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为实现中国梦唱响中国戏剧的最强音
——中国戏剧家协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工作报告

2016-11-20 07:062015年7月14日
中国戏剧年鉴 2016年0期
关键词:戏剧工作

(2015年7月14日)

季国平

各位代表、各位嘉宾,同志们:

中国戏剧家协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全国各地扎实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力拼搏的新形势下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大会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回顾总结中国剧协过去五年以来的工作,研究部署今后一个时期的任务,审议大会工作报告,修改《中国戏剧家协会章程》,选举产生中国剧协新一届领导机构,团结动员全国广大戏剧工作者,进一步解放思想、凝聚力量,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推进戏剧事业繁荣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贡献。

今天,来自全国的404名代表,包括来自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6名代表欢聚一堂,肩负全国广大戏剧工作者的重托,共商中国戏剧事业繁荣发展大计。在此,对大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我们相信,在全体代表的共同努力下,这次大会必将对我国戏剧事业的长足发展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党中央对开好这次大会高度重视。刚才,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奇葆同志亲临大会并发表了重要讲话,中央和国家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出席大会并作了热情洋溢的致辞,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中国戏剧事业的关心和支持,对广大戏剧工作者的亲切关怀。同时进一步阐明了戏剧事业在文化强国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肯定了中国剧协的工作和戏剧事业取得的显著成就,对广大戏剧工作者提出了新任务和新要求,并寄予了殷切期望,这对于我们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戏剧工作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现在,我受中国戏剧家协会第七届理事会和主席团的委托,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

第七次剧代会以来的工作回顾

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凝聚正能量

五年来,中国剧协按照中宣部、中国文联统一部署,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充分发挥戏剧“高台教化”、“潜移默化”的独特优势和价值引领、精神激励的重要作用,相继举办“见证历史、重铸辉煌——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小戏小品专场献礼演出”、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邀请演出、纪念《讲话》发表70周年“中国戏剧家延安行”、庆祝新中国成立65周年“京剧名家经典折子戏专场演出”、“中国梦·百姓梦·我的梦——庆祝建国65周年原创小戏小品汇报演出”等,热情讴歌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和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辉煌成就;组织创排或协助创排了小品《红色珍宝》、《老憨照相》、《摸一下你的手》、《相依》,话剧《毛泽东在西柏坡的畅想》,锡剧《天下第一村》等,生动展现中华民族的时代精神和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精神风貌;积极组织戏剧家参与赈灾义演、募捐活动,赴地震灾区深入生活、采风创作,大力宣传中华儿女顽强拼搏、团结互助的典型事迹,体现了戏剧人爱国为民的使命担当。五年来,无论是在党和国家迎来大事、喜事之时,还是应对难事、急事之际,广大戏剧工作者都能发挥才智、热情参与,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爱国主义主旋律,彰显社会主义正能量,唱响实现中国梦的时代最强音贡献力量。

二、深入基层,扎根人民,组织形式多样的文艺志愿服务活动,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五年来,中国剧协精心组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各类戏剧惠民活动,在文艺志愿服务的过程中体现戏剧的重要价值。

一是梅花奖艺术团深入基层、走遍全国。五年来,艺术团深入云南、江苏、江西、青海、河南、湖北、贵州、新疆、广东、四川、山西、西藏、湖南等地,开展“送欢乐下基层”(“送戏下基层”)活动,为广大工人、农民、战士、社区群众、少数民族农牧民等基层观众送去精彩的戏剧节目,密切了戏剧家与人民群众的情感联系。艺术团自2005年成立,先后深入全国28个省区市演出133场,近300位梅花奖演员参与演出,观众40余万人,已成为享誉国内外的知名品牌。

二是梅花奖数字电影工程硕果累累、备受好评。五年来,已拍摄京剧《曹操与杨修》、《响九霄》、《野猪林》、《兰梅记》,龙江剧《木兰传奇》,豫剧《苏武牧羊》,晋剧《傅山进京》,梨园戏《董生与李氏》、《节妇吟》,秦腔《大树西迁》、《迟开的玫瑰》、《花儿声声》,越剧《玉卿嫂》、《一缕麻》、《狸猫换太子》,昆剧《长生殿》,滑稽戏《顾家姆妈》,粤剧《小凤仙》,越调《老子》,锡剧《一盅缘》等20部影片。其中,《响九霄》、《兰梅记》分别荣获第27、28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戏曲片奖,《响九霄》还荣获中宣部第十二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电影类),仅北京奔小康院线就放映三千多场。2013年,首批拍摄完成的7部数字电影在京举行了集中展映活动。2014年,《顾家姆妈》等影片参与“惠民展映日”主题活动,社会反响热烈。

三是文艺志愿戏剧培训班培育人才、成效显著。2014年,作为中国文联文艺志愿服务项目的戏剧培训班在青海西宁开班。共培训青海、甘肃、宁夏、陕西、四川各民族基层文艺骨干66人,帮助西部基层戏剧工作者了解和掌握戏剧创作技能,辅导创排了一批适宜在基层演出的优秀剧目。

四是采风创作活动丰富多彩、深受欢迎。五年来,积极组织艺术家深入云南、青海、新疆、陕西、四川、江苏、西藏等边远少数民族地区、革命老区,以及基层村镇采风学习、调研创作,受到热烈欢迎。

三、精心组织,不断完善,认真做好评奖办节工作,增进奖、节的公信力和影响力,切实推动出人出戏

中国戏剧奖作为国家级戏剧综合奖项,包括梅花表演奖、曹禺剧本奖、优秀剧目奖(在中国戏剧节上评出)、校园戏剧奖(在中国校园戏剧节上评出)、小戏小品奖、理论评论奖、终身成就奖等7个子项。第七次剧代会以来,中国剧协精心组织、改革创新,先后举办了一系列重大戏剧节赛,认真评选中国戏剧奖各子项,促使奖项的公信力和权威性不断增强,推动出人出戏,得到戏剧界广泛好评。

一是成功举办三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大赛,圆满完成庆祝梅花奖创办30周年活动。第25、26、27届梅花奖大赛每两年一届,以分赛区形式分别在太原、成都、杭州、绍兴、广州等地举办,顾芗、沈铁梅、冯玉萍获梅花大奖,史佳花、李东桥、欧凯明等16人获二度梅;王艳、董红、吴非凡等101人获一度梅。大赛戏票均低价出售,还戏于民,让更多观众共享戏剧创作成果。2013年,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中国戏剧梅花奖创办30周年纪念大会,在北展剧场举办“梅花赞——中国戏剧梅花奖创办30周年专场汇报演出”,全国近500名梅花奖获得者参加;还组织了晋京展演、研讨座谈、大型画册《梅花谱》编辑出版等系列庆祝活动,展示了梅花奖在新时期戏剧表演领域取得的重要成就以及对我国戏剧大发展大繁荣的推动作用。其中,汇报演出和剧目展演邀请一线工人、战士和农民工等基层民众免费观摩。

二是成功举办两届中国戏剧节和三届中国校园戏剧节。2011、2013年第12、13届中国戏剧节分别在重庆、苏州举办,两届共演出58台剧目,推出了滑稽戏《顾家姆妈》、秦腔《西京故事》、话剧《生命档案》等一批优秀剧目,充分体现了我国戏剧舞台繁荣发展的可喜景象;戏剧节评论与评奖并重,对剧目创作起到了推动作用。第2至4届中国校园戏剧节每两年一届在上海举办,三届共有包括台湾地区高校在内的五十多所学校参加演出,上演68台大戏和26台短剧,每届戏剧节参与演出、观摩和服务的高校学生达3万余人次,对于发现戏剧新秀和培养青年观众产生积极影响。

三是成功组织三届曹禺剧本奖、三届理论评论奖、两届小戏小品奖和两届终身成就奖的评奖颁奖工作。五年来,第19至21届曹禺剧本奖在曹禺故乡湖北潜江揭晓并颁奖,共25部作品获奖。第3至5届理论评论奖颁奖活动暨研讨会分别在北京和江苏张家港举办,共27篇论文获奖。第4、5届全国小戏小品大赛在江苏张家港举办,共36个作品获优秀剧目奖。2011年、2013年,阎肃、朱琳等10位德高望重的艺术家获“中国戏剧奖·终身成就奖”。

五年来还举办了第16至18届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活动,第5、6届长江流域戏剧艺术节,第6、7届西北五省区秦腔艺术节,第9届滨州博兴小戏艺术节等,与有关单位联合举办了第2届中国(抚州)汤显祖艺术节,第3届中国·沈阳“花样年华”全国大学生短剧小品大赛,第2届环渤海地区专业院团青年演员评剧电视大赛等活动,为促进戏剧艺术的繁荣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四、立足当下,着眼长远,大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为戏剧事业繁荣发展夯实基础

五年来,中国剧协高度重视戏剧人才的梯队建设和帮扶工作。通过探索科学有效的培养机制,创新各类培训的方式方法,提供各类交流平台和展示机会,培养了一批戏剧艺术各门类的高端人才。

一是建立全方位的长期培养机制。五年来与上海戏剧学院等单位合作,先后举办了全国青年剧作家、导演、戏曲音乐家、戏剧评论家、舞台美术家研修班,成立了全国戏剧创作高端人才研修中心。这些举措以探索实践型的高端艺术人才教学模式为目的,采取高规格、高层次的集中学习形式和学习后的跟踪培养模式,对于解决某些戏剧门类后继乏人、青黄不接的局面大有裨益。截止目前,已有多达百位著名文艺家参与授课,三百余位青年戏剧人才参与学习,学员结业后实践作品硕果累累,戏剧发展的薄弱环节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为戏剧界积累了宝贵的人才力量。2015年,召开了以这五期青研班为基础的全国青年戏剧创作会议,这是对五年来戏剧人才培养成果的检阅与动员,有益探索了中国剧协在新形势下发挥行业协会独特作用、促进戏剧繁荣的新方式。

二是开办各类培训班、研修班。相继举办了六届全国中青年编剧研修班、两届中国戏剧梅花奖演员读书班,在云南、江西、黑龙江等地举办了区域性中青年编剧研修班,还举办了多届全国小戏小品编导演创作研修班等,对于扩大戏剧创作队伍、促进戏剧人才发展、繁荣戏剧舞台有着积极意义。

三是搭建人才交流推介平台。相继举办了两届全国剧本创作和剧作家现状信息交流会、长三角地区戏剧创作信息和人才交流洽谈会、多场小型剧本研讨会及题材论证会等,为戏剧人才与剧院团之间交流合作搭建平台,促进共同发展。组织、选拔、推荐多名戏剧人才参加中国文联举办的各类研修班,为戏剧人才成长提供帮助。

五、聚焦现实,坚持导向,高度重视戏剧理论评论建设与调研工作,为戏剧事业健康发展添砖加瓦

五年来,中国剧协坚持关注创作导向、研究行业规律、开展学术交流、倡导健康批评,鼓励运用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美学的观点评判和鉴赏作品,倡导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评论氛围;深入开展调研研讨活动,吸收采纳戏剧界人士的真知灼见,为戏剧事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一是积极开展理论研讨活动。五年来,相继举办“戏剧的品格与使命”研讨会、两岸四地京剧继承与发展研讨会、岭南地方戏曲传承与创新研讨会、戏剧作品著作权保护研讨会、琼闽粤台及东南亚地区闽南语系剧种研讨等活动,充分探讨当前戏剧界关心的各类重点议题,总结了诸多具有参考价值的重要经验。举办了郭汉城、裴艳玲、魏明伦、孟冰、黄定山、张曼君等戏剧家的艺术研讨会,通过讨论、评议、总结这些当代戏剧家的艺术成就,促进更多理论成果与戏剧精品的诞生。开办“戏剧与中原经济区建设”论坛、中国戏剧(戏曲)导·表演艺术体系论坛、首届杭州国际青年剧作家论坛、中国青年戏曲音乐家论坛、全国戏剧评论家先锋论坛等,参与者多角度的思想碰撞和观点交锋,有效地促进了戏剧创作的健康发展。组织举办纪念曹禺、张庚、欧阳山尊、梅兰芳、周信芳等戏剧大家诞辰纪念活动,举办李默然同志艺术人生追思会,共同缅怀、探讨、发扬老一辈艺术家的卓越艺术成就与崇高人品艺德。

二是全面启动戏剧重点工程。相继开展中国历代文化名人剧目创作计划、中国地方戏曲声腔整理抢救工程、地方戏曲传承与推广工程,挖掘整理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当代戏剧艺术精品创作。积极参与中国文联“中国当代文艺名家名作译介工程”相关工作,展示当代戏剧艺术精髓,推动艺术精品走向世界。

三是广泛开展座谈与调研工作。组织召开“倡导正确创作方向,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座谈会、传承发展地方戏曲事业座谈会、改进戏剧评奖工作座谈会等,开展戏剧作品著作权调研、全国戏曲音乐现状调研、全国剧本创作和剧作家现状调研、体制外戏剧工作者现状调研,远赴四川、山西、广东、海南等地,广泛接触和认真听取戏剧界诉求,深入剖析行业新特点、新情况和新问题,积极探索新思路、新办法和新举措。

四是编辑、出版戏剧图书。陆续出版《中国剧本创作白皮书》、《中华戏曲》线装丛书,编辑出版《当代中国戏剧家丛书》,组织撰写《中国戏剧艺术发展报告》(从2012到2014年度),客观、系统反映我国戏剧行业发展、艺术创作情况,为当代戏剧成就的积累和理论建设发挥积极作用。

六、积极进取,走向世界,不断拓展对外交流渠道,努力提高中国戏剧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影响力

五年来,中国剧协围绕国家“大外交”、“大外宣”格局,积极实施“走出去请进来”战略,广泛开展对外戏剧交流与合作项目,树立中国形象、弘扬中国精神。

一是中国戏剧在国际剧协的地位显著提高。2011年,中国剧协与国际剧协在厦门共同主办了国际剧协第33届世界代表大会。65个国家和地区的近400名中外代表、嘉宾、戏剧学者、观察员参加。国际剧协授予中国剧协主席尚长荣“世界戏剧大使”称号,这是国际剧协有史以来授予的第八位戏剧大使。大会期间,还组织多场中外合作演出和国内优秀剧目展演。国际剧协成立于1948年,是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有密切合作的国际性非政府组织,本届大会是国际剧协成立以来首次在中国举办,被誉为史上最成功的大会。2014年,在亚美尼亚召开的国际剧协第34届世界代表大会,我会驻会副主席季国平当选为国际剧协副主席,这也是中国人首次担任这一职务。

二是梅花奖艺术团继续走向国外和港澳台地区。2010年,荟萃了五大院团六位梅花奖得主,赴德国演出精华版昆曲《白蛇传》。2012年,艺术团代表中国文联参加“濠江之春——澳门与内地艺术家大联欢”活动;2013年赴台湾高雄、宜兰进行文化交流与演出;2014年赴香港与西九文化局联合主办“西九大戏棚”春节系列演出,与香港市民一起“过大年、逛庙会、唱大戏”;同年,组织京剧折子戏专场赴新加坡参加第十届“艺满中秋”庆祝活动,均受到热烈欢迎。

三是成功主办两届中韩日戏剧节。2011、2014年分别在济南、厦门举办了第18、21届中韩日戏剧节,共汇聚18台优秀剧目,并召开了戏剧节国际委员会议及多场剧目观摩座谈会,举办了以“文化传统与当代语境——中韩日戏剧创作现状与展望”为主题的研讨会。

五年来,中国剧协累计开展对外及对港澳台戏剧交流活动71项998人次,其中出访37项403人次,来访34项595人次,交流国家和地区达60多个。除此之外,我们还协助外交部礼宾司承办“中国文化之夜”京剧宣传活动,协助尼泊尔驻华使馆组织“中尼建交55周年”演出活动。积极推荐国内优秀剧目参加日本、韩国、塞浦路斯、埃及、古巴、土库曼斯坦、土耳其、伊朗、捷克、德国、罗马尼亚、孟加拉等国举办的国际戏剧节并获佳绩,邀请俄罗斯、罗马尼亚等国戏剧团体到华交流演出,进一步加深了与国外戏剧界的了解与友谊。

七、履职尽责,发挥优势,不断强化协会组织建设,努力开创协会工作新局面

五年来,中国剧协坚持“二为”方向、“双百”方针,充分发挥党和政府联系戏剧界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广泛团结戏剧家、戏剧工作者和戏剧爱好者,加强协会组织建设,努力提高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

一是充分发挥协会组织作用。五年来,认真履行联络、协调、服务职能,发展新会员1508名。加强会员联谊与沟通,及时畅通信息交流渠道,促进、协助会员积极开展学术、艺术活动;延伸工作手臂,关注、帮助体制外戏剧工作者参与培训、节赛等活动,加强戏剧维权工作,增进协会凝聚力。

二是充分发挥报刊网站的阵地作用。五年来,主办刊物坚持正确办刊方向,不断深化改革,创新办刊理念,水平质量逐步提高,社会效益逐步提升。《中国戏剧》杂志直面戏剧界重大问题,关注有影响的剧目,突显前瞻性、开拓性和评论的权威性;《剧本》关注现实题材、原创作品,关注青年作者、女性作者、少数民族作者;《中国戏剧年鉴》进一步关注最新戏剧理论潮流和动向,加大了对有成就、有代表性的剧院团的推介力度。网站全面反映剧协各项工作,起到积极的宣传效果,扩大了中国剧协的影响力。

三是进一步加强协会机关自身建设。五年来,完成中国戏剧出版社的转企改制、深化改革、资产重组工作,成立中国戏剧艺术中心,完成机关党委、纪委换届工作,剧协机关党委多次被评为中直机关先进基层党组织单位,剧协机关多次被评为首都文明单位。及时组织干部职工学习党和国家有关文艺工作的新指示、新要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积极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扎实推进学习型协会建设,切实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和思想作风建设,引导干部职工树立团结、勤奋、务实、清廉的工作作风。

五年来,全国各地剧协组织立足本职,甘于奉献,各项工作也开展得有声有色,亮点频频,为戏剧事业的繁荣发展和团结服务广大戏剧工作者做了许多有益工作,积累了丰富经验,取得了很大成就,赢得了信任和好评。尤其是对中国剧协的各项工作更是给予了大力支持与帮助,大家整合资源、上下联动、互相配合、各展所长,共同举办了许多成功的戏剧活动,增强了剧协组织的凝聚力、影响力,形成了全国剧协一盘棋的大好局面。

各位代表,第七次剧代会以来,我们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戏剧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得到了上级领导和广大戏剧工作者的认可。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党中央亲切关怀的结果,是中宣部、中国文联高度重视和正确指导的结果,是有关部门、社会各界热情帮助和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各团体会员、各位理事、全体会员及全国广大戏剧工作者辛勤耕耘和无私奉献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中国剧协,向所有关心、支持剧协工作和戏剧事业发展的领导、各界朋友和戏剧家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此,也对第七次剧代会以后辞世的李默然、于是之、红线女、余笑予、陈伯华、赵寻、袁雪芬等老一代戏剧家表示深切缅怀。他们为戏剧事业发展繁荣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他们的敬业精神、艺术追求、艺术品格和崇高风范,将激励更多优秀戏剧工作者铭记与发扬。

五年来的工作实践,我们收获丰硕,体会多多,在此,略讲三点:

一是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找准工作的结合点。多年来,我们自觉围绕党和政府的工作重心大局,在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从党和政府的重大部署中找准工作的结合点。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铸中国梦”,党和国家“大外交”、“大外宣”格局等方面,举办了一系列主题戏剧活动,充分发挥戏剧艺术的独特作用,唱响了时代主旋律。

二是坚持改革创新、促进发展,找准工作的增长点。五年来,中国剧协注重可持续发展,创新手段,着重抓好中青年戏剧人才培养工作,已初步形成了多角度、多方位、多层级的人才培养机制,尤其是在上海举办的五期青年戏剧人才高研班,三百余名学员已成为现阶段戏剧创作的中坚力量,影响深远。在国际交流方面,经过多年努力,我们首次举办国际剧协世界代表大会,积极参与国际戏剧活动,扩大了剧协在国内外的影响。

三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以出人出戏为核心,找准工作的落脚点。以最广大人民群众为服务对象和表现主体,团结和引导戏剧工作者努力创作出更多的优秀戏剧作品,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是剧协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在组织戏剧创作、评奖办节、惠民服务等过程中,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尊重艺术规律,把握好继承与创新的辩证关系,努力推出优秀戏剧作品和戏剧人才,巩固戏剧高原,攀登戏剧高峰。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戏剧界正面临着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当前我国社会稳定、经济繁荣,传统文化受到高度重视,戏剧界正逢发展的大好时机,同时,我们也面临诸多自身与外部环境的挑战。现下新观念、新探索层出不穷,新手段、新技术蓬勃发展,而精深厚重的传统底蕴仍需继续挖掘、继承和弘扬;社会文化越发多元,观众逐渐分化,受众环境越发复杂,而高质量的戏剧作品仍是观众热切需求的重点;人才青黄不接局面虽有所缓解,但流失现象与断档危机仍未完全解除,民营剧团和体制外人才也亟需引导与扶持;特色鲜明、体系严密的本土戏剧价值评价体系和美学标准尚未完全构建起来,戏剧理论评论的整体水平还需进一步提高,等等。

面对纷繁复杂的环境背景,面对国家和人民对于戏剧事业的重托与期望,剧协工作必须开拓思路,谋求对策,比如:推动传承与创新协调发展的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扶持精品创作和领军人才的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大;创新工作机制,加强行业管理、行业服务、行业自律的方式和手段有待于进一步探索和研究;组织、引导、服务、维权的对象和渠道有待进一步拓宽等等。对此,我们需要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在今后的工作中切实加以解决。

今后五年的工作构想

同志们,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指明了文艺工作的前进方向,对于今后文艺事业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以及更为殷切的希望,我们要以讲话精神为指引,结合当前戏剧发展实际,立足国家战略、社会大局、自身工作,科学制定戏剧事业发展大计。中国剧协今后五年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带领和依靠全国各民族戏剧家和广大戏剧工作者,担当使命,开拓进取,团结一心,奋发有为,全面推进中国戏剧事业繁荣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在此,对今后五年的工作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供下一届剧协理事会和主席团参考。

一、进一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服务党和政府工作大局,营造昂扬向上的文化氛围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系列重要讲话,深刻回答了新形势下党和国家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特别是习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是文艺界今后一个阶段工作的思想纲领和行动指南。中国剧协作为党和政府联系戏剧家的桥梁和纽带,要深入学习领会讲话精神,做到融会贯通,转化运用,全面推进戏剧事业繁荣发展。要从党和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中找准工作的结合点,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我们要为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2015)、庆祝建党95周年(2016)、庆祝建军90周年(2017)、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2019)等重大活动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在活动策划、主题设置、内容呈现、成果宣传等各个环节,讴歌、展示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鼓舞全国各族人民朝气蓬勃迈向美好未来。在今后五年的学习教育、节赛活动、队伍建设、理论研究、对外交流、宣传出版等各方面工作,要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旗帜,积极发挥戏剧的优势和作用,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应有贡献。

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尊重艺术规律,推出优秀作品

中国剧协始终坚持把推动创作生产优秀戏剧作品作为协会工作的中心任务,未来五年,将继续团结和依靠全国戏剧工作者,饱含热情,胸怀大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动创作更多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

一是要联合国内有影响力的剧院团,围绕“中国精神·中国梦”、“一带一路”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具有国家战略意义的重大题材,组织精品剧目创作,彰显信仰之美、崇高之美,努力推出一批讲好中国故事、表现人民大众、反映时代风貌的优秀作品,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二是要认真贯彻中央关于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的要求,组织戏剧创作者到革命老区、基层村镇、少数民族地区进行采风、创作,鼓励他们深入生活、倾听人民心声,真正做到身入、心入和情入,从生活中寻找创作源泉,在人民中体悟生活本质、吃透生活底蕴、汲取创作营养。三是将组派戏剧专家深入基层进行广泛的调研工作,挖掘并重点扶植基层创作者有潜力的戏剧作品,埋下身去,静下心来,帮助他们进行不断的加工打磨,打造深受百姓欢迎、经得起时间考验的“接地气”的戏剧精品。

三、传承发展戏曲艺术,不断加强戏剧界行风建设,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优势和作用

戏曲具有悠久的历史、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群众基础,是表现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戏曲艺术的传承发展工作,即将下发的《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给予戏曲艺术的支持力度是空前的,戏曲艺术将迎来一个发展的黄金机遇期。中国剧协作为汇聚全国各民族各剧种的戏剧家和戏剧工作者的行业组织,一定要发挥自身优势,努力提高文化自觉与自信,依托评奖办节、剧目创作、剧种保护、人才培养以及梅花奖数字电影工程拍摄、戏曲读物出版等方面的已有经验和做法,在加强戏曲保护与传承、支持戏曲剧本创作、支持戏曲演出、改善戏曲生产条件、支持戏曲表演团体发展、完善戏曲人才培养和保障机制、加大戏曲普及和宣传等方面发挥行业协会的独特作用,为促进戏曲繁荣发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作出应有的贡献。

中央关于戏剧戏曲的各项方针政策,归根结底需要全国的戏剧家和戏剧工作者来贯彻实施,这关系到整个行业的兴衰荣辱。我们深深感到,戏剧行业和剧协系统肩负着艰巨而神圣的使命和责任,全面推进戏剧界自身建设、全面提升队伍职业道德素质的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繁重而紧迫。今后五年,我们一是要团结引导广大戏剧工作者践行“爱国、为民、崇德、尚艺”的文艺界核心价值观和《职业道德公约》,在戏剧界大力倡导“担当使命”、“扎根人民”、“创新求精”、“健康批评”、“崇德尚艺”的良好风气,引导广大戏剧工作者带头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恪守职业道德,规范自身行为,履行社会责任,树立良好风气和社会形象。二是要积极探索创新行业服务、行业管理、行业自律的内容形式、方法途径、政策措施,加大对各类戏剧社会组织的团结服务力度,加强对戏剧工作者的思想引领、行为引导、规则约束、权益维护,接受社会监督,充分发挥行业组织的积极作用。

四、开展文化惠民活动,服务基层群众,推动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

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让人民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是包括文艺在内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今后五年,我们一是继续办好梅花奖艺术团,不断吸收新鲜血液,继续坚持以弘扬民族文化、服务人民群众为宗旨,开展“送欢乐下基层”、“送戏下基层”等文艺志愿服务活动,向二百场、三百场的目标进发,将更多、更好的戏剧节目带给基层群众。二是继续组织实施好“梅花奖数字电影工程”,将更多梅花奖获得者的优秀代表剧目拍摄成数字电影,通过院线发行、惠民放映等多种形式,让全国广大观众特别是广大农村观众欣赏到更多的戏剧精品。三是要利用节赛展演等平台,继续坚持以戏惠民,让群众更加便利地共享精神文化食粮,传播弘扬中华民族瑰丽多彩的戏剧文化。四是要充分发挥各地的戏剧创作中心、创作基地的作用,为基层戏剧工作者特别是群众戏剧的创作排练实施等提供切实可行的服务和条件。

五、优化评奖办节机制,重视理论评论建设,进一步扩大中国戏剧节、中国戏剧梅花奖等品牌的影响力

今后五年,要充分发挥戏剧在促进社会发展、丰富文化生活方面所独具的影响力,做好中国戏剧奖的梅花表演奖、曹禺剧本奖等子项的评奖工作,办好中国戏剧节等重大活动。

一是要按照中宣部对全国文艺类奖项改革的有关要求,进一步把握正确导向,优化评奖工作机制,严格评奖规则,规范评奖程序,加强社会监督,增加透明度,扩大参与度,打造品牌效应,推动出人出戏,更好地发挥评奖的导向示范效应。二是为改变戏剧界过于重视新创剧目、继承传统不够的弊端,中国戏剧节将在剧目选择上,采取新创剧目与继承改编传统剧目并重的方式,以此鼓励剧院团立足传统,夯实基础,推陈出新,适应时代发展。三是中国戏剧节、全国小戏小品优秀作品展演等活动将突出评论,认真研究作品的创作态势和走向,组织热点问题讨论,通过评论引导创作,从而推动展演剧目进一步加工打磨成为戏剧精品。

未来五年还要充分引导调动理论评论界专家、青评班学员等老中青理论评论工作者的积极性,成立中国剧协理论评论工作委员会,并强化中国剧协主办《中国戏剧》、《剧本》、《中国戏剧年鉴》等刊物在理论评论工作中的平台作用,进一步优化理论评论资源,扎扎实实开展理论批评、学术研讨、行业调研等活动,注意研究戏剧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密切关注戏剧创作动态和实践,更好发挥对戏剧创作的引导和激励作用。重视舆情信息工作,关注各地戏剧创作动向,重视现状研究,推动戏剧创作健康发展。

六、继续关注戏剧人才队伍建设,扎实推进培训及后续工作,不断提高服务、扶持戏剧人才的实效

自七次剧代会以来,中国剧协开办的一系列人才培训班、研修班,已初见成效。今后五年,中国剧协将继续做好戏剧人才的培养工作。

一是继续关注、跟踪、扶持参加全国青年戏剧人才研修班(青编班、青导班、青音班、青评班、青美班)学员的创作计划及成果,使这一人才培养机制有实效、见成效、讲长效。二是继续做好中青年戏剧人才培训工作,在多年成功开办全国中青年编剧研修班、全国小戏小品创作研修班的经验基础上,不断丰富教学形式与内容。三是着重关注和培养非体制内戏剧从业人员,适时实施全国民营戏剧创作人才培训班等培训计划,顺应戏剧发展需求,为全面推进戏剧事业发展增添人才力量。四是进一步加强梅花奖获奖演员的培训工作,计划在每届梅花奖评选后的第二年,举办梅花奖演员读书班,促进戏剧表演领军人物不断涌现。五是适时举办戏剧界不同领域的人才培训、研修班,缓解部分领域人才断档危机,主动谋求全方位戏剧人才梯队建设。六是继续关注少数民族、边远地区戏剧人才培养与作品扶持,为他们提供展示平台,进一步推动全国各层次、各地域戏剧人才的创作水平。七是建立和完善全国会员数据库,整合优秀戏剧人才资源,搭建交流、创作、研究平台。

七、加大外事工作力度,增进合作与互访,扩大中华优秀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今后五年,要充分发挥文艺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方面的重要作用,以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为目标,大力开展对外戏剧交流,加大外事工作力度,通过合作和互访,进一步扩大中华优秀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一是要积极参与国际剧协事务。鉴于国际剧协总部落户上海,作为国际剧协副主席国,要充分行使话语权,利用国际会议、国际戏剧节赛等多种渠道提高中国戏剧的影响力。二是要充分发挥对外民间文化交流的自身优势和独特作用,积极打造具有中国精神、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文化品牌,加大中国戏剧在国际上的宣传和推广,进一步提升梅花奖艺术团的实力,扩大在境外的影响力和品牌效应,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三是要密切配合国家总体外交和对外战略的实施,巩固与现有友好组织的传统友谊,积极开展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周边国家的交流。四是继续办好中韩日戏剧节等传统戏剧活动,同时深化大陆与港澳台地区之间的戏剧交流与合作。五是要继续选派优秀剧目参加国际戏剧节,将民营剧团纳入视野,积极促进国内外戏剧人的国际合作。

八、加强协会自身建设,提升工作水平和服务力度,营造温馨和谐的戏剧工作者之家

近日,习总书记出席党的群团工作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对于今后的群团工作做出了重要指示。中国剧协是由全国各民族戏剧家组成的人民团体,是党和政府联系戏剧界的桥梁和纽带,未来将继续积极探索新方法、新途径,创新体制机制,认真履行联络、协调、服务的基本职能,不断推动出人出戏、繁荣戏剧事业,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出贡献。

一是延伸工作手臂,积极扩大会员发展覆盖面,做好非体制内工作人员、自由职业者的入会工作,为创造和凝聚全国戏剧界大家庭提供有力支撑。二是充分利用新媒体等网络手段开展会员工作、及时发布活动信息,及时、便捷与各地会员进行沟通联络,做好服务工作。三是加强戏剧作品权益保护,帮助进行维权申报、法律咨询等,积极推进维权工作专业化、常态化。四是加强与各地方剧协、产行业剧协的密切合作、上下联动,形成行业优势和工作合力。五是做好戏剧艺术中心各项工作,不断提高《中国戏剧》、《剧本》、《中国戏剧年鉴》刊物质量,深入挖掘、培养、推介戏剧人才和精品力作。六是利用报刊、网络等多媒体,加大对外宣传,中国剧协网站继续关注戏剧界最新动态,做好舆情信息工作。七是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做好机关干部综合素质学习培训工作和优秀人才的梯队培养工作。

同志们,我们正处在发展的伟大时代,党中央为文艺事业指明了前进方向,人民群众对戏剧发展寄予了殷切期望,对于戏剧人来说正是我们大有可为的时代,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牢记使命、勇于担当、锐意进取、奋发有为,不断开拓戏剧事业新局面,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猜你喜欢
戏剧工作
有趣的戏剧课
戏剧“乌托邦”的狂欢
戏剧观赏的认知研究
基于戏剧表演中的“隔离”与“开放”研究
清代新疆查禁戏剧演出考
不工作,爽飞了?
戏剧类
选工作
厌烦工作了该如何自救
工作的喜与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