建设过程中,取得了较好的生态效应、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

关键词:生态效应;滨水;绿道;发展策略

Abstract:Green road is the protection of urban ecological security, is the life context of urban development. Waterfront greenway is spread along the city river greenway,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ity green road network. The ecological effect as the criteria for the development of waterfront greenway, is an important guarantee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city. Riverside greenway is conducive to building a harmonious society, towards the city of happiness, is conducive to the preparation of eco network, shared environmental benefits, is beneficial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mergency water, protect water security. In the practice of the detailed planning of the construction on a river of Zhangjiagang City, we put forward "actively protect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fully protect the safety of urban water system, full integration of existing resources and establish a more attractive slow system; based on human behavior analysis, strengthening river service facilities sharing; careful combing along the context, the continuation and highligh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 river."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the green road, in the proces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ecological city of Zhangjiagang, has achieved good ecological effect, economic effect and social effect.

Key words:ecological effect ; waterfront ; green road ; development strategy

中图分类号: C9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4-4144(2016)-04-61(6)

1 绿道概念

1.1 绿道规划的时代背景

我们正处在一个全新的时代,从追求“经济增长”到“科学发展”,从提高“生活水平”到“生活素质”如今倡导“低碳交通”、“低碳生活”。在建设和谐社会、追求幸福生活的大背景下,建设绿道系统,为人们提供休闲、游憩、健身的日常空间和度假场所,引导慢生活方式的形成,成为国内外城市发展的大趋势。

1.2 绿道概念

绿道(Greenway),是一种线形绿色开敞空间,通常沿着河滨、溪谷、山脊、风景道路等自然和人工廊道建立,内设可供行人和骑车者进入的景观游憩线路,连接主要的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历史古迹和城乡居住区等。世界上第一条真正意义上的绿道始建于1867 年,是Frederick Law Olmsted设计的美国波士顿公园绿道系统。经过一个多世纪的理论探索与建设实践,绿道的规划建设逐渐成熟和完善,已成为世界各国解决生态环保问题和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如美国东海岸绿道为沿途各州带来约166 亿美元的旅游收入;在德国,绿道成为推动旧城更新、提升土地价值的重要手段;新加坡于1991 年开始建设一个串联全国的绿地和水体的绿地网络;日本则通过绿道的建设来保存珍贵、优美、具有地方特色的自然景观。绿道具有景观、生态、社会、经济多重功能。

滨水绿道:沿城市河滨水系展开的绿道,是城市的生命脉络。

1.3 绿道构成

游憩空间:休闲、游憩、娱乐活动的节点地区;主体绿道:为连接休闲游憩空间的开敞空间纽带;游憩路径:可供行人和骑自行车的步行道、自行车道;附属设施:休息、指示、娱乐、安全保障等设施。

1.4 绿道分类分级

按照绿道与城镇的关系可以分为城镇型、郊乡型和生态型三大类。(1)城镇型绿道主要依托城镇建成区(包括旅游度假区)内的公园广场、路侧绿带和滨河绿带设立;(2)郊乡型绿道主要依托城镇建成区以外的田野和村庄设立;(3)生态型绿道主要依托城镇建城区以外的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滨湖岸线及防护林、沿湖湿地及生物繁衍区等重要生态功能区设立。

按照等级划分,绿道可分为区域绿道、城市绿道和社区绿道.

(1)区域绿道是指连接城市与城市,对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支撑体系建设具有重要影响的绿道。

(2)城市绿道是指连接城市内重要功能组团,对城市生态系统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的绿道。

(3)社区绿道是指连接社区公园、小游园和街头绿地,主要为附近社区居民服务的绿道。

2 生态效应准则

2.1 城市微气候改善

城市热岛效应,即城市中心位置的温度比外围地区高的一种现象。绿道建设应有利于降低城市热岛效应,改善城市微气候环境。

2.2 生物多样性保护

绿道应使城市生态功能区得到进一步保护,为各类生物提供休憩地,有效改善城市绿道沿线的生物多样性,保证城市生态系统的整体平衡。

2.3 生态资源利用

绿道建设应最大化利用天然的太阳热能、天然光源、天然通风系统以及天然景致。尽量采用本土产材料,或周边地区生产的材料;以及无毒的、可快速更新、低能量的材料,并提倡循环使用。

3 绿道定位

3.1 规划范围

一干河为张家港市中部南北向一条重要河道。北起长江口,南至人民路,全长13.4km。缓冲区: 200米, 重要节点区放大。总面积:约851.6公顷。

3.2 规划意义

一干河绿道既是民生工程,也是生态工程与安全工程。(1) 民生工程——构建和谐社会、迈向幸福城市。(2) 生态工程——编制生态网络、共享环境效益。(3) 安全工程——拓展应急水源、保障用水安全。

3.3 发展构想

(1)建城之初——“引水入城, 水入城兴”

一干河将长江之水向南引入中心城区,河水的通畅带动了中心城区的繁华。

(2)城市生长——“择水而居, 城水相依”

一干河两侧的村庄沿着东西侧支流有机生长,中心城区与村镇相互依托、相互依存。

(3)城乡统筹——“临水建城, 水城共生”

伴随锦丰新城在一干河中段的建设,城市与乡村、水与城呈现共生格局。

3.4 规划定位

“滨河活力轴,通江生态廊”

滨河活力轴: 风景路贯穿城市、乡村、新城、田园、长江等丰富景观,通过对其沿线景观打造,为市民提供游憩休闲的场所,成为市域一条南北向的活力主轴。

通江生态廊: 一干河向北直通浩瀚壮观的长江,作为应急水源地,关系地区安全,其优质的生态资源具有自净功能,是市域重要的生态廊道。

3.5 规划策略

“通江纳湖、河城互动”

一干河绿道北通长江、中段纳湖,其建设将带动城市与河流的相融相生、相互促动,保证城市整体生态平衡与可持续发展。

一干河绿道将成为提升生态环境的生态绿带、服务居民生活的乐活天堂、彰显城市特色的文化画卷、促进城乡统筹的幸福之路、维系城市安全的清水廊道。

4 绿道实施特色

4.1 积极保护生态环境,全力维护城市用水系统安全

(1)沿河生态环境保护

多样统一,与用地布局相合,重视绿色空间流动。生态设计,保留现状水杉,维护生物多样性。打通廊道,滨水湿地、滨水坡地,疏林草坪、乡村农业、绿化缓冲隔离带。

(2)备用水源地保护

依法治水,严格按照《张家港市饮用水源地保护管理办法》的规定加强各级水源保护区的保护。完善配套,完善沿线的公共厕所,污水、雨水设施,垃圾箱等配套设施。建闸调水,在悦来横套与一干河交汇处建设水闸一处,起到沉淀和疏通东西通道的功能,净化水质。

(3)乡村生态节点设计

由众多桥梁、小溪组合而成的趣味自行车道,将传统江南风情与现代休闲方式融为一体。以各色主题花卉、果树,五彩纷呈,四季斑斓,凸显田园特色。

4.2 充分整合现有资源,建立更有吸引力的慢行系统

(1)桥梁资源整合。现状桥梁32座,其中步行桥1座。 规划充分利用桥梁资源优势,合理高效组织沿河慢行系统,打造风景路特色。

(2)植被资源整合。多样统一原则、生态设计原则、因地制宜原则

(3)交通行为分析。居民出行特征分析:现状沿河居民的出行目的分布和出行方式分布与城区总体保持一致。骑行活动分析:骑行者车型以山地自行车为主,骑行速度多为20公里以上。骑行活动参与人数以10人以下为主。骑行路程长度多为16~25KM。骑行意愿调查:骑行者希望风景路沿线具有优美的自然风景,其次是环境整洁以及较多的人文景点;骑行者主要希望增加餐饮服务,其次是自行车停车场、医疗服务点;骑行者希望多增加骑行专用路径,路面多采用沥青铺装。

(4)线型特色。远期:主线单侧贯通,支线纵向延伸。主线主要位于一干河东侧,全长18.07公里;充分利用现状水杉路进行选线。为增加骑行趣味性,对局部线形进行调整。 近期:结合一干河两侧现状道路,全线单侧贯通。主线长15.6公里,支线长4.48公里。

(5)换乘设计。换乘设计重点考虑公交、自行车、小汽车的到达,水上游线的乘坐以及人们进出风景路的方便性。沿一干河东路设置8个公交站点;结合驿站和公交站点设置8个自行车租赁点;合客流主要来源点,设置停车设施3个,分别位于沙洲湖地区、锦丰新城以及滨江公园;结合沙洲湖地区、锦丰新城以及滨江公园,设置游船码头3个;沿线设置多个开口,方便人们进行骑行时,与其他道路的转换。

4.3 基于人的行为分析,强化沿河服务设施共建共享

(1)三级体系构建。驿馆:满足风景路人流的区域服务需要。驿站:为游客提供基本餐饮、维护、应急服务。驿亭:主要供游客中途休息。

(2)设施布局原则。延续整体景观风貌的完整性。利用改造为主,新建为辅。结合人流特点,强化整体服务。

(3)现有建筑利用。滨江驿馆,利用已有滨江酒店的建筑与相关功能。悦来驿站,利用沿路现存的农家乐餐饮建筑及相关功能。

4.4 悉心梳理沿河文脉,延续并凸显一干河自身特色

(1)“沙上文化”延续。特色:一字形村落空间布局特征。前后平阔, 空间感好; 家在坝上, 门前垫土成场; 家家朝南成埭。项目策划:项目体现民俗展示功能、通过民俗活动场景再现,农耕、生活用具陈列宣传沙上文化。具体项目包括沙上文化园、沙上文化展示区、沙上老市、沙上文化主题雕塑以及纪念碑等。

(2)村落空间格局保护。遵循镇村布局规划,保留特色村庄。提炼村落空间特色,延续村落肌理。

(3)特色场所营造。注重历史文脉,提升一干河抗洪纪念碑的景观作用;尊重生态,种植乡土植被,完善湿地生态。

(4)特色标识系统。标识系统包括定位、指路、解说、警示。信息化工程包括软件如信息平台,硬件如信息终端设施。

5 绿道实施管理

5.1 绿道沿线实施

张家港市建设一干河(张杨公路-长江口)、南横套(金港-杨舍东莱)、谷渎港(东横河-南二环)城市绿道,初步形成一横一纵的绿道构架。工程总投资约11.22亿元。其中市财政4.01亿元,城投集团1.1亿元,其它区镇6.11亿元。

其中,一干河(张杨公路-长江口)绿道总长度12.8公里,总面积约255.5公顷,包括沙洲湖建设、一干河拓浚、道路(桥梁)建设、绿化景观、配套设施、村庄整治、房屋拆迁七大建设内容,是一项结合水源地保护、生态旅游建设、村庄整治的综合性工程,总投资约16亿元(其中含沙洲湖已完成投资约5亿元),剩余资金市财政承担34815万,杨舍镇13254万,锦丰镇45000万,大新1319万,城投集团10989万。2013年全部竣工。由市规划局牵头,具体由经开区(杨舍镇)、冶金园(锦丰镇)、大新镇,市交通局、水利局、城管局、园林局、城投集团、市给排水公司按职责分工实施建设。

5.2 滨江公园实施

该项目位于一干河河口,主要结合河口水源地保护要求,建设集生态保护、临江休闲、文化体验为一体的综合性公园,成为一干河绿道的旅游目的地之一。工程南至沿江公路、东至一干河、北至长江、西至海螺水泥厂,总面积约127.6公顷,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堤外滨江生态景观带、堤内绿化景观营造、鱼塘改造、道路建设和村庄整治,总投资约6890万元(含滨江公园已投入3500万元;与一干河生态廊道工程重复计算1290万元)。2013年全面完成滨江公园建设,投资2100万元。由市规划局牵头,市园林局、大新镇负责实施。

5.3 公共自行车实施

杨舍城区现状拥有182个点位,4800个锁柱,3900辆自行车。规划向杨舍二环以外及金港、塘桥、凤凰、南丰、锦丰6个区镇布点。2013年启动,2015年竣工,共设置网点117个,锁柱2418个,投放车辆1955辆,总投资1874万元。由城管局牵头,相关区镇负责实施,市财政给予奖励。

2013年启动凤凰、南丰自行车布点;2014年完成杨舍(二环以外)、金港、塘桥、凤凰自行车布点;2015年完成南丰布点;锦丰在2014-2015年两年间分批次实施。其中2013年设置网点51个,锁柱1250个,车辆1020辆,投入资金427万元;2014年设置52个网点,锁柱888个,投放车辆711辆,投入资金1229万;2015年设置14个网点,280个锁柱,224辆自行车,投入资金218万。

5.4 生态农庄项目实施

对于一干河西侧生态农业示范区域的村庄,按照三星级标准进行整治。包括大新镇新凯村379户(其中109户已完成三星级整治),锦丰镇南港村821户(其中108户已完成三星级整治),光明村350户,共需整治1333户(大新镇270户,锦丰镇1063户)。2013年下半年完成村庄整治规划,2014年完成村庄整治。

2013年,配合10个新型城镇化试点村建设,整治三星级3个(金港镇长江村、乐余镇扶海村、大新镇新海坝村)、二星级9个(凤凰2个,其余区镇各1个)、一星级8个(除园区外各镇1个,凤凰2个),需整治资金13826万元,规划设计费700万元,合计14526万元,其中市财政承担5810.4万元,区镇财政承担8715.6万元;

2014年,整治三星级9个(锦丰2个,其余区镇各1个)、二星级21个(金港2个、锦丰3个、塘桥2个、凤凰5个、乐余5个、大新2个、示范园区2个)、一星级19个(锦丰1个、塘桥2个、凤凰2个、乐余10个、大新1个、示范园区3个),需整治资金42241万元,规划设计费700万元,合计42941万元,其中市财政承担17176.4万元,区镇财政承担25764.6万元;

2015年,整治三星级8个(各区镇各1个)、二星级20个(金港2个、锦丰3个、塘桥2个、凤凰4个、乐余5个、大新1个、示范园区3个)、一星级18个(塘桥1个、凤凰1个、乐余12个、大新1个、示范园区3个),需整治资金38964万元,其中市财政承担15585.6万元,区镇财政承担23378.4万元。

综上,整治(含规划设计)资金总量约96431万元。建议按市、镇村4:6的分担标准,市财政承担38572.4万元,区镇财政承担57858.6万元。

结论

绿道是城市生态安全的保障,是城市发展的生命脉络。滨水绿道是沿城市水系展开的绿道,是城市绿道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生态效应为准则发展滨水绿道,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滨河绿道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迈向幸福城市,有利于编制生态网络、共享环境效益,有利于拓展应急水源、保障用水安全。在张家港市一干河修建性详细规划的实践中,我们提出了“积极保护生态环境,全力维护城市用水系统安全; 充分整合现有资源,建立更有吸引力的慢行系统;基于人的行为分析,强化沿河服务设施共建共享; 悉心梳理沿河文脉,延续并凸显一干河自身特色。”的绿道发展策略,在张家港生态城市的建设过程中,取得了较好的生态效应、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

参考文献:

[1]张家港市政府.张家港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R].2012.

[2]张家港市政府.张家港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11-2030)[R].2009.

责任编辑:张吉明

猜你喜欢
滨水绿道发展策略
骑行绿道“潮”玩成都
陈晓明 进入加速期和成熟期,未来十五年是花都滨水新城黄金时代
滨水景观带的设计分析
现代城市滨水特色景观设计探析
体育旅游产业的特征及发展策略探讨
在线视频用户付费的商业模式研究
形成合作意识,促进学生体育竞技能力发展
浅谈我国电视真人秀节目存在的问题及发展策略
依托百里汾河工程构建体育健身绿道的思考
三明市建设城市绿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