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

2016-11-20 07:06宋洪弟
中国戏剧年鉴 2016年0期
关键词:长春吉林省戏曲

2015年吉林省文艺界、戏剧界,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在文艺工作座谈会和视察吉林的重要讲话精神,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坚持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引领,全面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全力推动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按照中央制定的一系列相关政策为指导,全省文化艺术界戏剧界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改革创新、狠抓落实,在文艺创作演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文化遗产保护及利用、以及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和文化产业发展、对外文化交流、文化体制改革,等方面都取得了新成效,各项工作扎实开展。 全面落实振兴吉剧任务,解决文艺院团转企改制完成后,尚未能与市场完全对接,票房不高,接轨处于初步形成阶段,距离标准化、市场化还有差距等问题,进一步提升进一步探索实践。 创作坚持以“二为”导向为中心,以吉剧振兴为抓手,推动多种艺术门类共同发展,做好文艺精品创作演出工作,向城乡基层倾斜,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吉林声音,不断扩大吉林戏剧的内外影响力。

1月,各项戏剧活动精彩纷呈轮番上演。“吉剧振兴工程”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反复打磨的传统廉政文化题材吉剧优秀保留剧目《包公赔情》片段亮相中央电视台戏曲晚会。《包公赔情》在戏曲界有着广泛的影响,深受观众喜爱。此次演出由年逾60岁的吉剧表演艺术家霍福庆和优秀演员秦丽君担纲。在众多不同种类的剧种中,展现了吉剧风彩。

以全国十大“最美社区人”延吉市公园街道园辉社区党总支书记兼居委会主任林松淑为原型创作的大型纪实话剧《林松淑》,在延边大学俱乐部进行了汉语版的首次公演。该剧以林松淑的的《民生日记》为线索,尽情展现了林松淑在工作中关心照顾社会贫困儿童、热心关注失足青年、关爱空巢老人等事迹。生动的再现了朝鲜族党员干部,把社区居民当成亲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情景。

由长春市文广新局主办、长春市艺术研究所承办的大型系列公益活动,“戏剧星期六”青年实验话剧系列演出活动在长春人民艺术剧场小剧场推出由常春藤戏剧坊倾力打造的话剧《怀疑》,受到观众好评。

吉林省二人转文艺志愿者创作服务基地,兰家镇五凤楼酒业有限公司,为培养二人转艺术人才策划组织了二人转专场演出活动。选择了二人转《西厢观花》、《回杯记》等广受观众喜闻乐见的传统唱段,二人转演员韩子平、董伟、闫淑萍、佟长江、徐振武、奚春梅等参加演出活动,受到当地百姓的热情欢迎。该公司表示要以活动为契机,使二人转艺术在兰家大地扎根开花结果,并成为文化、企业联姻的品牌。给当地百姓带来快乐,为活跃农村文化生活起积极作用,使文化惠民常态化机制化。

2月,一项重要的文化惠民工程启动。延吉市六个街道的居民和延吉市朝鲜族艺术团的演员们,以生动的民俗歌舞小戏、小品,为2015年“快乐延吉大舞台”鸣锣开场。活动以朝鲜族文化活动为主体融合汉族、满族、蒙古族等多民族文化形式,充分满足了延吉市各族群众的文化需求。“快乐延吉大舞台”通过“政府搭台,群众唱戏”等方式,突出了中国朝鲜族文化、多民族文化融合等丰富多样有特色的表演,成为“快乐延吉大舞台”,打造成延边民俗文化独具魅力的文化品牌。

吉林省戏曲剧院吉剧团排演的反映时代楷模吴亚琴事迹的大型纪实吉剧《吴亚琴》在吉林省东方大剧院演出。长春市长山社区部分群众代表及吴亚琴同志本人观看了演出。吴亚琴是长春市宽城区团山街道长山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20年如一日,模范履行基层党组织带头人职责,用自己踏踏实实的实际工作业绩诠释了共产党员崇高的理想和价值追求,受到广大干部群众的欢迎和赞誉。吉林省委、省政府授予吴亚琴同志“社区工作者楷模”荣誉称号,中宣部确定吴亚琴同志为全国重大典型即“时代楷模”,号召全社会向吴亚琴同志学习。大型纪实吉剧《吴亚琴》,以吴亚琴20年来为社区居民作出巨大贡献的过程为线索,选取工作中的代表性事件,展现了她多年来竭尽全力为群众谋幸福、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的先进事迹,体现了吴亚琴扎根基层、服务群众、敢于担当、干事创业的楷模精神。著名吉剧演员梁学华扮演吴亚琴。在吉林省内各地巡演30多场。

国家艺术基金管理中心与吉林省戏曲剧院签署协议,吉剧《站醒台》成为首批获国家艺术基金资助的项目。吉林省戏曲剧院吉剧团将严格按照国家艺术基金管理办法的有关要求,不断打磨、提升《站醒台》的艺术水准,努力使其成为吉剧又一经典剧目。

《吉剧振兴工程座谈会》在吉林省戏曲剧院吉剧团会议室召开,吉林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庄严出席了座谈会,吉林省文化厅党组成员、省内有关戏剧专家及老中青吉剧界人士、艺术家代表参加了座谈会。吉林省文化厅党组书记、厅长马少红主持会议。吉林省文化厅副厅长苏威代表“吉剧振兴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围绕舞台剧目创作、吉剧理论研究、吉剧人才队伍建设、媒体推广传播宣传等方面情况,汇报了吉剧振兴工程实施以来取得的阶段性成果,面临的问题以及下一步工作设想。会议要求,要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宣部提出的振兴地方戏曲的有关要求,贯彻落实好吉林省委、省政府对振兴吉剧的各项要求和部署,紧紧围绕剧目创作抓振兴,在适应时代上用功夫,在艺术融合上用劲,在彰显特色上用劲;要紧紧围绕观众和市场促振兴,提高吉剧的认知度和接受度,解决吉剧有市场、有票房的问题;紧紧围绕培树人才保振兴,建立完善科学实用的人才培养机制和良好环境,进一步推动深化提升吉剧振兴工程。

3月,中国戏曲学院第六届中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吉林省毕业学员汇报演出在长春大戏楼上演。吉林省京剧团青年演员张蕾蕾主演“尚派”名剧《乾坤福寿镜》。张蕾蕾是“张派”青衣的优秀传人,中国戏曲学院首届流派班学员。此次张蕾蕾担纲主演的京剧《乾坤福寿镜》是“尚派”的代表剧目,是她在中国戏曲学院学习期间在自己的“张派”之外,又学习的另一个流派。演出博得了评委和观众的好评。

前郭县民族歌舞传习中心联袂北京凡宫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精心打造的民族神话剧《天佑神骏》排演。该剧以爱情为主题,为弘扬民族文化努力打造成融合民族民间文化的传奇神话剧。情定牧场、寿宴风云、闯狱降魔、吉祥草原等四个章节组成优美的爱情故事。以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马头琴、呼麦、长调及筷子舞、萨满舞、顶碗舞等为基础,利用民族舞蹈动作、服装、舞美、音乐等元素充分展示了中国蒙古族文化的魅力,大胆尝试使用交响乐配器,在继承民族传统曲调的同时,有机结合了摇滚、交响乐等流行音乐风格,使传统和现代得以完美结合。

4月,在上海揭晓的第25届白玉兰奖,吉林省京剧演员杨雪斌和常峰赫榜上有名,为吉林省赢得了荣誉。参评本届“白玉兰”奖的吉林省戏曲剧院京剧团的青年武生演员杨雪斌以京剧《大闹天宫》荣获主角提名奖,青年小生演员常峰赫以京剧《西厢记》荣获新人配角奖榜首。吉林省戏曲剧院倪茂才受大赛组委会的邀请,以往届白玉兰主角奖榜首的身份参加了颁奖晚会,在全场观众的热烈掌声中,演唱了京剧《大登殿》选段。

吉林省京剧票友演出活动持续活跃,长春京剧活动中心的票友,在长春市曙光街道平阳社区小剧场举办了一场京剧“青衣专场”演出,名票积极参与、群众演员轮番上场,气氛活跃受到广大群众的热烈欢迎。

5月,全省艺术创作工作会议在长春召开。会议通报全国艺术创作工作会议基本情况,传达了全国艺术创作工作会议精神。省文化厅党组书记、厅长马少红同志出席会议并讲话。马少红要求全省文化系统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在吉林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吉林省委宣传部的具体指导下,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开拓创新、务实进取,使艺术创作繁荣发展,把爱国主义作为文艺创作的主旋律,通过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重要历史节点,发掘吉林革命文化特别是抗联文化中的英雄事迹和爱国精神,使各个艺术品种都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进一步彰显吉林省舞台艺术的原创能力和发展潜力,使优秀创作成果普惠广大群众。

长春评剧院为纪念“延安5·23文艺座谈会”,在长春市老干部大学为观众奉献了一场主题为“祝福祖国·唱响长春”评剧名家名段演唱会。精彩的演出吸引了众多喜爱评剧的戏迷票友,现场座无虚席,掌声喝彩不断。这是长春评剧院改制成功后推出的第一场演出,16个精彩节目包括《三女除霸》、《花为媒》、《茶瓶计》等大家耳熟能详的唱段。这场意义非凡的演出,是长春评剧院几年沉寂中的积累,是带着希望的新起点,文化体制改革让评剧再次复活,长春评剧会重新起飞,继续发扬光大。

由长春市文化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局主办,长春市艺术研究所联合长春话剧院、长春市图书馆承办的大型青年实验话剧系列公益活动,“戏剧星期六”颁奖典礼在长春人民艺术剧场小剧场举行。“戏剧星期六”共演出剧目14个,23场,涌现了一大批高质量、高水平的优秀演员和剧目。为繁荣长春戏剧、普及剧场高雅艺术、鼓励壮大发展更多的戏剧爱好者队伍做出了贡献。长春市文联、长春市文广新局相关领导为获奖演员、获奖团体、获奖剧目颁发了奖牌。

全国首届二人转转迷交流会暨第一届全国二人转票友演唱会在长春和平大戏院举行。交流会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热爱二人转的票友,带来了20个精彩节目齐聚长春。转迷们倾尽全力表演,演出现场台上台下掌声欢呼喝彩声不断。资深转迷刘柏林专程从天津赶到长春参加此次交流会。他喜欢二人转20多年了,建了一个名为“东北二人转大观园”的网上聊天室,有1000多人参与交流。

6月,由吉林省文联、省文化厅、团省委共同主办的全省第三届青少年戏曲大赛在敦化市正式启动。9名小选手依次登台参赛表演,一招一式,动作准确。他们动听的唱腔、精美的扮相、认真的表演,让全场观众赞叹不已。《打龙袍》《定军山》和《咏梅》等8个京剧选段,赢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参赛的部分获奖选手还参加了“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活动和“中国京剧小票友邀请赛”。吉林省的戏曲艺术后继有人,源源不绝的中华戏曲必将因一代代戏曲人的共同努力而传承发展。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吉林省文联、省戏剧家协会主办的“抗日剧目进校园”活动在长春拉开帷幕,吉林省弘艺人话剧团新编的大型抗战话剧《寒春》在长春师范大学进行了演出,演出吸引了上千名校园师生观看。他们还在长春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吉林大学和吉林农业大学等高校连续演出几十场。

由吉林农业大学鲲鹏话剧团自编、自导、自演的话剧《破晓》在吉林省群众艺术馆小剧场公开上演。 话剧《破晓》讲述了在抗日战争时期,被日寇占领的徽州婺源县(现归属江西省)的一个小镇,在传承百年的齐家茶庄,老板齐仲堂之子齐贡熙留英归来,通过与日本侵略者斗智斗勇,主人公最终成为优秀的共产党人,为抗日贡献出全部力量。全剧由14名大学生动情演绎,生动地刻画出主人公的爱国主义情怀。

7月,始建于1936年的长春大众剧场经过重建装修重新开业,该剧场曾经是伪满时期新京国泰电影院。上世纪50-60年代为长春市京剧团团址和演出场所,文革后并入吉林省京剧团。在这里曾经排演过的现代京剧《五把钥匙》曾参加1964全国现代京剧汇演大会引起轰动,一大批优秀剧目诞生于此。大众剧场见证了吉林省京剧艺术的发展历程,一大批京剧表演艺术家从这里走向全国。梅兰芳、李少春等许多京剧名家也曾到此演出过。由于年久失修于1997年关闭,2012年开始修复。修饰一新的长春大众剧场占地面积1700平方米,建筑面积3879平方米,总投资额3500余万元。复原后的正门及门厅等保持了原有建筑的历史风格和特点。楼上、楼下两层看台可容纳600余名观众。吉林省戏曲剧院京剧团邀请尚长荣、于魁智、李胜素、张建国、孟广禄、孙毓敏、李鸣岩、康万生、史依弘等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到场助阵,连续举办了七场精彩演出,包括传统京剧《龙凤呈祥》《大·探·二》《红鸾喜》《红娘》《诗文会》等,以及《赤桑镇》《三岔口》《状元媒》《扈家庄》等折子戏。众多剧目为大众剧场的开业庆典增添了光彩,提升了剧场在国内京剧界、文艺界的影响力。

为促进偏远地区反邪教工作的健康开展,由吉林省委防范和处理邪教问题领导小组办公室、吉林科技报、省委防范办专门组织了全省“崇尚科学、拒绝邪教”专题文艺汇演,单出头《高考落榜》、拉场戏《一场虚惊》、演员集体表演的《反邪教联唱》等节目寓教于乐,将演出推向了高潮。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由通化市歌舞剧院创作、编导的抗联题材无场次关东歌舞剧《山魂》在通化市成功上演。《山魂》讲述了1939年秋冬时节,杨靖宇将军确立了坚守南满、抗战到底的战略,在抗联一路军陷入绝境之际,仍率众将士在长白山区顽强战斗的故事。歌颂了杨靖宇及战友们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凝炼成的惊天地、泣鬼神的“山魂”精神。

在第二届吉林省市民文化节上,长春师范大学、吉林农业大学、吉林艺术学院分别排演了话剧展现给长春的观众。长春师范大学排演的话剧《高公馆的女人》改编自巴金小说《家》,青年大学生们饱含感情的舞台对白和表演,展现了各色人物的性格,其中“高公馆的家长群丑图”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吉林农业大学的话剧《破晓》,唤醒了年轻人心中久违的情怀与精神。吉林艺术学院表演的话剧《无人生还》是根据英国剧作家阿加莎·克里斯蒂所作《童谣谋杀案》(又名《十个印第安人》)改编。《无人生还》是话剧艺术形式的多样探索,体现了戏剧专业师生较高的创作水平。

由王福义编剧、赵贵君谱曲、李滨执导,集结了吉林省二人转名家闫淑萍等联袂出演的新编历史故事剧,大型黄龙戏《兴国皇太后》 在农安黄龙艺术剧院精彩上演。黄龙戏《兴国皇太后》用其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优美醇厚的黄龙戏唱腔讲述了北魏文成文明皇后冯素素整肃纲纪,励精图治振兴北魏的故事。《兴国皇太后》是一部历史题材反腐倡廉的优秀作品。

8月,大型现代京剧《杨靖宇》在吉林市委会议中心上演,为吉林省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系列文艺活动拉开了帷幕。京剧《杨靖宇》讲述的是抗日战争时期,杨靖宇创建并领导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在长白山一带与日本侵略者展开殊死较量和斗争的故事。由吉林省戏曲剧院京剧团创作演出,杨靖宇由京剧“高派”老生、国家一级演员、梅花奖获得者倪茂才担纲。起伏跌宕的剧情,演员富有激情的表演,把观众带入到了烽火连天、艰苦卓绝的抗日战场,演出现场不时爆发出阵阵掌声。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吉林省戏曲剧院吉剧团的吉剧《关东草》、长春话剧团的话剧《密林中的孩子》、敦化市群众文化馆自编自导自演的大型纪实舞台剧《陈翰章》,长影乐团的《反法西斯经典电影交响乐会》以及长影频道展播的50部反法西斯经典电影等一大批精彩的文艺作品都进行了展演。

9月,吉林省文化厅在长春桃李梅大剧院召开2015年“送戏下乡”文化惠民工作会议。省内80多个文艺团体与2015年购买送戏下乡服务的演出中介机构签订了4000多场演出合约,承诺演出将覆盖省内所有行政乡村,这标志着吉林省“送戏下乡”文化惠民工程力度进一步加强,运作更加规范化、科学化、市场化。吉林省自2009年实施“送戏下乡”文化惠民工程以来,全省共有70多家各级各类文艺院团、3000多位艺术工作者参加了这项惠民活动,累计完成演出2万余场,受益群众超过1200多万人次,政府专项补贴资金由初期的500万元增加到了1800多万元,演出组织形式由文化主管部门直接分配演出任务转变为政府购买服务。政府通过招标程序确定了2015年购买送戏下乡服务的演出中介机构,演出中介与经审查合格的参与“送戏下乡”演出活动的文艺院团签署演出合同。政府有关管理部门对演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规定每场演出剧(节)目时间不得少于90分钟,戏曲专场可演出整台大戏,或3~5个小戏、折子戏,其它综艺演出不少于8个节目等细节在合同中均有明确体现。

历史题材话剧《天诫》在吉林省东方大剧院公演。话剧《天诫》采用纯正的长春方言,故事围绕伪满时期“新京”的两间商业店铺展开,通过一个普通的中国人乔合良与日本人千裕子的矛盾纠葛和人生命运,透视了在日本侵华战争和抗日战争中,两国民众在民族性格、民族文化和人性上的种种差异和冲突,从一个侧面引发了对日本侵华战争根源的深层思考。随着话剧《天诫》在东方大剧院的落幕,吉林省抗战题材舞台艺术作品演出季活动正式收官。活动中抗战题材舞台艺术作品公益演出场次达19次,观众达2万多人次,为吉林省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活动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由吉林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高福平和吉林省文化厅厅长马少红陪同, 文化部副部长董伟一行到吉林省戏曲剧院吉剧团调研。调研组一行与吉剧团演职人员进行了亲切交谈,详细了解了剧团艺术创作生产方面的情况,并观看了二人转《西厢》、新创作的大型吉剧《关东草》的片段。董伟副部长对吉林省戏曲剧院在传承、保护、弘扬传统戏曲方面所做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称赞吉剧的创作体现了浓郁的关东风情。他指出,国家高度重视地方戏曲的传承发展,吉剧发展正处在一个很好的历史机遇期,希望广大吉剧工作者要向二人转多学习,在二人转中汲取营养,因为这种营养是老百姓赋予的,是老百姓最欢迎的;要向京昆大戏学习,要走出具有自身特色的发展道路;要结合时代发展和观众需求,有所创新,有所发展,做好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这一时代课题。

董伟一行在吉林省文化厅厅长马少红的陪同下,深入到吉林省东北二人转博物馆调研。 董伟副部长详细了解了东北二人转博物馆的基础建设、陈列展览、学术研究及免费开放等情况,并观看了二人转传习剧目《包公断后》片段。对东北二人转博物馆在保护、传承二人转艺术方面所做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他指出,东北二人转是东北老百姓最喜欢的民间艺术形式,有着近300年的历史,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涌现出王肯、那炳晨等一批优秀的二人转艺术家。东北二人转博物馆作为专题博物馆,要特别强化陈列展览中的喜剧精神,突出特色,使观众能更加直观地感受传统二人转艺术的魅力。

“吉剧振兴工程”阶段性成果,改编自古代传奇人物谢瑶环故事的吉剧电影《大唐女巡按》,在第24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暨第30届中国电影金鸡奖颁奖典礼上获得“金鸡奖最佳戏曲片奖”。该电影由吉林省戏曲剧院联合南山国际影视文化有限公司、人民日报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北京九州同映电影院线有限公司等单位投资摄制。《大唐女巡按》集中呈现了谢瑶环清正廉洁、秉公执法、为国为民不计个人生死荣辱的高贵品质,是一部具有时代精神和现实意义的展现廉政文化的优秀作品。

由吉林省文化厅主办,吉林省舞台艺术创作中心、吉林省二人转艺术家协会、吉林省艺术研究院、吉林省戏曲剧院承办的吉林省第七届二人转·戏剧小品艺术节,在吉林省桃李梅大剧院和长春大戏楼进行同步演出。艺术节有来自全省各级各类艺术表演团体的14台节目70多个剧目,是落实吉林省艺术创作会议精神的一项具体举措,是文化惠民和送戏下乡演出的延续,也是落实吉剧振兴工程的成果体现。这些节目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为春城热爱二人转的广大群众增添了浓郁的节日氛围。

10月,吉林省吉剧团在长春桃李梅大剧院举办周末惠民演出。二人转《慈母情》,小吉剧《天女散花》《活捉三郎》,拉场戏《吴大舌头烧烟馆》等节目轮番上演。台上台下热烈互动,掌声四起。为扩大吉剧的影响力,吉林省吉剧团推出了周末惠民演出系列活动,每周末演一场。随着观众需求的增加,改为每周演两场,一年有近百场惠民演出。且采取低票价形式,逐渐培养吉剧的忠实观众,戏迷几乎每个周末都前来观看演出。剧团页不断加强自身建设,保证演出剧目的不断更新,确保每年都会复排、移植、新创一些剧目,以满足观众的需求。

由吉林省委宣传部、吉林省文化厅牵头,依托“吉林省民间民营文艺团体创作演出联盟”平台,汇聚媒体、文化公司、演出经纪公司等各方面资源举办的“长春小剧场戏剧节”,每周末为长春市民奉献2~3台优秀话剧。吉林艺术学院、吉林动画学院、吉林省艾克特戏剧文化传播公司、长春演艺集团话剧团、三四剧社艺术表演单位均参与活动,他们的话剧《良宵》《信》《木马银行大劫案》等7部作品共计演出了18场。本着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结合的探索思路,强化市场运作方式,进一步推动了吉林省小剧场演出的繁荣发展,也让市民进一步了解了民间民营文艺团体。

吉林省戏曲剧院吉剧团荣获“五个一”工程奖的大型吉剧《站醒台》在省内展开巡回演出,为桦甸、白城、大安、松原、吉林等地百姓献上了精品吉剧新剧目,巡演历时半个月。吉剧《站醒台》呼唤了诚信美德,赞颂了民族自省精神,弘扬了社会正能量。曲折跌宕的情节,优美醇厚的唱腔,生动体现了吉剧的鲜明艺术特色,展示了浓郁的东北地域文化,很好的诠释了长白山文化的博大内涵。

11月,为纪念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讲话一周年,省文联二人转艺术家协会组织二人转文艺志愿者服务团来到舒兰,开展“到人民中去——送欢乐下基层走进舒兰二人转专场演出”活动,让舒兰人民在寒冷的隆冬里倍感欢乐和温暖。艺术家们表演了二人转《猪八戒拱地》选段,幽默风趣的话语让大家笑声不断。表演二人转《西厢观画》时,现场很多老年观众情不自禁地跟着配乐打着节奏,有的还跟着哼唱起来。二人转《马前泼水》《拜堂》等高水平的表演让喜爱二人转的观众如痴如醉,意犹未尽。

吉林省戏曲剧院京剧团新编现代京剧《杨靖宇》,在文化部主办的第十七届上海国际艺术节精彩亮相,受到上海观众的欢迎。精心打磨的京剧《杨靖宇》行当齐全,流派纷呈,文武兼备,故事感人。所有演职人员发扬通力合作、互相配合、齐心协力形成“一棵菜”的精神,使演出获得成功,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现场气氛热烈掌声喝彩声不断。

吉林省戏曲剧院吉剧团的大型现代吉剧《站醒台》在白城市大众剧场亮相,为基层群众送去精彩的表演。精彩的剧情、动听优美的唱腔令观众陶醉。吉林省戏曲剧院吉剧团的吉剧《站醒台》还在桦甸、白城、大安,吉林、松原等地进行了巡回演出,所到之处受到热烈欢迎。

12月,吉林省优秀戏曲剧目晋京展演启动。展演是吉林省广大戏曲艺术工作者向首都各界人士展现吉林省地域文化、展示吉剧振兴成果的汇报,也是吉林省文艺工作者落实习近平文艺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和国家戏曲艺术发展政策的具体举措。吉剧经典保留剧目《桃李梅》、新创现实主义题材吉剧《吴亚琴》、改编自莎士比亚名著的吉剧《温莎的风流娘儿们》、具有北方地域文化特色的神话吉剧《狼妻》、农安县黄龙戏传承保护中心创排的反腐题材黄龙戏《兴国皇太后》等剧目轮番上演。吉剧小戏专场演出也与北京观众见面,《包公赔情》《一夜皇妃》《谁是英雄》《程咬金纳妾》等四台新老吉剧展示了传统剧目的经典魅力,同时也体现了新编剧目的新鲜活力。文化部副部长董伟等领导与首都的戏曲专家、观众一起观看了演出。

吉林省委宣传部和吉林省文化厅在北京共同主办“2015年吉林省优秀戏曲剧目晋京展演”研讨会。文化部、中国剧协、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戏曲学会的多位领导和戏曲专家参加了研讨会。专家们各抒己见,高度评价了吉林省优秀戏曲剧目晋京展演活动,对吉林省戏曲的未来和发展寄予了厚望,也对每一台剧目提出了宝贵意见。专家表示,吉林省地方戏曲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源于有好的剧本、好的编曲、好的演员等多方面条件的支持,同时还要加大对戏曲人才的培养力度,精雕细琢,才能真正使地方戏曲走出地域、面向全国。

吉林省吉剧音乐创作研究中心成立仪式在桃李梅大剧院举行。吉林省委宣传部、吉林省文化厅有关领导,为吉林省吉剧音乐创作研究中心揭牌,宣布其成立,同时为吉林省吉剧音乐创作研究中心特聘专家及委员颁发了聘任证书。吉剧音乐创作中心主要任务是在保持吉剧板腔体系和曲牌专调统一性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吉剧音乐规律,确立吉剧音乐创作规范。并着重研究吉剧音乐的声腔结构、主奏乐器、武场打击乐等地域特点,继续丰富女腔,重点突破男腔,推动其逐步向成熟、完善的方向发展。探索地域音乐和时尚音乐元素相结合的路径,荟萃其他剧种之长,使吉剧音乐更加符合当下的审美需求,创作出旋律优美、易于传唱的吉剧唱段。中心邀请多位省内外吉剧作曲家及戏曲专家组成专家团,为吉剧音乐的发展共同努力。

歌剧《白毛女》在长春东方大剧院精彩上演。吉林省委书记巴音朝鲁、省长蒋超良、省政协主席黄燕明,文化部副部长董伟、副省长李晋修等观看演出。巴音朝鲁代表省委、省政府对《白毛女》剧组演职人员来吉林巡演表示欢迎,对文化部长期以来对吉林文化艺术的重视和支持表示感谢。董伟副部长、李晋修副省长分别致辞。

猜你喜欢
长春吉林省戏曲
吉林省教育厅新年贺词
吉林省“十四五”食品安全信息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戏曲其实真的挺帅的
初夏
吉林省梅河口老年大学之歌
吉林省完成1.4万公里农村公路“畅返不畅”整治
用一生诠释对戏曲的爱
印语长春
论戏曲批评的“非戏曲化”倾向
戏曲的发生学述见